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容易混淆的词汇编 一、易混同音词 称与秤 帐与账“法制”与“法治”“包含”与“包涵”年轻与年青;反映与反应;及时与即时;启事与启示;起用与启用清净与清静;融化与熔化与溶化;时事与时势;受奖与授奖;熟悉与熟习统帅与统率;统治与统制;推脱与推托;委屈与委曲;消失与消逝与消释形势与形式;致病与治病;指定与制定与制订;份子与分子;终身与终生终止与中止;眷念与眷恋;界线与界限;化装与化妆;出生与出身;厉害与利害必需与必须;侦查与侦察;截至与截止;物质与物资;声明与申明;竿子与杆子篡改与窜改;琢磨与捉摸;征候与症候;师父与师傅;接收与接受;二、易混近义词 懊悔与懊恼;安置与安顿与安排;包括与包罗与包含与包涵;本领与本事;本质与实质;把持与操纵与颁布与颁发;奔赴与奔向;辨别与鉴别;保障与保证;辩白与辩护与辩解;成绩与成就;充斥与充满与充溢;出现与涌现;才能与才华与才干与才智;猜测与推测;嘲笑与耻笑与嘲讽与嘲弄与讥笑与嗤笑;筹备与准备;策划与计划;猖狂与疯狂;铲除与根除;采用与采纳与采取;仓促与仓皇;踌躇与犹豫与迟疑;草拟与起草;场面与局面;度过与渡过;道路与途径;断定与确定;担当与担负与担任与负担;典雅与高雅;遏制与遏止;尔后与而后;二与两;风俗与风尚与风气;分辩与分辩;浮躁与急躁;富余与富裕;繁重与沉重;腐蚀与侵蚀与腐化;愤怒与愤慨;抚养与赡养与扶养;反复与重复;仿照与仿造与仿效;肤浅与浮浅;广阔与宽阔与辽阔;干涉与干预;过渡与过度;关心与关切与关怀;诡辩与狡辩;贯串与贯穿;互相与相互;涵养与修养;欢迎与迎接;回答与答复;会面与会晤;几乎与简直;矫正与纠正与改正;技能与技巧;坚苦与艰苦;讲究与讲求;激烈与剧烈与强烈;精华与精髓与精粹;精密与严密与周密;局部与部分;开辟与开拓;夸耀与夸奖;恳切与殷切;领悟与领会;拉拢与笼络;滥用与乱用;类似与相似;连续与陆续;屡次与一再;陌生与生疏;名声与名气与名望;渺小与微小;年青与年轻;捏造与伪造与假造;凝视与注视;年龄与年纪;偶尔与偶然;歌颂与讴歌;培育与培养与培植;盘算与计算与打算;品味与品位;破除与废除与解除;气魄与气概;切实与确实;强迫与强制;缺乏与缺少;轻率与草率;其他与其余;气候与天气;侵略与侵犯;情境与情景;权利与权力;软弱与懦弱;任务与使命;认为与以为;所有与一切十足与实足;实验与试验;顺序与顺叙;思考与思索;唆使与指使;商量与商榷与协商;损害与伤害与危害;随即与随时与随后;时代与时期;提倡与提议;停留与停滞与停顿;特别与特殊;特点与特色与特征与特性;体会与体验与体味;违反与违犯;侮辱与污辱;虚假与虚伪;雄伟与宏伟;修饰与粉饰与装饰;一齐与一起;一贯与一向;友谊与友情;严密与周密;依靠与依赖;映照与映衬;愚蠢与愚昧;渊博与广博;掩饰与掩盖;责任与义务;展开与开展;周到与周密;纵容与怂恿;遵从与遵循与遵照;赞助与帮助;阻碍与阻拦与阻止;奏效与有效;自愿与志愿;捉弄与玩弄 三、容易混淆的字汇编暗与黯;偿与尝与赏;塌与蹋与榻;象与像与相;趴与扒;遍与片;步与布与部;采与彩;灸与炙;亨与享;傍与彷;侍与待;克与刻;具与俱;训与驯;园与圆;折与拆;绉与皱;粹与萃与悴;拙与绌与腓;崇与祟;戌与戍与戊;词与辞;伤与份;副与幅与付;既与即;练与炼;屈与曲;令与龄;烁与铄;鱼与渔;消与销;弛与驰;漱与嗽;析与柝;缀与辍与掇;辩与辨与辫;询与徇与绚;懦与儒;揣与惴与湍;哀与衰与衷与蓑;坐与座;那与哪;瞻与赡;晦与诲;度与渡;竞与竟 四、常见错别字汇编 二字词语(选出正确字) 蔽(弊)病;题(提)纲;仓(沧)桑;脉搏(膊);供(贡)献; 炯(迥)然;砥(诋)毁;串(穿)插;默契(挈);文牍(渎);略(掠)夺;尝(赏)罚;估(姑)息;急躁(燥);作祟(崇);气概(慨);矫(骄)健;琐(锁)屑;焕(涣)散;高亢(吭);驾(驭)奴;简练炼;纂(篡)夺;谩漫骂;奋愤发;狭隘观摹摩克刻薄跋涉呕讴歌冒贸然宽敝敞揉蹂躏螳趟水肆肆业部布署教梭唆分岐歧赌搏博演译绎山拗坳调济剂融汇会杂杳沓晕荤腥强焊悍振震奋抿泯灭阔卓绰晃幌子辍缀学佼皎洁凋蔽敝规距矩针炙灸手碗腕整伤饬垮跨台证卷券憧瞳憬严竣峻熟炼练自侍恃仓伧皇怄呕气蔓漫延烦锁琐穿带戴遭秧殃寂莫寞挑畔衅贫脊瘠抉决择赔陪偿坦城诚偌诺大联连袂蹒姗跚并迸发精堪湛既即然布部置覆复没急亟待暮蔼霭狂忘妄伶玲俐连联襟松