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讨论稿).doc_第1页
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讨论稿).doc_第2页
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讨论稿).doc_第3页
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讨论稿).doc_第4页
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讨论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讨论稿)常德市建设局管线普查办公室年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41.1一般规定41.2地下管线探测精度5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5第二章 已有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82.1一般规定82.1现况调绘的工作内容9第三章地下管线的探查103.1一般规定103.2实地调查113.3仪器检查12第四章 地下管线测量144.1一般规定144.2控制测量144.3已有地下管线测量164.4新建地下管线测量16第五章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165.1建库数据的提交165.2管线数据库数据结构24第六章地下管线图的编绘276.1一般规定276.2综合地下管线图的编绘286.3专业地下管线图的编绘28第七章工程监理297.1一般工程297.2探测工程的监理的工作29第八章普查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08.1一般规定308.2检查308.3探测质量评定318.4验收34第九章附则34第十章附录35附录A地下管线的代号和颜色35附录B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35附录C管线点符号图例与代码35附录D明显管线点调查表35附录E隐蔽管线点探测手续35附录F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35附录G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代码表35附录H地下管线普查单位代码表35附录I道路名称代码表35第一章 总则1.1一般规定1.1.1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保证。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做好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统一常德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基础资料编绘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程。1.1.2 常德市地下管线普查与基础资料编绘应符合本规程的技术要求。本规程未明确的规定按CJJ61-94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和CJJ8-99城市测量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1.3 本规程所定义的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埋设于常德市地下空间的各种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煤气、热力、电力(380以上供电线路)、有线电视、电信、市话、长话、工业管道等管道沟道及直埋电缆等市政公用管线和铁路部队等其他单位专用管线。1.1.4 地下管线普查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高程)、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建设时间和权属单位。并编绘地下管线平面图(综合管线图、专业管线图)。1.1.5 地下管线普查范围为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8的道路、街巷沿线范围的地下管线(应普查的道路、街巷名称见附录)。机关、单位、工厂、居民生活区、院校庭院内部不查,但是若有穿越上述非普查区域连贯的市政公用管线(给水100、排水300、热力200、煤气100、电力、路灯、交通信号、电信全部)不能中断。上述非普查范围,如需管线图时,由权属单位或投资方出资委托另行探测。1.1.6 地下管线探测与基础资料编制采用常德德山坐标系及黄海高程系,并由常德市规划局统一提供测量控制资料与数字地形图。1.1.7 市政工程管线管理部门必须对归档后的地下管线普查成果资料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更新。1.1.8 在普查过程中,建库部门应同步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数据库采用的管线资料必须符合规程的规定。1.1.9 普查单位进行管线探测时应按规定的计算机数据格式采集与存储数据,探测成果后要置入地下管线数据库和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管理与应用。1.1.10 地下管线探测基本地形图比例尺选用1:500,无1:500地形图可用1:1000数字地形图放大,地形图符号基本达到现行图式要求。1.2 地下管线探测精度1.2.1 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按1.2.1的规定执行。地下管线探查精度表1.2.1管线中心埋深()水平位置限差()埋深限差()11015215(50.1)220上表中为管线中心埋深值,单位为。