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市考察报告.doc_第1页
广东四市考察报告.doc_第2页
广东四市考察报告.doc_第3页
广东四市考察报告.doc_第4页
广东四市考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赴广东省东莞珠海中山佛山四市学习考察的报告市党政学习考察团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推动我市跳跃式发展,5月9日至11日,由市委书记杜吉明同志带队的党政考察团一行20人,在参加完省政协5月8日在东莞举办的港澳委员座谈会之后,专程赴东莞、珠海、中山、佛山四市,考察学习各地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考察团一行受到了各地的热情接待,在紧张的考察行程中,考察团成员认真看、仔细听、虚心学,为这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所吸引,为他们推动发展的大气魄、大谋略、大手笔所震憾,大家一致感到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受到了启发,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体会(一)思想观念领先是经济发展领先的首要前提。这次考察学习的四个市,都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造了很多改革发展的新鲜经验,在他们那里,我们看到了思想解放的非凡魄力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变化。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一名的东莞市虎门镇,是全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1978年4月,他们作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引进港商投资兴办了编号为“粤字001号”的“太平手袋厂”,成为全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中国关闭了多年的大门在虎门向全世界打开。如果说,最初落户的服装企业是外商的“无心插柳”之作,而之后对服装产业的全力栽培则是虎门人的“有心栽花”之举。1993年,镇政府甘冒风险,集资建成有1200多个铺位的富民商业大厦。1996年更是倾全镇之力举办了首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到今天,虎门培育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200多家,织布、定型、拉链、漂染等配套工厂100多家。总面积86平方公里的珠海横琴新区作为广东省四大重点开发区之一,为解决建设资金困难,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地生财”战略,通过“合作开发,共享成果”的开放举措,吸纳海内外资金近20亿元,围海造地30多平方公里,使横琴具备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引进、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2009年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又突破内地现有通关制度,率先提出了“分线管理创新通关”的管理模式,成为带动珠三角、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二)大园区是支撑大发展的重要保证。考察中我们看到,四个市都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工业园区,成为重点产业集聚地。东莞市重点建设了以松山湖、东部工业园、虎门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科技园区。其中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占地72平方公里,内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该园区充分考虑投资者对城市功能的需求,按照山、水、园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采取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内核式圈层结构,内圈层为生态核心区,中圈层为生活、科教活动区,外圈层为生产活动区。作为东莞产业升级引领区,松山湖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重点推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四大产业发展,仅2009年就引进项目124个,引资总额达290亿元。松山湖开发区作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和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东莞带来上百亿美元的出口,产值相当于再造一个东莞。珠海市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了高栏港经济区、富山工业区等九大园区,规划总面积达540平方公里。中山市早在2003年就已建成40个各具特色的市级工业园区,引进资金70.36亿美元,工业企业2894家。其中占地面积90平方公里的中山火炬开发区,已拥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多家。佛山市拥有重点工业园区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3个,省级产业基地6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37个,省级专业镇31个。美国杜邦、德国西门子、日本丰田、韩国三星、中国宝钢等3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77个项目,73家国内500强企业投资107个项目。其中佛山创意产业园集聚了五大产业共92家企业,建成亚洲最大的射频识别技术演示中心,吸引了6家射频识别技术企业入驻。(三)特色产业驱动和专业市场拉动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四个市都有各自闻名世界的特色产业集群。被评为“最具行业影响力纺织之都”的东莞市虎门镇,服装生产量达到2亿件(套),年销售总额近150亿元,在国内外设有专卖店、连锁店15000 余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延伸海外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中国灯饰之都”美誉的中山市古镇镇,登记注册灯饰企业4千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产品占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60%,并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30多个国家。佛山市的中国陶瓷城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200多个厂家直属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展厅,代表了国内外建筑卫生陶瓷和卫浴产品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建陶生产企业的全球商贸窗口以及海外生产企业的区域旗舰店。四个市都抓住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规划建设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专业大市场。佛山的华南(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是由广东欧浦钢铁有限公司斥资6亿元兴建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钢铁物流基地,占地25万平方米,设有10座大型仓库,储货能力达150万吨,年加工钢铁能力达280万吨,在全国首创“电子钢铁交易平台”,是一个集钢铁销售、仓储、办公、信息、加工、配送、包装、网上交易和银行服务于一体的国际钢铁物流中心。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集采购、展览、观光、旅游、餐饮、物流于一体,堪称目前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家具博览馆,自2000年开业至今,已有近千家中国一线家居品牌进驻,成功承办了六届中国(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会及中国家具文化节等重要展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贸易集散地。在大产业和大市场的强力推动下,四城市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东莞市2009年GDP实现3760亿元,财政收入62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61元,其中仅虎门镇GDP就达到243.76亿元,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达14.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95元。珠海市2009年GDP达到103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75元。中山市2009年GDP实现15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88元。