驰弛云宵霄敬配佩羁拌绊砥诋砺炫眩目誉誊写范筹畴真缔谛寒喧暄污诬告磋嗟商妨防碍踢剔除沤呕吐谛啼听感概慨害躁臊盲育目附符会精焊悍大至致墙恒垣愤概慨教悔诲瑰魁丽迁徒徙弧狐度秘决诀阻狙击震憾撼通辑缉蜡腊纸商确榷杀戳戮崛掘起晾凉干宽茹恕清沏澈严励厉委糜靡拖踏沓鼓蛊惑鱼麟鳞隔膈膜良秀莠苦脑恼接恰洽眨贬眼撕厮杀告馨罄摄慑服惆稠怅饶挠恕伸申张濑漱口惊赅骇蜇蛰伏袒坦护清淅晰聆吟听调察查报消销胁协迫鹿葺茸针贬砭胁协从喧暄闹造形型怠漫慢卫戌戍通谍牒渲喧染札扎记苍穷穹辐幅射攸悠关仓卒猝膨涨胀自翊诩荧莹光大慨概昭招雪辣棘手徒陡坡震振撼沦伦落沮诅丧谒竭见伎技俩魅魁力赡瞻养檄激文楷偕书鹤戾唳怂纵恿掣制肘勉历励晌响午恬甜静荟会萃慢漫谈纵怂容造旨诣恪格守描瞄摹蜕脱化缜慎密熏淘陶恼脑火游戈弋装钉订濒频临痊全愈编篡纂涵函养清辙澈引伸申迟顿钝玲铃珑视查察偏坦袒颠复覆修茸葺憋蔽气逍消遥简漏陋疲踏塌闪铄烁拉扰拢荒谎谬怅伥然撒慌谎赚嫌钱谙暗熟仓伧促陷井阱孪挛生宣渲泄谗馋言即既使磕嗑瓜子15个用法易混淆的成语解析1.空穴来风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7.不温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9.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简直是骂人。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常容易混淆的词 一、“厄运”与“噩运” “厄运”、“噩运”意思一样,都指困苦的遭遇,不幸的遭遇。例如“厄运最终还是降到了他头上”中的“厄运”也可以换成“噩运”而意思不变。“厄运”、“噩运”都是书面语词,相对来讲,“厄运”要比“噩运”常用一些。 二、“长年在外”与“常年在外” “长年在外”、“常年在外”意义、用法基本相同。“长年在外”、“常年在外”中的“长年”、“常年”意思一样,都是“整年,长期”的意思。例如:“他常年在野外工作”也可以说成“他长年在野外工作”,而意思一样。不过“长年”和“常年”在词语的搭配上略有不同。如一般用“长年累月”,而较少用“常年累月”;常用“常年法律顾问”,而“长年法律顾问”用得较少。 三、“迷局”与“谜局” “迷局”和“谜局”各词典都未收,题目是一组语义同中有别的词,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迷局”是指使人迷惑不解的局面,“谜局”是指谜语,“谜局”的“局”跟“棋局”的“局”类似。可以根据词语的搭配来选择使用。如“破解 m局”中就应该用“谜局”。 三、跳槽一词或源于青楼 “跳槽”一词因其新鲜、生动、俏皮,很快挤占了“换工作”、“换单位”之类用语的位置。近人徐珂清稗类钞中“跳槽”一条说得甚为明白:“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至少可以找到两个名人为清稗类钞的说法作证,一个是明代冯梦龙,他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有一首就叫“跳槽”,“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云云,这女子抱怨冤家“偷情别调”,提到“姊妹们苦劝我,权饶你这遭”,分明是青楼口吻;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里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一篇,名妓赵春儿的情人疑心她厌薄自己,忿然离去,“春儿放心不下,悄地教人打听他,虽然不去跳槽,依旧大吃大用”。另一个是沈三白,浮生六记自叙冶游生活,说同伴徐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而他本人“则惟喜儿一人”。 也有人说“跳槽”是元明间江淮地区的“行院隐语”:那时妓女被隐指为“马”,嫖妓隐指为“入马”,换了别的妓女,便是“跳槽”。然而这说法不大让人信服,因为“马”“入马”之类隐语并不单指行院人家,水浒传、喻世明言等古典小说里提到“入马”,都是泛指与女子发生关系,并非特指嫖妓。 “跳槽”原本的意思,很可能并不是指家畜“移就别槽”饮食。金瓶梅词话里吴月娘与女婿陈经济发生口角,书中有一篇韵文体的对话,月娘骂陈经济与潘金莲有染:“也有那没廉耻斜皮,把你刮剌上了。自古母狗不掉尾,公狗不跳槽。”看这话的意思,“掉尾”“跳槽”分明是指发情或发春。家畜发情,自然不必遵守一夫一妻制,古人以此度彼,不免视为“不安于室”“用情不专”,再转回来把“跳槽”用到同类身上。 将“跳槽”用于变换工作或职业,最早或许只是句开玩笑或嘲讽的话。不过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早就不再有原意了。词语的变迁可见一斑。 四、“执着”与“执著”“执著”和“执着”是同一个词的两种写法,都读作zhzhu。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例如,可以说“性情古板执著”,这里“执著”是固执的意思;可以说“不要执著于生活琐事”,这里“执著”是拘泥的意思;可以说“执著地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这里“执著”是坚持不懈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以“执著”作为推荐词形。 五、“不瘟不火”与“不温不火” “不瘟不火”、“不温不火”两个词语现代都常用,使用的场合和语义不尽相同。我们从19461997年的人民日报电子版中检索了这两个词的用例,从具体语料来分辨两者的语义。 “瘟”指戏曲表演沉闷乏味。“不瘟不火”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的褒义词。检索19461997年人民日报,使用了“不瘟不火”的文章共16篇,全部用于这一语义。如: 对待每次的演出他是那样的严肃认真,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理上精心创造,跟别人配搭丝丝入扣,不瘟不火,不任意抓哏,破坏剧情,取媚观众。(1958年1年3日) 诸葛明同志很好地掌握了角色的特点,用句老话说,演得不瘟不火。(1964年3月12日) 这几位老演员演得不瘟不火,恰如其分。(1982年9月19日) 主要演员不瘟不火、感觉到位的表演,确保了红十字的质量。(1997年10月25日) “不瘟不火”也有写做“不温不火”的,19461997年人民日报中使用“不温不火”的文章共22篇,但在1980年以前仅见1例: 全剧的基调是:不温不火,有动有静,松紧相间,平淡中有兴味,严肃中有风趣。(1963年10月21日) 1980年以后“不温不火”的用例逐渐多见,逐渐跟“不瘟不火”并行使用。因为字形有了变化,照着“温”的字面意义,旧瓶装新酒,人们按照一般人通常的理解,对“不温不火”的语义进行了改造,赋予它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义。这类语义在人民日报上的始见用例是1994年。现举数例: “八毛五分钱,也开发票?”售书小姐简直烦得要上吊了。“没办法,公事公办。”那先生不温不火地回答。(1994年8月23日) 相比之下,中式快餐仍处于不温不火之状,缺乏自己严格的生产标准与特色,虽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却难与自己的“洋对手”匹敌。(1996年1月18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瘟不火”用于戏曲表演,而“不温不火”用于戏曲表演义时,可能是“不瘟不火”的误写,因此,在这个语义上,当以“不瘟不火”为正。但是,如果指的是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义,那么只能写成“不温不火”了。您可以按照文章内容需要表达的语义来选择使用。 六、“一份爱心”与“一分爱心”【结论】前者是正确的,而后者是错误的。【说法】“一份”的意思好懂,“份”读fn;“一分”的意思也好懂,这里的“分”读fn。其实,只要普通话说得地道,是不会用错的。 像下面的情况用“一份”: 新鲜独到的发行方式给读者一种惊喜、一份亲切,首发30万份一举成功! 