1.2.2 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5,相对于邻近解析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2(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1.2.3 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实际地下管线的线位与邻近地上建(构)筑物、道路中心线及相邻管线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1.3.1 地下管线普查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已有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及资料的收集。(2)地下管线实地调查。(3)地下管线探查。(4)地下管线测量。(5)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6)地下管线图的编绘。(7)地下管线普查成果检查验收与归档。(8)建立地下管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1.3.2 地下管线探测的取舍标准按表1.3.2执行。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表1.3.2管线种类取舍标准备注给水内径100mm排水(含雨、污、合流)方沟400mm400mm,内径300mm污、雨水通雨水蓖子得支管不测煤气全测电力电压380v路灯全测电信全测包括联通、移动军用光缆全测绝密除外铁路通信全测交警信号全测工业管道全测有限电视全测热力全测综合管沟全测1.3.3 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点是指管线的特征点(简称特征点)及附属设施中心点(简称附属物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明显管线点是管线投影中心位置在实地明显可直接定位的。隐蔽管线点是因管线隐蔽需采用仪器探测的方法或打样洞测探的。1.3.4 地下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按表1.3.4执行。1.3.5 地下管线探测应遵循下列基本程序:接受任务、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检验、物探方法试验、编写测区技术设计书、建立测量控制网、明显管线点实地调查、隐蔽管线点仪器探查、管线点测量、地下管线计算机数据文件和管线图编绘、普查成果资料的整理和编写技术总结报告书、提交普查成果资料。1.3.6 地下管线探测任务由常德市授权单位(简称管线办)以合同书的形式委托勘察单位承担。合同书签订前要对勘察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合同书的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证书的等级及编号、任务合同书编号、工程名称、测区位置及范围、任务内容和技术要求、应提交的成果、工程期限、工程总造价、付款方式及有关责任和奖罚规定等。1.3.7 在地下管线探测前,必须全面搜集和整理测区范围内已有的地下管线资料和有关的测区控制资料,包括:(1)调绘在1:2000地形图上的各专业管线现状图。(2)各种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3)测区已有的测量控制成果资料。地形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表1.3.4管线种类地面建(构)筑物管线点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特征点附属物给水水源井、净化池、泵站、水塔、清水池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阀门、放水口、排气(泥)阀、水表、消防栓、各种窨井管径管顶及地面高排水(含雨、污、合流)化粪池、净化池、沉淀池、泵站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进出水口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冲洗井、沉泥井、排污装置管径、断面尺寸管底、方沟底、沉泥井底及地面高电力变电室、配电房、高压线塔、杆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上杆变压器、接线箱、各种窨井、通风孔电压值、管沟(道)断面尺寸缆顶、沟(道)顶及地面高电信变换站、控制室、差转台、发射塔(杆)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上杆人孔井、手孔井、接线箱保护材料的断面尺寸管块顶及地面高、直埋缆顶煤气煤气站、调压房、储气柜、抽水井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排气装置、阀门、凝水缸各种窨井管径管顶及地面高工业管道动力站、冷却塔、支架、加压站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排液、排污装置、各种窨井、阀门管径管顶及地面高热力管道锅炉房、换热站、动力站、储气罐弯头、变径点、变深点、变材点、多通点阀门、检修井管径、管沟(道)断面尺寸管顶、沟(道)顶及地面高注:1、部队、铁路、民航等其他部门的地下管线参照本表规定执行,但应注明权属单位及用途。2、电力、热力管沟(道)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沟(道)几何中心位置,管线埋深:电力以管沟(道)内最上一条电缆埋深为准、热力测至管线外顶;管沟(道)埋深测至沟(道)外顶;并注明管沟几何尺寸;电信管块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块几何中心,埋深为管块顶。3、军用光缆参照本表中的电信的规定执行,但应注明权属单位。