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冲刺复习需重视考纲制定个性学习方案.doc_第1页
高考生冲刺复习需重视考纲制定个性学习方案.doc_第2页
高考生冲刺复习需重视考纲制定个性学习方案.doc_第3页
高考生冲刺复习需重视考纲制定个性学习方案.doc_第4页
高考生冲刺复习需重视考纲制定个性学习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冲刺复习需重视考纲 制定个性学习方案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作客腾讯演播室,我是佳昕,眼下这段时间高考(微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同学们应该如何高效的提高自己的成绩,老师、学生、家长又该如何确立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一位嘉宾,他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著名高考指导专家,志愿专家郭建民老师。欢迎您的光临。郭建民:大家好。主持人:在这段时间,我知道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个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压力,作为老师,您会怎么样辅导您的学生度过这段时间?郭建民:作为老师应该指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还有学习品质。再一个是心态。备考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调整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应对高考。主持人:备考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比较好?郭建民:备考的心态就是平常心,学生的心理压力大,从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再一个是调整心态的具体方法。比如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因为自信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自信心强的学生他在备考的时候往往就能情绪很稳定,能考得好。当老师要教给学生强化最基本的办法,比如走路的时候抬头挺胸,双肩平直,步伐稍快。再有经常自然的面带微笑,这都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因为人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行为是相关的,所以要注意走道的时候抬头挺胸,另外要注意面带微笑。再有不横着和别人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最后的时候不要放大自己的弱点,重视过程大过结果。现在在家庭教育,愿意横着比,实际上我觉得这样是非常不好的。学生和过去比,看到成功,这样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主持人:自己和自己比。郭建民:还有多用肯定性的语言,用正面性的语言。实际上紧张和紧张源有关,当紧张源不被唤醒的时候人是不紧张的,不要刻意的唤醒紧张源,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多用正面语言,少用负面语言。比如说孩子要进考场了,和孩子握握手,好好考,这是决定命运的考试,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的老师鼓励学生好好考,成败在此一举,关键在于一搏,这也是负面语言非常大。为什么负面语言非常大呢?一搏,表面是鼓励,孩子更紧张了。还有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考场以后先坐着默念三遍“我不紧张,我不紧张”,实际上你在暗示自己很紧张,我打个比方,比方说都里有俩钱反复摁着兜“小心小偷”,你看谁都像小偷。还有的紧张,有的家长说“好好考,考好是你的,考不好是我的”,我问他,你是不是和你的爱人说话的时候很小声,他说是。我说你的电视不开了吧。孩子看一会儿书,你一会儿送杯水,一会儿送一个苹果,表面是关心,实际上是不放心。你嘴上让孩子说的好好考,最后你的行动当中整的这种氛围过分的关注孩子,使孩子紧张起来了。在最后阶段要调整状态,做好三个正确对待,第一是正确对待模拟考试,我知道很多学校刚刚进入一模,这种情况下孩子挺闹心的,要引导这些孩子正确的对待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更多的是模拟临场经验,模拟考试考不好不等于高考考不好,最关键的是通过模拟考试以后,暴露出问题,学生通过模拟考试以后,发现问题暴露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向理想大学迈进的过程。再一个要正确对待紧张。实际上一谈起紧张,大家都觉得紧张不好,这是一个误区。在备考阶段的时候过分松懈不好,保持适度的紧张对考生备考,不管是备考阶段还是考场上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再有不要妖魔化高考,现在有的时候也有媒体,也有舆论,把高考整得跟如临大敌似的,包括“十二年磨一剑”,这是对学生有负面影响的。把高考当做人生的一种历练过程,高考我们承认它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考试,但它不是决定命运的考试,把它当做决定命运,这一点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要正确对待考试,这样就必须调整心态。还有在对待备考复习的时候要优化自己的情绪,我一般跟学生讲要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追求阳光心态。