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毕生发明活字印刷、其优点及传播;了解指南针、火药的改进、应用及传播;了解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及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2、培养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把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的能力,借助现代化手段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和查阅到的有关资料,分专题探究相关内容,并把它汇报展示出来,培养收集材料、处理材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组员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有性。 2、在微机室中,通过internet网、校园局域网,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人机对话、生生交流、机机联动,扩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益,并体会学习的多渠道性。 3、在“大家论”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学习经验出发,去解决问题,在体会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同时,更能感受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4、自己动手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3、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自行处理教材、材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法: 1、网络教学法。 2、小组探究汇报法。 教学准备: 教师:1、建立本人网站,内有教师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2、熟悉微机教室中TOP2000教学操作系统。 3、在微机室上课。(这里六台机器围成一圈,机器半卧于电脑桌中,既便于人机对话,又便于生生交流。) 4、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资源:铅活字、指南针、刻刀、印泥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让我们走出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陈桥兵变,走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西征的金戈铁马,在我们感受了宋元繁荣的经济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后,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独领风骚的宋元科技。(电脑显示屏: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进行新授: 首先,让我们走进“大家学”这一环节。 你们的电脑显示屏上出现了四个彩条:红、黄、篮、紫,将分别代表我们本课的四个内容: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请一名同学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点击,出现哪一个内容,我们就首先进行哪一个内容的学习。 (四个彩条,鲜艳的色彩感,引起学生兴趣,激活兴奋点,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同时,由学生选择内容学习,体现教学民主。) 学生点击,出现“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教师环视,请一名穿棉质衣服的同学到前面来。问:你能告诉大家你的衣服是什么面料的吗?(生答)。你为什么喜欢穿棉布料的衣服?(生答)。 我们都很喜欢穿棉布料的衣服,正象这位同学说的那样,因为它舒适、柔软、透气性好。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使棉布制品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吗?(导入本目) 教师交待:这一目,老师和大家一起学。首先请同学们看显示屏,请大家关注一下老师设计的本目学习提纲: 我所知道的黄道婆。 革新纺织技术。 后人不会忘记 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提纲,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查阅到的相关材料,把这一目的内容介绍出来。 (大家介绍,互相补充,老师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应看其是否把握住了如下内容,如有不足,教师可进行补充: (1)黄道婆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平。(突出她的勇敢) (2)从哪些方面改进棉纺织技术。(突出它的智慧) 改进纺织工具:搅棉机、纺纱机、弹花弓、织布机 提高生产技术:捍、弹、纺、织 (3)黄道婆的贡献。 使棉布走进千家万户。 使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为我国纺织业做出重要贡献 教师交待:剩下的三目,由大家自学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你们的材料占有情况,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学习探究,注意组员做好任务分工。 (2)用刚才我们一起介绍“革新棉纺织技术”这一目的方法,在介绍你们组的研究成果之前,先把汇报提纲在电脑里编辑出来,汇报时使用。 (3)你们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欢迎大家访问老师在校园网中设的历史专题网站,历史之窗。 (4)老师在教室前面为大家提供了一套丰盛的“自助餐”,有:铅活字、指南针、“活字泥”(土豆)、刻刀、印泥等。哪个组汇报时需要可到前面来取。 教师巡视每组上网查询情况,并了解各组的选题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各小组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处理,确立本组的汇报方向,把汇报提纲编辑在电脑中。 各小组汇报,用选彩条的方法确定汇报顺序,汇报时,教师看其是否把握住了如下内容,以便给以适当补充。 1、关于指南针: (1)历史上指南工具的发展。 (2)宋代对指南工具的改进、应用情况。 (3)指南针的传播及对世界的贡献。 2、关于火药: (1)火药最早怎样发明的。 (2)宋代火药、火器制作技术的重大改进。 (3)火药的西传情况及对世界的贡献。 此目学生介绍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火药的作用的理解,教师补充如下内容: 材料: 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欧洲,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恩格斯 欧洲在引入中国的火药后,发明了枪炮,为他们野蛮的殖民掠夺找到了最有效的武器任何一项技术如果掌握在强盗的手里,都会变成抢劫和掠夺的工具。 摘自青年必知科学历程手册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的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美国学者德克海德 问题:你怎样看火药的发明?小组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参与。 3、关于活字印刷: (1)雕版的弊端、活版的优点。 (2)活字印刷的操作步骤:制字、排版、上摸印刷、回收泥活字。 (3)活字印刷术西传后,在西方的发展情况。回传后,对中国印刷业的促进。 (4)对知识传播、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学习多么重要。 各组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 (1)每组的汇报提纲(旨在考察学生对一主题的分解能力)。 (2)是否对老师提供的“自助餐”资源以充分的利用。 (3)各组汇报时的创意。 老师展示自己的汇报提纲: 1、火药的应用。 不断改进中的火药、火器。 从军事到生活。 历史进程因此而改变。 2、指南针的应用: 从传说说起 宋代的改进。 来到西方。 罗盘针引领我们穿洲跨洋。 3、活字印刷: 雕版的弊端。 毕生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 感知活字印刷。 世界在互相学习中进步。 “大家看,老师的提纲与你们相比,如何?”全班进行点评。 请大家跟随老师走进“大家论”环节。