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监测.ppt_第1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监测.ppt_第2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监测.ppt_第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监测.ppt_第4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监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监测,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法律、法规、基本标准简介 防护监测,一、法律、法规、标准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通过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2年31日修正并施行,第二十六条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已经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九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三十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6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6月2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二)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四)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第二十二条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1-2006),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18871-2002),职业照射个人剂量限值,不超过下列限值: 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对于1618岁的实习学生 年有效剂量:6mSv 眼晶体年当量剂量:50mSv 四肢或皮肤年当量剂量:150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 年有效剂量,1 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 mSv;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二、防护监测,概述 辐射源项识别 防护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 工作场所监测 设备性能检测,一、概述,辐射监测的定义 为了评估和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完成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所作的分析和解释。 辐射监测的分类 依据辐射监测的性质分为:常规监测、任务相关监测和应急监测。 依据辐射监测的对象分为:职业人员个人监测、工作场所监测和环境质量的监测。 依据辐射源的位置辐射监测又分为:外照射水平监测、表面污染监测和放射性核素监测。,二、辐射源项识别,外照射(X射线、射线、电子束、中子、质子、重带电粒子) 表面污染(表面污染、表面污染) 放射性气溶胶,三、防护监测,个人剂量监测 工作场所监测 设备性能检测,(一)、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用佩带在工作人员身上的设备进行测量,或测量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物质的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个人剂量测量 依据标准是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和GBZ129-2002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个人剂量计的类型 (1)胶片个人剂量计; (2)辐射致荧光玻璃个人剂量计; (3)核乳胶快中子个人剂量计; (4)固体径迹中子个人剂量计; (5)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6)袖珍照射量计等。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对于单一成份已知能量的或射线,可用无能量鉴别功能的普通个人剂量计测定个人剂量当量。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应使用能量鉴别式个人剂量计测定个人剂量当量: a) 单一成份未知能量的或射线; b) 多种成份已知能量的或射线; c) 多种成份未知能量的或射线。,强贯穿辐射和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 对于弱贯穿辐射(如射线和低能射线)不明显的强、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一般可只监测Hp(10)。 对于弱贯穿辐射很明显的强、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应使用能识别两者的鉴别式个人剂量计,或用躯体剂量计和四肢剂量计分别测量Hp(10)、Hp(3)和Hp(0.07)。,中子和射线混合辐射场 中子剂量与剂量的比值不论为多大,且此比值是否已知,原则上都应使用能分别测量中子剂量和光子剂量的鉴别式个人剂量计,测定中子和光子的个人剂量当量,然后计算总剂量。 中子剂量与剂量的比值不超过 10且该比值已知时,也可只用光子剂量计测定光子剂量,然后根据光子剂量监测结果和两者比值计算总剂量。,个人剂量计佩带要求 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应佩带在人体躯干前方中部位置,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 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如医院放射科),通常应藉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的剂量计估算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个月,也可视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但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当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小于MDL时,可记录为1/2 MDL 当剂量计丢失、损坏或因故得不到读数时,应尽量确定其名义剂量,并将名义剂量及其确定方法记入监测记录。,名义剂量:当工作人员佩带的剂量计丢失或因故得不到读数时,用其它方法赋予该剂量计应有的剂量估算值。确定名义剂量的方法: a) 用同时间佩带的即时剂量计记录的即时剂量估算剂量; b) 用同时间场所监测的结果推算剂量; c) 用同一监测周期内从事相同工作的同事接受的平均剂量; d) 用工作人员前十二个月中受到的平均剂量; e) 用年管理限值的一个适当分数。,估算放射性核素摄入量采用的个人监测方法: a)全身或器官中放射性核素的直接测量; b)排泄物或其他生物样品分析; c)空气采样分析。