排除不良情绪影响,这里边追求阳光心态包括什么呢?因为在复习阶段当中,成绩的高低起伏,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当中有时候出现一些问题。当同学当中有了问题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学会及时排除掉。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有很多,第一种是倾诉,就是把它告诉给别人。第二种是宣泄。第三种方式是转移,当自己实在学不下去的时候打打球,听听歌,做点自己喜欢的运动。当自己学不下去的时候,泡泡脚,使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积极乐观。主持人:当学生需要发泄的时候找谁比较合适呢?郭建民:这又是一个问题,作为家长来讲,一个是家长,一个是教师非常重要了。当孩子现在情绪不好,吃嘛嘛不香的情况下,我们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调控情绪。您都说家庭是温馨的港湾,一个民族的,温馨的,和谐的平等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减压。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一点家长要理解孩子,要学会换为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我碰到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小女孩跟她妈妈说,“妈妈,我最近我很烦”,她母亲说你烦了也不解决问题。如果换一种角度,你的妈妈换一种说法会更好。“妈妈能够理解你很烦,我也从你的年龄段度过,我也曾经烦过,我烦的时候,我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你看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少说,多听。孩子很烦的时候跟你倾诉的时候,最新的人跟你谈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家长当好听众就可以了,现实当中很多家长往往是说得太多,干涉太多,唠叨太多。这样影响孩子的情绪。主持人:这可能也给家长一个提醒。您刚才反复提到了情绪的问题,这个情绪在考生复习的阶段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郭建民:对,特别是一些内向型的小女孩,根据我这一年的经验,内向型的孩子往往很敏感,非常敏感。因为敏感,它的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当教师,当家长更得要关心孩子,我这些年我体会当中学生最痛苦的是什么呢?自己努力往上学,该学成绩不上去,甚至还往下落这是最痛苦的时候。现在非常遗憾的是,有部分家长不懂教育方法,过分的看重成绩,实际上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包括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很简单的通报成绩,谁是前进多少名,谁是后退多少名,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个时候孩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已经努力了,但成绩上不去,我们更多的是想帮助他分担他的痛苦,帮助他找出原因来,鼓励他。这种情况如果这么简单的类比,谁谁下降多少名,这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从家长和教师来讲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是要看成绩,但更要看孩子的成长。有一句话,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主持人:在这段时间,学生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进行一个有效的复习呢?郭建民:这就是怎么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要想提高复习效率,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送广大考生几句话,第一句话是抓纲悟本,方向找准。抓纲就是重视考纲,考试说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也成为教师和学生高考最重要的文件,考纲是什么呢?考纲正好是沟通学生和命题者,备考者和命题者的桥梁。而有些人不太重视考纲,迷信押题。首先应该重视考场。悟本就是最后复习阶段的时候要重视基础,回归教材。要把基础打好。在这边复习对大多数考生来讲,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题我会,我为什么没有做对,我做对了,为什么没有得全分。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这是最根本的问题。这是悟本。方向找准,就是在最后备考复习阶段,要想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找准复习方向。主持人:怎么样找准呢?郭建民: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结合模拟考试,通过考试来反思,找出高考这些科目当中哪一个学科是我的强科,哪一个学科是我的弱科,得明白。第二,就一个学科而言,哪一部分是我的强项,哪一部分是我的弱项,我得清楚。比如说我的数学不好,我是差的代数还是差的几何。我是差的解析几何还是立体几何,差的哪一部分。第三,要认真分析,形成自己的弱科,弱项的原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数学都差在150分满分,都打90多分,都差在函数这一块,问题的原因可能不一样,这个同学可能是概念不清,那个同学可能是计算能力差。