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诗歌的西化.doc_第1页
我国古典诗歌的西化.doc_第2页
我国古典诗歌的西化.doc_第3页
我国古典诗歌的西化.doc_第4页
我国古典诗歌的西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我国古典诗歌的西传中国古典意象论的发展使“意象”这个词逐渐具有了丰富的含义,但西方意象论是否直接继承了我国关于意象的理论呢?国内评论界的研究已经证明,直接传入西方的是古典诗歌而非诗歌理论。然而,我国古典诗歌理论是古典诗歌特点的集中概括:诗歌创作发展了诗歌理论;诗歌理论又指导和丰富了诗歌创作。充盈着浓郁的“意”、“象”特征的古典诗歌传入西方,给国外诗坛带去了全新的气息,一些诗人如饥似渴地阅读、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并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手法,在英美文学界一度形成“中国热”。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的频繁往来及学者的互访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也漂洋过海,传到了大洋彼岸。据赵毅衡先生统计,在年至年间,美国各大报刊杂志刊登的对中国诗的评论“远远超过除法国外的其它任何国家”()。年至年间,诗刊杂志(Poetry,意象派和现代诗歌的喉舌刊物)刊登的对中国诗的翻译和模仿作品远远超过介绍日本、印度、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而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本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十年间竟达本之多。中外学者的互访交流和中国古诗的英译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西传的两个主要媒介。第一,中外学者的互访交流促成了中国诗的西传。这里,值得注意的西方学者及他们的主要活动有:哈丽特门罗(Harriet Monroe)曾在本世纪初和三十年代两度访华,并于第一次访华后返回芝加哥,立即着手筹办诗刊。她十分偏爱中国诗,经常会见留美的中国诗人,与他们畅谈中国的艺术和古典诗词。门罗还聘请诗人庞德担任诗刊的驻外编辑,她同有“女罗斯福”之称的艾米洛厄尔(Amy Lowell)也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而庞德和洛厄尔是公认的意象派两大领袖人物。诗刊的副主编尤妮斯蒂金斯(Eunice Tietjens)也曾访问过中国,回国后的作品中国剪影(Profiles from China,)享有很高声誉。意象派成员约翰哥尔德弗莱契(John Gould Fletcher)声称年后写的诗全是东方诗,并表明他的蓝色交响乐(The Blue Symphony)被诗刊采用的主要原因是诗中有对中国艺术的反响()。在此期间,中国诗人和学者在西方的活动无疑也促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西传。其中较为重要的中国学者当推赵元任、闻一多和胡适。赵元任获博士学位留哈佛大学任教后不久便于年月日接受洛厄尔的邀请前去做客。他们共同讨论中西诗歌,洛厄尔还把自己译的中国诗拿出来请赵元任指教。当时在美国留学的闻一多也见过洛厄尔,他们曾就中诗英译进行过探讨和交流。胡适在他的留学日记年月日那一页剪贴了一张纽约时报书评版登载的意象派宣言,并批注说:“此派所主张与我所主张多相似之处。”年,胡适发表谈新诗,主张“语气的自然节奏”和“用字和谐”,他说“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胡适尝试集中的许多作品都被认为是模仿意象派之作。虽然对这些中国学者在美国介绍中国诗的活动了解不多,但他们与意象派有过接触并对意象派理论表示认同,这一点却是事实。第二,一些诗人和汉学家的译作直接把中国古典诗歌介绍到了西方。新诗运动期间,中国诗被大量翻译介绍到西方。诗人庞德根据著名汉学家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Cathay,又译华夏集),收录了首中国古典诗歌。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笔记译成神州集(Arthur Waley),出版了他译的汉诗一百七十首(One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意象派女领袖艾米洛厄尔与弗洛伦斯艾斯库(Florence Ayscough)合译松花笺(Fir Flower Tablets,)。“松花笺”本是唐朝女诗人薛涛自制并用来写诗的彩色笺,洛厄尔的译诗集封面印了这三个汉字,表明了她对中国文学的爱好。此外,当时比较权威性的汉诗英译作品还有威特宾纳与江亢虎根据蘅塘退士本唐诗三百首翻译的群玉山头(The Jade Mountains,又译玉山)。中西学者的互访交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使中国古典诗歌同诗歌理论一道走入了西方世界。三意象派诗人对我国古典诗歌的误解和模仿上文已经提到,一些意象派诗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汉诗英译的工作,而其他意象派诗人则是从前文提到的汉诗英译本中了解了中国诗歌。然而,中诗英译之后毕竟与原文产生很大差异。宾纳和江亢虎合译的唐诗三百首大部分出于宾纳之手,对那些典故颇多的诗他很感棘手。庞德的译诗主要依据费诺罗萨的注释和笔记,他本人虽曾对汉字做过研究,但也只是发现了部分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可是,汉字的发展早已脱离象形阶段,因而他的译诗出现了明显的讹误。洛厄尔的翻译也极富个人特征。