1.3.8 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主要内容包括:(1) 核查搜集的资料,评价资料的可信度和可利用度。(2) 察看探测区内的地物、地貌、交通情况、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地球物理条件及各种可能产生干扰的因素。(3) 核查测区内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情况。1.3.9 踏勘结束后,应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物理场条件下的地下管线进行物探方法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物探方法实验报告和测区技术设计书,测区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应包括:(1) 探测工作的目的、任务、范围、探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计划工期。(2) 测区内地下管线物理场特征和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分析、测区地形图测量控制资料分析、交通条件等可能对探测工作造成影响的因素分析。(3) 探查方法有效性选择,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及具体技术措施。(4) 测量控制与管线点连测、管线数据文件和管线图编绘的工作方法及具体要求。(5) 作业质量保证体系与作业安全具体措施。(6)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7) 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进度。(8) 劳动组织、仪器、设备、材料计划。(9) 应提交的成果资料。第二章已有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2.1 一般规定2.1.1 已有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是地下管线普查的重要环节和基础。现况调绘是指对已埋设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并将其位置转绘在现有的常德市1:2000地形图上(蓝晒图)。2.1.2 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必须按管线办下达的调绘任务、范围和要求,负责组织熟悉管线情况的专业人员进行已有地下管线调绘工作。市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维护、疏导、解决与探测有关的交通安全问题。2.1.3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应按本规定对本专业的地下管线进行现况调绘,并编制现况调绘图和有关资料提交管线办统一管理,作为地下管线探测的依据。2.2 现况调绘的工作内容2.2.1 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接收现况调绘任务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搜集已有地下管线资料,包括:(1) 地下管线设计图。(2) 地下管线的施工图、技术说明。(3) 地下管线竣工图、技术说明。(4) 常德市原有综合管线图。(5) 常德市大比例尺现势地形图。(6) 常德市控制测量成果。2.2.2 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调整、分类。将管线位置转绘到1:2000地形图上,编制成现况调绘图。2.2.3 已有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根据管线竣工图所示尺寸进行转给,如无竣工图及竣工测量资料的管线,可根据其设计图和施工图及有关资料进行转给。2.2.4 转绘管线应根据管线特征点的有关坐标数据展绘,如无坐标数据,可根据管线与邻近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路边线、道路中心线等得相互关系展绘。依比例转绘的内容按本规定1.3.4条规定执行。2.2.5 已有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采用彩色的透明色笔并按照附录所规定的颜色转绘,线粗不大于0.7mm。转绘图式按5.2.4图例执行。现况调绘图必须注明管线的权属单位、管径、规格、材质、性质、埋设年代。2.2.6 现况调绘完成后,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应向管线办提交下列资料:(1) 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2) 已有地下管线成果表。第二章 地下管线的探查3.1 一般规定3.1.1 地下管线探查应在管线现况调绘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但不论采用何技术、方法,其探测精度必须满足第1.2.1条的规定。3.1.2 地下管线探查应查清各种管线的敷设状况、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并在地面上设置地下管线投影中心标志点作为连测的管线点。同时应查明管线种类、性质、管径、规格、材质、载体特征、电压(压力)值、电缆条数、管块孔数、权属单位、附属设施等。其中埋设在同一管块中的不同材质的电信电缆要分别查明,并在明显管线点调查表的材质、电缆条数栏和综合管线图的扯旗中注明。3.1.3 地下管线点标志一般设置在特征点上,在无特征点的直线段上也应设置管线点,其设置间距应不大于70米。特征点包括分支点、转折点、起讫点、变探点、变径点、变材点、上杆等。地下管线立体交叉时,应在避开交叉电磁场干扰的条件下,尽量靠近交叉点设置管线点。附属物点包括:接线箱、变压器、人孔井、手孔井、阀门井、各种窨井、仪表井等中心点。