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小萝卜头.doc_第1页
沉默的小萝卜头.doc_第2页
沉默的小萝卜头.doc_第3页
沉默的小萝卜头.doc_第4页
沉默的小萝卜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默的小萝卜头主持人:这两位就是我们片子里提到的孝福,这位是刘老师,欢迎你们,孝福做的雕塑作品是一颗心还画了红颜色了,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东西? 孝福:因为都是心一般肯定都是红色的,所以我涂了红色。 主持人:可以做很多东西,为什么你选择了做一颗心,上面写五love? A:因为这代表爱心嘛。我的父母经常在外,我希望我虽然在家里还能够得到他们的爱。 主持人:希望怎么样得到他们的爱? 孝福:比如说他们打电话问候我之类的。 主持人:孝福做的这个说明什么? 李子勋:我想孝福是不是不太容易表达自己?所以你要用一个雕塑来表示自己,实际上大家都是喜欢的,对吧,包括你喜欢爱妈妈,爱周围的人,爱老师,但是你又羞于把这些东西用语言说出来,所以你那么强烈的想用一个陶塑来表达,那可能是不是你同学都误解你,因为你不喜欢跟他们交往是吧,所以实际上你内心渴望跟他们交往,但是你总觉得自己似乎有些阻碍,你渴望他们接近你对不对? 孝福:嗯。 李子勋:但是似乎他们误解你了,以为你不愿意跟他们接近,所以这就可以为什么他做成心再写上LOVE的动机,他想表明自己,会表白自己。 主持人:刘老师你觉得孝福在你们班上会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吗? 老师:孝福他性格比较内向一点,就是基本上同学呢,看他个子小一点,有时候不太愿意和他在一起有那种感觉,其实这个孩子呢。 主持人:是因为个子小就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吗,我们个子小的人多了。 李子勋:越小越聪明啊。 老师:以前谈过,他因为身体比较差一点,有时候吐痰啊稍微有一点,同学呢觉得好象他是不是有病啊,其实他检查了一下,身体没病,就是小的时候他爷爷在家带他,他有时候吃饭,他的三顿饭有时候就吃一餐,他不喜欢吃爷爷做的饭菜,他说一点都不好吃,所以造成营养方面好象比较缺乏一点。 主持人:在你们班上应该象孝福这样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也很多吧? 老师:挺多,象我们班57个人,有44个学生都属于这种学生,就是留守学生。 主持人:象孝福他是算受到影响比较大的吗? 老师:孝福有点影响,他的父母很小的时候就把他放在家里了,现在应该说,这个初中三年,基本上也适应了这种生活。 主持人:他有心事会跟你说吗? 老师:心事大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向我倾诉,关于他家庭的事情,我从他日记中就了解了他,与他接近,我们学校就是星期六,星期天学生都在学校,我们开展那个托管行动,在市教育局灌溉留守学生这个工程中啊我们担当了这的工作。 主持人:其实孝福日记就是写给刘老师看的是吧? 孝福:嗯。 主持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 孝福:因为我平时不喜欢说话。 主持人:你知道这些东西刘老师会看的话心里会舒服一些? 孝福:嗯。 主持人:什么感觉? 孝福:好象有人知道我的心事,能够为我,接受一些心事吧。 主持人:其实同学们之间在一起,其实同学在一块,个子高点,矮点,瘦点胖点,应该不是影响你们交往的主要原因啊,这些会影响你跟他们交往? 孝福:他我也不清楚。 主持人:是你主动不理他们,还是他们都不理你? 孝福: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嘛,所以平时说话也很少,跟他们也很少接触,我那样他们肯定也不会主动找我。 主持人:心事都闷在心里。刚才我们看到你也很少跟父母说,尽管说了可能会跟父母,父母会有些担心,但是不说的话自己是不是也没有很好的比如说宣泄的途径? 孝福:如果有心事了,有时候会找老师,跟老师谈谈。 