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条件可以家家建别墅.doc_第1页
中国也有条件可以家家建别墅.doc_第2页
中国也有条件可以家家建别墅.doc_第3页
中国也有条件可以家家建别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也有条件可以家家建别墅许多国人在羡慕欧美大房子和别墅的时候,便会抱怨中国人口多,并把中国的高房价和他们的住房难也怪罪于中国人口多。各国领土面积差异巨大,单纯以人口绝对量的多少看人口问题是十分不科学的。比如说新加坡人口500多万,澳大利亚人口2000多万,谁人口多呢?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美国人口密度比我们低,但欧洲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如英国248人K、德国236人K、荷兰395人K、比利时339人K,中国仅为137人K,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两到三倍,他们照样住大房子和别墅,也没见像中国房价高的离谱。德国人均住房面积约40平方米,我们也按40平方米计算,全部城市化,平均楼层高度按10层计算(不算高吧?),总共才需要5200平方公里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00054%。全国有2860个县区,平均每个县区仅1.8平方公里。即使是达到美国标准,人均住房面积70平方米,也仅需9100平方公里,平均到每个县区仅3.2平方公里。如果再平均到每个镇/街道,即使按照让中国人羡慕的美国标准那根本不值得一提。俄罗斯人口稀少,且从1992年就不断减少,但莫斯科照样高房价,这还能怪人口多吗?显然,中国城市高房价根本不是因为人口多。有人说,这样计算不对,他们说中国人均耕地少。俄罗斯人均耕地很多,那莫斯科为什么也高房价呢?显然耕地多房价未必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农业强国荷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4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是荷兰的1.67倍,显然中国房价高不能怪耕地少。既然人均耕地多未必低房价,人均耕地少未必高房价,那把房价和耕地挂钩就说不过去了。其实,中国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中国也有足够的土地可以建大房子和别墅。中国人均农用地面积世界排名第32位,中国人均耕地世界排名第35位,在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均靠中前位。况且,由于中国的非耕地性农用地面积很大,中国有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的巨大潜力,中国水域、草原、山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农业专家张福锁认为,仅把现在农作物品种的优势发挥出来,中国就至少有50%60%的潜力可提高。况且,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等措施,中国的粮食产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西藏之水救中国认为如果从青藏高原调水到中国大西北,仅此一项中国就可以轻松地吸收和容纳5亿人口。所以,中国可以养活自己,远远没有达到人口数量会推高房价的地步。按照国际标准,人均0.8亩地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中国人均1.4亩,离开这底线还很远,所以中国现在有抛荒严重、卖粮难、粮价低等现象。按照目前0.8亩的粮食自给标准,中国需要10.7亿亩耕地即可,还有7亿多亩耕地可以用来做其他用途。况且,建房子占用的也不全是耕地。现在中国耕地18亿多亩,每年生产粮食1.1万亿公斤,中国青年报编辑童大焕说如果精耕细作,以现在的农业生产率,只须种7亿亩地的粮食就能每年生产1万亿公斤。如果再用3亿亩种菜,剩下8亿亩还可以用来建别墅开玩笑等。而且,科技还在继续发展,而中国人口很快就会减少,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可以供中国盖大房子和建别墅。按户籍计算,中国2/3的人口是农村人,只有1/3是城市人。在2/3的人口中,农村是一家一户的,只要他们有钱,在不多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就可以家家户户建别墅。而剩下的1/3城市人,七八亿亩潜在剩余耕地加上原有的城市占地面积和一些可以城市化的非耕地,也远远可以满足城市人家家户户建别墅的需求(即使是未来能20亿人也可以,但中国人口永远也达不到14亿了,即使中国不计划生育也达不到20亿人)。所以,不必羡慕欧美的大房子和别墅,中国也可以,而且是可以家家户户建别墅。当然,家家户户建别墅,那住的也太散了,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人口密度的要求,也不符合城市化的要求和经济设施的经济性要求。这样一来,全国人口全部城市化,就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建大房子因为楼层节约土地。所以,中国人口多,即使城市化,也不会因人口多带来高房价,而且是更有资格建大房子(因为楼层节约土地)。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高房价呢?那我们就分析分析什么原因导致高房价。莫斯科与俄罗斯远东小城镇的房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日本东京市内与远市郊的房价又大为不同。在一个区域内,如果居住的房子很少而用于工商业的地产很多,那必然有许多工作人口去竞争少量住房导致此处房价高昂且居住空间狭小,这是日本东京的典型情形。