安全生产与管理(中篇).docx_第1页
安全生产与管理(中篇).docx_第2页
安全生产与管理(中篇).docx_第3页
安全生产与管理(中篇).docx_第4页
安全生产与管理(中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一)班组长在现场安全管理活动中的角色扮演1班组长应具备的安全管理素质讲到现场的安全问题,首先要看到的就是班组长的素质,特别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在安全方面,我们必须有一个负责的班长;另外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还要有相关的安全技术经验,他知道什么叫安全,什么叫不安全;还有他会去培养员工,如果不会培养员工,他自己再能干也没有用。【案例1】前段时间,我去给内蒙的一家企业里做培训,培训的时候是一些班组长也讲类似的课程。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发觉这个企业用人蛮有意思的。在参加培训时我发现有一个学员,我给他发培训教材,他连碰都没碰,我就留意地看了一下,下课的时候我就和他聊天。我说这个东西,你觉得不符合你的要求吗?他告诉我他不认识字。我从别人那里了解他确实不认识字,钞票看到红色的,知道是100的,看到绿色的,知道是50的,放一沓加在一起是多少钱,他就不清楚了,领工资是旁边朋友帮他领的。这样的人为什么能当班长?因为他能干、吃苦耐劳,领导把他选去当班长。他光知道干活,现场的问题一塌糊涂。这个班组长本身自身的素质肯定有问题。在安全管理上,班长的安全的标准一定要高。如果我们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指出来,这样员工的水平会下降得更多,有高标准的班长,员工的水平才会高。2.班组长必须做的事情班长在班组安全管理的角度,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有哪些事情必须去做的:第一个叫做危险的预知活动,一定要养成工作的风险分析,一线的操作主管一定要有这样的能力,他要能够通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各个动作、各个环节,发现出危险因素,然后总结出一套操作的方法。第二个是现场的5S的工作。现场的5S的工作做到位,安全就有保障,包括物品的定制、人员的定岗,责任一定要清晰,控制点的一些标识等等都要有,还有5S的活动要做好。(二)有效发挥交接班会的作用1.充分利用早会进行班组现场的安全管理,其实要充分利用一个时间,就是早会的时间。为什么要利用早会的时间?因为班组长的现场管理,往往都是一天的工作,早会结束之后,很快所有的人都奔赴自己的操作岗位,大家就再难集中到一起。这个早会要做的事情有几个方面:(1)当天生产任务的特点(2)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预防措施(3)上一班曾发生的违章行为与纠正处理方法(4)提醒班组成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5)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指示(6)传达企业内外近期发生的伤亡事故教训及本班组预防类似事故的对策(7)要求全组人员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2.高效率班前会班前会要点这里我们需要记住三交和三查。三交即交任务,把任务交代清楚,同时也要把安全交代清楚,还有一个叫交措施,即如何做到安全的防护。三查指查工作着装,工作着装符不符合要求;第二查他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符不符合,能不能进行工作。一个人,双眼通红、精神萎靡的,还要派他去一个危险的场所去,肯定有问题;第三个查个人的安全用具。班长一定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要开好班后会,班前会要布置、交代,班后会要有跟进检查,我们当天的工作到底做的如何。班前会是班后的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班后会是一个继续和发展,一个头一个尾一定要管住。(三)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关键点1.四到原则班长是在现场工作要做到“四到”:第一个叫人到,人要经常在现场走动管理,便于及时在现场发现问题;第二,眼要到,要能够去发现问题,能够在现场看得到问题,这个需要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标准,我们可以去从我们的上级那里去学,从他的身上就知道到底哪些地方可能是问题;第三要心到,真正的要能够去想到该去怎么解决问题,要用心思索,找到解决的办法;,第四个到叫行动到,看到问题马上行动,不能一直看。2班组安全管理要用心我们特别强调的一个“用心”,班组的安全、一线的管理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因为工作一忙,员工往往就忽视了安全的问题,只记得产量和质量。如何做到用心。爱心、关心安全管理要充满爱心、体现关心,不是为了去指责员工,是为了关心和照顾员工,这叫爱心和关心。耐心安全的教育要有耐心,不是一顿臭骂、随便指出一下就可以,一定要真正的看到过员工自己亲自做过、操作过,而且发现有问题不断地去解决。