年月日,她在给哈丽特门罗的信中兴奋地记录了她的伟大发现:我作出了一个发现,先前西方所有关于中国诗的著作从未提及,但我相信在中国文人中此事尽人皆知,我指的是:每个汉字的字根使此字带上言外之义,就象我们语言中的形容词。我们不可能按汉字的字面意义译诗,每个字都必须追寻其组成,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同义的其它字。洛厄尔发现汉字可以拆散释义,便用这种方法译了许多唐诗。赵元任先生在仔细研读了洛厄尔的译诗之后立刻写信给她,批评这种译法。宾纳更是切中要害地指出:他们(中国诗人)的文字中含着比喻,但我们的文字也一样,只是程度少些而已。如果在译中国诗时要把象形文字组成的比喻拉出来,那跟译英语诗要翻出词源一样,是错误的。()意象派诗人不仅发现汉字可拆释,而且他们还在汉字中看到了图画,他们甚至认为汉字本身就是“图画文字”(Pictogram),可以通过“拆字”(split-up)来解释其含义。庞德因为拆字竟闹出了笑话,他在诗章第章中,引用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句,却把它译成“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显然,他的“白色的翅膀”是拆了古体“”字而得出的。意象派诗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歪曲了原诗的含义,而且他们的译诗往往句子结构冗长,丧失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风格。然而,意象派诗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积极翻译、介绍中国诗歌,与此同时,竞相模仿中国诗歌而创作新诗。意象派的代表诗作反映出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仿。意象派的压卷之作是庞德的地铁站内(“In The Station of a Metro”)。这首诗写成后几经删改,最后一稿只有两行: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普遍的译法为:这些面孔在人群中幽灵般地显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多数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模仿日本俳句的,庞德自己在漩涡主义(Vorticism,)一文里也曾提到一首日本俳句:The footsteps of the cat upon the snow:are like the plum blossoms“雪地上猫的脚印好似梅花的花瓣。”但这首诗里有两个关键的词“are like”(“好似”)却没有出现在庞德的诗中,相比之下,这首日本徘句更像是比喻而非意象了。意象用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把要描写的事物与诗人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并列放置而不用任何关联词语来连接。流沙河先生在他的评介文章中提到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过与庞德诗类似的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同样两句,一句是面孔,一句是花,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这样比较起来,庞德的诗则更像白居易的这两句诗了。庞德在删改地铁站内时究竟是否读过白居易的诗,我们无须考证,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庞德在首次印刷这首诗时划分了节奏单元,于是,原诗变成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in the crowd:Petalson a wet,blackbough这样做的目的,叶维廉先生(Wailim Yip)解释为“把诗安排成感知的短语”(phrases of perception)();休肯纳(Hugh Kenner)认为,“庞德的意图是提醒读者,他是在模仿中国诗,可能他认为被空间隔开的每个小单元在汉语中可以表现在一个象形字中”()。庞德自己则说,是“很小心地标明了节奏单元(rhythmical units)之间的空间”()。这种语法切分显然是模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疑,在庞德心目中,这首诗若译为汉语,应成为两句各有三个“节奏单元”的诗人群面孔出现黑湿树枝花瓣庞德本人曾谈到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一日,他步出地铁站,偶然抬头瞥见人群中一些妇女和孩子的美丽面庞,他强烈意识到这些面孔与阴暗、潮湿的地铁站极不协调,于是,诗人便力图再现这种印象,几经曲折,最后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图画湿漉漉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这就是庞德刻意寻求的意象了。庞德说,“与其写万卷书,不如一生只写一个意象”(),足见其对意象的重视程度。诚然,我国古诗中确有意象迭加的范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与汉语的语法特点密不可分。孙绍振先生在评论中国古典诗歌时说:“它所擅长的是情景交融,它所追求的是意境。它往往避免形象间的逻辑关系的过分明确,它往往省略有助于逻辑推理的连接词以及明确语法关系的介词。”()也正因为以上原因,中国的古典诗歌才出现了“多重暗示、多线发展”()的特点,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恰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叶维廉在他的一篇比较文学论文中说:中国古典诗歌多重暗示的特点“是跟文言对于语法的超脱以及词性自由有关的;而这种作为诗媒介的文言表达方式,又积淀着中国的传统生活风范与审美意识。