3.1.4 对于有两个人以上入口(多盖)或阀门的地下管线检修井,要实测出检修井地下空间的实际范围,井内的特征点和附属物均要按实际位置探测,点性和属性要据实填写;电信管线在进出检修井的实际位置定管线点,管线图上井内不连线;提交的数据文件均要按实际编制连接关系。3.1.5 当地下管线的特征点和阀门,偏离地下管线中心线的距离大于20cm时,按管线实际位置实测管线点,偏离地下管线的附属物实测其点位和高程。3.1.6 宽度大于和等于1.5米的综合管沟以及以沟(道)形式埋设的其他地下管线(人防工事中的地下管线另行规定),要实测沟(道)的平面位置和埋深,平面位置测沟(道)的几何中心,埋深测至沟(道)外顶(若看不到外顶,水泥园管和砖混结构的沟道测至内顶后改正至几何中心,预制盖板顶按盖板实际厚度改正),用沟(道)权属单位管线颜色的虚线表示,综合管沟内的其他地下管线分别探测;排水暗渠测至内底。3.1.7 当地下管线弯曲时,应在圆弧起点和中点上设置管线点,当圆弧较大或是不规则弯曲时,适当增加管线点,以保证其弯曲特征。3.1.8 对隐蔽管线点应采用仪器探查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搜索、定位、定深和追踪。3.1.9 管线点的编号采用物探点号和图上点号两种方式。物探点号由管线类别代码和数字组成,其中管线类别代码按附录执行,物探点号必须全测去唯一;图上点号由管线类别代码和数字组成,以每一幅1:500地形图为单元顺序编号(如J12表示给水管道第12号管线点,M12表示煤气管道第12号管线点,余此类推)。编号原则是先干管,后支管,顺序为由西到东,由北到南。3.1.10 管线点的地面标志,应保证在管线探测成果验收前不毁失、不移位和易于识别,用统一规格的铁钉(硬化路面)、木桩(沙、土路面)打入地面至平,用红色油漆以铁钉为中心(或附属设施井盖中心位置)刻注上几好“”及管线点号,并在管线点附近明显且能长期保留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上,用红色油漆标注管线点号和栓距(书写时应保持市容环境的美观),以便于实地寻找。3.1.11 探查作业时应注意安全,必须按附录的安全保护规定进行作业。3.2 实习调查3.2.1 实地调查应在现况调绘图已经标示了各类地下管线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地核查,并对明显管线点作连接调查、量测,填写明显管线点调查表,同事确定必须用仪器探查的管线段。3.2.2 明显管线点调查的各种数据应直接开井量测,并必须采用经检验的钢尺进行读数至厘米。3.2.3 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按表3.2.3执行。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表3.2.3管线类别埋深断面尺寸载体特征管线材质管道流体性质管块孔数电缆条数附属设施权属单位建设日期管(沟块)外顶管(沟块)内底管径宽高电力电压流向给水排水(含雨、污水)管道方沟煤气电力路灯交警灯直埋沟道有线电视直埋沟道电信联通铁通移动交警信号军用光缆直埋管块工业管道热力直埋管沟注:1、表中“”为应调查项目。2、部队、铁路、民航及其它专用管线所需调查项目,参照本表规定执行。3.2.4 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宜邀请熟悉管线情况的有关人员参加。3.3 仪器检查3.3.1 仪器检查是在现况编绘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下管线物理场条件,选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和仪器对地下管线的隐蔽管线段进行探查。3.3.2 采用物探仪器探查地下管线,在现况资料不足或重要及复杂地段(如交叉路口等)进行搜索时,应进行重复扫描以确保管线无遗漏。3.3.3 探查地下管线,可供选择的方法有:电磁法、电波法、直流电法、磁测法、地震波法、红外辐射法等。不论选用何种物探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被探查的地下管线与其周围地下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性差异。(2) 被探查的地下管线所产生的异常场有足够的强度,能在地面上用仪器观测到,并能从干扰背景场中清楚地分辨出被查地下管线的异常。(3) 探查精度达到本规程第1.2.1条的要求。物探方法和技术参数的选择,还应根据探查对象、探查任务、地下介质条件、干扰因素等并经过方法试验确定。3.3.4 测区开始探查前,应选用不同的仪器及不同工作方式并选择不同物理条件和有代表性的路段(不同管线与埋深情况)进行方法试验,通过在当地已有地下管线上的数据比较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开挖点验证、校核,确定该方法和仪器的有效性及精度,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法、合适的工作频率、最佳收发距,并确定该方法和仪器测深的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数。3.3.5 每一测区开始探查前、新购仪器投入使用前、仪器经大修、长期停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对仪器的性能和各项指标按说明书的要求作全面检查,检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每天作业前后,应检查仪器的电池、电压。3.3.6 探查仪器的选用,除应与方法试验所确定的方法相适应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 有较高的分辨率、较强的抗干扰的能力,在被探查的地下管线上有明显的异常信号,并能分辨管线产生的信号与干扰信号。(2) 满足本规程第1.2.1条所规定的探查精度,并对相邻管线有较强的分辨能力。(3) 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磁距具有可选性,能满足测区探查深度的要求。(4) 轻便、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有良好的显示功能。非电磁感应类专用地下管线探查仪应符合相应物探技术标准。(5) 有快速定位、定深的操作功能。