为无法回家团聚的外乡人送上了一份温馨和祝福。 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才智。 不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都在为首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国方略中也包含着宋庆龄的一份心血。 像下面的情况才用“一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事实告诉我们,对个人多谋一分私利,对人民就减少一分感情。 七、“欢度五一”与“欢渡五一”“度”是经过某段时间的意思;“渡”是过江河湖海的意思,指“由此岸到彼岸”。所以,以下的写法是正确的:欢度五一欢度春节度假度时光 ;渡河渡江渡过大洋另外,“渡过难关”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比喻历经某种困难处境像“由此岸到彼岸”一样,所以也应写作“渡”。不过,这种写法不宜类推。安,按;暗,黯;班,斑;曝,暴,爆;博,搏,膊;灿,粲,璨;才,材;采,彩;萃,瘁,粹,淬;辞,词;查,察;长,常;焯,棹,绰,淖;档,挡;的,地,得;跌,迭,叠;谍,牒,喋,蹀;订,定;度,渡;奋,愤;分,份;副,幅,付;含,函,涵;合,和;哄,轰;己,已,巳;记,纪;交,缴;决,绝;褴,斓,谰 检查,检察,监察;侦查,侦察戊(wu音误),戍(shu音术),戌(xu音需),戎(rong音溶).戊(uw音误),天干的第五位(甲.乙.丙.丁戊)常用作顺序的第五位.戊更指夜晚五更戍(shu音术),军队守卫的意思. 戌(xu音需),地支的第十一位:戌时指晚上七点至九点. 戎(rong音溶).指军事,军队等.用作从戎,戎装.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编了二种口决: 一:横戌(xu音需)点戍(shu音术)戊(uw音误)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rong音溶). 二: 点戍(shu音术),横戌(xu音需),空心戊(uw音误),十字戎(rong音溶). 1、划与画。“以姓氏笔划为序”应改为“以姓氏笔画为序”;“用红笔勾划着这样一段文字”中的“勾划”应改为“勾画”。根据之一是国家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笔画”“勾画”均为首选。 2、迭与叠。“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会与原来的负面影响相迭加呈增长的趋势。”这里的“迭加”应改为“叠加”。因为“叠”是层层堆积,是积累;“迭”是更迭、屡次。 3、分与份。在读fn(愤)时,容易混淆。“身分”应改为“身份”。 4、象、像、相。音同义近,容易混淆。“摄相机”应改为“摄像机”,“录相”应改为“录像”,“象是有预谋犯罪”应改为“像是有预谋犯罪”,“好象”应改为“好像”。 5、账与帐。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账被简化为帐,1986年又废止了这个方案,从此就造成了账帐不分。现在很多存款单上写帐号是不对的。因此,“账蓬”应改为“帐蓬”。 6、橘与桔。与账与帐的情况相同。“蜜桔”应改为“蜜橘”、“桔黄色”应改为“橘黄色”。现代汉语词典中在“桔”字头下虽有一个“橘”俗作“桔”的注,但在出版物中使用“橘”字更合规范。 7、杆与秆。也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遗留下来的问题。“秆”字被简化了9年之后又恢复了16年。所以“稻杆画”应改为“稻秆画”。 8、黏与粘。“黏”字,1955年被作为异体字淘汰,1988年又恢复使用。粘读zhn(沾);黏读nin(年)。所以“粘和”应改为“黏合”。 9、愣与楞。与黏与粘的情况相同。现在楞读lng(棱);愣读lng。“正赶上下雨,他楞是推着自行车在泥泞不堪的土路上走了三个多小时”中的“楞”应改为“愣”。 10、借与藉(ji,借)。