这个同学回到考场就出错,属于心理压力的问题。我觉得一定要找准方向,找准了复习方向之后,这样的话,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才能真正掌握。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在最后备考复习的时候一方面紧跟老师,不紧跟学校,不紧跟老师肯定不合适。在紧跟老师的前提下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复习策略,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复习策略,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是班级授课制,老师是分科教学。现在教数学的老师很少关注孩子的语文成绩,教外语的老师很少关注孩子的语文成绩,都强调自己的重要,拼命下卷子,学生忙于拼命,形成内耗,也不出成绩。要形成合力,要团队合作。学生找准了自己的复习方向之后,最后剩80、90天,数学占我多大比重,英语(论坛)占我多大比重,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多大的比重,往什么地方投,谁要把这块解决好了,这一块是最容易失分的地方。要制定个性化的复习策略,这是我说的提高复习效率第一句话。抓纲悟本,方向找准。第二句话是演练真题,提高能力。现在在复习阶段很多同学搞不清楚,我究竟是做题,还是看书,做题一套一套题做,从06到08年我参加了教育部课程组,中学学业评价课题组,和这些大学老师在一块儿接触。现在的高考命题特别是新课程的高考命题,还要避免什么情况呢?突出考核能力,学生靠死记硬背,靠题海战术不灵了。它突出考核你的学习能力,而这个能力的训练需要载体,最好的载体就是高考题。任何的模拟题也抵不住高考题。刚才你问得非常好,怎么样突出能力呢?我举几个例子说一下,我本身是教历史,我举历史题的按理说一下,很多人都认为高考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你就把教材背熟就行了,从07、08年开始,从全国卷来看,你背教材不好使了。现在高考都给你创造什么呢?创造一种新的情景,一种新的材料。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教材是什么?教材只是老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是高考命题的背景依托,它只是背景依托,不是全部。高考命题当中往往给你一些新的材料,通过这个材料当中你再阅读材料,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最后整合,归纳做答。2008年黑龙江考的全国二卷,当时2008年没有进行新课程,大纲卷二考试当中考这么一道题:“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开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城市是193个,到1997年城市增加到668个,这主要是由于,给了四个选项,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很多同学选了D,这个材料不仅大纲材料没有,新课程教材也没有。实际上考核学生的能力,实际上问的是城市从193个到668个的原因,首先排除了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使城市增加了活力,使城市做大做强了。北京在没有进行城市建设体制改革之前占一个城市,北京现在已经进入了城市体制改革,仍然占一个城市。同理,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也无关,大连没有开放前占一个城市,大连开放还占一个城市。两个一比较,一个是经济特区设立,一个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A选项,经济特区的设立这个选项有没有关?有关。深圳现在变成市了,668减去93多了400多个。正是因为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外资在投资建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建起来了,哪些打工仔、打工妹过去,然后带动餐饮、流通服务业发展起来了。东莞县变成东莞市,钟山县变成钟山市。做了这个题以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主持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学误选呢?郭建民:学生的思维定势,我个人认为,我很反感一句话,有些人是高分低能,高考不考能力。我从90年开始教毕业班,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现在高考越来越贴近能力了。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越来越考核学生的能力,考死记硬背上不来。2010年刚刚考完地理题,全国文总第三卷,最难的题第5题很多学生都做了,这道题考得非常好。给了你一个国家,某国18岁到65岁是劳动力人口,然后一设问,怎么问呢?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到劳动力人口当中的A人口总数,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很多考生全做错了,这是这十年来学生地理考试错误率最高的选择题,这道题难不难呢?一点儿不难。正确选项应该选职业过程。因为出生人口,新生儿减少了,它最先影响到什么呢?它到劳动力人口,18岁以上。出生儿减少了,最先影响到幼儿园服务这部分,比如说卖尿不湿的,卖婴幼儿奶粉的,这些人他们的工作发生变动了,转行了,这就是职业过程发生变化了。现在这些考试特别强调学生知识面宽,光死读书本是不行的,要学会举一反三。