(6) 结构坚固、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适应各种自然环境。3.3.7 探查地下管线应遵循如下原则:(1) 从已知到未知。(2) 从简单到复杂。(3) 优先采用轻便、有效、快速、成本低的方法。(4) 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探查方法或方法互相验证。3.3.8 探查金属管线,宜采用磁偶极感应法,也可采用电偶极感应法。探查铁磁性管道可选用磁测法。甚低频接收条件好得地区,可采用甚低频法。50HZ被动源法只能在扫描和追踪电力管线时使用。3.3.9 探查非金属管线应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或示踪电磁法。3.3.10 用电磁感应类专用地下管线仪定深时,可采用直读法、极值法或比值法等,选用何种方法定深,应根据方法试验确定。定深的管线点,一般情况下应选在被查管线前后至少4倍埋深范围内是单一的直管线,中间无分支或弯曲、且相邻平行管线之间的间距应大于被查管线埋深的1.5倍以上或其干扰能被有效抑制。上述条件未能满足时,仪器的读数可作参考。3.3.11 被查金属管线邻近有较多平行管线或管线分布情况较复杂时,宜采用直连法、夹钳感应法、压线法或选择激发法等方式进行探查。采用直连法时,应把信号施加点上的绝缘层刮干净,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接地电极应布设合理,接地点上应有良好的接地条件。采用直接感应法时,夹钳应套在被查管线上,保证夹钳街头通路。当定深的管线点周围管线复杂、测深出现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应直接开挖进行量测。3.3.12 采用感应法探查地下管线时,应使管线和收发系统的电磁波传递处于最佳耦合状态,保持适当的收发距离,使接收机既能接收到足够强的地下管线感应电磁场,又不受发射机一次场得干扰。3.3.13 野外作业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操作。现场用钢笔或铅笔按管线点探查手薄所列项目填写清楚,并应详细地将各种管线的走向、连接关系、管线点编号等标注在1:500地形图上形成探查草图,交付测绘作业工序使用。一切原始记录、记事项目要整齐、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转抄。第四章地下管线测量4.1 一般规定4.1.1 地下管线测量包括控制测量、管线点连测:4.1.2进行地下管线测量前,应搜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测量资料,并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险测。对缺少已有控制的地区,基本控制的建立应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下同)的规定进行。4.1.3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必须以探查草图为依据,外业工作为保证各工序间顺利衔接,物探与测量作业应密切配合。4.1.4地下管线测量应采用解析法,按数字成图的要求,以电子全站仪或测距经纬仪观测,电子手簿记录。其测量精度应符合规定第1.2.2条的规定。4.1.5地下管线高程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亦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其精度应满足本规定第1.2.2条的规定。4.1.6各项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验和校正。其检校及观测值的改正按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4.1.7测量成果应遵守规定的计算机文件数据格式。4.2控制测量4.2.1控制测量应以常德市城市等级导线点和水准点为依据。平面控制测量沿管线点以串测的形式布设电磁波测距导线,高程控制宜沿管线点布设水准线路,亦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4.2.2已有城市等级导线点,如遇毁失,局部不能满足电磁波测距导线布设的需要时,由市管线办同意安排补测。4.2.3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3的规定。其观测方法和布设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第四章有关规定执行。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不超过两次符合。再一次符合导线点上可以采用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但测距边不得超过100,不得以坐标点再发展图根点。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3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1000100201401/4000注:为测站数。4.2.4 测距仪测距可采用单程测距,一测回读数较差在1cm内取中,并加测距仪常数改正,正用垂直角进行斜距改平。4.2.5 因地形限制点侧边测距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三条边,总长度不超过300米得支导线,水平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和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0。在实际作业中,允许在一次附合导线上采用具有两条定向边的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极坐标边长不大于150米。4.2.6 串测管线点的图根导线,布设在管线点的图根点,其编号与物探点号一致,并应编制导线略图。4.2.7 图根水准的布设按城市测量规范的规定执行,但线路长不得超过4km,并不得采用只有一个已知点的闭合水准路线。