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科学系杭州地质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李湘云 学号: 1207079089 专业年级:2012级地理科学2班指导教师:李渊妮 尧波 实习日期: 2014.7.12-7.22二一四年七月第一章、实习概述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植物等)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学习从地理考察工作者的角度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将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征,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通过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现象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把握和探究,提高自身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地理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加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二、实习任务:1、学会正确熟练使用地质罗盘和地质图2、学会识别层理和节理,以及判断岩性3、测量并分析岩层的产状,了解西湖及杭州地貌形成演变过程4、掌握野外记录格式,标本的采集。5、了解植物及其分布6、掌握实习报告书写的内容和要求。三、人员组成:由专业老师和学院相关领导组成指导小组,学生分组进行实习第三组组员:杨琪、贾智博、穆彪、李湘云、郑婷、曾雪、何玲红、戴海英四、时间:2014-7-122014-7-22五、主要路线及日程安排7.13 青龙山背斜背斜的辨识、练习罗盘的使用、观察测量山体岩层的产状、化学性质和形成原因7.14六和塔白塔岭甘水巷虎跑寺 观察测量岩层产状和年代7.15 胡雪岩故居7.16 吴山烈士纪念碑凤凰山月岩将台山老玉皇宫玉皇山 断层、向斜知识的认识;灰岩的辨识7.17 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南高峰丁家山 溶洞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作用;泥石流发生条件分析;页岩的辨识7.18 龙井泉棋盘山中天竺飞来峰北高峰 下降泉的识别;飞来峰地质构造的形成7.19 灵山洞植物园 学习认知植物;7.20 葛岭断层紫云洞初阳台宝石山 了解了火山凝灰岩的岩性;讨论了岩性厚薄的原因;了解了碧玉的知识杭州地区概况杭州简称杭,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会,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浙江省的省会。这里,江流襟带,山色藏幽,湖光翠秀;这里,史脉悠远,文风炽盛,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宋以后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浙江省的省会,浙江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里也是旅游的胜地。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水文杭州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市大部分地区。东苕溪通过临安、余杭等地汇入太湖。气候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植被:杭州市区植被覆盖良好,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环绕西湖的丘陵区。地质地貌第一节、杭州地层简述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南西北界,在此区域内可以看到下述由老到新的地层: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区为西南一隅。有文昌组和长坞组两组。志留系(S)出露比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有康山组、大白地组和吉安组三组。泥盆系(D)该地层出露在北高峰、天竺山、九溪和六和塔等地。主要有西湖组和唐家坞组。 1)西湖组(上统) 为乳白色中厚层石英粗砂岩,含粒石英中粗粒砂岩,石英砂岩。产写方磷皮木;分布在白塔山,虎跑,天马,北高峰等地。 