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言词“挨”表被动探源以云南方言词“挨”为例 摘要: 在汉语方言里,“挨”作为被动介词的用法大量存在,对于“挨”表被动的来源,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来自于“挨”的主动义,另一种则认为来自于“挨”的遭受义。我们认为“挨”也属于“给予”义动词,“给予”义动词在一定的句法条件下都能虚化为表示“给”、“替”、“为”、“用”、“把”、“被”等意义的介词,“挨”的虚化遵守“给予”义动词虚化的一般规律,表被动的介词“挨”来源于动词“挨”的“接触”义,而非“遭到不幸”义。关键词 挨;“给予”义动词;语法化;被动 一 引言挨(捱)”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常用的动词,既有表主动意义的“靠近;紧接着”(该义时,读阴平)的用法,又有表被动意义“遭受;忍受”(该义时,读阳平)的用法。这些意义古代辞书中也有记载,例如,说文“挨,击背也。从手,矣声。”1(p.608)广韵骇韵:“挨,打也。”2(p.273)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说文本字俗借为它用:“挨,击背也。今借为忍痛义,又借为比附义。”3用“挨(捱)”表示被动意义,在汉语中属常见,今普通话“挨打”、“挨骂”、“挨批评”、“挨宰”、“挨整”都是被动义。在西南官话中,更是用得频繁。如:柳州话中“捱”31的用例就不少,例如(据刘村汉1995:):捱狗咬| 捱扯耳朵 |捱扣奖金| 捱雨淋| 捱刮胡子(受批评)|捱劁(上当、受骗)。这些例句里的“捱”并没有完全虚化,仍旧保存着“遭受”的动词义。4(p154-155)张惠英认为“汉语普通话的挨(捱)有遭受义,有挨斗、挨批、挨剋(受批评、被批评),尽管这些用例中挨(捱)也表被动义,但还没发展到被、叫、让等因广泛使用而语法化为被动词的程度。”5(p.266)我们赞同这个观点,在普通话里“挨”没有发展为表示被动的介词。 但在汉语方言里,“挨”作为被动介词的用法大量存在。汉语方言大词典指出在吴语、平话、云南方言及安徽的凤阳、五河、怀远、绩溪方言,湖南的临武方言中都可以作为被动介词。“挨”是如何虚化为被动意义的介词的呢,本文以云南方言中,“挨”的虚化来予以说明。6(p.4744) 二、云南方言词“挨”属于“给予”义动词21云南方言中“挨”字的用法: 张华文、毛玉玲主编的昆明方言词典详细地归纳了云南方言词“挨”的用法。云南方言词“挨”有44和31两个读音,相应地它就被分为挨144和挨231。7(p.4-5)挨144的用法:(动词)紧贴着;碰着。脸挨脸来好亲热,何不趁早打转身。斑鸠咕咕八品官(动词)跟某人在一起,接触。挨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娘跳假神。(谚语)(介词)把。今早上我挑着豆腐转了三四个村五六条街拢共才卖了几斤,都叫曾家挨财路堵了。“财谜”之谜豆腐亲家(介词)跟,和,同。兰花嫂,我挨你家商量一下好不好?春江水暖书记推磨(介词)对,向。小冯,你好好坐着,我有话挨你说。春江水暖富人家 呸,好不要脸的,好意思挨姑娘发脾气。月照新人王显能(介词)替,为。爹,我挨你买茶叶回来了。月照新人王显能(介词)给。后面接第一人称代词,用于祈使句,表示说话人的意志。你挨我听着。斑鸠咕咕八品官(连词)和:我挨我爱人。挨231的用法:动词,将要遭到不幸。你闯了那么大的祸,挨定得了。 动词,“挨打”的省略说法。你皮子贱,讨挨。 动词,承担(费用),(含不满或懊恼意)。这三十五块钱,让我一个人挨改。(介词)被。吃屎还挨狗攮倒。从云南方言词“挨”的以上用法可以看出,云南方言词“挨”比普通话里的“挨”多了相当于“把”、“给”、“替”、“从”、“对”、“被”等介词的用法。22“挨”属于“给予”义动词我们认为“挨”是“给予”义动词。“挨”字作为授予动词有“紧贴着”、“碰着”、“接触”的意思。这种接触可以看作接触单位中谁主动去接触其他物体,如下面的意象图式:主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挨”作为授予动词时,含义类似于发出动词“寄”、“汇”、“打”、“写”等,暗含“给予”义,8(p.151-162)可以看作不典型的给予义动词。附注:朱德熙(1980:153)认为“送”、“卖”、“还”、“赏”、“赠”等“卖”类动词的“给予”义是固有的;“寄”类和“写”类动词如“寄、汇、搛、捎、留、带、写、打(电话)、换、发、推荐、介绍”等,语义成分“给予”不是固有的,它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语义”上具有一种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这两类动词的“给予”义是由具体的语境来确定的。这类动词“给予”义的频繁使用,就可以使这种意义固定下来,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完成由动词到介词的虚化,因此,学界仍把这类动词称为“给予”义动词。在云南方言中“挨”虚化出介词“给”的用法(见21 中“挨144”的用法),也充分证明了“挨”是暗含给予义的。 三、“给予”义动词表被动来源的进一步考察 31对“给予”义动词虚化规律的一些补充关于“给予”义动词表被动的来源问题,学界曾有过比较深入的讨论,如太田辰夫(1958)9、蒋绍愚(1994)10、(1997)11、(2002)12、江蓝生(2000)13、冯春田(2000)14等都有过自己的论述,他们一致的看法是:由表“给予”的“给”字句发展为表使役的“给”字句,再发展为表被动的“给”字句,从使役句到被动句的发展演变在汉语史上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演变。