4.2.8 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并必须采用双程测距。仪器高和镜高均应采用经检验的钢尺进行量度,取至毫米。其主要技术要求按表4.2.6的规定执行。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8项目线路长度(km)测距长度()高程闭合差()限差110040注:为测站数。4.2.9 垂直角观测测回数与限差应符合表4.2.9的规定。垂直角观测的技术要求表4.2.9等级测回数指标差垂直角互等一次附合DJ2115DJ622525二次附合DJ61254.2.10 控制测量的平面与高程的平差计算应采用经鉴定的平等差软件进行。4.3 已有地下管线测量4.2.11 经探测的地下管线,其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连测应使用全站仪或测距经纬仪,以导线串测或极坐标法进行。4.2.12 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连测,在采用导线串测法时,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按本章第二节有关规定执行,当采用双极坐标法时,测距边不得大于150m,定向边宜采用长边。4.2.13 管线点的高程连测,按4.1.5条规定执行。4.2.14 管线测量应按第1.3.4条规定的测注项目对各种管线有关的地面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进行测定。4.4 新建地下管线测量4.4.1 地下管线普查期间新建的各种地下管线,尽量在覆土前按本规程第3.1.4和3.1.5条规定的管线点进行测量。当不能在覆土前实测时,应将管线点位置准确引到在地面上,在实地做出标志和填写点位明细表,待以后还原点位再进行连测。4.4.2 新建地下管线点平面与高程的连测按本规程第4.3节有关规定执行。第五章 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5.1 建库数据的提交5.1.1 地下管线普查单位使用的电子记录手簿及成图软件可自行选定,但提供的数据文件必须符合本章规定的要求,并以软盘或光盘介质提交。5.1.2 探测成果以测区为单位,提交计算机数据文件。5.1.3 同一测区的数据可以按多个作业区域分阶段提交,多次提交的数据不得重复。在每一次提交时都需要对整个测区的数据进行连接关系检查,并保证一个测区的数据之间无点号冲突,实现一个测区内数据的一体化管理。5.1.4 提交数据成果时,与其它测区相连的探测点,应在连接方向栏填写相邻测区的连接点物探点号。在相邻测区管线探测完成后,各测区之间必须进行接边(测区连接)处理,消除数据矛盾,实现测区之间的数据准确连接,以便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地下管线数据库。5.1.5 勘测单位提交的计算机数据文件包括两类:以mdb格式存贮的数据库文件和以.dxf格式存贮的图形文件。5.1.6 数据库文件以测区为单位提交,命名方式为xxxx.mdb命名,数据格式要求与MSAccess7.0或7.0以上版本兼容。xxxx以如下方式定义: Xx xx 同一测区作业区域序号,默认值为08 测区号 例:第五测区第3作业区提交的MDB数据库文件名为2508.mdbxxxx.mdb文件包括管线点属性表和管线线段表,按不同管类分别成表,同事也用于存贮测区描述信息表。表命名如下表所列,数据结构参见相关条款。表名管类内容xxxx测区信息测区探测作业基本资料JK xxxx给水管线JP 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PL xxxx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管线PP 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ML xxxx煤气管线MP 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LL xxxx电力管线LL 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ELxxxx路灯管线E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CLxxxx交警灯管线C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BLxxxx交警信号管线B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DLxxxx电信管线DP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ULxxxx联通管线U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KLxxxx移动管线K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TLxxxx铁通管线T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ALxxxx军用光缆管线AL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SLxxxx有线电视管线SP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RLxxxx热力管线RP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GLxxxx工业管线GP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ZLxxxx综合管沟管线ZPxxxx管线点、窨井、其它点状符号5.1.7 图形文件以1:500图幅为单位提交,命名方式为xxxxxxxxxx.dxf,数据格式要求与AutoCAD R14或R14以上版本兼容,xxxxxxxxxx为1:500图幅名。例:图幅1965000742的图形文件为1965000742.dxf。xxxxxxxxxx.dxf文件用于存贮图幅内的管线注记等有关内容,包括图上点号、流水方向、暗渠(方沟)边线、实测井位轮廓线、预留口和非普查区去向虚线等信息,按管线类型分层表示,层命名方式如下表。