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技术未来展望.docx_第1页
显示器技术未来展望.docx_第2页
显示器技术未来展望.docx_第3页
显示器技术未来展望.docx_第4页
显示器技术未来展望.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未来显示技术发展之我见要求包括:国内外技术现状 目前面临的问题 发展趋势分析正文:显示技术(display technique):利用电子技术提供变换灵活的视觉信息的技术摘自百度百科21世纪以前,自己的电脑桌上、学校的电脑房里都是清一色笨重得几乎占了二分之一桌子的CRT显示屏;而现在,除了学校的示波器,就在也见不到那样的大块头了。LCD成了当今的主流。除此之外,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电子纸(E-Paper)、立体显示等多种显示技术也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发挥它们的长处。最早的电子显示器是1897年德国布劳恩发明的阴极射线管(CRT),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CRT是利用高能量电子书激发荧光屏而发光的器件,其性价比曾是它最大的优势,但随着平板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成熟,这个优势也不复存在。反而大体积、大质量的缺点使得CRT显示器在便捷式电子产品和大屏幕显示方向的应用受到限制,再也不适应这个微型化、轻便化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各种平板显示技术,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耗点省、辐射小、电磁兼容性好等一系列有点,并且随着显示工艺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器的亮度、视角、全彩色等性能已经可以喝CRT显示器媲美,取代CRT已势在必行。下面针对各种技术作详细的分析。而现今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显示器就是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是众多平板显示器件种发展最成熟、应用面最广、已经产业化并且仍在迅猛发展着的一种显示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省电、辐射低、易于携带等优点。液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在加热苯酸脂晶体时发现:当温度升到145.5C时晶体融化成为乳白色粘稠的液体。再继续加热到178.5C时乳白粘稠的液体变成完全透明的液体。后经德国卡尔斯吕爱大学教授Otto Lehmann研究,这种乳白粘稠的液体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因而建议称之为液体晶体(Liquid Crystal)。但直到1971年TN型LCD推出后,LCD产业才真正进入发展期。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有源矩阵概念的提出,TFT-LCD技术开始逐步成型,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日本开始产业化。现今,LCD显示器在PC液晶显示器、笔记本显示器、大尺寸液晶电视以及移动领域都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以下是根据NPDDisplaySearch全球电视出货和预测报告Quarterly Advanced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电视总出货量连续两年无增长,但由于液晶电视不断蚕食CRT和等离子电视市场,预计液晶电视将持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液晶电视预计将占全球电视总出货量的88%以上,高于2011年的82%,并将于2013年超过90%;相反地,等离子电视在2010年达到最高市占率7%后,将于2012年下降到5%。2012年液晶电视将成长7%,达到2亿2千万台,而到2013年将达到2亿4千1百万台;2012年等离子电视出货量将下降24%,为1千310万台,并将于2015年下降到3百万台以下。最新的电视面板技术OLED将于2012年应用于大尺寸电视上,但出货量较小,仅为5万台或更少。可见,配合现在仍在茁壮成长的3D显示技术,LCD势必会在最近的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保持它在显示领域的绝对优势。3D显示技术是现在新兴的技术之一,其实早在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视差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直至今天,所有的3D显示设备无不采用这种原理,无论其通过多么简单或多么复杂的技术实现。1903年,第一部3D电影火车进站诞生;随着新技术的发明、进步,3D影像于上世纪50年代迎来第一个黄金时期,被认定为历史上第一部3D长片电影非洲历险记在这个时期上映并取得了商业成功。然而由于昂贵的制作成本和显示设备,3D影像的发展进入低潮期;IMAX技术发明并于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进行展示,为3D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009年阿凡达上映,以及之前和之后上映的一系列3D电影都取得了商业成功,将3D推向了又一次高潮。3D图像立体逼真,能够带给观看者不同于以往精彩绝伦的体验。但家庭无疑是欣赏娱乐节目最主要的场所。随着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日趋成熟和蓝光播放机与HDMI的发展,高品质的3D影片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市场上已存在3000左右的42英寸眼镜式3D显示器。在移动领域方面,HTC、夏普都曾推出过搭载裸眼3D显示技术的手机;任天堂同样搭载裸眼3D技术的娱乐掌机NDSi在全球也有傲人的销量。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3D显示作为一直深受追捧的显示技术,也一定会在未来有长足的发展。等离子显示器(PDP)是继CRT和LCD之后的一种新颖直视式图像显示器件。等离子显示屏于1964年有美国伊利诺大学两位教授Donald L. Bitzer及H. Gene Slottow发明,70年代初实现了10英寸512*512线单色PDP的批量生产,80年代中期,美国的Photonisc公司研制了60英寸级显示容量为2048*2048线单色PDP。但直到90年代才突破彩色化、亮度和寿命等关键技术,进入彩色实用化阶段。而在2000年以后,等离子显示器的产品技术完全成熟,成本大幅下降,其产品正式加入家庭用显示器件的竞争。等离子显示器拥有和LCD一样的轻、薄特点,而且,它具有亮度高、色彩还原性好、灰度丰富、对迅速变化的画面相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其耗电量大,发热量大,价格相比LCD仍然没有优势。在近几年里,相信PDP仍然能够在显示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在技术和成本上能够有所突破,则它的优势也能够发挥出来,重新夺回被LCD蚕食的市场。另外,PDP等离子显示器是未来大屏幕数字电视系统化发展、高新技术和消费时尚的必然趋势。LED,即发光二级管,把其做成点阵构成了LED显示屏,又叫电子显示屏或者飘字屏幕。LED显示屏可以显示变化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环境还可以用于室外环境,具有投影仪、液晶显示屏无法比拟的优点。LED显示屏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LED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被公认为最具增长潜力也是发展最快的LED应用市场,目前正朝着更薄更轻、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以及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LED显示屏将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它的发明始于偶然,1979年某一天的晚上,在Kodak公司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在回家途中突然想起有件东西忘在实验室里便返了回去,在黑暗中他发现有个亮光,打开灯后看到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从此,他开始了对有机体的发光研究。即今称之为OLED的研究。他也被称为OLED之父。OLED显示器普遍被视为下一代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技术,也是我个人最看好的显示技术。目前最畅销的一款安卓手机是由三星公司在2011发售的i9100手机,其配备的手机屏幕就是Amoled的升级版Super Amoled plus。一经上市,它艳丽的屏幕成像就为人所称道,在以后都被视为高端手机的配备。这款手机的成功助推了三星在今年成功超越独霸了手机市场十多年的诺基亚,一举夺得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头衔。三星在OLED显示方面的领先技术不得不让人们佩服这家韩国国民企业的强大技术和远见。OLED与LCD相比,拥有面板薄、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视角宽、重量轻等,尤其值得一提的优势更在于OLED屏可以弯曲、折叠,甚至可以像一张纸一样挂在墙上,放在口袋里,以致镶嵌在衣服里,不用时是衣服的一部分,需要时则可以显示必要的信息。另外,作为显示器OLED屏幕具有良好的视角和色饱和度;自主发光,无需背光灯,响应速度快,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能耗比LCD低等。但是,器件寿命低、成品率较低、大尺寸显示技术尚不成熟限制了OLED技术的发展。不过目前萎靡的液晶市场或许会激发厂商们尽早提速OLED大面积进入市场的决心,提速OLED的研发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或许已经在厂商们的计划之内。当然我们不能指望OLED不久会以一种低价格的姿态进入市场,任何一种革命性的新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