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小孩子.doc_第1页
如何教育小孩子.doc_第2页
如何教育小孩子.doc_第3页
如何教育小孩子.doc_第4页
如何教育小孩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de167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 楼 主 】 您会表扬孩子吗 字体大小 孩子的成长需要赏识。然而,对孩子的赞美或表扬,也需要 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暗伤元素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 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 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 3 天忘了喂食, 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 3 天,他却很好 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 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 忘了!” 孩子“伤”情: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 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 妈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 不得翻 身。 纠错处方: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 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 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 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 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 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 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 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 点一滴都不忽略。 暗伤元素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 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 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 的!” 孩子“伤”情: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 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 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 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 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 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 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 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 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 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 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 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 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 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 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 妨再提一点建议。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 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 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 感油然而生。 暗伤元素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 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 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 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 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 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 自己的虚荣心, 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 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 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 成为了孩子的“紧 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 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 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 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 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 家长应该向孩子说: “你干得真不 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 不能继续努力, 进一步克服不足, 进一步超越自己(而不是超 过别人),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 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 信心。 暗伤元素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 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 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 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 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 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 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 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但是, 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 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 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 “以偏概全”式的奖励, 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 的评价。 而且过度的表扬, 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 完美”, 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 在竞争中经不起挫 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 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 进行评价, 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 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比 如, 孩子考试得了高分, 家长应该说: “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 但不足以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 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 只有一次次地 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本文由de167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 楼 主 】 您会表扬孩子吗 字体大小 孩子的成长需要赏识。然而,对孩子的赞美或表扬,也需要 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暗伤元素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 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 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 3 天忘了喂食, 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 3 天,他却很好 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 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 忘了!” 孩子“伤”情: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 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 妈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 不得翻 身。 纠错处方: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 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 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 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 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 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 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 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 点一滴都不忽略。 暗伤元素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 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 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 的!” 孩子“伤”情: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 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 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 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 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 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 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 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 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 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 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 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 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 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 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 妨再提一点建议。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 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 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 感油然而生。 暗伤元素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 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 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 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 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 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 自己的虚荣心, 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 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 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 成为了孩子的“紧 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 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 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 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 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 家长应该向孩子说: “你干得真不 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 不能继续努力, 进一步克服不足, 进一步超越自己(而不是超 过别人),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 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 信心。 暗伤元素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 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 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 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 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 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 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 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但是, 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 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 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 “以偏概全”式的奖励, 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 的评价。 而且过度的表扬, 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 完美”, 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 在竞争中经不起挫 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