2)唐家坞组(中下统) 为紫红色,浅黄色薄层至中层状细粒至中粒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具体地,上部为紫红色岩屑石英不等粒砂岩;中部为中粒石英砂岩;下部以岩屑石英砂岩,石英岩屑砂岩为主,与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韵律层。该群地层出;露在北高峰,天竺山,九溪和六和塔等地。石炭系(C)下中上都比较齐全,有船山组、黄龙组、叶家塘组和珠藏坞组等。 1)船山组(上统) 为灰色含“船山球”生物碎屑岩,含燧石结核和燧石条带的灰岩,缝合线较发育。具体,上部为含燧石结核和条带的灰岩,中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夹含“船山球”灰岩,下部为结晶灰岩,缝合线较发育。产化石假希瓦格蜓,麦粒蜓等厚度143米。分布在飞来峰,翁家山,九曜山等地。 2)黄龙组(中统) 为灰白,灰,浅肉红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含粉红色方解石细脉,底部为硅质岩。产小纺垂蜓,犬齿珊瑚等化石,厚度185米。分布在玉皇山坡麓,四眼井,水乐洞,龙井等地。 3)叶家塘组(下统上部) 有石英砂岩,含粒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夹杂色泥页岩。在龙井村有舒贝克,圆突贝等化石;厚度75-110米主要分布在蛇形山,青龙山,杨梅岭等地。 4)珠藏坞组(下统下部) 上部为不等粒石英砂岩与杂色泥岩互层;下部为紫红色砂岩,与石英细砂岩间互组成韵律层。产亚鳞木等植物化石;厚度65-96米,分布在中天竺,龙井,四眼井和白塔岭等地。二叠系(P)实习区仅见下统出露。有丁家山组、茅口组和栖霞组。 1)丁家山组 岩性为黑色硅质岩,泥质灰岩,砂质页岩和碳质页岩,含磷结核和黄铜矿晶体。产腹菊石,菲利普三叶虫和海绵骨针等化石。厚度大于150米。分布在丁家山,三台山东北麓,将台山有零星。2)茅口组总体以含生物灰岩为主,上部夹硅质岩,底部为硅质岩与生物碎屑岩互层,局部变相为硅质岩。产蜓类标志属化石。分布在南高峰,将台山,凤凰山,城隍山等地。 3)栖霞组 为灰黑色中至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黑色页岩,粉砂岩,泥岩和硅质岩。产米斯蜓,四射珊瑚和三叶虫等化石。厚度245米。侏罗系(J)仅见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葛岭和宝石山的岩石为紫、灰紫色角砾熔凝灰岩、熔结灰岩,底部为紫灰色中层状沉凝灰岩。中上部具假流纹构造,含透镜状碧玉团块。厚度大于450m。白垩系(K)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地。第四系(Q)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第二节、杭州地区主要矿物和岩石1.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主要分布在杭州东南的山地丘陵中。实习过程中7月16号全天的路线都是灰岩,从吴山到将台山和玉皇山,呈弧形状分布。2.砂岩 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积碎屑岩。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砂岩按其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类。杭州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广泛分布于杭州西南的山地丘陵中。3、燧石 燧石俗称“火石”,是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致密、坚硬,多为灰、黑色,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层状燧石:多与含磷和含锰的黏土层共生,分层存在,单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可达几百米,有块状和鲕状的区别。结核状燧石:多产于石灰岩中,有球状、卵状、棒状、盘状、葫芦状、不规则状等结核体,一般只有5-15厘米,大的可达1-2米。在杭州的灰岩中,燧石很常见。如在实习点吴山,十二生肖石上就含有燧石。4、火山角砾岩 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粒径为2-64毫米的火山角砾成,也含有其他岩石的角砾及少量的石英、长石等矿物晶屑。多数具显的棱角,分选差,大小不等。填隙物是火山灰,火山尘。常与火山集块岩伴生,位于火山口外侧。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主要分布在西湖西北和北部,从紫云洞、金鼓洞、 银鼓洞、葛林一直到宝石山,都是它们的分布区。形成时间是侏罗系上统。5、火山凝灰岩 简称凝灰岩,是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50%,分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质软多孔隙。