细心还有一个要细心,要真正看到细节。狠心还有一个叫做对待违章要狠心。用心好像也很简单,但如何才能用心?举个例子,假如在你的工作现场,地上有10块钱,这10块钱可能有人把它捡起来,但是在现场有一个价值10块钱的物料,不会有人去管,可能一脚踢开。这就是一个用不用心的问题。什么时候会用心?是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利益就会用心,和自己没有关系的,觉得不是我的就不会去用心。只有当你真正的去为对方去心疼过了,他才会用心。比如我们看到别人的小孩子哭,我们可能会跟小孩子的父母说:小孩子哭哭很正常的,不用去管,一会儿就好了。但是当自己的小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马上冲过去拍一拍、哄一哄,人只有对自己的东西才去心疼,才去用心。所以只有当我们能够把员工当做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或者说最宝贵的财富的时候,才会去用心,否则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拿你的工资,我拿我的工资,你赚了钱也不给我,不是吗?3按规则、制度办事关于现场的管理,要以规则来管理,以原则来领导,这里我们提倡的一个理念是,所谓的规则就是白纸黑字,明文规定的安全条例,这些是不能犯的、铁的纪律,谁犯了一点,我马上去处理。但是有些问题是原则性的,原则性的是有一定的调整空间,我们管理的方式就会稍微变通一点,规则是不能变通的,原则是稍微可以进行调整的。在现场管理员工的时候有几个理论,第一点,蛇蛙原理的应用。【案例3】蛇蛙原理是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天一个渔夫在河边钓鱼的时候就发现河的上游游过来一条蛇,而且蛇的嘴巴里含着一个青蛙,这个渔夫就想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我应该保护,他就用一块肉和蛇做了交换,蛇吃了肉,把青蛙放了。过了没有多久,来了两条蛇,而且每条蛇的嘴巴里都含着青蛙,要肉来了!渔夫想,刚才救了一只,我再救两只也可以,他就又给了两块肉,把青蛙救了。结果过了没一会儿,来了一群蛇,而且每条蛇的嘴巴里都含着青蛙,都来换肉了。但是这时候渔夫说没肉了。没肉了,蛇就把青蛙吃掉了。本来这个渔夫用肉换青蛙的本意是好意去救这些青蛙,结果最终害了青蛙。【案例4】在我们工作中也是这样子,两个班组做类似的事情,一个班组班长老老实实,很本分按照要求去做事情,第二个班长脑子比较灵活,转得比较快,两个班都承担了类似的任务。结果第一个班的班长老老实实地做,结果没有按时完成。另外一个班长一看完成不了,中间有些安全措施先忽略,然后赶在预定的时间把任务完成了。领导通常情况下去奖励那个完成任务的。结果这件事情之后,那个老实的班长很清楚另外一个班是怎么完成任务的,他也知道如果用这种投机取巧违反一些安全规定的手段,是可以做好的。结果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形的时候,那个老实的班长也学会了投机取巧。所以,奖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要看结果,也要看行为,如果他有不安全的行为,我们就不应该去奖赏,我们应该去关注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光有结果是不行的。另外一个我们制定奖惩的一些规则或者制度后,在执行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去改变游戏规则。【案例5】大家都知道耶稣是怎么死的,他被钉在十字架上钉死的,是被犹大出卖的。当初耶稣带着这帮徒弟在一个山上修炼,有一天下山了,到了山脚之后,耶稣让每个人搬两块石头上山。这个犹大是一个偷懒耍滑的家伙,他就搬两个最小的。到了山顶之后,耶稣说了,现在用你们手中的石头换馒头,多大的石头换多大的馒头。这个犹大拿的最小,就换了最小的馒头。第二天又下山了,耶稣让大家再搬两块石头,犹大就搬了两块最大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到山顶,他满怀期待的时候,耶稣又发话了,他说:今天还是用石头换馒头,犹大正暗自高兴的时候,耶稣加了一句话,看你们谁扔得远,扔的远有大馒头,扔的近的还是小馒头,结果这个犹大拿的太大了,没把脚砸到,但是只能又吃了小馒头。犹大连着饿了两天,第三天又下山,耶稣说再搬两块石头。按照正常人的思维,犹大会搬一大一小的石头。结果到了山顶之后,耶稣说今天没馒头,不换馒头了,但是我发挥我的法力,给你们换眼睛,多大的石头换多大的眼睛,结果犹大的眼睛一大一小。这时候这个犹大说,算了不伺候你了,出卖你算了。这个笑话在很多地方应用。在耶稣让这个徒弟去搬石头之前,没有说出明确的标准,随便就让他们去做了。做完之后,他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根据手里的资源给予奖赏,结果有人拿大的、有人拿小的,拿大的是被奖,拿小被罚,结果犹大被罚,做下属的没办法,可以忍,猜领导的意图,原来领导喜欢大的,那我就搬大的吧。结果搬大的,这时候领导的想法又变了,下属又猜错一次,一而再,再而三,第三次错得更惨。所以,我们在交代员工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事先的规则一定要讲清楚,比如我们对安全的一些要求一定要明确,你希望他怎么去做事情。