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言文实词推断教.doc_第1页
学生)文言文实词推断教.doc_第2页
学生)文言文实词推断教.doc_第3页
学生)文言文实词推断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教学案】2009年9月24日一、学习重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二、课前预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 )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 3将军身披坚执锐 ( )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 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 ) 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 ) 8使童子烛之 ( )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 10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 ) 11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 ) 三、类型例说:(一)、联想推断1联想课文有关语句:课文迁移法,对所学课文中重点词义准确记忆,通过联想比较推断。既有令名,复求寿考 ( ) 铨简秀士 ( )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 )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曾不知老之将至 (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 ) 进之布指算,不爽(2007江苏卷) ( ) 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007江苏卷) ( ) 道济趋下阶(2007年高考江苏卷) ( ) 2联想成语推断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 召医而尤其故 ( ) 不素餐兮 ( )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 赵奢之伦制其兵 ( ) 势拔五岳掩赤城 ( ) 城之不拔者二耳 ( ) (二)、语言结构推断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3齐人追亡逐北 ( ) 4通五经,贯六艺 ( )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 7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 ) (三)、辨析词性、语法分析推断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 ) 3不意乃在朝列 ( ) 4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 ) 5沛公军霸上 ( ) 6拔剑撞而破之 ( ) 7知杭州仁和县(2005上海卷) ( ) 8烟涛微茫信难求 ( ) 楚王贪而信张仪 ( ) 信义著于四海 ( ) (四)、根据字形合理猜测字义1系梁父子以组 ( ) 2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 ) 3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4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 ( ) 5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 )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五)、根据文化常识推断1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 ) 2项羽季父 ( ) 3冠者五六人 ( ) (六)、语境分析推断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 2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 四、金题回顾: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0年全国高考题)A威自京都省之 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 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使者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4年湖南卷)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北边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5年浙江卷)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搁浅 B庭除甚芜,堂庑甚残 废弃C疆场无侵削之虞 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整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6年全国卷)A季布匿濮阳周氏 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迎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006年天津市)A南迫洛阳 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统治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美好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7年重庆卷)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速疾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负载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包庇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8四川卷)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 承担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 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拜见五、巩固练习:翻译下列各句。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2002年高考北京卷)2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2004年湖南卷)3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2007年全国1)4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2007年全国1)5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辽宁卷)6且又人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2008年湖南卷)7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异日,(公权)与周樨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召问得失,因言:“郭纹领邠宁,而议者颇有臧否。”帝曰:“旼,尚父从子,太皇太后季父,官无玷邮,自大金吾位方镇,何所更议?”答曰:“纹诚勋旧,然人谓献二女乃有是除,信乎?”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纹诚勋旧,然人谓献二女乃有是除,信乎?附:最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词20例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4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6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7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侵扰,冒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8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9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10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11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12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勉励)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13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14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15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16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怀恨) 译文:柳彧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17高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