藉作为藉口、凭藉使用时简化为借,作为慰藉(wi ji 魏借)、蕴藉(yn ji 运借)、狼藉(lng ji)使用时仍为规范字。所以“但我们藉考古发掘资料已经获悉”。中的“藉”应改为“借”。 11、度与渡。其区别在于:“度”是从时间上表示“过”,如“度日如年”“安度晚年”“度假”;“渡”是从空间上由此到彼、由此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表示“过”,如“远渡重洋”“渡过灾荒”“横渡长江”。“过度”是超过一定限度,“过渡”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至于“渡过难关”一语是“渡”还是“度”,目前用法不一。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均有“渡过难关”的词条,因此,还是用“渡”规范。“度”在古时同“渡”,因此有“关山度若飞”“春风不度玉门关”“不叫胡马度阴山”等诗句。 12、恶与噩。二者字义不同。“恶梦”应改为“噩梦”。 13、震与振。二者字义不同。“震耳欲聋”与“振聋发聩”这两个成语中的“震”与“振”不能互换使用。现在流行词中的“镇了”是“镇定”的“镇”,既不能写“震”也不能写“振”。因为“镇了”的意思是了不起,令人折服。 14、 与回, 是回的异体字,已废止。不能把“低回”写成“低 ”。因为写成“低 ”而字盘上没有这个“ ”字,所以就出现了“低迥。的错误。 15、附与副。二者字义不同。不能说:“附产品”,只有说“副产品”。 16、作与做。正确区分这两个字的使用,比较复杂。除看其后所带的是名动词的“作”是名词的“做”外,还可以汉语成语的使用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为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作为”而没有“做为”,使用“做为”是不规范的。 17、的、地、得。均为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之后如我的书、幸福的童年;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如北京的、说的、红的;用在句末如这是行不通的、什么时候走的。用在句子的动词和宾语之间如主任签的字、昨天犯的病,在北京念的大学。“地”用在作状语的词或词组之后如渐渐地走了、高兴地表示、好好地学习、历史地看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说不出地高兴。“得”,用在动词后面表可能、可以,如这野果吃得、他的话听不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连接表程度和结果的补语,如说得很清楚、修得好、漂亮得很、激动得热泪盈眶;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可能,如看得清楚、拿得动、冲得出去、说得出。 18、诸。“诸”字除用于“诸位”“诸如此类”等词外,主要是作为“之于”的合音字和“之乎”的合音字使用。作为“之于”合音的“诸”,用于不少成语和固定词组,如“付诸东流”“公诸同好”“诉诸武力”等。现在的错用是“诸于”连用,如“公诸于众”诉诸于法”“见诸于报”,这次检查发现的还有“见诸于文字”。在“之于”合音的“诸”字下面再加一个“于”字这是重复、累赘,非但起不到合音的作用,反而抵消了其合音的含义。 19、其它与其他。二者音义相同。有的工具书指出,其它用于事物。实际上现在凡是使用这两个字地地方,大都用“其他”而不用“其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党章毛泽东选集的出版说明及注释,还有中央文件等,都统一使用“其他”一词。因此,凡是文章中用了“其它”的,都应改为“其他”。 20、以至与以致。“以至”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的延伸,是到、直到之义;“以致”用在下半句开头,表上文的结果。有“以至于”(与“至于”同义),没有“以致于”。 21、必须品与必需品。