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doc_第1页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doc_第2页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doc_第3页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doc_第4页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 在历史学习中,借助漫画有时候可以很直接、形象、生动的解释一些历史概念,请同学们仔细欣赏下面的这幅漫画及漫画中文字。指出漫画作者想要解释的历史概念应当是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世袭制度 D禅让制度2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 提倡一夫一妻 B 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 维护宗法制度 D 规范诸侯们的婚姻3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 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官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4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 分封制 B 皇帝制 C 察举制 D 郡县制5“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 皇位世袭 B 皇帝独尊 C 君权神授 D 家天下6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中正制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7. 我国古代地方制度不断变革,秦朝推行郡县制,宋朝在地方设转运使、知州等,元朝实行行省制。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选官权力8将下列四段历史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排序,正确的是“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A B C D 9. 下图反映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唐朝 B 明朝 C 宋朝 D 清朝10下列表格是某学生在一项主题研究学习活动中所搜集整理的材料,据此表格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人物时间内容影响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财产等级制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五百人议事会建立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工资制和津贴制黄金时代A雅典政治文明形成的原因 B雅典政治文明的内容和形成的过程C雅典政治文明的实质和特点 D雅典政治文明的影响11公元前6世纪左右,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选举首席将军的会议。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A 1票 B 2票 C3票 D6票12布洛斯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史实的是 A他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 B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的官职C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议事会的一员 D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工资13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A 主观随意 B 轮番而治 C 三权分立 D 依法治国14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权利。这说明它 A 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 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 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 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15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重视证据 B主张轻罪重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16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5月11日,在议会下院大选获得最多席次与选票的保守党,党首卡梅伦随后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对其英国新首相职位的正式任命。从这段新闻报道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卡梅伦要担任首相,必须要使自己领导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在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卡梅伦首相的职位需要获得英国女王的形式任命才有效 女王在英国仍然掌握实权 女王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作为国家元首而存在A B C D17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各州负责 D对国会负责18美国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B美国实行联邦制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19学者陆境先生在书中写道:“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世界近代史上最稳定的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共和政体研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X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20某网站做了一个有关民主共和政体的网页,如果在民主共和政体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A德意志帝国 B美利坚合众国 C1689年后的英国 D沙皇俄国21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787年宪法,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他们A都是国家元首,可以决定国家一切大事B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出来,因此都要对选民负责C任期都是四年,最长连任不超过两届D都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22此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一两白银兑换钱数182318241249文182818291337文183318341363文183818391638文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23某历史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中总结到:“毫无疑问,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源头,它总会引起中国人的痛楚:屈辱的时代由此开始。然而,战争并不会因为你的屈辱而告结束。” 课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老师这段话:甲:鸦片战争使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的源头乙:南京条约的签署是中国人痛楚和屈辱的表现之一丙:造成中国屈辱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实力的强大丁: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因此,战争并没有结束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解读中,你认为解读正确的有A甲同学和丙同学 B甲同学和丁同学 C乙同学和丙同学 D乙同学和丁同学24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割占土地 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侵入到中国内河A B C D 25“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这条标语应出自 A 太平天国运动中 B 义和团运动中 C 辛亥革命中 D 北伐战争中26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这观点 A 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 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C 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 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27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下列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 大清龙旗 五色旗 五星红旗A图到图反映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图具有民族团结的寓意C图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D的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28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29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解放战争的胜利30童谣是在儿童中传唱的民间歌谣。它通俗流畅,幽默风趣,文字虽然简短,却真实地反映了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爱憎感情。下面是一首流行于中国某个时期的童谣:狼来了!虎来了!什么狼?什么虎?东洋狼,东洋虎。快吹号,快擂鼓,赶走万恶东洋虎。快磨刀,快擦枪,杀死万恶东洋狼!从这首童谣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童谣流行于A义和团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C 挺进大西南 D 挥师大西北3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政府33下表是小李同学整理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内容的读书笔记,其中需要纠正的一项是A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B准备: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起义:发生在莫斯科的武装起义以攻占临时政府最后据点冬宫而宣告胜利D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4以下最能说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性质的史实是 A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 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D 实现了工农联盟民主专政35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A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C它结束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它有列宁的领导3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37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38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这个制度”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39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图6 图7 图8A图6颁布于1912年B图7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C图8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4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4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黑色粗箭头代表外交事业发展的总方向。关于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有F2F1 F1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典型代表 F2可用“美国敌视新中国”作为典型代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领域遇到的阻力和动力是完全相等的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外交领域遭遇重重阻力,但总趋势却是前进的A B C D42“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新闻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代表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43“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 B C D442011年10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45中国在下列哪些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 欧盟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A B C D46纵观国际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或竞争,或合作;或战争,或和平;或争吵,或妥协;或朋 友, 或敌人;在决定国与国间的外交关系亲疏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国家利益 B两国领导人关系的亲疏 C综合国力 D国家性质是否相同47据报道,2010年11月23日14时30分左右朝鲜和韩国延坪岛争议海域发生相互炮击事件, 韩国人员4死20伤。