按火山碎屑物的物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及混合型凝灰岩。 6、碧玉 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其中氧化铁和粘土矿物等杂质含量可达20以上,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按颜色命名可称红碧玉、绿碧玉等。有时也可按特殊花纹和色斑进行命名,如风景碧玉和血滴 在杭州宝石山所见之“宝石”,系碧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酸性火山喷发的产物,并被岩浆岩中的氧化铁染成红色。第三节、岩层产状测量以下是这次实习过程中主要测量点及相关数据: 杭州地区岩层产状数据表时间编号地点倾向倾角构造7.131青龙山NW30236SE106607.141六和塔SE1342甘水巷NE64243虎跑SE14915逆断层7.161凤凰山NE8235背斜7.162将台山NW34983向斜7.163老玉皇宫背斜7.164玉皇山A NE1027向斜B NE4545C SE13246D SE13327E NW325507.171南高峰7.181龙井泉NE3426断层7.182棋盘山SE9659背斜7.183飞来峰向斜7.184韬光断层SW212447.18北高峰SW19760背斜7.201葛岭断层NW34065断层7.202紫云洞SE127457.203观音洞右侧NW31533左侧SE13539第四节、杭州地区主要地质构造1.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又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等。杭州西南地区的断层众多,相互错切。有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和南北向等若干组。但分布最广泛的是东西向,其次是北西向断层。我们主要观测了玉皇山断层、韬光寺断层、南高峰断层等断层,附有玉皇山断层的示意图和相关数据。老玉皇宫(正断层)相关内容:是个背斜山,但背斜顶部垂直向下断裂。左侧地质年代属于二叠系下统,棲霞组;右侧石炭系上统,船山组。数据:断层走向SW-NE;洞深25米,洞宽7-8米形成原因:正断层的相对运动造成正。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棋盘山断层(逆断层)地质年代,泥盆系上统西湖组;岩性,含砾石英岩;有垂直断崖、石柱断崖、镜面擦痕、陡槛、倒石堆;产状,倾向SE96,倾角59。2. 背斜地层中一种上凸的褶曲构造,其核部由老地层组成。地层时代由核部向两翼由老到新排列。在杭州地区背斜主要在杭州西南地区,有天马山背斜、青龙山背斜、凤凰山背斜等,大部分背斜枢纽倾伏方向为NE45-55。青龙山 相关内容:在我们所住酒店的北西方向,距离700米左右,也即西湖的南西方向。地质年代为石炭系,下统,叶家塘组;岩石,含砾石,英砂岩,夹泥页岩;颜色,卤黄色。 数据:厚度,中层。产状,左翼倾向NW302,倾角36,右翼倾向SE106倾角60。 3.向斜地层中一种下凹的褶曲构造,其核部由新地层组成。地层时代由核部向两翼由新到老排列。西湖就是个巨大的复向斜,而小规模的有飞峰向斜、南高峰向斜、将台山向斜、玉皇山向斜等。将台山(向斜山) 相关内容:地质年代为泥盆系,下统,棲霞组;岩石由棲霞组石灰岩向船山组浅灰色石灰岩过渡,主要为燧石灰岩,生物碎屑岩;数据:产状,倾向349倾角83。形成原因:是向斜山。受内力挤压导致向斜底部向上抬升形成。向斜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呈U形,不易被侵蚀。4、飞来峰 在逆掩断层或辗掩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当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飞来峰。而杭州的飞来峰,处于向斜核部,由船山组灰岩和少量黄龙组灰岩组成。由于其和外围山岭之间地区分布的石炭纪砂、泥岩地层岩性松软,又受到断层的切割和风化和流水等物理作用的侵蚀,因此将飞来峰与外围的山岭相隔开来,孤立无靠,形似飞来,称为飞来峰。5、坍塌岩洞(以紫云洞为例) 紫云洞位于葛岭地区宝石山,组成岩洞的岩石为侏罗系上统的熔结凝灰岩,为岩性上坚硬的非可溶性 岩石,地下水的溶蚀对它们并不起作用。因此在这类岩石中不可能发育规模巨大的岩洞。紫云洞及其东北的卧云洞、蝙蝠洞恰好位于栖霞岭断层上,该断层走向 NE300倾向南东,倾角3040之间,沿断层的熔结凝灰岩强烈片理化,并发育有 5060 厘米厚的断层泥。紫云洞的洞顶面即为断层面所在。由于断层泥的存在,不仅削弱了岩石之间的联结力,而且在沿裂隙下渗的地下水到达这里时,因其透水性能差,还会使地下水在此聚积,进而地下水又将这些断层泥泡成稀泥,随着地下水流动,稀泥便被不断带走,断层泥被地下水潜蚀淘空后,上方的岩石就失去了支撑。另外由于熔结凝灰岩中有节理裂隙发育,把岩石切成大小岩块,一旦失去支撑就循节理下错,乃至崩落。洞壑及周围巨大的崩石就是这样形成的。由于这类岩洞是地下水淘空断层泥引起上方岩石崩坍所造成的,因此称其为崩坍岩洞。由于它们是受断层产状所控制,所以都具有洞形平直单调,洞顶平整如板,并向东南倾斜等一系列特征,而与石灰岩的溶洞迥然不同。