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doc_第1页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doc_第2页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doc_第3页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doc_第4页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施笑妹邮编:364000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色泽鲜艳、新颖传神,富有时代感和童真童趣,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课文的内容。教育学博士曾天山在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述评中说:“配置插图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且复成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在教学中,插图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敏锐的语感,提高观察、想象和语文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作用,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一、利用插图的示范作用,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书读好、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人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低年级教材中有关读写姿势的插图非常多。这些插图无形中都为孩子提供了榜样示范。小学生年龄小,模仿性强。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孩子观察模仿,让孩子明确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这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第一册的入学教育配了四幅插图,其中的第三幅插图画着一位男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第四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轻松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这两幅图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认真看图,模仿图中的人物演一演,练一练。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读书写字的快乐,还为培养良好习惯起了个好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要反复抓,抓反复,而教材中像这样的插图也不是只出现一次,而是贯穿在每一课、每种类型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四册教材,只要有要求学生读书写字的地方,就会出现相对应的插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时时提醒学生“像插图上的小男孩那样拿好书,嘴巴张得大大地放声读”“像插图上的小女孩那样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写字”,对学生严格要求,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常抓不懈,学生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定能养成。二、凭借插图的直观形象,引领学生顺利走进课文。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有的是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有的则体现课文的重点或难点。还有的能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来说,只看插图就可以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引领孩子走进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把课文读通读顺。如人教版第一册教科书中的雪孩子一课,是一年级孩子入学以来首次出现全文不注汉语拼音的课文,但是却有八幅课文插图,一段话就配有一幅插图。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要把课文准确地读下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如果能借助插图来引领孩子走进课文,利用插图来猜读,那么难度将大大降低。教学时,我让学生静静地观看每一幅画面,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猜测课文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让学生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读等方式认读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有了插图这个桥梁,学生很快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大多数孩子也很快把课文准确顺畅地读出来了,把原本静止的语言符号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话语,达到阅读教学的初读要求。因此,让孩子充分利用插图走进课文,不但降低了初读课文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愉悦,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三、巧借插图的语言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富有语言情境。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由此,借助课文插图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感。 1、图文结合,认识事物,习得语感。语感的生成是主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积淀下来的语文感受力在语言环境中得以物化,从而产生一个“独立自主的意象”的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课文的语言文字就很难准确把握。而课文插图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物故事等方面,能提供学生头脑中原本不存在的情境,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表象,更快更准确掌握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比如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以后神气极了。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子才是“神气极了”,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上的猫头鹰挺着胸脯,挥动着翅膀,神情得意地向动物们下令的样子就是“神气极了”。虽然词典上也有“神气”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而利用课文插图,则不用老师费很大的口舌,却把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语言文字形象化了。抽象干瘪的语言文字通过丰满鲜活的课文插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具体的相关情境,这样,学生获得的语言感觉也就变得丰富深切、细腻敏锐了。2、图文对照,反复诵读,积淀语感。课文插图体现了课文内容,而且体现了语言文字没有表达或无法表达的语言情境。教师一旦挖掘了插图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有层次地反复诵读课文,就能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感。例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第二册棉花姑娘,指导学生朗读“燕子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师:(出示插图,图中的棉花姑娘表情很痛苦)看图想想课文中的棉花姑娘会怎样对燕子说?生:一定很着急。师:很好,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出棉花姑娘的着急。(生读此句)师: 再看图,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这么多,她一定感到怎么样?生:很痛苦。师:是的,此时的棉花姑娘正痛苦地对燕子说。(生三次读)师:读得好,再看图,想象一下,棉花姑娘看到正在空中捉害虫的燕子,以为她盼望的医生来了,她的心情如何?生:她会非常高兴。师:那你读读这句话,把她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生四次读)。我们常说“以读为主”,然而,怎样才能读出层次、读出感情、读出效果呢?其实,在我们的实践中,已经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就像这样,不是靠繁琐的讲解和说教,也不是抽象的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而是借助插图创设的语言情境,从不同角度,不同语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句子,体会棉花姑娘生病的痛苦,对医生企盼的心理。对于学生来说,借助插图反复诵读语言,使他们不仅对文本内涵及人物品质更加了然于心,而且自然积淀了语感素养。在语文教材中,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记住文本内容的课文插图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练成诵,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3、观察插图,想象表达,提升语感。 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课文的工具,也是提高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教学资源,对提升学生的语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第四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的插图,画着一个小男孩在玩具柜台前看玩具。教学中,我引导孩子看课文插图,并要求想想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么多、这么好看的玩具?孩子们看着图,争先恐后地说:各种各样、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大大小小这样做,充分挖掘了潜在的课程资源,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比如教学第三册秋天的图画,我先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由上到下,由远到近,观察从哪些地方看出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美景。学生学生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