对于安全的奖惩制度,在使用的时候要去注意不要变来变去,前三个月制定一个制度,大家都看着这个制度很诱人,就拼命努力,努力之后现场的问题解决差不多了,快要收获的时候,领导说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把这个制度调整一下,一下子让这个员工心发凉,这是不对的。制度的变化一定要慎重,安全的制度制定下来之后,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员工的工作都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才能够获得成果,他没办法去坚持努力,这是我们要去注意的。4.情感管理让员工有归属感我们来看一个谜语,家在上头,好在前头,打一个字。就是安全的安字。我们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只要有家、有女人,才会安全。这个在企业里面我们可以去应用,员工什么时候会注意自己的安全,只有让员工感觉到我有家的归属感的时候,才会安全。家才是安全的一道屏障,要在这个团队内部塑造一种家的氛围。塑造家的氛围,情感管理最重要。我们以前强调安全管理,往往特别注重法的问题,动不动上来就是法,法当然是放在第一位,但是不能忽视情感的管理。安全管理的定律要注意,管安全必须管行为,管行为必须管情绪,有什么样的情绪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管情绪必须管情感,情感到了,情绪就不会乱发泄,会正确地得到引导。安家才全,要让员工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塑造家的氛围。在工作现场要注意一些策略,要针对不同的人去树立家的归宿感,我们现在老是提到员工跳楼,这其实不一定是企业的问题,可能和舆论也有关系。在南方很多外来工密集的地方,员工真的是下班之后没事可做,他真的是很空虚,下班之后找个地方吃吃麻辣烫算是娱乐,我们塑造家的氛围,要针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策略,对新员工要指定专人,或者是班长自己去带好这个新员工,让他有家的感觉。对老员工要体现出尊重,尊重他的价值所在,让他有家的感觉。对于离开的员工,我们要表示挽留或欢送,我们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走的人看的,是为了给留下的人看,让留下的人知道在我们这里是有家的归属感的,不会人走茶凉,这是应该要注意的一个策略。了解员工的诉求点在企业里面,进行现场班组层面的情感的管理,一定要去了解员工的诉求点,员工要什么,员工的安全工作要做到家,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你必须去关注员工的个人,走进他的家庭。现在有些企业,领导到员工家里去家访,像小学生一样去家访,去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他家里反过来去帮助做好员工工作。人有这种自我性,在一个合影里面,首先他寻找的是他自己,同样的,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他也会首先惦记自己的家。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培育出家的氛围,让他感觉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有些企业里面,都有很多活动看板,板上会放着一些员工的全家福,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家庭照片,上班的时候,员工对着全家福宣誓:我要安全。这潜意识地去唤他今天要好好的工作。有个企业是搞运输的,他要求每个司机在自己车的前面都挂上自己的全家福,不断地去提醒:你是有家的。如果是员工相对比较稳定的企业,可以试着经常和家属进行一些沟通,看看有没有一些问题。5让员工做到四个“不”不该他知道什么是不该去做的。通过教育的手段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以做的。不愿意让他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去做那些不好的行为。这个用情感管理。我对你这么关心照顾,你好意思给我惹麻烦吗?让员工发自内心不愿意去违背一些规章制度。不能通过组织架构的设计,就是说有人执行,一定要有人检查,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理念。比如财务部门一般分成两个角色的,一个叫会计,一个叫出纳,这两个角色,能不能让一个人去做,一般不会的,除非这个人是老板娘,否则就出问题。在企业里面,安全管理这个部门,如果完全听命于生产经理,这个安全的主管就几乎等于摆设,他的行使职权的范围太小,他不得不去被迫接受、改变组织架构的设计。我们现场员工的操作,一定要有人进行执行,有人进行监督的,比如电力行业,它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可以去借鉴,他一定要有操作人,还要有监护人,一个人在做,另外一个人在监护。特别一些危险的操作,他来双保险。不敢这强调规则制度的执行、劳动纪律的执行。比如吐一口痰罚他200块钱,他就不敢了,5毛钱,他说不定多吐几口。一定要有这种铁的制度,让他怕,但是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罚。