6、下降泉 以杭州著名的龙井泉为代表。龙井泉位于龙井,在诸多的喀斯特泉中最享盛名,在龙井泉一带出露有大片石炭系灰岩,岩层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趋于一致。由于在泉的上游棋盘山区集水面积较大,植被茂盛,有利于地表持水和渗透补给地下水,岩层层面裂隙及节理发育,加之一条北东方向断层正好穿过龙井寺,这些都成为补给泉水的导水通道。泉出露位置位于南高峰向斜收敛扬起端,恰好处于龙井泓涧和九溪分水岭“Y”口的下方,地形上有利于水的汇集。又由于地形在龙井寺附近受到切割,地下水出露,龙井泉就形成了。第五节、西湖复向斜复向斜:又称复式向斜,是由若干次一级的背斜、向斜组合而成的一个大型向斜构造。复向斜的规模较大,需要经过较大范围的地质测量才能了解其全貌。组成这种形式的褶曲大都是紧密相邻,同等发育的线形褶曲,褶曲轴大体平行延伸,轴面向上收敛。西湖复向斜: 根据上图和右图可看出: 西湖复向斜大致有SW向NE55枢纽倾伏,倾伏角25左右。濒临西湖后大为减缓。龙井至翁家山至南高峰至丁家山一线为复向斜的核部,核部最新地层为丁家山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砂页岩。沿此一线山脊走向NE向倾伏的山峰与沟谷有,北高峰,飞来峰,天马山,南高峰,玉皇山,将台山,灵隐,天竺,龙井,赤山埠等,大致可反映复向斜枢纽的产状。复向斜最老地层是奥陶系上统长坞组。 西湖复向斜也是由一系列单体褶曲组成,并以靠近西湖段一组发育较好,自北向南依次有:飞来峰向斜,天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龙山背斜,九曜山向斜,玉皇山向斜,老玉皇宫背斜,将台山向斜,凤凰山背斜。第六节、相关问题相的探究1.层理和解理的区别。答: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一般厚几厘米至几米,其横向延伸可以是几厘米至数千米。常见于大多数沉积岩和一些火山岩中。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从定义中可看出:1)层理是原生构造,而节理为次生构造(受外力作用和岩性影响)2)层理的每一层岩石的岩性具有差异,而节理可以在相同。3)层理较规则,沿一定方向伸展开来:而节理相对较杂乱,没那么则。2.灰岩中的脉状侵入体是怎么形成的?杭州地区的许多灰岩中都有脉状侵入体,侵入体成分为燧石和方解石。这是由于在构造运动是岩体裂隙中水分浓度和温度增加,形成新的脉状矿物。多次运动,可以形成多种脉状矿物,并能形成侵入岩脉相互穿插。3.火成岩岩层厚薄的原因。1)一次火山喷发的岩浆喷发量的大小。很显然,越大形成的岩层就厚。2)火山喷发持续时间长短。持续时间越长,喷发量越多,岩层也就厚。3)火山喷发间隔时间的长短。间隔时间越长,岩层容易被侵蚀,变薄。4)与地形有关。坡度较缓的地方有利于岩浆的堆积,岩层也就越厚,而坡度越陡,一则不利于滞留岩浆,二则易受侵蚀而变薄。4.断层中的阶步是怎么形成的?阶步是断层滑动面上与擦痕直交的微细陡坎。阶步的陡坎一般面向对盘的运动方向。它是由于断层面两侧岩块的相互滑动和摩擦而形成的,是断层面上及其附近留下的各种证据。5.宝石山的“宝石”是怎么形成的?在杭州宝石山所见之“宝石”,系碧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酸性火山喷发的产物,并被岩浆岩中的氧化铁染成红色。6、虎跑泉与龙井泉的成因有何不同?虎跑泉位于青龙山背斜东南翼的泥盆系上统西湖组石英砂岩层断带裂隙之中,受虎跑断层控制。裂隙水循复杂的节理系统、岩层层面和虎跑断层带往虎跑泉方向汇流,在断层陡壁上方沿两个泉眼涌出地面龙井泉流出地由船山灰岩和黄龙灰岩组成,在灰岩地区断层、节理、层理等裂隙非常发育,地下水通过这些裂隙流动。龙井泉周围岩石状皆向泉眼露头汇聚,且向北东倾斜,再则此处断层发育,给地下水的流通汇聚更加创造了条件。另则,在泉之西、西南为高大山岭,集水面积广阔,此为龙井泉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水源。在上述地质地貌条协调配置下,此泉水在九溪沟和龙弘涧之间垭口北侧出露地表,常流不竭。第三章、 植物部分一、30个乔木1、杭州黄(桂花品种)木犀科 ,双子叶植物,叶序为对生,叶形为卵形,叶缘为浅波形,叶脉为网状脉,叶绿色,光亮2、朴树 榆科 朴属 ,双子叶植物,叶序为互生,叶形为卵形,叶缘为粗钝锯齿,叶脉为三出网状脉。3、龙爪槐 豆科 槐属 ,一回羽状复叶,叶序为对生,叶形为卵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网状脉4、紫楠 樟科 楠木属, 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5cm;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8-27cm,宽3.5-9cm,先端突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狭,上面无毛或沿脉上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长柔毛。