对这一规律木村英树(2005)做了有益的补充,他指出“给予”义动词表“被动”有两种类型,上述规律属于第一种类型,北京话的“给”字发展为被动标识属于另外一种类型:北京话的“给”在20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话语料中都没有做使动者标识的用法,而最典型的“给予”动词“给”直到清末才发展出被动的用法(江蓝生1989)15,因此北京话“给”的被动用法不可能来自使动用法,而是由给的“给予”义虚化为“受益”义,再虚化为“被动”义。15(p251-253)我们不完全赞同他的看法。从古代汉语来看,古代汉语中的“为”既可以表受益义,引出目标动因,又可以表原因,进而在古代汉语中虚化出被动介词的用法。从类型学上看,我们认为“给予”义动词先虚化为介词“跟”、“和”、“”一个语法标记的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语义相宜性和合适的句法环境。“给予”义动词表被动的语义基础是它的“给予”义,句法环境是连动句。在语言演变中,一个动词要处于“V1+N1+V2+(N2)”中的“V1”位置上才具备了虚化为介词的合适的句法环境。“给予”义动词,如果反复出现在“V1+N1+V2+(N2)”中的“V1”的位置上,其动词功能逐渐退隐为介引功能,而动词功能主要由V2来承担。根据语用学理论,在语言的线性序列上,一般来说,越靠后,词语传达新信息的程度越高,往往是全句的焦点,在“V1(给予义动词)+N1+V2+(N2)”句式中,V2的重要程度超过V1,而V1(“给予”义动词)就逐渐虚化为介词,这一点已为学界所公认。“给予”义动词,很容易派生出表示“服务”的“给”、“替”意义,因为“给予”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服务,这时的N1就是服务的对象;当N1是受动的对象或变化的对象时,这时“给予”义动词就虚化出“把”、“使”的意义;当N1是工具、材料时,便虚化出“用”、“拿”义;当N1是处所时,便又虚化出“从”义。“给予”义动词要虚化为表被动的介词,除了要具备上述句法框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该句必须是无主句,或者可以理解为受事主语句。12p170-171 这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予以解释。因为当主语是无主句时,人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主动和被动两种理解。 例如: 我的一件梯己,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红楼梦56回)“没给宝玉看见过”的主语是零成分,说明这个主语的可及性很高,我们不费力就知道,主语应是“我的一件梯己”,当然这个句子还可以理解为隐含着言者主语“我”。当理解为“(我)没给宝玉看见过”时,是使役句或者用“给”引出“受益者”的句子;当理解为“(我的梯己)没给宝玉看见过”时,就可以理解为被动句了。当这种被动理解被类推以后,“给予”义动词虚化为被动介词的用法也就形成了。 “奖”、“赏”、“赠”、“供”等也是“给予”义动词,为什么它们没有虚化为表被动的介词呢?我们看下面三个有“赏”字的无主句: a、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赏我们几张贴贴。红楼梦 b 、姨娘也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红楼梦c、 槟榔荷包也忘记了带了来,妹妹有槟榔,赏我一口吃。红楼梦 上面这三组句子中的“赏”后有N1,也有动词V2,“赏”前主语也都是零成分。A句的主语显然是“二爷”。B句的主语显然是“姨娘”,c句的主语也一看就知道是“妹妹”。 a、b 、c都是无主句,为什么其中的动词“赏”则始终是单向动词,只能理解为施动动词呢。因为在“奖”、“赏”、“赠”、“供”的释义中都有“给” 或“给予”、“送给”等词语,说明它们都是“给”的下义词。高频自主动词往往都是上义词,也可以说是基本层次范畴的词,所以多有下义词;低频自主动词往往是基本层次范畴以下的,所以不再有下义词。而能确定施事的是那些低频自主动词,高频自主动词由于行为的日常性,使用的日常性,使得它们的适用性日益广泛,语用规定性也就弱了,因此高频自主动词也就有了非自主用法。我认为也正是高频自主动词的非自主用法,使无主句或受事主语句具有了使役和被动两种解释的可能性。因此只有使用频率高的,基本层次范畴的“给予”义动词,在无主句或受事主语句中,才具有向被动义转化的可能性。但是习惯上人们往往先是从主动意义上去理解,因此,“给予” 义动词的主动使用频率往往远远高于被动。我们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王朔的八部作品:顽主一点正经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痴人修改后发表千万别把我当人谁比谁傻多少枉然不供中,检索到“给”的用例是550例,而表被动的例子却只有13例。这一现象该作何解释呢?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建立的各种范畴大多是“典型范畴”,而且人总是通过“典型范畴”来认识新事物。人的认识和推理具有单向性或不对称性,总是从典型成员(无标记项)出发认识和推导出非典型成员(有标记项)而不是相反。一般说来典型的主语由施事充当,因此人们在推理的时候,总是先从施事去理解而不是受事。因此,“给予”义动词在虚化过程中,总是先虚化为主动意义的“介词”,然后再虚化为表被动的介词,并且主动意义的使用频率要高于被动意义,至少一样高。我们可以动词“把”为例。动词“把”演化为介词“把”,萌芽于魏晋,正式形成于唐五代。而“把”表被动的例子最早见于元代。并且在现代汉语中“把”还是用于表“主动”,只是在湖北通山方言里“把”、“把得”才在表主动的同时,也表被动。因此,我们认为“给予”义动词在虚化的过程中除了虚化为“被”的用法外,一般都能虚化出“为”“替”“给”“把”等意义,并且其主动意义的用法的频率比被动意义的使用频率高。32 “给予”义动词虚化规律的类型学验证方言中的给予义动词“与”“畀”、“拿”、“分”、“乞”等都有表“给予”和“被动”以外的介词用法。