一个方面扩大知识面,再一个在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复习方式,多做高考真题,通过高考真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训练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训练材料,历史学科材料和选项之间的这种对应能力,这是复习最好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大量题海重复的劳动。这样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我有一个观点,高考的命题走在了我们现在老师的教学和大家的认识前面。温州高考命题已经走在前面了,高考的命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老师的观点还有一些学生家长的观点还滞后。比如说历史,历史不就是死记硬背的吗?这个观点远远滞后了,跟不上脚步了。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复习过程当中出现“黑马”的情况?郭建民:这种情况有,因为你平常的成绩是老师教学的成绩,高考考能力,有的时候我们老师教学有很多地方教学是做得无效功。无效功当中,因为你复习的那些知识点,高考的命题改革,其中有一块老师都没有教到,然后看谁的思维能力好,谁的思路正,谁的思维品质好,思维品质好的学生,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往往就能考得比较好。反过来,越是学得非常死的孩子,死读书,学得非常死,考题海战术,疲劳战术的孩子,再加上心理素质不好,很焦虑,期望值非常高,往往考场的时候容易发挥失常。主持人:其实很多人自己是分析不明白的。郭建民:可以请教老师。老师既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学生方法。教师教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渐的摆脱老师的过程。你看幼儿园老师是手把手的教,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包括新课程,我们正在推行新课程,强调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学习。你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我们现在提学生要学会学习。主持人:如何学会学习呢?郭建民:刚才我说了,比如说学习有计划,考试后有总结,会反思,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答题的时候要有个性化的符合自己的答题策略。我举一个例子,黑龙江的考生还有东三省的考生,东三省一模,成绩刚刚发布,有的学生当中,你一看这个成绩不好,马上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实际上我在知道我那个班的时候,在考前我就要求我的学生提前量天根据对高考试题的熟悉程度制订个性化的答题策略,然后又讲了一遍答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考生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哪块去,哪块舍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考完试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写了一模以后的反思,第一项是学习成绩的反思,第二是临场经验,答题技巧方面的反思。我分成了十二项,考试前有没有战略性审题测验。在答卷的过程当中,你有没有在个别小题上纠缠过多时间的现象。第四是关于情绪和心态上。第五块是下一步你怎么样复习。一共设立了几十个问题,学生答完之后我再一个一个帮助学生进行调整。你像我刚才看到的我们班的学生,尽管老师强调了我要求他们做完一卷之后涂卡,还有同学到最后涂卡出现了问题,还有的学生,因为文综考试没有选答题,选答题当中对题不熟悉,没有按照合理分配答卷时间,有的问题上在题上纠缠时间过多,导致最后有15分题没有时间答。一模不行,二模,二模不行,三模。在模拟考试前,为自己准确定位,为高考报志愿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对于考后报志愿的考生,最重要的一项,模拟临场经验,模拟心理素质,模拟答题技巧。考试的时候可以戴表,但是不要频繁看表,不看表还能掌控答题节奏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感觉。比如数学12个选择题,我是用半个小时答完还是35分钟,还是40分钟。60分的作文,我大约多长时间写。然后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反思。这样效果好。我认为在最后阶段复习当中,学生长分点有三大块。第一块是心态,这一块差出几十分太正常了。心态这一块30分到50分,我们同学平常有这个习惯,这次我考得比较顺了,我是20名学生,我考进前10,我不慎考到30。可以说心态决定成败。有一个王新胜老师调查了300多名高考状元,影响考生的成绩第一因素是心态。第二块是复习策略,有没有个性化的复习方案。我们现在一般管它叫学业规划,你会不会学业规划。主持人:那学生怎样做学业规划?郭建民:刚才我讲了,根据考生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特点,然后来规划。比如在不同科上它都是不一样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些艺术生,刚参加完了合格证,原来基础非常非常差。文科艺术生,我要考美术,我要考舞蹈,考音乐,它的基础非常非常差。文化科要求是250分到300分,它的复习策略当中,艺术生的复习首选文综合和英语。这两个地方是重点复习方向。因为语文的学科特点既不容易得高分,也不容易不得分。有些学生考完就非常有意思,学生不管考好考坏都自我感觉良好,有些学科就是这个特点决定的。语文我抓70、80分,80、90分就可以了。数学学分非常强,基础比较差的时候,就两三个月,我都投在数学上,因为底子比较差,这样就不合适。