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的临床应用-1,心律失常治疗史,60年代中期-心动过缓起搏治疗 (单腔-双腔) 60年代后期-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WPW、SVT、VT ) 80年代后期-导管消融和ICD治疗 90年代中后期-CRT和房颤消融,20世纪20-30年代奎尼丁-AF复律 20世纪50-60年代普酰胺-室性心律失常 20世纪60-70年代利多卡因-用于CCU 70年代后较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心律平,氟卡因,胺碘酮,索他洛尔 ) 90年代之后缺乏新的有效药物出现,至今还是没有一个理想AAD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 / 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胺碘酮,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CAST之后 -再无新的I 类AAD药物问世 -也不再选用I类AAD作为远期防治药物 之后对III类药物寄予厚望 如Amiodrone、Dofetilide、ibutilide、Azimilide等 希望在III类药物中开发安全有效的AAD,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CAST(1989-1992) 2309例,随访:平均9.7个月 英卡尼、氟卡尼或安慰剂。 心律失常死亡: 氟卡尼、英卡尼:4.5% 安慰剂:1.2% 总死亡率: 氟卡尼、英卡尼:7.7% 安慰剂:3.0%,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1962年在比利时合成,作为扩冠药物 /1669年实验证明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1970-1980年欧洲、南美用作抗心律失常药 / 1985年 FDA批准 1990年 证明可安全用于MI、HF病例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1976年起临床应用, 30余年历史 -第一个 10年逐步走向低谷:剂量应用过大,副反应重,发生率高 -第二个 10年再认识和再评价:CAST研究对Ic类药物的否定 其他AA药物不尽人意 -第三个 10年成重要和多选药:大量循证医学证实胺碘酮安全而强效,多通道作用-交叉作用多 钾通道阻滞(III类药物) 钠通道阻滞(轻度) 钙通道阻滞(轻度) 非竞争抑制肾上腺受体,胺碘酮的作用特点,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多部位作用作用部位广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心室 -房室旁道,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部位广 窦房结 / 心房 / 房室结 / 旁道 / 心室,窦房结:阻断剂/维拉帕米/洋地黄/索他洛尔/胺碘酮 心房: A类 心律平 胺碘酮 索他洛尔 胺碘酮 房室结:洋地黄 阻断剂 维拉帕米 胺碘酮 旁道:普鲁卡因酰胺 心律平 胺碘酮 心室: A 普鲁卡因酰胺 奎尼丁 丙吡胺 B 利多卡因 美心律 妥卡胺 C 心律平 类胺碘酮 索他洛尔 溴苄胺,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作用特点,交叉作用多 -复极延长+中度膜作用+轻度阻断+轻度钙拮抗,分类 药物 膜作用 阻断 复极延长 钙拮抗 A 奎尼丁 + + ? 普鲁卡因酰胺 + + ? B 利多卡因 0/+ 0 0 美心律 0/+ 0 0 C 氟卡胺 + 0 0/ 0 心律平 + + + 类 心得安 0/+ + 0/ 0 类 胺碘酮 + + + 索他洛尔 0 + ? 溴苄胺 0 + 0 类 异搏定 0/+ + +,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心律失常 不同临床背景 不同临床状况 不同给药方法 不同给药剂量 不同给药时间,个体化用药原则 -最佳临床效果,早搏,室速,室上速,每日记录静脉用量,口服用量,合计用量和累计总量(每日合计用量之和),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给药剂量:30mg/kg(体重 60kg ,剂量 1800mg,200mgX9片 ) 临床应用: -偶发PAF伴快速心室率,需很快转复或控制心室率 -常需住院,严密监护下完成 -多次采用顿服法转复房颤有效而安全时,可在院外自用 -应排除: 病窦、AVB、束支阻滞、长 QT、器质性心脏病 临床评价:PAF不能自行转复者,顿服法起效较常规口服法快,临床应用少, 相关资料少, 整体经验少,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适应证: “择期”治疗的心律失常 (不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给药剂量: -负荷量: 住院患者 1.21.8g/d,分次,直到总量 10g后改维持量 (2片,tidX8d=9.6g / 3片, tidX6d=10.8g / ) 门诊患者 600mg/d,分次, 总量达 10g后改维持量 (1片,tidX17d=10.2g ) (中国指南推荐(2004) 0.2 tid X7d / 0.2 Bid X 7d / 0.2 QD/d ) -维持量:房颤或室性心律失常- 维持量多为 200400mg/d (维持量越低,心律失常的复发率越高) -室性维持量大;第一年维持量(400 600mg/d,分次),第二年减量 -如出现便秘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副反应,应提前减到 200300mg/d或更低,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应用的几个问题: 少 应用机会少,应用选择少,积累经验少 难 给药时机?给药剂量?剂量调整?给药时间? 低 多因考虑安全剂量而低剂量给药(达不到有效治疗剂量) 大 -临床意义大,可选用的静脉药物少,多为需紧急控制的心律失常(严重和致命性),用好静脉胺碘酮效果明显,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脂溶性-制成静脉制剂需助溶剂(聚山梨醇酯) -助溶剂本身的心血管活性作用:降低血压和负性肌力作用 抗甲状腺素作用弱-静脉给药的时间短,类甲减样心血管作用不明显 (含碘,化学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 竞争受体) 去乙基胺碘酮蓄积不够-给药时间短,体内蓄积量不够,作用相对弱 (体内主要代谢物,具有与原药相同作用,半衰期更长),需熟悉和掌握其药理及应用的几个特点,1.