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复习要点.doc_第1页
古代史复习要点.doc_第2页
古代史复习要点.doc_第3页
古代史复习要点.doc_第4页
古代史复习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空和选择篇 元曲1. 元杂剧是在_和_的直接影响下,融合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曲。2. 元杂剧的发展以_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中心在_,后期南移,中心主要在_。3. 元曲包括_和_。4. 元杂剧最主要、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_,其最杰出悲剧_、喜剧_、历史剧(正剧)_。5. 窦娥发出的三庄誓愿是:_、_、_。6. 关汉卿杂剧的最主要特色是_。7. 元曲四大家_、_、_、_。8. 王实浦的代表作_白朴的_、_。郑光祖_马致远_。9. 马致远被后人称为“_”,郑光祖_。10. 区分学过的作品哪些是“”旦(女)本剧、“末本剧”。11. _为元代散曲数最多的作家。12. 马致远、张养浩13. 高明琵琶记的主要人物有_、_。14. 后期散曲趋向典雅清丽,代表张可久,散曲集小山乐府。 明代1.三国演义的作者_。来源_。主要创作倾向_实质是_。2.水浒传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作者_。3.西游记作者_。小说性质_。4.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又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作者化名_。5.西游记最主要的艺术特征:神话描写与现实批判相结合。6.“三言二拍”的作者和具体名称。7.“三言二拍”中描写爱情最经典的的著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8.封神演义的作者_。9.孙飞虎是_中的著名人物。10.明代杂剧成就最高_代表作_。11.李开先的宝剑记,林冲与高俅。相传是王世贞或其门生所作的鸣凤记,奸臣严崇父子。梁成鱼浣纱记(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昆曲剧本),春秋吴越之争,西施。12.魏良辅,昆腔改良,昆山腔,影响深远。13.明万历年间出现的两个重要戏曲流派:以沈璟代表的吴江派,又称格律派,戏曲语言注重本色。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又称情采派,重情辞,戏曲语言注重文采。14.前七子代表人物:_后七子代表人物_。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实贞。中心观点_。15.公安派的公安三员_是主要观点_。16.李贽“童心说”。 清代1.聊斋志异作者_,主要思想内容通过“花妖狐魅”来表现作者的孤愤与不平。2.红楼梦的作者_,结构_,主线_。3.儒林外史的作者_,它是一本著名讽刺小说。4.清初李渔的_,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是喜剧_。5.李玉明末清初戏曲家,“苏州派”。前期作品“一笠庵四种曲”,即_、_、_、_简称“一人永占”。后期_,中国第一部“事俱按实”历史剧。6.洪昇长生殿,主要根据_和_。7.孔尚任桃花扇_。8.龚自珍9.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名词解释篇1. 元曲四大家:周德清中原音韵序把“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誉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喜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2.“荆、刘拜、杀”: 元代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的合称,是南戏中除琵琶记外,最负盛名的作品。3.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4. 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5.桐城派:是清代最著名、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是集大成者,因都是安徽桐城人,故而得名。桐城派继承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李、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客观成就,影响清代文坛150多年。 简答篇1. 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高利贷剥削是窦娥悲剧产生的间接原因;流氓无赖的欺凌迫害,是导致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而“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则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2.西厢记的艺术特色。(1)西厢记结构宏伟,共有五本二十一折,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限制,还突破了每本有一个角色独唱的通例。(2)西厢记情节复杂而巧妙。它是由两条线索,两类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由老妇人为一方,以莺、张、红为另一方而展开的,以维护和反对封建礼教的矛盾冲突为主线。(3)王实浦的杂剧语言不同于关汉卿,关汉卿的戏曲语言是本色代表,而西厢记的语言则是文采派代表。在我国古代戏剧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特色。3.杂剧和南戏形式上的不同。(1)体制上:通常杂剧为“一本四折”,而南戏称为“出”。南戏“出”数不限,长短自由。(2)结构安排上:南戏前面没有楔子,但开场叫“家门”、“开场”、“开宗”、相当于杂剧的楔子。(3)演唱方面:杂剧是每折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南戏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唱,对唱或合唱;杂剧的动作叫“科”,南戏叫“介”;南戏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则有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演完下场时还有下场诗,而杂剧则没有。(4)音乐方面: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而南戏每出可用几个宫调,并可以换韵;北曲激越昂扬,伴奏以弦乐为主。南曲婉转柔媚,伴奏以管乐为主。(5)角色行当方面:杂剧的男女主角是“旦”、“末”。南戏的男女主角“生”、“旦”。4.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 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言成就,并加以适当的通俗化:(1)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其语言的最大特点。具有简洁明快,而又深动的特征,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使浅近的文言和当时通俗的口语相结合、半文半白是小说语言的创新。(2) 在语言运用上,叙述描写不以语言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但往往一些深动的片段,也粗中有细。(3) 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有声有色。5.水浒传的思想内容:(1)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2)挖掘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简单真理。(3)歌颂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6.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1)总体结构艺术特征是“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全书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2)书中众多的人物和故事,是有主次,互相关联。主要围绕周进、杜少卿、匡超人,分别连接着各类次要人物,组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或相关联的故事。(3)。儒林外史另一特色是结构松散,没有贯穿首尾的主干,“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 论述篇1.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 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2) 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使文人发生分化。(3) 广大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斗争,需要有战斗性、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4) 元朝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密切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5) 元朝统治者对歌舞戏剧的爱好。(6) 元杂剧的兴盛时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和手法。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 善于把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2) 善于把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悲剧性结合起来。讽刺手法:(1) 对照法(2)夸张手法 吴敬梓还常以夸张之笔,突出人物的可笑和可鄙之处。如小说第五回写严监生之死,就是著名的例子。严监生非常富有,但悭吝成性,他一家四口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吃,每当小儿要吃,只在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就是了,悭吝的性格使得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因为他不会说话。大家就胡猜,有说是为两个人的,有说是为两件事的,有说是为两笔银子的,有说是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他都摇头,表示不是,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了。作者将此情节放大,造成难解的迹,最后还是刚扶正不久的赵氏懂得他的心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她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他这时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种夸张的描写,使文章异常生动、深刻地揭示了严监生守财如命,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悭吝的财主,真是由表入里,深入骨髓。(3)漫画式的外形描写通过漫画式的外形描写来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这是本篇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例如第三回写范进考场时,有一段极精彩的外形描写,是从周进的眼中来着笔的:“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楚楚的、褴褛破烂的、落后点的,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粗粗几笔,就勾勒出了范进落魄时的一副可怜相,充满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形象篇1.窦娥的悲剧形象。(1)苦难的身世遭遇。(2)刚强不屈的反抗斗争形象。(3)善良温顺的传统美德。2.西厢记莺莺的形象。 追求爱情自由,背叛封建礼教,性格内向矜持,外表美丽,内心火热3.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1)现实的处境。(2)觉醒的开端。(3)梦中获得爱情。(4)新的开始,死而复生。(5)强烈的抗争意识与叛逆精神。4.宝、黛的形象。(1)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首先,他断然拒绝走封建统治者为他安排的“仕途经济”道路,同科举制度决裂。其次,他厌恶四书五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