5、苦槠 壳斗科 锥属,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椭圆状卵形,叶缘中部以上为锯齿状锐齿,叶脉为平行脉。6、青冈栎 壳斗科 青冈栎属,复叶,叶序为轮生,叶形为倒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为粗锯齿状,叶脉为平行脉,叶表面光滑,背面具微毛或无毛。7、枫香 金缕梅科 枫香树属,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掌状三裂,叶缘为粗锯齿,叶脉为网状脉8、矩圆叶卫矛 卫矛科 卫矛属,小乔木,高2-7米,可达10米以上。复叶,叶序为对生,叶形为窄椭圆形或长方倒卵形,叶缘为粗锯齿,叶脉为网状脉。生长于中海拔山谷及近水阴湿处。9、尖齿栲 壳斗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6米。复叶,叶序为互生,枝叶无毛。叶纸质或近革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常兼有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近于圆或阔楔形,常一侧略短且偏斜,或两侧对称,叶缘有浅波状锯齿,中脉凹陷,侧脉811对,直达齿尖,叶柄长12.5厘米10、榔榆 榆科 榆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1米。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边缘从基部到先端有钝而整齐的单锯齿,稀重锯齿,叶脉为网状脉。11、鹅掌楸 木兰科 鹅掌楸属,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掌状,叶缘为全缘,深裂,叶脉为平行脉。12、紫薇 千屈菜科 紫薇属,小乔木,高达7米,树皮光滑。复叶,叶序为互生,有时对生,叶形为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平行脉。13、倒卵叶石楠 蔷薇科 石楠属,小乔木,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倒卵形或披针叶形,叶缘为不明显锯齿,叶脉为平行脉。小枝幼时疏生柔毛,老时无毛,紫褐色,具黄褐色皮孔。14、东昌含笑 木兰科 含笑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复叶,叶序为对生,叶形为卵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平行脉。15、日本厚皮香 山茶科 厚皮香属,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脉。16、垂丝海棠 蔷薇科 苹果属,全株无毛;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平滑;嫩枝淡红褐色,小枝灰褐色。叶互生,革质,常聚生于枝端,呈假轮生状,椭圆形、椭圆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钝或短尖,尖头钝,稀可近钝圆而略微凹,基部楔形或窄楔形,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4-6对,干后在上面稍凹下,在下面略明显或两面均不明显;叶柄长5-10毫米。17、杜仲 杜仲科 杜仲属,落叶乔木,单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长椭圆形,叶缘为锯齿,叶脉为网状脉。18、枳椇 鼠李科 枳属,高大落叶乔木,高10-25米。单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宽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心形,叶缘为浅钝锯齿,叶脉为网状脉。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19、玉兰 木兰科 木兰属(野生型)落叶乔木,复叶,叶互生,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平行脉。20、披针叶茴香 木兰科 八角属,小乔木,复叶,叶序为互生,叶形为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网状脉(不明显)。生长在海拔600-1000米的山谷阔叶林下,怕晒,喜肥沃湿润土壤。21、乳源木莲 木兰科 木莲属,常绿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叶革质,叶序为对生,叶形为倒披针形,狭倒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平行脉。22、水杉 杉科 水杉属,落叶乔木,高达35米,复叶,叶序为交互对生,叶形为线形,叶缘为全缘。喜温暖湿润气候分布于湖北、重庆、湖南三省交界的局部地区,属珍稀树种。23、秃瓣杜英 杜英科 杜英属,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叶片纸质。