主持人: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也经常会打电话啊? 孝福:因为爸爸妈妈生意比较忙,我不想让他们操心。 主持人:他们知道了也不一定只是担心的作用,没准还有别的可以关心关心你啊? 孝福:我也不知道怎么,反正我就是心里觉得不想和他们说。 主持人:从多大开始不太想跟父母说心事? 孝福:从小都是这样,从小和父母他们沟通很少,因为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我丢到家里。 主持人:象孝福这样他是不是也是被动的适应,跟父母? 李子勋:应该是,我猜孝福小时候哪怕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爸爸妈妈主动的和孝福交谈的比较少,就似乎更多关心你的吃饭啊,睡觉啊这些,但是现在中国就是说我不知道啊,就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忽视小时候跟孩子建立一个正常的交流的一个行为,就说好象没事共同谈点有事的事情。 主持人:象刚才那个片子里面,我们编导念了那份信,马上还是很惊讶,我觉得这很容易想得到啊,孩子在家他当然会想你了,好象父母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子勋:其实孩子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小跟爸爸妈妈交流呢培养获得的对吧,我们看到片子里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善交流,那么孝福在小时候他在交流的欲望包括交流的技巧或者人际方面呢,因为孩子总是在爸爸妈妈里面训练的,他的社会化也是跟爸爸妈妈的适应来开始社会化的,如果孝福的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这样爸爸妈妈的刺激的话,他就会变得在交往出现一些比如说相对来讲就会笨一点,对吧。 主持人:孝福你的爸爸妈妈是不太也不太善言谈吗? 孝福:那不我知道。 主持人:你不知道。 李子勋:回忆不起来啊。 老师:他爸爸现在很喜欢说话的。 李子勋:这个说话要是单方面的还是双方面的,单方面就是妈妈说话让你听就行了,你不必要说什么,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就可以了,这个不需要交流,这个叫传输或者是教育,真正的交流是平等的,妈妈也愿意在听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在说什么这是交流。 老师:他在家里交流的时候,爷爷在家,爷爷70多岁了,爷爷耳朵又不好,他有时候说话呢大声的对爷爷喊,爷爷才能听见,所以在家里虽然有爷爷陪伴,但是他是一个人一样。 李子勋:孩子一个人说话。 主持人:他的语言功能就延迟了可能。 李子勋:对对。 主持人:那老师在这时候能做些什么? 老师:我们在班级中跟这些现象,比如说同学给他起一些小绰号,我们也是开展了一些班级活动,主题班会进行讨论。 李子勋:叫他什么? 主持人:叫他小萝卜头。 老师:小萝卜头。 主持人:其实小萝卜头挺可爱的。 老师:或者有一种褒义吧,也是他看着当时呢,初一时候比较瘦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到医院吊针啊大概有两天左右。很普遍的,生命显现太多了,开始对他成绩也有一些影响,后来我们建议他这个增加点营养喝点奶粉之类的。 主持人:这个你们都要管啊。 李子勋:这就是代替爸爸妈妈。 老师:代理家长这种形势。 主持人:你开主题班会的时候专门针对他的这个问题,还是很多其他的情况? 老师:不仅是他的问题,也是属于班上很多共性的问题。 主持人:就是互相起外号的。 老师:互相起外号的,那是在初一的时候。 主持人:你开这个班会有用吗,他们私下不还是会叫? 老师:后来慢慢的好一点,他们也意识到了,同学呢很不好,特别是孝福啊,他好象内心受到一种伤害。 主持人:这个名字真的会伤害你吗? 孝福:我觉得应该是吧。 李子勋:你知道这个名字的起源是什么? 孝福:不知道。 