静脉注射与口服胺碘酮不同的药理作用,三个不同,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快速的药理作用:足够剂量时, 30min内发挥作用 延迟的类作用:给药最初仅轻度钠阻滞+阻滞+钙阻滞作用 (特殊电生理作用-折返性心律失常,快室率房性心律失常) 负性肌力作用: 阻滞+钙阻滞+助溶剂的叠加 (不能用于严重心衰或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降低外周阻力: 舒张血管作用 -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降低血压 (约 2%患者有明显血压下降,需血压监测),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四个特点,2.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作用特点,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阵发性房颤发作48h内的药物复律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的心室率控制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多次电除颤无效时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顽固性室速 心肺复苏,3.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适应证 - 已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五大适应症,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首次负荷量: 10min内静注150mg,间隔 10min可追加 150mg 24h内追加不超过6 8次,短时间内给药量可达510mg/kg 静滴维持量: 0.51mg/min,第一个24h,前6h 1mg/min,后18h 0.5mg/min 室颤或室速发生心脏骤停,连续3次电除颤无效者,给予肾上腺素后 负荷剂量10min内静注 300mg,视需要间隔 10min后追加 150mg多次 维持量同一般性剂量,4.胺碘酮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一般性剂量,重症时大剂量,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1)每日总剂量: 一般2000mg,少数病例= 3000mg (2)可连续时间: 一般24d,平均 3d,特殊情况23周 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室颤(发生率1% ) 低血压-发生率达16%, 应减慢速度+升压治疗+正性肌力药物+扩容 其他-心动过缓、心脏停搏、新发室速、房室阻滞、心衰等 (4)应连续监测: 心率、心电图、QTc间期、血压、电解质等 用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3%) 药物浓度应 2mg/ml,浓度太高时需经中心静脉给药 非禁忌证,可见于室颤和致命性室速、心肌梗死、心衰、反复的电除颤 用药后约 81%患者的肝酶改善或不变 治疗中如肝损害进行性加重,应立即减药或停药,5.静注给药的注意事项,(3)药物副反应:,(5)溶解和稀释:,(6)肝酶升高时:,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及循证医学的资料:绝大多数最终需要改为口服胺碘酮继续治疗 (多数存在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的不可逆病因) 改变给药方式时,静脉用药的时间越长,改为口服后继续服用的剂量相对要小 由于口服胺碘酮在体内起效较慢,故两者交替时,口服与静脉用药宜重叠数天,6.静脉注射胺碘酮改为口服的方法,静脉用药时间 改为口服时剂量,7d 负荷量 8001200mg/d,再改为维持量 14d 负荷量 400800mg/d,再改为维持量 大于14d 直接改为 300400mg 的维持量,应用方法 顿服 / 口服 / 静脉,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1. 显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而未植入起搏器 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0bpm)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严重的窦房或房室阻滞 2. 甲状腺功能障碍 3. 肝硬化或其他肝脏疾病 4. 严重的肺部疾患,尤其有弥漫性肺纤维化 5. 已知碘过敏 6. 服用过胺碘酮并有严重不良反应,应用胺碘酮的禁忌证,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 诊断 处理 靶器官 (%) 咳嗽;特别是线胸片可见局限性 一般需要停药;可考虑用糖皮质激素偶尔 肺 120 或弥漫性润,提示间质性肺炎; 于不良反应消失后可继续用药;在没有其他 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比用药前降低 选择的极少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胺碘酮与糖 皮质激素 胃肠 30 恶心,食欲下降,便秘 减量可缓解症状 肝 1550 AST 和 ALT 升高到正常 药物引起持续升高者应停药,应除外其他原因, 3 的2倍,肝炎,肝硬化 停药和(或)肝活检 甲状腺 122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素 3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皮质激素,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必 要时行甲状腺切除 皮肤 10 呈蓝色改变 解释,避光 2575 光敏感 避光 神经 330 共济失调,感觉异常,末梢神经 一般与剂量相关,减量可以减轻或消除症状 炎,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震颤 眼 5 光晕,特别是晚上 不做特殊处理 1 视神经炎 停药 心脏 5 心动过缓,房室阻断 减量或停药,必要时安装永久起搏器 1 致心律失常 需要停药 生殖 1 附炎,勃起功能障碍 疼痛可自行缓解,不,CTAF-胺碘酮维持窦律效果:AF 403例,随机三药, 多数EF50%, FU 16月,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发作7天内的房颤药物转复,胺碘酮在心房颤动药物转复中的地位 2006ESC/ACC/AHA房颤治疗指南,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脏病 氟卡尼 胺碘酮 或轻度心脏病 心律平 多非利特 索他洛尔 消融 无LVH 高血压 有LVH 胺碘酮消融 维持窦律 