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虎实践体会.docx_第1页
沈文虎实践体会.docx_第2页
沈文虎实践体会.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2013年暑假思政理论课教师赴江西红色资源考察实践体会沈文虎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主管领导刘保民副书记的大力支持下,在思政理论课教学部的精心组织下,思政理论课教师一行18人于2013年7月28日至8月5日开展了为期9天的红色资源考察实践活动,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井,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黄洋界哨口、毛泽东旧居等革命遗址,虽然今年正值江南高温酷暑,却难挡自己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和崇敬之情,抱着一颗朝圣般的挚诚和虔敬,瞻仰革命遗址,伫立革命烈士墓前,目睹这片用革命烈士生命和鲜血染红的红土地,看到巍巍井冈山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使人听到了红军战士与敌厮杀的呐喊,心灵无时无刻不在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这是一次“朝圣之旅”、灵魂之旅。心情是那样的久久难以平静,使人难以忘怀。南昌是打响反对反革命的第一枪的英雄城,瑞金是红色故都,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自己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不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革命光荣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要把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国民教育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从纵向看 ,它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 、大学教育等 ; 从横向看 , 它包括普通教育 、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总体说来 , 国民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式 , 这三种基本形式就构成 了 把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首先 , 学校教育是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国民教 育 的主阵地。学校是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 ,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从学校教育过程看 , 要把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 , 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 学 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 , 针对各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 , 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方案 , 既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在各级学校的层次性特点 , 又 注重不同阶段的整体性衔接。从教育途径看 , 既要在各学科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 又要重视日常 养成 , 发挥第二课堂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 , 让学生了解、熟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 , 并将这些内容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从教育者看 , 既要强调专职人员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 心 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同时又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来贯穿革命传统教育教育 , 在 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教育氛围. 其次 , 家庭教育是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国民教 育的起点。家庭教育是革命传统教育教育的起点 , 在家庭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父母同子女之间的亲和力减弱了学校、社会教育易于产生的逆反心理 , 有利于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教育的效果。一方面 , 家庭教育 的功能体现在起点意义上 , 儿童时期所受家庭教育的优劣对 人 的一生影响至深。“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从一个侧面体 现了家庭教育对个体精神、人格成长的特殊意义。另一方面 , 家庭教育是一种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教育。家庭生活将伴随人的一生 , 人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优良的家庭教育 ,不只为家庭 培养好成员 , 更能为社会培养好公民 ;不仅塑造公民的个体灵魂 ,而且影响民族的整体精神。因此 , 家庭教育在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启蒙和熏 陶作用 , 无论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 还是理想信念 、民族精神 、时 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 ,都要从小开始培养, 从家庭教育抓起。 社会教育是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国民教 育 的大课堂。社会教育是革命传统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也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强化和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要求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 , 一项需要多方关心支持的社会工程。只有加强综合治理 , 多管齐下,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 , 才能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性社会环境。要注重从政策引导、法制建设等方面为革命传统教育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 从社 会 舆论、大众传媒等方面营造浓郁氛围 , 尤其应注重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 , 在网上开辟革命传统教育教育的新课堂和 新阵地。 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求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就应该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养分。只有了解了昨天,才能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争做适应时代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教育青年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世代相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爱国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创造出来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这些革命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是我们增强信心,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武器;是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提高政治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确定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争做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革命传统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近现代史国情教育的一部分。能否做好革命传统教育,事关青少年能否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实现。 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生动、多样的活动形式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促进其自信、自尊的培养和自我发展。 三、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等。我们要教育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针对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合理消费;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们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图虚荣、不浮躁,不见异思迁。忠贞不渝地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将理想付诸实现。学校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写进教材、纳入课堂,从幼儿园、中学、大学形成体系,使革命传统教育代代相传,文史哲人文社科都要渗入其中,如中学语文教材对革命传统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选文方面。其中有颂扬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的,如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反映热爱家乡,反抗侵略的,如土地的誓言;有直接记述革命斗争的过程,如冀中的地道战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芦花荡铁骑兵;有反映革命生活的,如草记一辆纺车;有描写革命军队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精神的,如老山界大雪山长征;有歌颂革命大众和革命领袖的,如人民英雄永锤不朽巍巍中山陵少年毛泽东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还有些选文则通过对国外革命的传统的描写,让学生了解同一时期国际革命的背景,开阔学生的视野,如生命的意义,安排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注重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而这些耳熟能详的知识早已深入血液,成为我们的思想兴仰、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要紧密联系国内外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通过课堂教育,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其根植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学校要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遗址、“红色景点”参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深刻领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增强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政治本色的决心和信心。学校可以举行各种革命纪念活动,到英雄陵园或墓地祭扫烈士墓,到英雄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访问革命老人,重温部分烈士的英雄事迹,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戏剧,演唱革命歌曲和戏剧,举办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等。 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为民书记郑培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牛玉儒、“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模范法官宋鱼水、“深山信使”王顺友等。要及时发现和宣传身边继承革命传统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将传统的革命精神与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在互联网上开设更多的“红色网站”、德育网页、“红色论坛”。使革命传统教育走近学生、走进心坎。 我们要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