李子勋:这个起源在红岩就是重庆沙子洞有一个革命烈士。 孝福:被俘虏了吧。 李子勋:他的妈妈是在监狱里把他生下来的,因为他缺少营养,所以大家叫他小萝卜头。 主持人:这是著名将领的孩子。 李子勋:对,那可是革命先烈啊,那可是正面人物啊。 主持人:老师比如说开一个主题班会,然后告诉大家,可能不会管用吧我觉得? 李子勋:客观上其实讲管不管用不重要,孝福啊有老师在想着他这就够了,但是孩子有些时候还会想的更远,因为很多没在意,结果老师一说不能够叫,结果大家不能够叫,大家觉得他原来是小萝卜头啊。 主持人:反而成了官方称呼了。 李子勋:但是老师的行为会温暖这个孝福,会觉得好歹有人愿意帮我说话。 主持人:起到这种作用了没有,有没有起来这种作用? 孝福:好象从那以后。 李子勋:没人敢叫了? 孝福:嗯。 主持人:没有人敢公开叫了,可能私下里还会叫吧? 孝福:好象是吧。 主持人:所以说老师怎么样教导是一方面啊。另一方面是孝福自己怎么样来对待,别人就是叫我 小萝卜头或者叫较我什么名字,那我怎么来看待这个。 李子勋:对,或者这个呢就是关于孝福的心理素质了,如果他偏内向的话就比较敏感,敏感的人呢,他很多会朝向父亲方面去理解,比如说大家用一种开玩笑的叫他,他会有一种受伤的感觉对吧,因为内向的孩子希望尊重,被尊重,希望大家尊重他对吧,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大家乱叫他的外号他就不高兴。 主持人:别人叫你小萝卜头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孝福:我感觉心里面酸酸的。他不能这样的给人起外号嘛,别人会伤自尊的。 主持人:可是有的同学被叫外号的话,有的人也会一笑了之啊? 孝福:那可能跟人的心理素质有关吧。 李子勋:对,外向的人不太在乎。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我们让孝福也一笑了之呢? 李子勋:有些时候很难啊,就是孝福他的性格已经偏内向了,什么是内向呢,小时候他从外在的快乐得到的比较少嘛,于是他就把自己压抑下来,朝向内心去寻找,所以他不太愿意受干扰,就是说如果你们不认识他,就是不行,但是你们主动去就象骚扰他一样,叫他绰号,他就不舒服,他能够忍受孤独,如果大家都不主动的来接近他,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还不至于痛苦,但是属于大家有点欺负他,就是大家的欺哄你吧,他下回受不了,他这性格绝对是受不了。 主持人:他们是在欺哄吗? 孝福:那我也不太清楚。 主持人:孝福当你处在一个群体当中的时候,你通常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孝福:也没什么,独来独往吧。 主持人:你希望跟他们好好交往吗,你希望有很多朋友吗? 孝福:以前虽然想,后来他们这样算了吧,反正这种生活我也习惯了,初中嘛反正这三年,然后到了高中再重新开始吧,开始这样想。 主持人:现在就是集中精力把书读好,现在你是面临中考啊? 孝福:对。 主持人:他在班上学习还可以吗? 老师:学习还好,成绩不是很稳定,初一的时候曾经考过学校20多名,上学期也考到100多一点,这回又好一点,这回又进入了前50名。 李子勋:整个学校? 老师:他总体状态还是比较勤奋的。 主持人:那孝福可能获得一种动力。 李子勋:当然了,其实也就是他认了这个孤独,就象他说的我的高中在开始交吧,他的心就静下来了,就反倒学习会变得好起来,因为对一个内向偏内向的孩子来讲,他的社交欲望不高,所以他稍稍受点挫败或者被拒绝,他马上就退回来,如果你非要叫他改进他的社交能力的结果,会把他整个的生活打乱,会让他的生活出现麻烦,因为他不停的受到创伤,因为你知道他在这方面动力不足,经验也不好,又没有缺少技术,又没有交人的东西跟他托底,比如说前两名啊,或者身材高大,然后体育好,这个时候呢,他越试图改善他的人际关系的结果是他更加的糟糕,也就说他更加和不好的感觉陪伴,并且影响他的学习,如果他干脆认了,就象说的我高中再说吧,我初中就算了,我好好考高中,考上了高中我再进行改进人迹呢,他反倒他的内在力量就协调了。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把孝福的爸爸妈妈叫到了演播室来,我们请他们来跟孝福一起谈一谈。 