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讲评课.doc_第1页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doc_第2页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doc_第3页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doc_第4页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新桥中学高中语文学案稿课题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年段 高二授课时间 一课时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学会推断文言现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翻译的能力。2、积累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文言现象过程与方法1、 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基本读懂文意,独立完成相关习题2、 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文言推断的习惯学习重点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翻译能力学习难点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做到“信、达”课前准备精心选择典型的文言阅读语段与题目学习过程一导入二学生限时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独立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 要求:在20到25分钟内认真独立完成 注意用笔在文中做上相应的记号,题目中也应有记号,能体现思考过程 老师边巡视边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上记号。文言阅读练习:苏世长,京兆武功人。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学于兽门馆。入隋,为长安令,数条上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辄杀之。 洛阳平,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古帝王受命,逐鹿以自喻,一人得禽,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屈,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左右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忠矣。”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底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得乎?”帝咨重其言。世长有机辩,浅于学,嗜酒,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人笑其诡。历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酒,引为学士。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名长而意之短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B乃诡云炀帝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五伯疾其诡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D欲易其乱,得乎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译文: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译文: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译文:三探讨交流1、学生交流三个选择题 (1)第一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明理由和思路。 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老师和学生共同明确,总结做实词虚词选择题的方法技巧。 (2)第二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及理由 其他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做对题目?交流明确 (3)第三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及理由师生明确做这类题目的方法要点。2、师生探讨翻译题 (1)请三个学生把自己的三个翻译答案写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同桌或者前后桌交流讨论翻译注意:到黑板上验板的答案应该是老师在巡视时发现的各具有代表性的翻译。(2)师生一起判断翻译的正误 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自己的推断理由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3)师生就意见不同之处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确认正确的翻译。“与之旧”中的“旧”“褒杀之”中的“褒”“十世侯之”中的“侯”“唯蒙屯监”“以河西”中的“以”“以归有道”中的“有道”(4)学生小结翻译的方法技巧,老师提醒应该注意的翻译技巧。四、质疑1、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懂的地方。2、学生交流探讨解决3、老师下发本篇文言文语段的参考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大意。五课堂小结 总结阅读文言文和做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完成文言文阅读李绩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 启:报告 B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据:占有 C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 利:有利 D绩雪涕致辞 雪:擦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密后为王世充所破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此则魏公之功也 故木受绳则直 C附属籍于宗正 齐人勿附于秦 D自为己功,以邀富贵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