作为报复措施,11月28日韩美进行为期4天军演,日美12月3日起 联合演练,持续至15日。20日韩海军陆战队延坪岛部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朝鲜半岛局势 日益紧张,战争一触即发。造成目前朝鲜半岛分裂局面的历史原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越南战争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48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 B C D49下表是二战后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从中归纳出1950年2003年 西欧与美国关系变化的基本脉络是战争国际力量朝鲜战争(19501953)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由追随美国到与美国反目成仇 B由追随美国到独立自主 C由平等合作关系到分道扬镳 D由独立自主到反目成仇50当今世界存在的几个主要力量中心是:A美国、中国、日本、英国 B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C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 D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二、非选择题5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 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 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材料二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大臣品级不高, 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 诏 令由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行政(总统)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制约材料三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政权机构: 材料四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请回答:(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秦朝建立的什么制度?此制度突出特征 是什么?(2分)(2)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个机构叫什么?这个机构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指代的机构名称。材料三体现了古希腊在政治文明方面为 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分) (4) 材料四中的美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材料四中的权力结构突出体现了 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的联系。(2分)(5)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1分)5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17,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是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依旧在传统社会踯镯徘徊,直到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民主革命才在欧美影响下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站起来后的中国人更是走出了另一条不一样的民主建设之路。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卑请回答:(1)17、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其核心是议会,方式是选举。请你写出英、法、美、德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途径、文献和政体形式(8分)(2)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民主革命才在欧美影响下成为中国近代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历史潮流所要扫除的各种势力(3分)。(3)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了哪些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3分)53、20世纪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 所学知识及下列图式,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D E1900年 1911年 1945年 1949年 1999年(1) 有人说,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从屈辱中开始,却在辉煌中谢幕。写出图中A、E两点所代表 的典型事件。(2分)(2)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民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对内争取民主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图中 B点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指出其在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分)(3) 指出图中C点所代表的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分)(4)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民族独立的任务基本完成。概括在这一年中,中国 人民为了实现民主,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突出成果是什么?(2分)(5)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分)54、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的经济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 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 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 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 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1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在这 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1分)(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2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1分)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3) 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1分)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1分)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答案卷51、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秦朝建立的什么制度?此制度突出特征 是什么?(2分)(2) 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个机构叫什么?这个机构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指代的机构名称。材料三体现了古希腊在政治文明方面为 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分) (4) 材料四中的美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材料四中的权力结构突出体现了 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的联系。(2分)(5)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1分)52、请回答:(1)17、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其核心是议会,方式是选举。请你写出英、法、美、德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途径、文献和政体形式(8分)(2)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民主革命才在欧美影响下成为中国近代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历史潮流所要扫除的各种势力(3分)。(3) 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了哪些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 (3分)53、(1)有人说,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从屈辱中开始,却在辉煌中谢幕。写出图中A、E两点所代表 的典型事件。(2分)(2)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民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对内争取民主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图中 B点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指出其在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分)(4) 指出图中C点所代表的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4)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民族独立的任务基本完成。概括在这一年中,中国 人民为了实现民主,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突出成果是什么?(2分)(5)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分)54、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1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在这 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1分)(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2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1分)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4) 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1分)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1分)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2012级历史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参考答案1、 选择题1-5 BCBDB 6-10 BBABB 11-15 ADACA 16-20 ABABB 21-25 DDDBA26-30 BCBCC 31-35 ABCAC 36-40 ACCBD 41-45 ACDCC 46-50 ABBBB二、非选择题51、(1)制度:皇帝制度;(1分) 特征:皇权至高无上。(1分)(2)名称:军机处;(1分) 影响:加强君主专制或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分)(3)机构:公民大会;(1分) 贡献: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1分)(4)依据:1787年宪法;(1分) 原则:分权与制衡;(1分)关系:雅典开创的民主制度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1分)(5)主题:政治文明的多样性;(1分)5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分) 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民主共和制;(2分) 法国:法国大革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民主共和制;(2分) 德国:王朝战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2分)(2)清朝统治,北洋军阀,蒋介石国民政府,日本帝国主义,美国势力(3分)(3)建国初,我党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53、(1)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E: 澳门回归(1分)(2)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任意两点给2分)(3)原因:全民族抗战或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分) 影响: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任 意两点给2分)(4)成果: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5)关系: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国家富强是民族独立的有力保障。(1分)54、(1)意图:称霸世界;(1分) 影响:形成了两极格局;(1分) 方针:独立自主。(1分) (2) 力量:欧共体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任意两点给2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1分) 史实: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或中美正式建交。(任意一点给1分) (3) 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1分)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任意一点给1分) 史实: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推动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