6十步打造安全班组通过领导的承诺;利用团队的力量;大家有效地沟通;对于安全终身学习;全员流程参与;完备的文件记录;领导力;当班长的当现场主管的见到问题能够果断地指出来,高标准严格要求;还有要用最有效的讲事故案例,从过去的失败经验中去学习,不断地唤醒员工的安全记忆;然后不断地去通过风险的分析,唤醒员工的风险意识,让员工有意识防范和控制风险;积极主动的流程,而不是被动的事后处理,事先就预防,就可以打造一个安全的班组。第三讲员工的自我安全管理(一)自我管理的需求为什么特别强调员工的自我安全管理,因为人都有一种理念,不希望被别人管。1员工不喜欢反馈员工不喜欢被别人反馈,因为人都是这样子的,老指出我的问题,可能我不高兴、我不喜欢,不管你再用汉堡包式的方式,老是这样做,人总是有一点点心里不舒服。2很少疏忽的有些人做事情,老实本分、踏踏实实,很少有疏忽,基本不出错,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再去东管西管、管头管脚,这对员工也是一种约束,没有自由的空间。3性格孤僻的员工性格孤僻的员工根本就不喜欢接受别人的管理,他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自己可以做得好,这种员工,也强调自我的管理。4危险的环境大家自己都管不了,靠别人是没办法的,只能靠自己。在危险的环境中,一些突发事件等等,这时候也特别需要员工进行自我管理。(二)员工在想什么1我不需要安全假如我们自己就是一个一线的员工,我们需不需要安全?需要。员工自己本身都是需要安全的,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安全。比如在煤矿里工作的员工,很多时候都是在很偏僻的比较穷的山区,在井下工作太危险了,工作三五年之后,可能他手里赚到了钱,家里的老婆孩子有了,房子盖上了,存折里可能有了存款,这时候老板说用人,缺人手,一个月给他多加点钱,再给做事情,可能员工的选择是放弃,还是干点别的吧,他可能不一定干,因为员工都追求安全,他温饱问题解决了,追求的就是安全。我们相信员工自己想安全,他并不会想到让自己受伤害。2我不想别人管我没有人希望被别人管,也不喜欢被别人管,人都会有这种心态。既然他想安全,又不想被别人管,我们就推行自我管理。(三)自我管理员工安全上的自我管理和传统经常说的自我管理意义有点不大一样。一般情形下的自我管理,强调的是一个自我约束。他明确目标,明确执行一些规章制度,最终能够对自我进行反省,这样的一个管理的过程,叫做自我管理。1明确不安全行为的前因后果在目标的指导下,员工个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外界的压力是可以让人改变行为的,自己也可以,怎么才能够去自我进行管理,我们外部的工作必须做到位。我们必须让他知道、让他明确不安全行为的前因后果,如果他不明白他可能还会犯错,今天犯了明天还会犯,原因要清楚。2目标设定比如他的不安全行为的次数,我们要给他设定,上个月多少,今年应该要降低到多少,要设定目标。3社会支持大家都去认可他,同意他去自我观察,自我管理。4观察并记录特定的行为行为观察反馈表,别人可以去记录,自己也可以去记录,当我做完一项工作之后,我都会去回顾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事情,然后把这些行为描述下来,然后去反省。反省是自我管理的一个策略。5设立自我管理的建立机制他怎么去自我管理,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干预,什么时候不需要去干预,干预的时候我去干预一些,什么样的因素在里面,这个要注意的。(四)人的心理动机人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情,他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样?1能力估计过低第一种情形,就是对能力估计过低,觉得自己这个不会那个不会,这个怕那个怕,由于对自己能力的估计过低,他就会紧张、自卑、着急、恐惧。越遇到这样的情形,越会出现问题。能力估计过低的时候会出现问题,紧张、怕、忙中出错,这叫能力估计过低。2.能力估计过高有的时候,能力估计过高,觉得这个东西太简单,很容易搞得定,造成一种逞强的心理,或者有些人喜欢去帮忙,你搞不定我来帮你做,实际上自己技术水平也不够,能力也不够,逞强去帮忙。3.冒险心理还有冒险心理,我就试这一次,下次我绝对不会这样。冒险或者叫自负,这个做过很多次了,没问题,这是自负的心理,或者讲骄傲,怕被别人看贬。有的时候是一种松懈,常规的工作做久了,会产生一种松懈。4.从众心理人都有这样的几种心理:第一个从众心理,大家都那么做,我也要去做,别人都在违章我也要去违章。5.盲从另外一个是盲从,他不明白,别人让他做他就去做。6.好奇心理还有叫好奇心理,他想,这么做一下会怎么样,结果一试,爆炸了,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样的情形有。7.逆反心理员工都有逆反心理,你让我这么做,我偏不这么做,你不让我动,我偏动,这就是逆反心理,一逆反,结果是发生了事故。8.麻痹大意还有叫麻痹大意,由于疏忽或忽略了安全,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一种情况下就是愤怒,一个人在愤怒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理智,头脑就不清醒,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不注意,就会让自己悔恨不已。总之,如果我们有不良的文化氛围,这时候这些心理一发挥作用,员工马上就跟着走。