下面以“与”为例。“与”是古代的表示“给予”义动词, 除作为“被动”介词的用法以外,它有作为“向、为、从、跟、对”等其他介词的用法。例如: 向、对。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为、替。西京杂记卷二:“(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从、由。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可与他那里探个消息。”跟、同。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对待、于。诗经小雅车 :“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杨树达词诠:“与,用同於。”“与”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在今方言口语中已不多见,但还是能见到 ,南方如闽南话、北方如山西临汾话。张惠英指出龙州话h24、武鸣话ha55、傣雅语 ha11 、闽南话h2,都和“与”同源。龙州话h24表示给予、被动、使役(使、让、请)、处置,为(替)、向(对)”。“武鸣话ha55表示给予、使役(使、让)”。傣雅语 ha11表示给予、被动、使(让、请)、把、替(为)、向(对)。5 (p220-244) 四、云南方言词“挨”的用法及学界对其表被动用法源头的论证 41学界对“挨”表被动用法源头的分歧屈哨兵(2004)认为云南方言中表被动意义的“挨”与共存被标(“着”标)属于同一类型的语义来源,源自动词的遭受义。17p.136张华文等(1997)把表被动意义的介词“挨”归在表遭受义的动词“挨”的义项后面,7p.5显然,他认为表被动意义的介词“挨”与表遭受义的动词“挨”有关。张惠英(2002)认为,“表示被动的挨31,和作介词的挨44,虽然声调有别,但意义相通,来源相同。”5p.267“挨“的介词意义“和”、“同”、“替”、“给”、“把”等是来自“挨”的“碰着”、“接触”义的,由此可以看出她并不认为“挨”的被动标记用法源自“挨”的遭受义。木村英树(2005)也有同样的看法,他指出“在湖南省南部的临武方言中,有一被动介词挨,它就来源于表示给予的动词挨”。16p.242 42“挨”的“被动”义词源何在? 汉语中来自“遭受”意义的被动标记“被”、“吃”和“着”只有作为被动标记的介词用法,并没有作为处置标记的介词用法;而云南方言词“挨”却既可以作为处置标记又能作为被动标记。难道“挨”的处置标记用法来自主动义动词挨1,被动标记用法来自表示“遭受”意义的动词“挨2”?这不符合动词虚化的一般规律,一般来说能虚化为表主动意义介词的动词,也能虚化出表被动意义的介词。江蓝生(2000)认为“只有在同一时期或同一种资料中,一个词既作授予动词又兼表被动关系,我们才能认定其被动用法是来自那个授予动词的。”13p.48那么在云南方言中既能表被动、又能表处置关系的“挨”字的被动用法是可以看作来自授予动词挨144的。在云南方言中,从“挨”的主动“接触”义虚化出“给”、“替”、“向”、“把”等介词意义,而大凡“给予”义动词如果虚化为介词的话,都有从主动义虚化为被动意义的一般规律,因此,我有理由认为“挨”的被动意义是来自挨144中的“接触”义。 下面是“挨”的“和”、“同”、“替”、“给”、“被”、“把”等意义在云南省十个方言点中的用词分布情况。 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在446页把昆明、曲靖两个点中表示被动介词的31和 挨ai31写作“捱”,但第508页又说“着(有的地方也说作挨 31)相当于普通话的被”,根据对云南方言的调查,我们认为它这里写的“捱”应是“挨”字。参考文献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2周祖谟著韵学丛书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0。3清 钱大昕注十驾斋养新录M(卷四)四部备要上海:中华书局据潜研堂本校刊。4 刘村汉柳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5 张惠英汉藏系语言和汉语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6 复旦大学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7 张华文、毛玉玲 昆明方言词典)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8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1958 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蒋绍愚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A汉语词汇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A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江蓝生汉语使役与被动兼用探源A近代汉语探源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5 江蓝生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J中国语文1989,(5)。16 木村英树北京话“给”字句扩展为被动句的语义动因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屈哨兵“着”与相关被动标记的共现数目、类型及成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社会科学版) ,2004,(1)。 