管类层名内容ZTEXT综合管沟边线ZTEXT1ZMARK给水JTEXT注记JTEXT1预留口方向(虚线)、非普查区去向(虚线)、偏心井井位(虚线)JMARK专业标注污水、雨水、排水PTEXT注记PTEXT1水流方向、暗渠注记、非普查区去向(虚线)PMARK专业标注煤气MTEXT注记MTEXT1预留口方向(点线)、非普查区去向(虚线)MMARK专业标注电力LTEXT注记L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LMARK专业标注路灯ETEXT注记E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EMARK专业标注交警灯CTEXT注记C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CMARK专业标注电信DTEXT注记D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DMARK专业标注军用光缆ATEXT注记A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AMARK专业标注移动KTEXT注记K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KMARK专业标注联通UTEXT注记U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UMARK专业标注交警信号BTEXT注记B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BMARK专业标注有线电视STEXT注记S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SMARK专业标注热力RTEXT注记R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一井多盖井位(虚线)RMARK专业标注工业GTEXT注记GTEXT1非普查区去向(虚线)GMARK专业标注()数据库表标注项目(a) 管线点属性表管类属性给水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工业物探点号图上点号符号代码坐标坐标地面高程特征附属物(b)管线线段表管类属性给水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工业物探点号连接方向起点埋深终点埋深材质埋设类型管径权属单位建设年代线型电缆条数电压值压力值孔数道路名称(C)管沟线表管类属性给水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工业起点点号终点点号管类代码管沟外顶起点埋深管沟外顶终点埋深管沟断面尺寸保护材料材质(d)管沟点表管类属性给水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工业点号符号代码坐标坐标地面高程(e)测区信息描述表测区号调查日期入库日期勘测单位代码012000年1月1日2000年1月1日01注:电力包括路灯、交警灯;电信包括联通、铁通、移动、军用光缆、交警信号。5.1.8 提交数据的说明(1)各种管线点符号代码参见5.2.4管线点符号图例与代码。(2)管线线段表用于建立管线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 现状管线的连接关系;空管(预埋管)的连接关系。空管在图面上以虚线表示;“一井多盖” 、“一井多阀门”的窨井进出点及井内各点的连接关系。(3)当管线线段的两个端点不在同一测区时,由于无法在测区边上精确定点,必须在测区内外各定一个端点,测区外的管线点,物探点号前加“00”,以表示该点在测区外,如:“00J3421”,该点图上点号可以不必填写。(4) 有两个以上入口(多井盖)的电信检修井和一井多阀门(附属物)的窨井按比例井位,以虚线表示井位轮廓,轮廓几何中心加注相应的窨井符号,颜色采用相应管线的颜色,在管线注记层表示,在管线线段表内注明各点在井内的连接关系,并在线型栏注明“2”图面上电信管线不表示井内连线、其他管线只表示特征点的连接关系,管线点属性表的点符号编码栏一井多盖填写的编码为“39” 、一井多阀门的编码“31” 。(5) 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以管块和管沟(道)方式埋设的地下管线(包括电信、电力等,实测的沟道边线用相应管线颜色的虚线在图上表示,并放在相应的管线注记层。其管块和管沟(道)作为地下管线的保护材料量测其外顶埋深及断面尺寸,记入字段P sdeep、P edeep和P D S 。上述虚线的类型为实部2mm虚部1mm。(6)偏心井的窨井符号在管线注记层表示,颜色采用相应管线的颜色。按管线的实际位置实测管线点,在管线点属性表的点符号代码栏填写偏心井的编码“29”。(7)空管必须在管线线段表的线型栏注明“1”。非空管注明“0”。(8) 管线在综合管沟中,线段表的埋设类型栏填“3”,管线进入人防设施,线段表的埋设类型栏填“4”。 (9)电力、电信直埋管线不测注管径,在管线线段表的埋设类型栏上标明“2”。(10) 管径(断面尺寸)栏只记录圆管管径时不需加,壁厚不需测注;断面尺寸的记录方式为:宽X,单位为毫米,其中“X”为大写英文X。对于组合性管道,断面尺寸指外包路线尺寸。例:400X200。(11)电信管块的孔数,记录在管线线段表中。(12)各类管线均须在管线线段表中注明权属单位代码。同一段管线分属多权属单位的,在权属单位栏分别标注,以“符号分隔,如:“1/2”。权属单位代码表由管线办确定后下发。(13) 有多种材质的电信管段,在管线线段表的材质栏中分别标注,以“符号分隔,如:“铜光”;并在电缆条数分别标注,如“铜3光1”。(14)电力管线需测注电压值,并标注在管线线段表的电压值栏中,电压以千伏(KV)为单位,压力以千帕(kP)或兆帕(MPa)为单位,其中,k 、a为小写,V 、P 、M为大写,如:10kV,0.38kPa,0.15Mpa。(15) 特征字段为三通、四通等、三分支、四分支等、弯头、上杆等。5.2 管线数据库数据结构5.2.1 管线点属性表结构字段字段名类型中文意义备注1Exp NoText(8)物探点号测区内唯一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