,个人有效剂量计算: EHP(d)j,ingIj,ingj,inhIj,inh 式中: HP(d)-该年内贯穿辐射所致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单位为毫希沃特(mSv); j,ing-工作人员单位食入量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每贝克(mSv/Bq); Ij,ing-该年内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核素食入量,单位为贝可(Bq); j,inh-工作人员单位吸入量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每贝克(mSv/Bq); Ij,inh-该年内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核素吸入量,单位为贝可(Bq)。,剂量评价一般原则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小于5mSv时,只需记录个人监测的剂量结果。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达到并超过5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进一步进行调查。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大于年限值20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估算人员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必要时,尚需估算人员的有效剂量,以进行安全评价,并查明原因,改进防护措施。,皮肤污染个人监测 监测依据:GBZ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个人污染个人监测规范 监测对象: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密封源发生或怀疑发生泄漏的工作场所内工作人员。 监测项目:工作人员暴露部位(如手、足及头发等)及其穿戴的防护用品及内衣等。 监测方法:a)人体表面污染测量顺序,一般应先上后下,先前后背。在全面巡测的基础上,再重点测量暴露部位;b)为了有效探测污染,应控制探头与被测表面的距离:污染不大于0.5cm,污染以2.55cm为宜。c)小心避免探头的污染。,、表面污染测量仪,人员皮肤、个人防护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 单位Bq/cm2,工作场所外照射剂量率监测 工作场所常规监测包括采用便携式剂量率仪定期重复性巡测,和利用固定的剂量率仪对异常或突发事件的报警测量。 常规监测的频度应根据辐射场的稳定程度决定。如果工作场所辐射场不易变化,则出于巡测目的只需偶尔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1次/年)。,(二)、工作场所监测,X-辐射测量仪 n-辐射测量仪,测量时注意问题: 仪器:类别、能响、范围。 测量点位置:控制区周围(注意是否有天空散射)、特别是注意门、门缝、窗、穿线孔、操作位。 测量点距离:墙、门、窗外30cm,楼上1m,楼下1.7m(GBZ165)。 测量读数:每个测点读3或5个数。 仪器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测量,选择水深大于3米、距岸边大于1000m的淡水水面木制小船上进行,读取50100个读数,或使读数平均值的误差小于1%。,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处,机房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 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监测 表面污染测量方法通常有三种。即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表面污染辅助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将探测器的探头与表面保持一定距离进行扫描式测量。表面污染监测时探头与表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5cm。探头在表面上方移动速度不能超过15 cms-1。表面污染测量时,探头与表面保持在2.55.0cm的距离处,扫描速度为15cms-1。在探头上附加一个屏蔽粒子的屏蔽罩,可以鉴别是辐射体污染物还是、混合辐射体污染物。,间接测量法:由于表面特性或几何形状的限制而无法用直接测量法测量其表面污染物时,可以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包括干擦拭法测量、湿擦拭法测量或胶带纸粘贴法测量。,表面污染辅助测量法:对低能辐射体表面污染物的测量,可以将袋装热释光粉贴在表面上,能测出表面污染物的照射剂量。由于装热释光粉的袋子对低能的吸收,测量结果可能偏低,需要通过实验进行修正。对90Sr表面污染物的测量,采用片状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可以减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 单位Bq/cm2,放射性废物的监测,放射性废物:来自实践或干预的、预期不会再利用的废弃物(不管其物理形态如何),它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并且其活度或活度浓度大于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常用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清洁解控水平,谱仪测量辐射的能谱,可以确定气溶胶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的成份及相对浓度分布。 几个核素的特征能量: 137Cs-0.661MeV、40K-1.46MeV、214Bi(RaC)-1.76MeV、208Tl(ThC”)-2.62MeV 根据这些核素释出的射线能量之间的显著差异,能谱相应地设置了不同的能谱“窗口”测量道,测得各测量道中的计数率后,根据这几种能量的射线在相应道中的刻度系数,即可求得气溶胶中相应核素的浓度。,气溶胶 能谱分析,方法概要 把制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样品置于谱仪系统的锗或碘化钠探测器的适当位置,获取样品谱并确定样品全能峰位置和净面积,根据谱仪能量刻度系数、全能峰效率刻度系数、射线的发射几率、样品质量(或体积)以及有关参数和修正系数等确定样品中含有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其比活度。,HPGe高纯锗谱仪,气溶胶放射化学分析,根据应用的放射性核素确定监测项目,主要监测的放射性核素:3H、14C、 99mTc、131I 等。,GB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自主监测内容与周期,密封源和射线装置?,(三)、设备性能检测,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WS 76-2011医用常规诊断X射线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GB 17589-2011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 GBZ186-2007乳腺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GBZ187-200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JJG 1067-2011 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X射线辐射源,GB/T19046-2003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 GB15213-9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 18988.1-2003 放射性核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