“必须”表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表一定要有的,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需品”这个词而没有“必须品”这个词。 22、品位与品味。二者词义不同。“作品的品味不够”,这里用“味道”的“味”,也即表品尝滋味、仔细体会的“品味”就错了。应该用“地位”的“位”,也即表质量、水平的“品位”。 23、截至与截止。截至是及物动词,须带宾语,用于没有结束的过程,以某一时间为准,计算数量和程度。截止是不及物动词,到一定期限为止。因此,“截止到7月底”不对,应改为“截至7月底”或“到7月底截止”;“截止目前”也不对,应改为“到目前截止”或“截至目前”。 24、凑合。凑合有三义:聚集;拼凑;将就。没有“凑和”这个词。 25、对“低压整改”“低改”“视域”之类的词如何理解。“低压整改”“低改”,是对农村电网低压线路改造的简称,我认为不规范。“视域”出现于在道德评价的视域里则表现为志(动机)和功(效果)的关系。”这里的“视域”可作视野或领域之误来理解,也可作视野与领域的合称来理解,只是后者则成了一个新词。我以为创这种“新词”没有必要。因为视野和领域在上面这句话里是一个意思。 26、部、布 “部”和“布”都可作动词,在作动词时,都有准备安排的意思,但“部署”一词不能用“布”,而只能用“部”。部署原是军用语,指军队首领按照作战意图对兵力进行区分和配置,现也常用于体育比赛和生产活动。“布”虽然有布置之义,但只能用在“布置”“布局”“布防”等词中。两字还可作名词,“部”作名词表示门类、军队及某些机关、单位的名称,如按部就班。“布”作名词表示纺织品或像布的东西,如布料、布匹、布景等。 27、绊、拌 “绊”意为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动不方便,如绊倒;“拌”表示搅和、吵嘴等,如搅拌、拌嘴等。 28、砭、贬 “砭”是指古时用石头针刺皮肉治病或指古时治病用的石头针,可引申为“刺”,如针砭;“贬”的本义与钱财、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是指减少、减损(钱或商品),如贬价、贬值等。 29、爆、暴 两字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但却有一定的区别:“爆”指事情的发生既快又突然,如爆裂、爆炸等;“暴”侧重于强调来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车店防水装修合同范本
- 管道拆迁补偿协议书范本
- 银行存钱协议书模板模板
- 私人钢结构厂房合同范本
- 篮球馆员工合同协议模板
- 父亲赠与女儿房产协议书
- 砍伐树木后要栽树协议书
- 船舶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
- 环卫特种车租赁合同范本
- 鹤壁买房定金协议书模板
-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归来庄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项目融资计划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YY/T 0595-202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 0287-2017 应用指南
- LS/T 1222-2020粮食干燥机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GB/T 26636-2011动植物油脂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 GB/T 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GB/T 1796.4-2017轮胎气门嘴第4部分:压紧式无内胎气门嘴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