18云南省语音学会(编)云南省志卷五十八 汉语方言志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齐春红(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650092)家手机E-mail: Qi Chunhong,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Ad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jiyu”( 给予)Still discuss about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挨(i)” in the Yunnan dialect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jiyu”( 给予) and proves the passivity expression of the characte“挨(i)” in the Yunnan dialect not resulted from the meaning suffering of the verb “Ai”(挨),but from the meaning to touch.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jiyu”( 给予) can be classified as two steps .First, the meaning of these prepositions such like gei(给),ti(替),wei(为),yong(用)and ba(把)of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jiyu( 给予) results from the sentence pattern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jiyu ( 给予) +N1+V2+(N2)。Seco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jiyu”( 给予) has a further step which results in the passivity expression of the verbs by means of subjective comprehension and reasoning. In ancient Chinese,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jiyu( 给予) like qi (乞) and gai(丐)have two reverse meaning to receive and to give, as is another evidence to prove it is a general law in Chinese that the passivity preposition expression of the verb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jiyu( 给予) results from their positive meanings. Third, whe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is finished, the frequency we use the positive m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保健按摩师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生产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时效性研究报告
-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标准与市场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红木市场供应渠道及应用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环保设备市场细分领域竞争与创新驱动因素研究报告
- 探究2025年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建筑材料制造业的应用与推广策略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殡葬服务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家禽饲养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培训教室出租协议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必刷题】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一般过去时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 NB-T 10436-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冷却接口通.用技术要求
- 简易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 电梯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任命文件
- 2024-2029年亚麻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