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安全制度 _第1页
铁路企业安全制度 _第2页
铁路企业安全制度 _第3页
铁路企业安全制度 _第4页
铁路企业安全制度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铁路企业安全制度 铁路企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有着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资源,发挥着重要的国民经济骨干作用,无愧于大动脉的作用和称号。今天的铁路运输,已成阶梯式的发展趋势,在技术、人员素质、安全管理等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放眼观望今天的铁路企业(指运输企业,以下同),除了硬件设施在不断更新,人员文化素质普片有所提高外,其余,几乎与从前相同。企业管理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克服国有企业的管理弊端,应当引起每位员工的充分重视。本人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索,提出几点思考意见,希望能 抛砖引玉,激起共鸣,为我们铁路企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而做出贡献。 一、 轻规矩,重活动,缺乏长效机制 这里说的规矩,是指规章制度,是维护企业有序运行的机制;所说的活动,是指阶段性,临时性的企业管理活动,是长效机制的有效补充。如今,普片存在的问题是活动太多,太繁,太滥;有些活动是贯穿全年;有些运动又是变着名称轮番搞。以南昌路局为例,近二三年围绕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大的活动有: 二二三安全工作法 、 贯彻 9011 国际标准 、 从我做起反违章,众志成城创平安活动 、 安全质量专项考核 、 贯 彻四个文件 、 创建安全优质段 ;小的活动有: 五查两反一整治 、 反思2 / 5 大教育大检查大整治 、 两大、三增 、 大检查大整治 ;没完没了的活动: 安全反思 、 专项整治 、 创岗建区 、 百日反思 。以上频繁活动,都要令基层站段、车间、班组付出相当的精力,都要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过多的活动,措施,已趋于法无定制,无所适从,身心倦怠的地步;有些同志已达到 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思想境界。无怪乎从路局到车间各管理层都在往下大骂 活动不重视、思想不端正 。这样的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充其量只是文人 笔下的花絮。 其实,基层单位经过多年的运作,已经集聚丰富的管理经验,培养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根据地域的不同和人文的差异,各站段、车间、班组在管理机制上各有优势和特色,只有依据时事的变化而努力修订和完善长效机制,并着力推行之,方能在职工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需要长期的贯彻和培养,政治运动似的急风暴雨,可以收到一时的功效,可是人,不能指靠强心针过日子。长效的制度,平和的氛围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适当的活动,是长效机制的有力补充,应定位于亡羊补牢的措施,经过实践的 检验,最终应当升华为理论的认识,收归于长效机制之中。而频繁的活动无外乎三个基本原因:一是,长效机制不健全,漏洞百出;二是,没有管理的底气,对企业的有效运作缺乏思路和预见,于是便见异思迁,朝令3 / 5 夕改;三是,管理者为政绩而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和眼球刺激,与地方官员的面子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重声势,轻务实,不求实效几何 铁路这个老牌国有大企业当然具有国有企业的通病,为什么是通病,你看现在县、市一级还有国有企业吗?没有,因为致命的病几乎全军覆没。如果我们铁路企业与前 20 年的管理模式基本一样而 如今能够照样加工资,那不是我们的一贯先进,而正是媒体不断攻击的垄断行为。其通病,就有一个务虚的问题。按道理,企业在管理上应当追求实效,而我们铁路企业却并非如此。比如吧,把效果吹上天 三标 建设,亦即创建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活动。岗位天天打分、台帐天天写、会议月月开,归根结底,就是工班长的津贴相差两斤猪肉钱,既不与职工收入挂钩(有要求、但无相关奖金可挂),又不与下岗淘汰有关(创建和 也不与晋职晋级有缘。于是,一系列的造假和敷衍就诞生了。再说近两年实行的安全质量专项考核活动,原意将一定的收入与安全质量挂钩,围绕着该项机制产生了一系列台帐和报表,其初衷是积极的,也起到良好的预期,然而,过了头也就变味了。例如,规定了部分管理人员每月要检查多少问题,要扣多少钱才算完成任务,才能拿到某某报酬。笔者有次外出与一名安全监察同室,无意间聊起了这些事,他说: 以前没有检查任务时,我们尽力地去检查问题,并4 / 5 对发现的问题与被检单位沟通,共同探讨整改措施和对策,其目的就是积极地检查问题和帮助被检单位解决问题,被检单位很乐于接受并友善地接待,毕竟监察人员较 为专业,那有树木不喜欢啄木鸟呢!而今,形势变了,一张信息单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别人已经把我当瘟神,那种面对面共同研讨问题的和 果最好),于是干我们这一行的只要完成检查信息定量指标,哪怕发现再多问题也不说了,下个月还要吃饭呢!再说多开单子惹毛了谁还不乱棍打死(有点夸张) 。给管理人员量化考核指标,委实不妥,首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应当相信管理人员能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次,可以用倒查的方法检验管理人员的作风和素质。定期或者在发现安全隐患、事故、事苗时,查他的管理 记录和管理方法,查他的标准(制度)执行情况,决定其升降和去留,用大手笔考核并广而告知。也就是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允许差异的存在。 人才培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在铁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站段的日常活动中就有了学技练功的制度,也就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当然也就有了竞赛,也就有了大张旗鼓的横幅、标语、照片等等宣传。其实效呢?几乎为零。说说竞赛吧,要作业人员放下手中的工作(停工停产)这是难点之一;车间工种5 / 5 繁杂,工作对象差异,很难有可比性, 失去竞赛意义,这是难点之二;内在动力不足,没有原动力,这是关键原因。在我们这样的企业,技术业务水平的高低,几乎不影响经济收入,技能工资与工龄有关,与实际技能水平无任何瓜葛,也就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境界:一名技术工人带的徒弟,只要徒弟工龄比师傅高,师傅的收入是不如徒弟的。如此一来,谁还学技?谁还练功?这是难点之三。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