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也。”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难点探析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上判断词“是”。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6、动词本身表被动。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难点探析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年高考上海卷)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倒装句式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未之有也。(孟子)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惟弈秋之为听。(弈秋)唯利是图。唯命是从。(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人不暇自哀。(过秦论)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难点探析比较下列句子: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例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推。(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5)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难点探析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l 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除臣(为)洗马。(陈情表)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赐之(以)彘肩。(鸿门宴)4.省略中心词。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文言文句式训练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1. 匪女之为美( ) 2. 俟我于城隅( ) 3. 秋以为期( )4. 恐年岁之不吾与( ) 5. 肇锡余以嘉名( ) 6.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 )7. 为仲卿母所遣( ) 8. 但闻悲鸟号古木( ) 9.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13.秦人不暇自哀( ) 14.戍卒叫,函谷举( )15.击空明兮溯流光( ) 1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17.则又何羡乎( )18.客有吹洞箫者( ) 19.语未毕,余泣( ) 20.令人长号不自禁( )21.其制稍异于前( ) 2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30.所以敢先汝而死( )24.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 25.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26.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 27.而控于地而已矣( ) 28.之二虫又何知( ) 29.而彼且奚适也?( ) 30.彼且恶乎待哉!( )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33.是社稷之臣也( ) 34.无乃尔是过与( )35.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 ) 36.何以伐为( ) 37.非我也,岁也( )38.未之有也( ) 39.树之以桑( ) 40.可以无饥矣( )4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42.輮以为轮( )4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4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47.陈利兵而谁何( )4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9.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5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52.不拘于时( ) 5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5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5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57.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58.岂取其之易而守之难乎( ) 59.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60.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 61.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63.沛公欲王关中( )64.赐之彘肩( ) 65.其告以事( ) 6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67.籍何以至此( ) 68.客何为者( ) 69.何辞为( )70.今日之事何如( ) 71.大王来何操( ) 72.沛公安在( )73.吾属今为之虏矣( ) 7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76.为之奈何( ) 77.今臣亡国贱俘( )78.实为狼狈( ) 79.而刘夙婴疾病( ) 80.告诉不许( )8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82.具以表闻( ) 83.欲谁归罪( )84.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8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87.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 88.姜氏何厌之有( )89.敢问何谓也( ) 90.君何患焉( ) 91.其是之谓乎( )92.佗邑唯命( ) 93.君将若之何( ) 94.文采不表于后世( )95.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96.重为乡党所笑( ) 9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98.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99.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100.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二1、指出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莫乐为人君 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 太师谁撞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以为寡人戒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明史?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1)诚然,卿不朕欺译文: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译文: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译文: 秦士录 宋濂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王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鄙视B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速:邀请C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负:享有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呻吟: 吟诵6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狂生不可近,近必得奇辱虽曰称臣奉贡,称制与中国等不使立勋万里外,槁死三尺蒿下A. 以 且 而 B. 以 且 乃C . 则 且 乃 D. 则 而 乃7、下列断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B、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C、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D、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出,若能这样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9(10分)(1)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4分) 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体现邓弼狂士性格特点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文言文句式训练参考答案一、1. 判断句(否定)2. 介词短语后置句3. 宾语前置4. 宾语前置5. 介词短语后置句6. 判断句7. 被动句8. 省略句,“号”后省“于”9. 宾语前置10.倒装句11.判断句12.省略句“于”13.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14.被动句,举,被攻占15.省略句,省略主语“桨”和“船”16.宾语前置句17.宾语前置句18.定语后置句19.省略句,“语”前省略定语“其”20.宾语前置句21.介词短语后置句22.主谓倒装句23.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24.固定结构,与使无宁,与其不如25.固定结构,奈何,对怎么办;怎么办26.固定结构,无所,没有的27.介词短语后置句28.宾语前置句29.宾语前置句30.宾语前置句31.固定结构,奚以为,表反问32. 固定结构,不亦乎,表委婉反问33.判断句34.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无乃与,表推测35.被动句36.固定结构, 何为37. 判断句38.宾语前置句39.介词短语后置句40. 省略句,“以”后省宾语“之”41.判断句42.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43.定语后置句44.判断句45.被动句46.被动句47.宾语前置句48.介词短语后置句49.介词短语后置句50.判断句51.判断句52.被动句53.宾语前置句54.介宾短语后置句55.省略句,省主语“士大夫之族”56.省略句,省宾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固定结构,其欤,表反问57.主谓倒装句58.固定结构,岂乎,表反问59.判断句,判断兼提示原因60.判断句61.判断句62.固定结构,何为,“为”语气词,呢,63.省略句,省介词“于”64.省略句,省介词“以”65.省略句,省宾语“之”66.省略句,省宾语“之”67.宾语前置句68.宾语前置句69.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何为70.宾语前置句71.宾语前置句72.宾语前置句73.被动句74. 被动句75.固定结构,无所76.固定结构,怎么办77.判断句78. 判断句79.被动句80.被动句81.省略句,省宾语、主语。告诉(上官),(上官)不许82.省略句,省宾语“之”83.宾语前置句84.定语后置句85.判断句86.介词短语后置句87.省略句,省宾语“之”88.宾语前置句89.宾语前置句90.宾语前置句91.宾语前置句92.省略句,省助词和谓语“是从”93. 固定格式,若何94.介词短语后置句95.被动句,于,被96.被动句,为所,表被动97.被动句,拘,被拘 动词本身表被动98.被动句,放逐,被放逐99.被动句,膑,被膑100.被动句,囚,被囚二、1、省略介词“于”,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宾语前置,只有是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他。状语后置,师旷在前面陪坐。宾语前置,太师撞谁?状语后置,现在有小人在旁边说话。判断句,这不是当国君的人说的话。省略代词“之”,把他的话作为我的警戒吧。2、(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5【答案】:(负:仗恃,自负)6【答案】:D7【答案:】C8【答案】:.原文是“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意思是说:两书生回家后,询问与邓弼交往的人,大家都说从未见过邓弼拿书本吟诵。)9. 【翻译】:如果你们一定不依从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逃到山林僻野中,绝不能忍受你们的羞辱!(4分。“不我从”分,“亡命走山泽耳”2分,“不能忍君苦也”分。)【翻译】:四库书(经史子集)任凭你们提问,如果我不能回答,一定让这把刀染上鲜血。(分。“四库书从君问”分,“即”分,“血是刃”分。)(2)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邓弼,秦地人,身高七尺,能够凭气力在众人中称雄。邻家的牛正争斗得难以分开,邓弼用拳头击打牛的背脊,牛立刻背脊折断,跌倒在地。但是他嗜好喝酒,并且酒后使性,怒视旁人,人们见了他总回避,说:“狂徒不可接近,接近他就一定要受到羞辱。”一日,邓弼独自在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烹饪大师认证考试题库及模拟题
- 2025年铁轨建设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放射性核素遥控后装机合作协议书
- 抛光机安全培训课件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城名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年集群通信系统(数字)合作协议书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 2025年遵义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园林机械完整版
- 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将军饮马、将军遛马、将军造桥)(轴对称模型) 中考数学总复习必会几何模型剖析(全国通用)
- JJG 146-2011量块
-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课件)
- DBJ50-T-389-2021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 《宠物美容与护理》全套教学课件
- 智能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方案
- 铁路路基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 底拖法在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 Toeic托业考试真习题及答案
- 老年患者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