复叶,叶序为对生,叶形为披针形,倒披针形,叶缘为钝齿形,叶脉为平行脉。24、枸骨 冬青科 冬青属,常绿小乔木,叶厚革质,叶形奇特,碧绿光亮,四季常青。复叶,叶序为对生,叶形为四角状长圆形或卵形,倒披针形,先端具有3枚尖硬刺齿,中央刺齿常反曲,基部圆形或近截形两侧各具12刺齿,有时全缘,叶脉为平行脉。25、金钱松 松科 金钱松属,落叶乔木,高达40米,复叶,叶序为簇生,叶形为条形,叶缘为全缘,在海拔1001500米地带散生于针叶树、阔叶树林中。金钱松生长较快,喜生于温暖、多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山区。26、刺楸 五加科 刺楸属,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圆形或近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阔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边缘有细锯齿。27、四照花 山茱萸科 四照花属,单叶对生,叶形为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叶缘为全缘,叶脉羽状弧形上弯。产于长江流域诸省及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多生于海拔6002200m的林内及阴湿溪边。28、苦楝 楝科 楝属,落叶乔木,高10-20米,复叶对生,叶形为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侧出平行脉。产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29、五角枫 槭树科 槭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单叶对生,叶形近似于椭圆形,常5裂,有时3裂及7裂的叶生于同一树上;裂片卵形,全缘,侧出平行脉。30、榧树 红豆杉科 榧树属,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5m,单叶对生,叶形为条形,叶缘为全缘,叶脉为平行脉。二、灌木1、糯米条 忍冬科 六道木属,幼枝红褐色,小枝皮撕裂状。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对生,边缘具疏浅齿.。2、福建莲座蕨 莲座蕨科 莲座蕨属,叶簇生。叶柄粗壮,长约50cm。叶片阔卵形,二回羽状复叶。羽片57对,互生,狭长圆形,上部的小羽片稍斜向上,披针形,侧出细脉。3、米饭花 杜鹃花科 米饭花属,单叶互生,枝条无毛。叶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通常圆形或心形,全缘,无毛,侧出平行脉,总状花序腋生,全株有毒。分布于台湾、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尼泊尔、锡金、不丹,中南半岛也有。4、乌饭树 杜鹃花科 越橘属,分枝多;幼枝有灰褐色细柔毛。单叶轮生,叶革质,椭圆状卵形、狭椭圆形或卵形,长256厘米宽12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尖硬细齿,上面有光泽,中脉两面多少疏生短毛,网状脉。5、八仙花 虎耳草科 八仙花属,灌木,高1-4米;单叶对生,叶形为倒卵形或阔椭圆形,边缘于基部以上具粗齿,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粗壮,长1-3.5厘米,无毛。6、羊踯躅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落叶灌木,单叶对生,叶纸质,叶形为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叶缘为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具睫毛,叶脉为平行弧状脉;7、单叶蔓荆 马鞭草科 牡荆属,茎匍匐,节处常生不定根。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通常钝圆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侧出平行脉。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沙地。 8、马棘 豆科 木兰属,小灌木,高1-3米; 羽状复叶,对生,叶形为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叶缘为全缘,叶脉为侧出平行脉。9、野蔷薇 蔷薇科 蔷薇属,攀援灌木;通常无毛,复叶对生,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尖锐单锯齿,稀混有重锯齿,叶脉为侧出平行脉。10、光叶绣线菊 蔷薇科 绣线菊属,灌木,高1m1.5m。小枝棕红色或棕黄色,细长,叶互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云南等省海拔700m3 000m的山坡、田野。