主持人:刚才你们在导播间也听打了孝福讲的一些事情,也看到了他的信啊,有什么感觉? 妈妈:我在里面我都哭了,我特别,我因为我这个孩子很懂事,真的是,没有这么,没有经常问到他,他替我们担心。 主持人:你们可能以前都没有想到,孝福有很多难受的事情? 妈妈:我没有想到过,因为我在学校里面,上学哪有这么多的压力,给他带来这么多的不好的感受呢,我因为我们的孩子很听话很乖的,一个星期回去看完爷爷再去看外婆,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他在学校里受到过这么多挫折。 主持人:其实也说不上这么多挫折啊,只是有一点。 妈妈:我们不怎么在家里,不在孩子的身边,同名们因为不讲团结,这个我不是责怪老师,这个老师应该早点制止,那么我的儿子就会少一点,孩子有孩子这么叫的时候,这个就是及时制止,这个对孝福来讲欺哄的孩子就会少一点对吧。 主持人:我倒有点担心,妈妈前面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有点夸大了。 李子勋:我想妈妈来理解啊,孝福他引起这些痛苦不完全是学校的同学叫了他什么,也是来源于他身边没有一个非常靠得住的家长,因为他说他的爷爷耳朵比较聋,说话听不清楚,所以说他是似乎就没有说话的机会,那么你想想一个孩子,孝福在家,爸爸妈妈都原理,你们也不跟他聊天也不打电话,那么这个时候孝福呢他就渴望在学校里面补偿一些情感,这是他自然的,因为他没有这种人迹情感,就更不要说父母的情感了,他就需要在学校里面就变得比较敏感,就更希望同学们喜欢他,就象他在家里面,如果爸爸妈妈在家里面,爸爸妈妈喜欢他,他就不那么需要在同学那获得喜欢,但是爸爸妈妈不在他身边,他就渴望在学校环境里得到补偿,因为爷爷也比较老了,这个时候同学加他的小名就会伤害他,如果这个孝福跟爸爸妈妈在一块,爸爸妈妈都很喜欢他,他内心就比较鉴定,那么在学校期间他就不会那么强烈的要求大家喜欢他,尽管大家叫他的小名,他可能就无所谓。妈妈有没有理解这一点? 妈妈:我们只是没有办法了,是为了生活奔波,这个不是跟他不沟通,也不是不爱他并不是。我们呢,他能够学习时间比较长,因为回家嘛,只有半天的假,半天的假,这孩子呢,我们不在家,爷爷的年龄比较大,他还有自己的自理,自己的生活,因为有时候打电话他很困难,很忙,要到晚上,他又到五点多到那个时候才能打电话,他说妈妈我很累了,也许怕他怎么说,说多了,大家心思让我们担心也许是这样的,本来拉个作业啊就是多,那小孩呢,身体就。 主持人:妈妈你一般跟他打电话,爸爸妈妈一般跟他打电话,聊一聊都是聊什么比较多一些? 李子勋:父亲讲吧? 爸爸:无非就是问问他的学习,问问他的身体吧。 李子勋:就是问学习或身体? 爸爸:就是问。 主持人:孝福问什么事情比较多啊? 孝福:也就是学习。 主持人:问学习是最多的,你喜欢他们问你学习吗? 孝福:还算可以吧,如果连学习父母都不管那还有什么意思。 李子勋:你还希望父母问你什么? 孝福:因为好象,父母说这些我好象心里应该满足了没有想了。 主持人:就满足了啊,你希望不希望他们跟你聊聊,他们在大城市里的见闻啊,交了什么朋友啊,看了什么一些新鲜的事情啊? 孝福:没想过。 主持人:没想过,如果他们聊这些你会开心吗? 孝福:那也无所谓了。 李子勋:假设孝福啊,你接到爸爸的电话,或者你接到妈妈的电话,但是有三个情况你想一想,一个情况是突然电话那边就不说话了,5分钟都不说话,你会怎么做? 孝福:我会再打过去。 李子勋:电话还在挂着,还是连着的,但是突然爸爸就不说话了,你会说什么? 孝福:我会喊一声。 李子勋:喊了以后会说什么,爸爸就答应了一声然后你呢? 孝福:问了刚才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不说话,肯定是问这些的。 李子勋:他说我在等你说话,你会说什么? 孝福:我说我没有话说。 李子勋:那好,假设第二种情况,那个电话突然就听到爸爸在哭,你是听着又哭了5分钟你会说什么? 孝福:我问他为什么哭。 李子勋:爸爸说想你? 孝福:想我,为什么想我。 李子勋:为什么想你,你就问这个? 主持人:他是你爸爸,你是他儿子,他当然会想你啊。 孝福:因为爸爸平时打电话。 李子勋:你不会主动安慰爸爸吗? 