相比之下,西方重分析演绎的思维特征,语法严谨细分的语言,就很难形成类似中国古典诗的那种特色。”()意象派诗人不仅模仿中国古诗运用意象的手法,还模仿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创作。庞德就曾模仿一些古诗只用名词、省略动词的特点写成了他的诗章第四十九章:Rain;empty river;a voyage,Fire from frozen cloud,heavy rain in the twilightUnder the cabin roof was one lanternThe reeds are heavy;bent;and the bamboos speak as if weeping。这几行诗译成汉语为:“雨、荒江、旅人。冻云,闪电;豪雨,暮天。小舟中孤灯。芦苇沉重,低垂。竹林萧萧,似在泣诉。”从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庞德为模仿中国古典诗歌所作的尝试,但由于语言的局限,他的这首诗并未能如一些中国诗那样完全摆脱动词的束缚。四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影响之界定人们或许会问,西方意象派诗人为何对中国古典诗词这样感兴趣呢?为什么他们身处千山万水之外还介绍中国诗呢?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十九世界末、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处于政治、经济急骤变化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便是这些矛盾尖锐化的产物。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受到冲击,发生变化。面对新的社会生活,诗人们感到必须探寻一种新的方式来创作诗歌。年月日,在伦敦索霍区的一家酒店,一个非正式的“诗人俱乐部”宣告成立。在此后的几年间,俱乐部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团体,每星期四晚上聚会一次。诗人们讨论英美现代诗歌状况以及如何运用自由诗体等问题,意象派就这样产生了。年,意象派杂志诗刊月号发表了由弗林特(FSFlint)执笔的意象主义(“Imagisme”),这被称为“意象主义宣言”的文章中规定了诗歌创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直接处理无论主观或客观的“事物”;()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词;()至于节奏,要用连续的音乐性语言,而不受节拍的束缚。年洛厄尔编选的意象派诗选(Des Imagistes)出版。在“序言”中,格厄尔把三项原则发展为诗歌创作的六原则。而恰在此间,中国古典诗歌被翻译、介绍到西方,意象主义者从中国诗歌中看到了他们着意寻求的意象,找到了他们崇尚的自然、凝炼和简洁。如果说,历史要求意象主义必须创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诗,那么,中国古典诗歌则为意象主义者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生动的范例,中国古典诗歌无疑对意象主义新诗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当然,要对中国诗的影响做出客观的评价,还应注意这样两点:第一,意象派诗人接受的中国诗并非中国诗本身,而是“中国化了的中国诗”()。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把中国诗变成非中国诗,而是更加突出了古典诗的含蓄、意象鲜明等特点,适应了新诗运动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译者对汉诗的拆译和误解,中国诗传到西方时已大部分丧失了原有的格律,意象派诗人于是认为中国诗本身就是自由体诗,因而大肆宣扬“vers libre ”,即自由诗或无韵诗。英语译者已使中国诗在形式上现代化,这无疑推动了现代诗歌运动的发展。可以想象,即使当初意象派诗人们认识到了中国诗严格的格律,他们也不会盲目模仿的,因为他们执意反对的正是维多利亚时代过多强调韵律的诗风。他们决不会抛弃了古板的英诗传统又去追求格律严密的中国诗歌的风格。第二,与中国古典诗歌同时影响了意象派诗人的还有其他的文艺流派和文化传统,其中较重要的当属法国的象征主义。以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为首的象征主义诗人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是息息相通的,对传统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坚决的抨击。他们的诗歌及创作原则无疑对意象派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英美意象派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模仿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而是继续从日本的俳句、和歌以及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汲取精华,发展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们称中国古典诗歌为“意象主义这条龙”,与法国“象征主义这条蛇”并列为意象派的两个主要来源()。但实际上,庞德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