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就业实践.docx_第1页
农村互联网就业实践.docx_第2页
农村互联网就业实践.docx_第3页
农村互联网就业实践.docx_第4页
农村互联网就业实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互联网就业实践第一章 农民工通过什么渠道找工作?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来说,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招到符合要求的农民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要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效率,首要必须搞清楚农民工找工作的习惯,必须了解他们都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工作。 一、 朋友互相介绍:根据找工网的调查发现,在农民工群体中,3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接近60%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工作的。一般来说,30岁以上的农民工外出找工作都是结伴而行,同村的,还有就是亲戚朋友,大家有好的工作,就互相介绍,一来是可以节省找工作的成本,而来亲戚朋友介绍,可信度更高,不容易上当受骗,第三,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上班,互相有个照应。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有效,但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发展空间和薪酬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工作的农民工,虽然找工作的效率还说得过去,但是薪酬水平一般较低,也很难上涨。 二、 通过各地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一般各地的人力资源市场都是由政府主办,对于农民工来说,这里的骗子比较少,可信度比较高。但是,人力资源市场一般是要收费的,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都是一种负担,他们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抗性。另外,人力资源市场真正符合农民工要求的职位并不多。 三、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网络招聘。这个渠道,目前主要的使用群体是90、80后的农民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脑和手机用户不断上升,农民使用网络求职渠道成上升趋势,农民对外界职位信息获取更大,使他们更快捷更方便,足不出户寻找合适的工作第二章 农民工互联网找工作有什么好处?1.经济实惠,用人单位成本小,求职者也省钱.网络招聘不需要“门票”,见不到拥挤不堪的人群,为求职者省去了交通费和制作简历的费用,节约了很大的成本.同时避免了交通、安全隐患,节省了社会资源,还摆脱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不管是对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其诱惑力都难以抗拒.2.网上求职与常规人才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快速检索相关信息;对于自己中意的职位,求职者可通过职位收藏夹功能进行保存备选.即使找到工作,网络的作用也同样重要,网上求职经常会有相关人才后续服务信息,如档案与户口应如何挂靠,转正定级应如何办理等,应如何办理“五险一金”等内容,农民工在签约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效率大大提高.3.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与现场招聘会相比,网络招聘提供的就业选择面要大得多,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所有职位.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等优点.第三章 90后农民工求职现状:要有网络玩微博上QQ张志鹏:22岁来自四川广元单位能上网是必须的来自四川广元的张志鹏,他1990年出生,中专毕业,学的是机电专业。今年22岁的他,已经有着丰富的打工经验,“6年我换了广州、深圳、南京等好几个地方,曾在电子厂干过,在饭店里端过盘子,还学过一阵子厨师。去年,我在南京一家办公家具厂干木工,从学徒开始干起。”张志鹏说,他对以前的家具厂唯一比较满意的就是他一个人一间宿舍,“我自己有个台式电脑,下班后就自己上网玩。为此,我这次找工作还有个要求,就是单位能提供网络。”张志鹏说,现在好多工厂都远离市区,如果无法上网,工作之外的生活会很无趣。和记者说话的时候,张志鹏抓在手上的手机不时发出“嘀嘀嘀”的声音。他的手指刷开屏幕,上面QQ、微博都有。闲聊中,张志鹏表达了他渴望城市青年的生活,他喜欢旅游、看电影、上网购物,但经济条件制约了他。“看电影太贵,就上网看看;购物的话,大商场不敢去,最喜欢苏果超市里的惊爆价商品。”第四章 河北大名农民流行“网络就业” 河北省大名县西付集乡郭蒋村郭大民收到天津盛名不锈钢板厂发来的电子邮件,通知他已经该企业被录取,月工资4000元以上,要求他尽快到岗上班。郭大民高兴的对笔者说:“以前外出找活干只能靠亲戚朋友介绍,找工作的路子太窄了,像我这会电焊技术的却不知道去哪找需要电焊技术的厂子,现在好了,参加县里面的电脑技术操作培训班以后,这鼠标一点,就能找到好工作!” 大名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近年来,由于农村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迅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为拓宽农民就业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日前,该县人社局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先后举办了6期电脑操作技术培训班,积极引领农民利用网络就业,打造农民就业新途径。与此同时,该县劳务中心还建立了电子屏幕、信息查询触摸屏等就业信息网络设施,与知名劳务就业网站对接,形成和全国20多个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沟通,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市场用工信息,向用人单位进行个人推荐,力促农民新渠道就业致富。据了解,该县目前有近3600名农民在网上建立了个人信息卡,有2200多名农民通过网络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 农民工通过网络找工作(图文)第五章 高学历青年农夫玩转农产品带动就业长期以来,务农一直是收入低、苦脏累的代名词,因此很多农村青年选择跳出“农门”,走进城市。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前景越来越广阔,也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投身其中。闽南小伙王永源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先去非洲再回闽清 开发生态农场2008年,来自闽南王永源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此后他受聘到非洲乌干达一家私人农场工作,主要负责蔬菜种植及管理。在非洲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管理经验。“在非洲呆了一年多,对开农场的前景非常看好,那里大米4元/500克,工人月薪才300多元,种地利润还是蛮高的。”非洲农场的工作经历使王永源觉得农业是适合他的创业道路。2010年10月,王永源在闽清县白中镇承包了一块面积达百亩的蔬菜基地。他第一次种植的蔬菜品种是大白菜。创业初期充满艰辛,王永源天天一大早背起喷雾器上山,整理菜地,添置设备。“我经营农场的事刚开始不敢跟家人说,1个月后才告诉他们,果然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来农场看过后,看到儿子这么辛苦,父母又急又心疼。父亲质问:“我们辛苦培养你上大学,就希望你跳出农村,你为什么还要当农民?”家人不支持,第一次种白菜最终也没能卖出。“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当时白菜价贱难卖,卖菜的钱还抵不过雇人收菜的钱,因此只能让菜烂在地里。创业初期也是碰到头破血流的。”尽管如此,王永源创业的决心并未动摇。玩农产品创意 带动学弟学妹就业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农场粗具规模,逐渐得到亲朋好友的认可,王永源的创业项目慢慢站稳了脚跟。如今,王永源创办的“故乡农园”已有农田200亩、山地300亩,是全省最大规模的CSA(英文“社区互助农业”简称)模式项目。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种植季节之初,由消费者预付给农民一季的种植收益,农民则要使用农家肥等生态种植方式保证食品安全。没有中间环节,蔬菜直接从田间送入厨房,农民增加了收益,消费者也得到了有机农产品。农园所有收益除了人员开支和再投入,至少要留下1/3投入当地农村公益。“地里种的有水稻、玉米、油麦菜、花菜、中药材等,主导绿色原生态产品,主要销往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销路不成问题。现在我的故乡农园已吸引了十来个大学毕业生共同创业,其中不少是农大毕业的学弟学妹。”王永源表示,他将和台湾企业合作试种特色农产品,去年试种成功的水果和玉米将于下月上市。如何创意包装,既当食品又当礼物,成为他要做的另一件大事。“台湾现代农业比福建发达,集文化创业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很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已经找到合作伙伴,都是靠互联网做成的,今后生意再做大一些,我打算探索农户合作,带动周边农民一起赚钱。”网络营销 创意农产品推广 “为了推销农产品,我注册了微信公众账号,微店也开张了,QQ、微博这些互联网平台全被我用起来了,我会先把好的产品和好的创意在平台上与朋友们分享,然后再从中寻找商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