一个人要想学好不容易,学坏太容易了,只要环境很差,马上就学坏,这是很自然的一点。【案例6】假如有一个高档的酒店,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每个人都穿得西装笔挺的,当我们过去之后,一般的不敢有一些放肆行为。再比如吸烟,机场以前到处都有吸烟区,奥运会之前,还可以拿打火机进去,现在打火机进不去,第二个吸烟的场所挤得不得了,就在那某一个特定的小角落,不容易找,但是如果想吸烟的人会想办法去犯错。比如打火机带不进去,没关系,火柴是可以带的,他查不出来。到机场之后,找地方吸烟,吸烟厅找不到,就去厕所,但是去厕所也不敢吸烟,这是大家会去观察有没有人在吸烟,发觉有人也在那边吞云吐雾,你会马上点起来。发觉没有人还不死心,观察有没有烟头,如果发觉烟头短的,也拿出来吸,但是如果发觉烟头很长,绝对不能吸的,因为那是那小子倒霉,他刚把烟点起来,保安就过来让他掐掉,所以这地方是有人管的。这里就体现了一种不良的氛围,人都会在寻找机会去突破,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管素质高低,他都会想办法去找机会突破。那些不好的安全文化,就会诱导人做坏事、做错事。一个好的团队带出一个好的文化,能力估计过高过低,或者安全不好的一个文化氛围,影响员工不能做好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受过外界和自身双方面的影响。9.期望过高他对于自己的行为后果期望过高,觉得自己这么做没有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取巧心理、逐利心理、偷懒心理,他也会去犯错。知道危险,但就这一次投机取巧,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方式和手段。能不能做好自我管理,就在于人的心理,人要想做好自我管理,必须解决失误的问题。(五)员工操作失误的类型和陷阱1类型技能型的失误所谓技能型失误有两种的,一种技能太强的人也会失误,另外一种技能太差的也失误。技能强的人他会满不在乎,会出现问题,技能差的更不用说了。对于第一种技能型的失误,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不断地进行技能的审核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另外一个技能型的失误,应用防呆的手段防呆防愚,只有用到这样的办法才让他容易做到,而不是让他老是靠着记忆去工作。程序型的失误本身这个过程,各个环节的衔接之间有问题,会造成的失误。对待程序型的失误,要有一些闭锁环节,如果这一关没做,他不能进入到下一关,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有检查,这样有好处。知识型的失误特别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里面,招的员工从农村刚刚过来,昨天还在播种播化肥,今天到这边来操作设备,他哪知道这个设备是什么样的问题,他确实缺乏知识。这几种原因会造成人会失误。知识型的只能是通过培训来解决,想要做好自我管理,必须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容易犯错,然后一定要做好自我管理。2.失误的十大陷阱时间的压力时间紧,容易忙中出错,比如我们安排工作的时候,特别一些危险的工作,有没有留够足够的时间。醒来或者餐后半小时刚一睡醒,迷迷糊糊。另外一个刚刚吃过中午饭,肚子里面所有的血液都跑到胃里去了,大脑没有血液供应,这时候也是迷迷糊糊的一个状态,容易出错。环境干扰外界的干扰因素太多,也让人容易出错。指令的含糊或者有误这条我们可以去学学。有些特殊操作可以向部队去学习一下,部队的操作,主官在下达命令之后,下属要重新复述一遍,复述一下他掌管的指令。对于有些操作,危险性比较大的地方,可以要求复述,自我复述可以提醒自己,原来说出来和自己想的就不一样。任务繁重的时候这种情况大家很熟悉,任务很重的时候,人容易身心疲惫,精神紧张,这时候也易出错。盲目自信一个盲目自信的很容易忽略或忽视安全问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出错。面临新情况一下子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沟通不准确和指令的问题差不多,沟通不准确,信息不对称,该注意的问题不注意,也易出错。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比如春节长假,端午节过后,员工根本没心思工,这时候也容易出错。工作压力过重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人无暇顾及太多,也会出,人的注意力处于一个曲线的状态。比如上课,刚开始可能投入比较高,但是精神能集中15分钟,过了15分钟,可能只有80%的注意力,到了50分钟,注意力更低。做任何事情,注意力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波动。怎么去控制、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注意的就是该去调整的时候要去调整,比如下课休息。正规的上课,一般都不会超过45分钟,这是保证人的注意力集中,避免犯错的方法。(六)自我管理的关键和中海油的五想五不干1.外部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