数学不复习,最后数学打20多分。要是有同学懵的话,12个选择题,他也懵20、30分。他的复习策略就应该是重点把这一块解决。不能重点放在数学上。艺术生我要求是300分到320分,数学这一块要求打30分到40分。我重点把选择题第一题做好,我再有一个复习内容是解答题往往是三角函数,第一个、第二个选择题,还有解答题,这个部分抓对了,抓出20分来,哪些选择题,能做多少算多少,因为那10个选择题,能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我数学要求50、60分,60、70分的学生我建议建一个坐标轴,X轴是这些年高考出的简单题,Y轴是各个部分最强的部分。它俩的交叉点是题又简单,这一块又是我的强项。每个学科都有它的得分点,要抓好这种得分点。反过来不是按照这个策略来,本来数学基础非常差,抠最难的地方,那效果可能就相对不好。同样的道理,比如像数学是12个选择题,有的同学可能用20分钟,有的同学30分钟,有的同学40分钟,都是合适的。对于尖子生来讲,基础非常强,做得快一点,腾出更多的时间拿高分。对于数学给自己定位100分的学生可能就慢一点,重点放在选择和填空。这一块就慢一点。这一块因人而宜,而且在制订答题策略的时候,目标要降低一点,这样可能要好一点,心态好一点。心态好一点的话,得分就能高一点。特别是在最后阶段复习的时候,我觉得通过复习还可以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二者相结合,学生紧张什么时候紧张呢?刚拿到试卷之后,要答题,还没有拿到试卷以后,要答题没有答题的时候这个时候最紧张。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你比如以理科综合为例,先是六个选择六分,我把这部分内容我变成自己的强项,英语听力我变成强项,文综当中是地理,地理变成强项,数学当中第一题是几何。这一部分变成强项。题目相对比较简单,我再认真一点。可能就能觉得自己答得比较顺了。主持人:老师,您是教历史的是吧?您在同学们答历史的时候您有什么样策略或者是技巧?郭建民:历史就是文综合,文综合答卷的试卷构成是1到11是地理,然后是12到23,12到23是政治,24到35是历史,这是35个选择题,一卷是140,二卷,两道必答的。38、39是两道政治。40题是历史题,历史题是37分的大题。去年是8分,第二是16分,第三是13分。再有地理的选修,历史是四个选修。文综和答题技巧的时候,我个人感觉在选择题这一块细点心,用30多分钟把选择题做完,做完之后答卷,主要是要学会合理分配答卷时间,不要在个别小题上。比如说几个小题,就几分钟,几个点的时候你答很多很多。你要把时间砍成块,这样好一点。去年有的考生前面纠缠时间太多,最后的题没有时间答,造成遗憾。还有理科综合生物卷当中有些同学没有时间答。我觉得在答卷过程当中,不管文综还是理综,一定要胸中有全局,不能在个别题上纠缠太多,始终要有全局观念,学生应该答题的时候知道哪些是我必须答的,是我得分点,我必须抓住了。哪些题是我放弃的。哪个题是我努力争取能拿到分的。我觉得做好这一点,很清晰的答卷比漫无边际的答卷要好得多。同时历史答卷当中要做到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卷面整洁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下面历史复习的时候,我提醒同学们,我对今年的全国卷谈点看法,我个人认为还会继续坚持能力考核,而且材料题当中,形式上是材料题,在必修和选修问题上,我觉得同学们应该以必修为主。选修,我认为它会比必修要难一点,而且选修会离教材更远。选修离教材离得会更远。一个是选修的难度要大于必修,第二选修比教材更难一些。这是我对今年历史的一点预测。主持人:在最后,对于家长来说也是高考当中对孩子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最后家长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工作?郭建民:家长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家长的角色来讲,第一,要配合好学校,做好学生学习的总照顾师。引领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复习方案,家长如果自己不能直接帮忙的话,要提醒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教师的个性策略。第二,帮助孩子减压,家长首先要平和心态,放低期望值,把眼光看得远一些,关注孩子的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再一个家长要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最基本技巧。家长要为高考志愿做好准备。个性心理特征,为孩子填报志愿的材料做好准备。总之,家长在这个问题上要把握一个原则,既要服务到位,但又不能越位。包括在高考志愿上,要服务到位,但不能越位。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主持人:郭建民老师在腾讯的微博上有将近40万的粉丝,现在有很多网友给郭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能给予回答。时间有限我们就挑出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请郭老师来回答一下。网友:郭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三文科生,成绩不好,340分左右,考三本怕是挺难的,现在辽宁省三所院校提前招生,我不知道该不该去,也不知道学什么专业?郭建民:模拟考试340的话,这个孩子只要调整好心态,讲究复习方法,多做高考真题,多动脑,多思考,应该长到400多分没有问题。模拟考试成绩一般都低于高考成绩。最主要的原因在什么时候呢?模拟考试现在从这儿往后还有80多天,这80多天只要利用好的话,学生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我建议他先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