多非利特 胺碘酮 CHD 索他洛尔 消融 胺碘酮 HF 消融 多非利特,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在心房颤动维持窦律中的地位 2006ESC/ACC/AHA房颤治疗指南,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1)治疗必要性:房颤+快心室率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心功能减退 - 影响预后 (2)治疗目标:治疗后静息心率达到 6080bpm,适量运动时心率达 90115bpm (80%房颤患者的快心室率可得到有效控制) (3)指南推荐意见: 2006年 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 类推荐:无旁路的房颤患者,心衰时静脉注射地高辛或胺碘酮 a推荐:其他方法不成功或有禁忌症时,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心室率 b推荐:当单独或联合应用阻滞剂、钙拮抗剂和洋地黄不能很好控制静息和 运动状态下心室率时,可口服胺碘酮。房颤合并预激旁路前传时,如血 流动力学稳定,可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1.房颤心室率的控制,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4)胺碘酮应用时的优势: 70%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心衰)- 心血管死亡危险性增加 (类推荐) 弱的负性肌力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 = 有效控制心室率+明显降低总死亡率 地高辛无转复房颤功能,而胺碘酮二者兼有-心衰伴快室率房颤首选胺碘酮 胺碘酮减慢房室结传导+可抑制交感兴奋性 =明显的心室率控制 快心室率不伴心衰时 如其他药物无效,可静脉注射胺碘酮有效控制心室率 (5) 用药剂量: 口服或静脉注射都给一般性负荷量和维持量,1.房颤心室率的控制,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1) :治疗必要性: 多数PAF超过 7d-不易自行转复-导致症状-影响心功能 资料表明 PAF越早干预治疗 复律的几率越高 (2) 指南的推荐: (a 类推荐) 胺碘酮可以做为转复房颤的药物 预先服用胺碘酮、心律平等药物 对电复律成功率和防止复发均有效 (3)胺碘酮的优势: 转复率高: 平均成功率高达 80% 不需与其他AAD联用:多重电生理作用 突破了房颤转复传统界限: 仍可用于左房直径45mm 或房颤持续超过一年,2.房颤复律时的应用,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4) 伴心脏病房颤的转复:对无心脏病者房颤转复与其他药物无明显差别 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衰患者的房颤转复被列为首选 (5) 延迟的房颤转复作用: 静脉注射12h后起效(PAF) 口服负荷量后还需连续再服书数天才起效(持续性房颤) (荟萃分析: 静注37mg/kg转复率 34%69%,再持续静脉 9003000mg/d 时, 可达5%95%) 电转复失败率约10%20% 服胺碘酮后再次电转复80%90%原失败病例可获成功 第一次电转复前服胺碘酮可增加电转复成功率,并减少复发,2.房颤复律时的应用,(6) 提高电转复成功率,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1) 治疗的必要性:减少房颤复发后不利影响 / 去除或逆转房颤的“连缀作用 (2) 指南指荐意见:(分析7种药物的 30项结果后未对药物有效性进行级别分类) 证据支持阵发或持续性房颤其他药物无效时,长期应用维持窦律效果优于任何类药物、 索他洛尔等。但鉴于较大心外副作用,很多情况只能做二线用药,甚至最后选择。 对合并左室肥厚心衰、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胺碘酮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的 风险较低,因此是维持窦律、预防房颤复发的一个较好的药物选择。 (3) 胺碘酮的优势:有效维持窦律成功率高 慢性房颤转复后,应用胺碘酮1年、3年和 5年有效维持率高达 95%、90%和 82% 阵发性房颤1年、3年和 5年的窦律维持率分别为 80%、57%和43%) 对器质性心脏病房颤,胺碘酮对窦律的维持肯定有更大优势,应当首选,3.房颤转复后维持窦律的治疗,CTAF研究,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一.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4.在围手术期房颤中的应用(约 50%在术后 2d,另外 50%在术后3d内),患者年龄常偏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和纤维化等基质 对心理,以及外科手术创伤-交感神经张力与儿茶酚胺水平剧增 非心胸外科中房颤发生率约 3%,心胸外科时房颤发生率高达17%50% 不良血流动力学影响:房颤伴快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严重心脏损害 增加脑卒中发生率:术后发生房颤可使脑卒中的危险从 3.5%升高到 6.6% 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有些围手术期房颤自限性,但多数需要治疗 缓慢给药-术前 5d到术后 5d口服7g / 快速给药-术后 1d到术后 5d口服 6g 静注给药: 最多采用的给药方法 明显减少围手术期房颤的发率 / 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 缩短房颤的持续时间 / 耐受,性良好,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1) 主要原因,(2)不利影响,(3)给药方法,(4)疗效评价,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1)治疗的必要性:包括室速和室颤(非持续性 / 持续性 / 双向性 / 尖端扭转型) 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甚至猝死 (2)指南推荐意见:是最有效、应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006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性猝死预防指南) 因反复发作多形性室速,不伴 QT间期延长时,应给予负荷量胺碘酮 因心肌缺血造成的复发或无休止性室速给血运重建和阻滞剂后,应静脉应用 持续性单形室速伴血动力学不稳,当复律不成功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静注 冠心病伴发的反复性单形性室速应当静脉应用 陈旧心梗伴左室功能不全室速,胺碘酮与阻滞剂合用可以有效治疗室速 应当植入ICD治疗的各种室速,对不能或拒绝植入ICD患者,可用之替代,二.