佛山市2009年GDP实现474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54亿元,比我们的GDP还多。(四)宜居生态城与经济发达市相得益彰。东莞等四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是园林绿化真可谓是匠心独具、大气磅礴,处处透射出科学、前瞻、和谐、生态的内涵,彰显了经济大市的气度、手笔、眼界和实力。东莞市拥有个省级森林公园,12个市级森林公园,林地总面积100多万亩。他们在城市开发中,充分利用海、江、山、田等的自然资源,把水景引入城市,依山势进行建筑布局,增加了城市动感,构筑了“山水东莞”的神韵。近两年,他们在规划建设银瓶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和同沙等16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又圈定了水源保护区、农业保护区、山林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城镇组团绿化带等重点保护区域,构成了市域生态园林系统,经济发展反哺生态建设。珠海市规定,任何一块建筑用地都必须保证不少于35的绿化面积。在城市规划方面,他们注重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大力美化建筑外观和街景,追求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建设了一大批历史和文化内涵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园林、小品、雕塑与公园,为城市营造了格调高雅的文化氛围,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元素的可持续融合。中山市投资1.6亿元搬迁原粤中船厂,将原厂址改建成现代意念与历史建筑融为一体的主题式公园岐江公园,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和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环境艺术类金奖。中心城区共有大小公园25个,公园面积259.38公顷,全部免费开放。兴中道作为中山市优质环境路段的典型代表,全长3.5公里,宽50米,中心绿化带宽11米,种植的全是直径一米以上的大树,每棵的购买和移植费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每年仅绿化维护费用就达2000多万元,整个城市的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与各类带状绿地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花园建在城市中,城市建在花园里”的生态景观。佛山市在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确定了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全面启动了交通干线网路工程、生态环保工程等十大工程,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已经形成。这四个市的城乡一体化搞得也非常好,很多乡镇村屯的建设水平比我们北方中等城市的水平还高,沿路行驶根本分不开哪儿是城市、哪儿是乡村,一些镇政府办公楼比我们的区县办公楼还要气派、壮观,有的乡镇还建有五星级饭店。中山市的古镇镇,先后建起了国贸大酒店、灯饰广场以及331.8米高的“世纪灯王”,道路两侧大树参天,形成了“白天见绿色大树,晚上见夜色灯光”的“生态古镇”、“光亮古镇”。这些市的乡镇居民既有城市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统筹,同时还享受镇村自己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有的乡镇还实现了学前至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乡镇干部都不愿意调到市里工作。(五)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重要基础。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有四个城市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各级领导,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做什么生意、上什么项目、搞什么产业,很多大企业老板都是由打工仔或推销员起家的。只有11万人口的东莞市虎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41913户、内资及私营企业5762户,几乎是家家办企业、户户做买卖,全镇居民储蓄超过200亿元,人均储蓄近20万。该镇现已形成了包括服装、电子、物流、会展、五金、塑料、玩具、彩色印刷、电线电缆等30多个行业、6万多个品种的产业集群,仅服装产业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1个,形成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22个,商铺10000多家,被评为中国“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最具行业影响力纺织之都”、“最具影响力专业市场”。中山市小榄镇有各类企业2.7万户,其中1.7万户是本地居民开办的,差不多两户人家就有一户经商办企业,年工业销售收入达317亿元,商业营业额117亿元,有国家级、省级名牌名标93个,其中“华帝”、“力王”两家企业分别在深圳、新加坡上市。中山市古镇镇作为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其个体、私营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5%以上,本地居民登记注册厂企4千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形成了7公里长的“灯饰一条街”。全民创业不仅促进了经济的极大繁荣,还带动了镇村土地大幅增值,古镇镇一块村有土地拍到了每平方米2000多万元的天价。尽管这样,他们却很少直接出租转让土地,而是建起标准化厂房再出租,既有利于招商,又可长期得到高收益。虎门镇、古镇镇、小榄镇的领导都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这里的乡镇干部家里都有企业,是当年鼓励机关干部办企业时发展起来的,很多村镇干部都坐奔驰宝马轿车上班,但都是个人花钱购买的,这里早就取消了公车。(六)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始终保持领跑优势的关键因素。这四个市都以抢占科技制高点来赢得发展主动权。东莞市松山湖开发区建设之初就定位只招高新科技项目,正是这种“招商选资、择优而入”,使松山湖开发区很快落户了5个世界500强企业、5个国际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6个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投资项目,3个发展潜力好、成功创业的科技孵化企业,27个高新技术产业与总部项目。目前,松山湖开发区已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300余家,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东莞市塘厦镇积极培育科技企业,仅2009年就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级新产品1项、专利授权410项、国家专利金奖产品1项。中山市拥有14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8个省级以上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镇一级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8家,115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全市专利申请6901件,专利授权4342件。佛山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专利、标准、品牌等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奖励办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7个,各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27个,企业技术中心48个,各级各类检测机构28个,培育了美的电器、佛山照明、海天调味品、新中源陶瓷、健力宝饮料、联塑非金属管道、溢达纺织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著名企业和商标,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被确定为“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这些城市的企业也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意识。被誉为“面包机之王”的珠海市德豪润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一创立就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部门,每年从销售额中提取5用于新产品研发,1999年研制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将家用面包机烤面包时间从过去的个小时缩短到58分钟,成为全球面包机生产的新标准,产品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2009年又强势进军LED(发光二极管)产业,成立了LED研究院,组建了一支以博士、教授为主体的LED研发队伍,确立了在国内LED行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地位,公司每两天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自创立以来,不断对科研投入巨额资金,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冷技术研发中心,拥有270多个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990多项专利,掌握了超低温制冷、智能化霜、磁悬浮离心机、恒温恒湿节能空调、商用数码变频多联机等十多项世界领先技术,填补了中国制冷领域的多项空白。