孝福:因为我爸爸平时给我打电话很少。 李子勋:我们是假设,如果爸爸哭了,你会问爸爸说有什么事跟儿子讲,你有没有想主动安慰他? 孝福:肯定会的。 李子勋:肯定会的,但是刚才你没说,那好第三种情景,爸爸给你打了电话,突然就特别高兴,哈哈的笑,然后这个时候他也不告诉你为什么笑你会说什么? 孝福:我。 李子勋:你会跟他笑吗? 孝福:我肯定不会了,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笑,那可能跟着笑吧。 李子勋:你是跟爸爸问里为什么啊,那三种情况你最喜欢哪种情况?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孝福:应该说第三种吧。 李子勋:第三种,但是有过吗在你生活中? 孝福:没有。 李子勋:哪种方式有过? 孝福:因为爸爸平时打电话很少。 主持人:妈妈打电话是什么样呢? 孝福:妈妈打电话基本上问我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就是这样。 主持人:如果把现实的情况和李老师说的这三种情况都对比一下,你又喜欢哪一种呢? 孝福:还是喜欢第三种吧。 主持人:还是喜欢笑的这种。 李子勋:开始喜欢笑,为什么,是不是自己比较累? 孝福:因为父母生活开心点,我心里也肯定踏实了一些,这所有方面会有劲一点。 李子勋:这是你在担心,你在担心他们,你在关心爸爸妈妈? 孝福: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刚才孝福讲到前面两种情况,他好象都有点不知所措啊。 李子勋:可是没有经历过,一方面他没有想过,如果一个心理,其实他最后说明了,他是关心爸爸妈妈的,我说这两种情况就是希望他表达出怎么了,我能做什么,或者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毕竟是长大了对不对,但是他没说,他笑的时候他却说了,因为他们高兴我就放心,因为我担心他们,我希望他们在外面挺高兴得,其实还是表达出他的想法,只是他没有主动关怀的能力。 主持人:为什么要让他表达出对父母的关怀,而不让他去接受父母的关怀? 李子勋:说的很好,因为我跟他提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跟爸爸妈妈听的,爸爸妈妈会想到,其实他们可以自如的跟孩子交谈一些情感啊,方式啊,也会鼓励孩子多说,就是打回电话说,爸爸有10中听你讲话,爸爸就想听你的声音,你说什么都成,你们没有这样干过吧,假设这样干的话,可能孝福他的话就会增多,他不是单纯的接受,你身体好不好,好,学习好不好,好,就完了,爸爸不知道问什么,但是如果爸爸说我妈妈也说,我就想听孝福声音,我想听孝福笑,理解吗,你真会笑给他们听吗,会的,还是不会?属于你笑了爸爸和妈妈在外面才开心,你就会笑对不对。 主持人:爸爸跟妈妈有没有听到,李老师其实是建议你们,促进孝福来说话,而不是你们每次打电话说完了。 李子勋:就挂电话了。 妈妈 :谢谢你们的关怀。 主持人:可以理解这里面的区别啊?如果你们把更多的说话的机会让给他,他可能慢慢的就学会了怎么样去跟别人交往。 妈妈:小的时候很会说话,很爱说话的,后来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到了中学,怎么会成了这样呢,可能是我们父母不在家,小时候还在外婆家,因为外婆还跟他谈,就是到了中学,他感觉到孤独是不愿意说话,到了中学是,小学每天晚上回家,到了中学学习的时间长,我刚才说过了,他含我爷爷再去看外婆,他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打电话他讲,他说吗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我很累了,就是这样的吧。 主持人:象孝福的爸爸妈妈跟他不在身边,经常打电话,如果电话里面的交往是顺畅的,是不是也能解决孝福的交流问题? 李子勋:当然了,如果电话里面他能够自如的和爸爸妈妈谈他的感受,甚至他在学校别人叫他外号他不开心。 主持人:可以告诉父母? 李子勋:可以告诉父母,爸爸妈妈就会安慰他,这样他的心就和爸爸妈妈就连着的。 