三、草本(20个)1、牛蒡 菊科 牛蒡属,二年生草本,单叶互生,叶形为宽卵形,边缘稀疏的浅波状凹齿或齿尖,叶脉为网状脉。主要分布于台湾、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2、茜草 茜草科 茜草属,茜草是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紫红色或橙红色,圆柱形,肉质,茎粗糙,嫩枝四棱,有倒生的小刺。叶轮生,单叶, 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齿状皮刺,基出脉3条,极少外侧有1对很小的基出脉。3、垂盆草 景天科 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易生根, 3叶轮生,复叶,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叶缘为全缘。4、唐菖蒲 鸢尾科 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2.5-4.5厘米,外包有棕色或黄棕色的膜质包被。叶互生,叶形为剑形,有数条纵脉及1条明显而突出的中脉,5、石刁柏 百合科 天门冬属,直立草本,又名芦笋,芦笋的叶分真叶和拟叶两种。真叶是一种退化了的叶片,着生在地上茎的节上,呈三角形薄膜状的鳞片。拟叶是一种变态枝,簇生,针状。6、马兰 菊科 马兰属,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弧状平行脉。7、含羞草(豆科 含羞草属)含羞草是披散、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茎圆柱状,具分枝,有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生刺毛。复叶对生,托叶披针形,有刚毛。8、百部 百部科 百部属块根肉质,成簇,常长圆状纺锤形。叶2-4(-5)枚轮生,纸质或薄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微波状,9、野荞麦 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叶片戟状三,高50150厘米,全体微被白色柔毛。角形,长宽约相等;顶部叶长于宽,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全缘或具微波,网状脉。10、刺儿菜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茎。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或叶缘有刺齿,齿顶针刺大小不等,针刺长达3.5毫米,或大部茎叶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粗大圆锯齿,裂片或锯齿斜三角形,顶端钝,齿顶及裂片顶端有较长的针刺,齿缘及裂片边缘的针刺较短且贴伏。网状脉。11、白屈菜 罂粟科 白屈菜属,白屈菜是多年生草本,高30-60(-100)厘米。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宽倒卵形,羽状全裂,全裂片2-4对,倒卵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大学应用化学(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 新会计法考试题及答案
- 新版中级职称会计试题及答案
- 新版计算机单招考试试题四川及答案
- 时间序列分析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 村官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3篇
- 森林火灾急救考试题及答案
- 水利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车库应急管理预案方案模板(3篇)
- 中国石化安全员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解析
- 拆除台阶面层施工方案
- 知道网课《气的世界-太极健康探秘(上海中医药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数据中心电磁兼容屏蔽施工方案
- 家电维修管理咨询报告
- 材料作文“运动场上的风采”(2023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11篇附审题指导)
- 双循环背景下浙江跨境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 诊断学内镜检查课件
- 集邮的教学课件
- 玉米加工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方案
- 国际音标标准表及教学使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