如果大家放着那么多地方不去都挤在一起,如韩国首尔地区集中了全国一半的人口,结果导致房价高昂,这是莫斯科的典型情形。所以,人口经济的聚集模式是导致房价高低的基础性因素。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如各种经济基础设施与人文设施)且就业岗位创造不足,城市群未充分发展利用,人文设施(如大学)与经济主体(如企业总部)过度向少数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心集中,住房用地安排不足,北京等大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中国人又有较为严重的大城市偏好,这是中国房价的结构性因素,不是人口多的问题。如果说人口多导致高房价,那中国农村的房价怎么不高呢?有人说,中国人口多,又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必然房价高。所谓城市化,也就是农民变成城市人。请问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等等城市,那些房子是农民或农二代能买得起的吗?说农民或农二代导致如此高房价,显然是可笑的。又有人说是中国第三次婴儿潮“80后”导致高房价。“80后”今年最大的31岁,最小的21岁,多数还刚刚开始工作或没有工作。除了占“80后”人口少数的“富二代”与极少数白手起家的年轻富豪,还有多少“80后”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显然,说“80后”把房价推那么高也是可笑的。据国家电网对660个城市统计,有6540万套住宅半年电表读数为零,显然这不是农民或“80后”买下的房子。价格由供需形成,高房价也必有其供需因素。从供给的角度上讲,政府垄断土地供应,有垄断必导致稀缺和高价格,土地供应稀缺且价格高昂,房价怎么会不高呢?供给房子,必先供给土地。从供给角度上讲,解决中国高房价,必须首先解决中国的土地制度问题。但现在土地财政和房产GDP、税收已经成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命根子,依赖他们改变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制度保障民众可以要求他们立即改变不改变我就不让您当官或当人大代表了。也许有人说,要保护耕地,所以政府应该控制土地供给。如果农村住宅按住房与非住房占地面积比1:3计算,城市按楼层10-20层计算,则农村住宅占用耕地是城市的40-80倍。这就意味着,每保护一亩城郊耕地,就要浪费39亩到79亩非城郊耕地,这叫保护耕地吗?这叫忽悠。其实,保护耕地很简单,只要制定好节约耕地的使用制定,或再规定每使用一亩耕地就要再造一亩耕地或改造耕地使之增加与使用耕地相同的产量。土地供给决定了房子的源供给,决定价格的不可能只有供给因素,没有供需就形不成价格,高房价的另一面就是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对要城市化的农民来说,对绝大多数“80后”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是没有力量把房价推那么高的。显然推高房价的只有富人了,但高房价就是富人惹的祸的吗?除个别国家外,每个国家都有富人,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高房价,显然中国高房价也不怪富人。那谁推动了中国的高房价呢?我的答案是政治改革滞后导致制度不公平、腐败、垄断、民众收入低,由此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差距过大,富人集中了过多财富,他们就有钱买贵房子,况且他们可以不在乎房价。另外,贫富差距大,民众收入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购买力就低;民众购买力低,中国内需就不足;中国内需不足,产业利润(除房地产外)就低;产业利润低,富人就不想投资实业;富人不想投资实业,股票、期货风险又太大,那只好又买房子保值增值和投机,导致房价高,普通民众又被高房价剥削一次;富人不想投资实业,导致就业难,再低工资;民众被房子、医疗、教育再宰一次,加剧贫富差距和内需不足,中国继续低工资、高房价,直到这种扭曲的运转模式陷于崩溃。类似于郎咸平所说:“10元的工资,两块钱的房子;两块钱的工资,10块钱的房子。”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低工资、贫富差距和高房价。高房价,从供给角度上来说,是人民无权决定的土地制度和地方政府利益导向,根本是因为民众没有充分的民主制度保障对权力的制约;从高房价的需求角度上来说,根本是政治改变滞后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和经济畸形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的高房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政治改革滞后的结果事实上,计划生育在拉高房价。由于计划生育,减少了孩子需求,加重中国内需不足,从而加重富人因内需不足而投机房地产。计划生育一边减少了内需,另一边又提高劳动参与率,迫使净出口增加。净出口增加,导致外汇储备持续高涨,中央银行就会增发基础货币,加剧流动性过剩,让更多的资金去炒房。独生子女政策本身让原本用于养孩子的钱变成炒房子的钱(对中高阶层的人来说,少养一个孩子至少可以多炒一套房子),计划生育造成的性别比失衡让青年男性不得不买房子以“筑巢引凤”娶老婆,同时独生子女政策也让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愿意出高价为独生子在大城市买一套好房子,进而拉高房价。有人说,中国现在人口暴减一半,房价马上崩溃。是的,的确如此,日本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