主持人:你看孝福你说啊,我不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其实如果里告诉他们,你们一块来谈这个问题的话,是可以交流你们的情感,不一定是造成他们担心的结果。 孝福:因为从小妈妈对我的事情都非常担心嘛,因为我这么说呢,妈妈晚上很小会睡不着觉的。 主持人:是啊,你看我们刚才说的一点,妈妈就是开始想的特别大了。 李子勋:但是孩子你们还没有想到,你跟爸爸讲了,爸爸说没事小时候我被叫的很难听的,我更不觉得这是一个,不要把这件事情看的很大,也许你内心就放松多了,而且是你爱你的爸爸都告诉你,这没事你都会接受下来。 主持人:会不会呢? 孝福:那是肯定的。 主持人:其实这句话就是讲给爸爸听的啊。如果儿子真的跟你说他被人叫外号的事情,你会跟他讲什么? 李子勋:你小时候有被叫过外号吗? 爸爸:叫也叫过。 李子勋:你记得是什么叫你? 爸爸:我小时候小,我头发黄,叫我黄毛。 主持人:黄毛啊。 李子勋:还是身体的啊,黄毛,就是头发比较黄啊。 爸爸:头发比较黄。 李子勋:小萝卜头总比黄毛好听,你看爸爸还不是长大的,也没有出什么麻烦。 爸爸:叫小萝卜头,那也不是什么。 李子勋:对,也不是太那个糟糕的名字。 主持人:爸爸这么一说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孝福:现在应该好多了。 主持人:所以你看你把你的痛苦告诉爸爸和妈妈,未必是增加他们的痛苦,也许他们痛苦没增加,反而你的痛苦少了? 孝福:那可能都会理解吧。 主持人:而在这个交流的过程当中,双方的感情又增进了。 李子勋:增进了,而且他从爸爸那得到了父爱,因为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他能够感受到一种爱,就是父亲的爱,属于他从来不向父亲要求,就是父亲想爱他已经找不到办法,只能说儿子学习怎么样,但是这个不能够完全展现出父爱,而更多是父亲的责任对吧。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啊,可能真的就是。 李子勋:你说得太多了。 主持人:缺乏交流的方式,不光是象留守的孩子,就是不留守的孩子,就是父母天天蹲在身边的,也可能只能问学校。 李子勋:以至于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要通过教育的,替代那个爱的方式,这是一个麻烦。 主持人:天天问学习,问成绩,就是在身边也是这样问的,所以虽然说他们分开了,但是如果做的好的话,可能表达的爱也会很顺畅,如果他们就是在一起,如果不是这种表达的方式,也照样会不顺畅? 李子勋:你说的很好,尤其是孩子的交流欲望,小时候孩子的交流欲望,当时的妈妈,妈妈总是用孩子的话来逗逗他,他开始说话,如果爸爸妈妈走了,他有姥姥爱说话,对吧,是婆婆还是姥姥? 主持人:外婆。 李子勋:外婆,外婆爱说话,那个时候孝福也爱说话,后来到了中学的时候,特的面前是爷爷,爷爷耳朵聋也不怎么说话,他跟同学也不怎么说话,他的语言功能就开始衰退,孩子的语言功能是需要刺激才能发展的,所以你们打电话多要让他开口说话,能做到吗爸爸妈妈? 妈妈:这一点应该做得到吧。 李子勋:他开头同样会说学习的事,说爸爸这段时间我们的学习成绩又提高了,你们不问他,他也会告诉你们,他知道你们关心这个,但是问题是不是你们问的,是他们愿意告诉你们的,感觉会不一样,理解吗。 主持人:我们这在试一下好不好。 李子勋:好啊。 主持人:拿起电话来了,爸爸妈妈在这边等着,你开始说。 李子勋:可以做一个模仿,看孝福怎么样告诉爸爸妈妈最近的消息。 主持人:说什么都行,不非得说学习。 李子勋:可以吗? 妈妈:这样也有的,他也经常问。 李子勋:让爸爸吧,爸爸拿起话筒来?做一个动作? 爸爸:喂? 孝福:你好。 爸爸:孝福啊。 李子勋:孝福接着往下说,你想告诉爸爸什么,什么都何以说出来,来吧。 主持人:来吧。 李子勋:你就说几句吧看看吧,不要啊,你不能够主动说话吗孝福? 孝福:我不喜欢说话。 李子勋:不主动的说话,被动的问你是可以,问你一句答应一句可以,但是让你主动找话题谈,你就显得比较困难是吗?你今天试试,在爸爸面前,你现在做的一切多是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你刚才说的就是说你担心他们,怕他们为你担心,那你现在主动的交流,不就是让爸爸妈妈为里放心吗?