(旨在进一步认识三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师出示如下材料: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法兰西斯培根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问题: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结合马克思的话,能不能谈谈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产成的力量和影响?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 对此你怎样理解? 请大家跟随老师走进“大家做”环节。 全班同学参与制活字活动,活字做好后,请两名同学排版、印刷,用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制作情况。(旨在让学生体会制作活字、印刷过程及所需的技术支撑,进而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精彩回放: (旨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充分发挥互评的作用。) 现在我们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来一次精彩回放,看我们本节课各方面表现精彩的有哪些同学、哪些地方?(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对同学们的回放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可引导补充,如:发言最积极的是谁?谁有自己的见解或新观点的提出?哪个小组材料组织的好、汇报的最精彩?最有创意?等等。 布置作业: 1、根据老师网站中的材料提到的方法,制作一只磁针,试验一下北宋的四种装置方式,体会各种方式的特点,然后写在作业本上。并想一想,你还能设计出几种其他的装置方式? 2、请用某种方法,找到梦溪笔谈这本书,翻开读一读,去感受一下沈括和他的这部被称为中国古代八大科技名著之一的著作。 附:教师网站文字内容: 关于指南针 材料一:传说四千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蚩尤时,造出了一种指南车,能在雾中认清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领导的九黎族。这个传说不见得可靠,但是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希望能够准确地辨认方向。 材料二:战国时期,人们发现磁石可指南北的特征,制造出“司南”,这是原始指南针,其制作方法是:把磁石磨成勺子形状,底部溜圆,易于转动,勺柄为S极,并把它放在青铜或木制的漆盘上,盘子四周刻上方位的线格。用时轻轻一拨,等到它的转动停下来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南方。但由于司南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较弱,转动时与底盘摩擦力较大,因此指南效果较差。又因为他比较笨重,不易携带,加之运用司南时一定要把铜盘放平,这在船身颠簸的海洋上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材料三:东汉时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过指南车,可是它的制造方法不久就失传了,到了三国的时候,又重新制造出了指南车,不过造法还是没有流传下来。直到北宋中期,一个叫燕肃的人造了一两指南车献给了皇上,我们才知道了指南车的造法。不过这种指南车比较笨重,携带和使用多有不便,而且制造方法复杂,因而使用价值不高。 材料四:北宋初期,人们发现了用人工磁化法使钢片变成磁铁,制成指南针。沈括在梦溪笔谈卷24杂志中记载了这一发明,并介绍了四种装置方法:(1)水浮法,把磁针横贯灯芯草浮在水面。(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架在碗沿。(3)指甲旋定法,将磁针放在指甲上。(4)缕悬法,用缕丝缀住针腰悬挂在空中。这种悬挂型的指南针,基本上确立了近代罗盘的构造。以后,人们学会了把指南针固定在有刻度的方位盘里,制作出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材料五:南宋时,阿拉伯、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海船往来贸易,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 关于活字印刷 材料一:一个新的发现在诞生的时候常常不是十全十美的。毕升的泥活字容易破碎,耐久性比较差,所以活字印刷推广比较慢。但是毕升的发明使“死板”变成了“活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革新。直到电脑出现以前,印刷术的改进并没有脱离毕升的基本思路。 材料二:活字发明时毕升试过木活字后又借用了烧瓷的方法元朝时有人用锡做活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可是锡不沾墨,印出来的字不清楚。 材料三: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朝鲜后,他们的印刷术发展很快。朝鲜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铸字模,制造金属活字的国家,1403年,朝鲜设立了铸字所,大规模制造铜活字。朝鲜的铜活字印刷后来又传回到我国,对我国印刷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的国家,这一技术后来又传回到我国,对我国印刷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材料四:活字的最后一次重大革新发生在欧洲,大约在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的基础上,用铅、锡、锑的合金制成了欧洲字母文字的活字,发明了铅活字印刷,这种铅字冷却凝固后笔划清晰,印刷时又能“吃牢”油墨,是一种理想的活字。直到本世纪70年代,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书籍,都还是用这种铅活字印刷的。 教案说明: 1、本教学设计基于网络教学,进一步尝试在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教给学生分解主题的方法。 3、教师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除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外,还为学生提供了铅活字、指南针、制作活字的工具等。 4、重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做为他们中的一员,参与其中。 5、想在评价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因此设计了“精彩回放”这一环节。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常规课,教师设计的教案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历史课改理念,突出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在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同时,重在突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大家学”、“大家论”、“大家做”等环节的设置,在学生活动中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一班级下册 跳绳:基本跳
- 2025年环境工程评估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物业管理员中级面试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物资保管与库存控制笔试模拟题及答题技巧
- 2025年物信备考指南物资储备仓库信息技术模拟题与答案全收录
- 202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面试题集合
- 2025年初级电商运营专员面试题集
- 2025年水利行业高级职位面试热点灌区管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煤气工程师应聘攻略面试题预测及答题示范
- AOE教学设计美术课件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
- DB32T-蛋鸡养殖场健康生产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
- 停车数据深度挖掘
- 产品研发与技术转移制度
- 八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及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 台州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乡镇供电所全能型员工评聘考试题库(精简600题)
- 机械设备投标书范本
- 河北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计算规则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