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类推荐,a类推荐,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1)同时治标又治本:控制恶性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改善心功能 (2)治疗总有效率高:反复发作、血流动力学不稳室速和室颤总有效率78% 对其它药物无效,反复发作室速,胺碘酮有效率达 40.3% (3)预防复发效果好:对室速或室颤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都有明显疗效 重症心衰患者一级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对猝死幸存者二级预防可提高存活者( 78% vs 52%) 口服或静脉,负荷量及维持量为一般性剂量,二.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3)应用优势,(4)应用方法:,ARREST试验结果:胺碘酮与安慰剂对入院存活率的疗效,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三.在顽固性室颤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静推 300mg 然后静滴维持,ARREST:从发现到接受研究药物的时间对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患者的入院存活率%,分钟,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三.在顽固性室颤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静推 300mg 然后静滴维持,ALIVE试验结果:试验药物对入院存活率的影响,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三.在顽固性室颤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静推 300mg 然后静滴维持,ALIVE试验结果:试验药物对入院存活率的影响,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三.在顽固性室颤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三.在顽固性室颤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1.治疗的必要性:顽固性室颤-复苏中连续3次电除颤均失败的室颤或无脉性称为顽固性室颤 有效循环丧失+意识丧失, 若不积极治疗将很快死亡 (1)对室颤或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的患者,可持续提高对电除颤的反应 (2)与安慰剂和利多卡因相比,对电除颤治疗无效室颤可提高近期入院存活率 (3)胺碘酮可用于电除颤、心肺复苏和升压药无效的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1)影响多种离子通道+并具有阻滞作用+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 (2)首个在心脏骤停中系统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使入院存活率提高近 30% 4.给药剂量方法:初始剂量 300mg静推,维持0.5mg/min滴注, 可间隔 10min以上再次推注150mg,2.指南推荐意见 ( 2005AHA复苏指南),3.应用时的优势,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四.在充血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1.治疗的必要性: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 交感神经张力上升 / RASS系统活性增加 心电活动不稳定 / 心衰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猝死率升高 2.指南推荐意见:(2005年 AHA心肺复苏指南) 心律失常并心功能不全时, 作为首选药物 3.应用时的优势:(1) 负性肌力作用较轻,被其降低外周阻力作用抵消(降低了后负荷) (2) 均匀性延长QT间期, 致心律失常作用小 (3) 临床及循证医学证实其有效而安全 GESICA研究:516例慢性心衰(EF值0.35),随机分胺碘酮组 260例(抗心衰治疗+胺碘酮),对照组 256例 (只抗心衰治疗) ,随访 2年,胺碘酮能显著降低总死亡危险 28%,降低因心衰恶化死亡危险 23%,降低猝死危险 27%,心功能至少改善一个级别,降低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危险 31%。,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巴川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基层就业服务协管)招聘4人(第三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纺织品质量改进方案
- 种植蔬菜的园艺技巧探讨
- 商业地产市场调研规划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信访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聘用制教师招聘(39人)笔试含答案
- 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 打造个性化的目标客户群体
- 2025通辽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康体医学运动损伤急救处理演练答案及解析
- 凿壁借光课文讲解
- 可靠性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招标采购专业技能大赛(地方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医疗设备维修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耗材产品售后方案(3篇)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中医与现代医学融合的健康体重管理策略
- 产伤性阴道血肿护理课件
- 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