你觉得呢? 主持人:哪怕你说你们在外面放心,别累着,之类的都何以啊。 李子勋:对对,我很好。 主持人:老师很关心我。 李子勋:我有一个代理妈妈是刘老师。行吗。 爸爸:农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总有区别。 李子勋:那是可能的。 爸爸:农村的孩子一般没有城市孩子。 李子勋:活跃。 主持人:我们可以再试一下吗,多说一句都可以就进步了? 孝福:我害羞。 主持人:害羞啊,好吧,那就这样,其实我们已经告诉了爸爸妈妈,对孝福来说可能还是有点难度,我不知道这个难度跟父母不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关系? 李子勋:有一点关系,因为在身边他们交流多一点,可能会顺畅一点,如果老在外面,有些陌生感,哪怕不要说别,就是夫妻两个,一个人出来,两个人回来,刚开始两天仍然觉得有隔膜,说话有点小心,对吧,都是一样的,这样呢就爸爸妈妈已经看到了孝福这样一个情况,所以你们在打电话的时候,尽可能的听孝福来谈好吗,而是要提问。 主持人:我们的压力不够,如果你们真的一人两边一人拿一个话筒,你就是不说话,他一定会说话的,因为这是有压力的,我在听着你。 李子勋:实际上就是说孝福现在有5分钟爸爸会陪伴你5分钟,10分钟,爸爸想听听你说话,告诉我在你身边有趣的事,有趣的事情,不要问他的问题,要问他高兴的问题,妈妈我们从好事情开始交流,然后才涉及到他不好的,这样的话孝福嘴就容易打开了,好吗。 主持人:如果跟父母交流多起来的话,是不是跟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会多起来? 李子勋:那当然了,尤其是他在父母面前能够实现交流的功能或者是欲望,那么跟同学的交流就变得比较轻松了,因为他不是很大的压力,好吗,一个人老不说话,的确要说话有点困难,理解吗。 主持人:孝福可以试着从父母这开始,因为父母比较安全嘛,跟同学你又怕万一说错了是吧。 李子勋:为啊,行吗? 主持人:回去之后试一下,我们在这跟李老师在一起交流呢,机会也比较难得啊,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 孝福:没什么问题。 主持人:父母有什么问题吗? 妈妈:李老师啊,李老师你好? 李子勋:你好。 妈妈:我想问一下,我这个孩子,小的时候很爱说话,也很会说话,不让人担心,所以我就认为他很懂事这方面没有这个跟他说过你怎么不爱说话啊什么,怎么回事呢,这样的问题就是大了我们跟他少接触,就是这个问题出在这个上面吧,他很会说话,很爱说话的。 李子勋:这么说吧,如果这个孩子在没跟你们分离前,他是一个天真活泼外形的爱说话的孩子,但是你们走了以后,在你们走了以后,他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内向的,不爱说话的,胆怯的孩子,那你们的出走,你们的离开就有一定的依恋,属于从心理学看,如果他真的这样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把孝福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来解释,如果你觉得他有一个。 妈妈:从小都是。 李子勋:父亲也是这样认为吗,孝福离开你们真有那么大变化吗? 爸爸:肯定有啊,主要是跟他的身体吧,从小身体就不太好。 李子勋:不太好,也瘦嘛,你们离开他的时候才五六岁啊,五六岁就能看出他瘦吗? 爸爸:从小身体就不好。 主持人:也就是爸爸你不认为你们离开家以后他才有大的变化? 妈妈:身体瘦。 李子勋:我要问一问啊,孩子如果因为他在四五岁以前,他不太懂事理解吗,他没有他的意识,也没有他做决定的这样一个主观的一个能力,那么我就要问爸爸妈妈,孩子为什么不想长大,真的是你们不给他吃吗,还是给你他吃,他不想吃,或者他吃了消化不良,是哪种? 妈妈:一般东西他就不爱吃。 李子勋:那我就问你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应该是,就说你们带到他六岁长大,六岁离开他。 主持人:到底几岁? 