中山市华帝燃具公司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生产的燃气灶具连续十三年中国产销量第一,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独家供应商。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LED生产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专项、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和佛山市多项产学研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二、东莞等四城市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一)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东莞、中山等四个市与我们相比,除了有沿海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政策优势外,土地、能源等资源还不如我们丰富,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首要的、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解放、观念超前。他们不仅在改革开放之初靠“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现在仍然坚持“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很多工作思路和抓法都是全国首创。虽然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倡导和推动解放思想,但思想和观念是一个动态的、永不停止的过程,对同一事物的同一看法,昨天还是思想比较解放、观念比较超前,今天就可能变为思想比较保守、观念相对落后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广东四市的发展领先,是因为他们在解放思想上始终走在全国前面,同样的难题,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等待观望的时候,他们已经率先找到突破的办法,就在我们对一些创新做法瞻前顾后、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学习东莞四市的经验,必须从我们两地解放思想的时差轨迹中找出差距,在摒弃头脑中的观念束缚上不断突破,真正让解放思想成为我们跳跃式发展的开山斧。 (二)必须牢牢抓住大项目建设这个发展的关键。发展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抓发展不抓项目就是不得要领,这是东莞四市的重要经验。实践也充分证明,东莞四市过去的超越发展靠的是项目建设,现在的领先发展仍然是靠大项目建设。东莞市计划五年投资7300亿元,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4亿元;珠海市2009年新上大项目34个,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佛山市2009年仅5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就达到1027亿元;中山市今年有31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1245亿元。我市近几年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GDP增幅连续两年达到26%,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了两年翻一番,主要得益于新上了一批工业大项目。继续推动经济跳跃式发展,实现“358”规划确定的8年翻两番目标,决定性因素依然是项目建设。可以说,拉动经济增长靠项目建设,增加财政收入靠项目建设,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城市转型也要靠项目建设,一句话就是,“项目支撑发展,项目决定成败”。学习东莞四市先进经验,必须进一步把项目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满怀激情抓项目,心无旁骛抓项目,持之以恒抓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支持。(三)必须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环境就是生产力”这个道理,东莞等发达城市不仅比我们理解得更深更早,而且运用的也更好。佛山市从2003年起,就分四批向区级下放了322项行政管理权,极大调动了区级抓发展的积极性;2005年又推行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各种审批事项1385项。东莞和中山市都实行了市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设区或县这个中间层级,在发展活力和工作效率上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佛山市和所辖各区都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或投资服务中心,实行“并联式”审批,“一站式”服务,并建立“一市五区”行政服务互通机制,形成了优质、高效、简便、快捷的服务环境。这些市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舍得以经济发展成果反哺企业,坚持“先予后取、放水养鱼”,形成了经济发展与优化环境的良性循环。与这些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公职人员对待企业的态度上,为企业服务的效率上,特别是在涉及企业与个人及小团体利益关系上,理念和做法还有很大差距。学习这些地方的先进经验,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取舍得失理念,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以比先进地区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营造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的洼地效应。(四)必须在园林城市建设上下更大功夫。这次考察的四个市,都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各市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名目繁多。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园林绿化成果,来自于多年的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推进、大力度投入。东莞市每年仅市级财政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2亿多元,各镇的绿化资金均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珠海市每年都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义务植树的市民,以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缴纳代植费。中山市每年仅绿化维护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佛山市近三年投入绿化资金22.37亿元,完成绿化建设和改造项目1041项,有的区一年就投入4到5亿元的绿化资金。在这四个城市乘车考察,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公路两侧到处都是苗木基地,各类珍稀树种、直径半米左右的大树都在高出地面的箱子中培育,不管什么季节,随时都可以带土整体移栽,绿化已经成为一个大产业。我市近几年虽然绿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投入大幅增加,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但与这些先进地区相比,投入仍然较少,特别是绿化标准不高,树种比较单一,绿化的立体效果不强,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大树不多,一定不能满足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尽早建成受益全市群众的国家园林城市。(五)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上重要日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段,过去我们只认为是个国家战略,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看,不仅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企业,谈起这个话题也不为大,这在我们考察的四个城市早已形成共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