妈妈:学前班上了一年吧,上了半年。 主持人:六岁还是七岁? 妈妈:应该是六岁,六岁半,七岁就上一年级了。 李子勋:这个孩子已经完成了跟爸爸妈妈的亲密啊,心理学经常说什么样的孩子不想长大,什么样的孩子会闹肚子呢,就是爸爸妈妈情绪不好,尤其是妈妈情绪不好,妈妈的情绪不好,或者妈妈对孩子的关心不是很细微,我不知道你喂他奶吗? 妈妈:他喝的是母奶,我自己喂他。 李子勋:喂了多久? 妈妈:一岁多,他不是拉肚子,他就是不爱吃饭。 李子勋:你的性格怎么样妈妈,你的性格? 妈妈:你看得出来我的性格吗。 李子勋:我看不出来,你在这,跟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区别? 妈妈:孩子小的时候。 主持人:你的脾气大吗? 爸爸:脾气啊。脾气跟孩子没有什么脾气。 李子勋:她哺乳孩子的时候,妈妈爱着急吗,爱哭吗或者爱生气吗? 爸爸:特别是孩子身体不好,爱哭,她掉眼泪。 李子勋:她掉眼泪,她抱孩子你看过吗,孩子舒服吗在她怀里? 爸爸:那肯定舒服。 李子勋:不知道,因为心理学有些时候是不准确的,如果孩子从小他生活在一个,比如说妈妈需要喂他的母乳,并不关心他,因为孩子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他要看你的眼睛,你小时候爱看孝福的眼睛吗? 妈妈:孝福就是现在回去他都要挨着我边上坐着。 李子勋:你喜欢看他的眼睛吗小时候? 妈妈:哪有父母不喜欢儿子的。 李子勋:所以我们找不到证据,但是如果孩子小时候要因为胃肠的东西老不愿意长大呢,就是他出生以后他生的动力,就是他想快乐比较少,因为孩子是根据快乐来长大的,如果环境是他不喜欢的,比如说太冷,撒了尿拉了屎没有很快的照料,或者喂奶的时候你不跟他说话。 妈妈:他小时候就很爱干净,根本就是现在他。 李子勋:小时候他怎么懂干净呢? 主持人:说的是他不懂事的。 李子勋:两岁,一岁,五岁前? 妈妈:就是他一生下来那时候啊,他就不怎么尿床。 李子勋:他足月吗生下来? 爸爸:足月。 李子勋:喂奶喂的时间长? 妈妈 :不长。 李子勋:多长啊? 妈妈:我们农村一般都一岁多两岁。 李子勋:那就是孩子天生就是说没有什么心理原因。 主持人:还没到时候,你看他爸爸倒时候就瘦嘛,到时候就胖了。 爸爸:遗传嘛。 李子勋:那这样我就知道了,你想想他爸爸说他小时候叫黄毛,黄毛就是营养不良嘛,头发都是黄的对吧,所以儿子也是营养不良,瘦瘦的,如果说是遗传的力量可以接受啊,妈妈找不到证据。 妈妈:他从小就是干净的,一点尿他就醒。 爸爸:抱着到医院去。 李子勋:因为她提出这个问题问我为什么瘦我找不到原因了。 妈妈:他很爱干净,不到一岁的时候。 李子勋:还有别的问题吗。 爸爸:我有这样的想法啊。 李子勋:你说? 爸爸:我的孩子两个月要中考了,只要是考不上高中,到北京来啊,象我们农村的呢,我们农村的。 李子勋:是不是象赵本山说的车票在哪报啊。你要问什么。 爸爸:我问啊,是不是对中考有影响,我是问这个。 李子勋:这样来讲吧,当我们把孝福内心的烦恼都把他剖析干净了,知道他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内心也踏实了,他回去以后呢,能面对高考内心是安静的,他不再为那些烦恼事情,包括他的外号,包括它的孤独感,他不愿意交往这一块,他就不再烦恼了。 爸爸:农村的风言风语啊是吧。 李子勋:你们这样讲啊,如果孝福真正能把我们在这跟张小琴在这聊天的内容理解了,那么回到他的学校只会对他的中考有帮助,因为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搁在这了,他回去的时候是一身轻松,不再思考这些问题了,包括老师也跟他来了,老师更对他有一些鼓励,会把我们今天谈到的东西提醒他,就是有些地方什么都不用考虑了,你就是考试,一切都等到高中再说,就刚才我们跟孝福谈到了对不对,这也是孝福的愿望,就是把所有的烦恼都搁置了,一切等到中考完了以后再说,所以呢这次是。 主持人:也看出来了,爸爸真的就是关心他的学习。 李子勋:估计不对他的学习影响,而却是促进孝福的心理成长。 主持人:爸爸心里想,心理成长不成长我不管,他先考上学再说。 爸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