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团结友爱亲又亲备课人活动目标:1、懂得团结友爱的人朋友多,进一步体验朋友多的快乐。2、初步了解叠词冷清清、亮晶晶、孤零零、喜盈盈的意思。活动准备:配套磁带或光盘。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情境体验。一个人玩的感觉,两个人玩的感觉,许多小朋友玩的感觉。2、学习儿歌。3、教师小结。4、体验活动。一个人完成任务,两个人一起完成任务,许多人一起完成任务。1、情境体验。你一个人玩游戏有什么感觉?有一个小朋友陪你玩,你觉得怎么样?有许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你又觉得怎样呢?2、 学习儿歌。(1)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请幼儿欣赏。(2) 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3) 引导幼儿依据儿歌中的数字变化规律来记忆儿歌。(4) 分组念儿歌。3、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这样你的朋友就会很多。朋友多了,你就会觉得很开心、很快乐。4、体验活动。(1)请一人搬桌子,两人搬桌子,最后请一组的小朋友去搬桌子,谈一谈分别有什么感觉。(2)请幼儿按小组尝试。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快乐公寓备课人活动目标: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共同合作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得到快乐。2、能积极参与活动,学习清晰、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见配套挂图),幼儿画册(第1册第41页),配套磁带或光盘。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教师与幼儿谈话引出课题。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理解歌词。3、幼儿演唱歌曲。4、表演歌曲。教师提供头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1、 欣赏故事。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故事快乐公寓,并提问:(1) 在没有住进公寓前,大象、小老鼠、乌龟、狐狸快乐吗?为什么不快乐?(2) 它们是怎么造房子的?各自干了些什么?启发幼儿想象并讲述造房子时的快乐情景。2、 操作练习:幼儿画册中“为动物分房”。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的各自特征进行分房,让每个动物都感到快乐。3、 幼儿交流分房想法。(1) 说说自己为什么给小动物这样分房。(2) 讨论:谁房子分的最合理?4、 继续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提问:鸭妈妈的房子被洪水给冲走了,怎么办?5、 看幼儿画册,完整地欣赏故事。(1) 讨论:小动物们都住进了自己满意的房子吗?它们为什么觉得满意?(2) 启发幼儿给公寓起名字。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音乐活动名称朋友越多越快乐备课人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唱歌曲,并用快乐的歌声表现歌曲轻松、愉快的情趣。2、进一步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活动准备:1、 配套磁带或光盘,在日常活动中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2、 绘制符合歌曲内容的图片一幅。3、 小鸟、小鸭、小羊的头饰。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教师与幼儿谈话引出课题。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理解歌词。3、幼儿演唱歌曲。4、表演歌曲。教师提供头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1、 谈话引出课题。你有哪些好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有那些快乐的事情?2、 熟悉歌曲旋律,初步理解歌词。(1)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做动作,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2) 幼儿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了解、记忆歌词。3、 幼儿演唱歌曲。(1)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利用图片记忆歌词,如:小鸟树上落,小鸭下了河,小羊在山坡等。(2) 部分幼儿轮流演唱。4、表演歌曲。教师提供头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并想象小动物快乐的样子,用轻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数学活动名称相邻朋友在哪里备课人活动目标:1、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活动准备:1、 幼儿掌握5以内的数序。2、 5以内的大数字卡各两张,幼儿画册(第3册第17页),笔。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复习认读数字15。2、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3、玩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4、做相关的练习。1、 复习认读数字15。游戏“报数名”。把大数卡发给5个小朋友,请他们拿着数卡站成一横排。教师报到数字几,手拿相应数卡的幼儿就把数卡举起来,大声地念“我是数字几”。2、 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1) 理解“相邻”一词的含义。提问:每个小朋友左右看一看,坐在你旁边的小朋友是哪两个?我们可以说“*和*是我的相邻朋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相邻朋友是谁和谁。(2) 理解相邻数的意思。数字也有相邻的朋友,想一想数字2的相邻朋友是几和几呢?为什么?学说:2的相邻朋友是1和3。(3) 讨论3和4的相邻朋友是几和几。学说:3的相邻朋友是2和4,4的相邻朋友是3和5。(4) 理解相邻两数间的关系。出示1、2、3三个数字,提问:2的相邻朋友是1和3,2和1比谁多,多多少?2和3比谁少,少多少?请幼儿比较其他数与相邻朋友的关系。3、 玩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教师把15的数卡发给5个小朋友。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然后问:我的相邻朋友在哪里?拿到相邻数的两个幼儿上来,按照数序分别站在教师的左右两边,并回答:你的相邻朋友在这里。4、 做相关的练习。幼儿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用画点子或写数字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社会活动名称欢乐天地备课人活动目标:1、体验与朋友分享、交流的快乐。2、会主动询问新玩具的玩法。3、懂得要爱惜他人的玩具,玩后能放回原处。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自带一件不易损坏的、喜爱的玩具,教师将其布置在活动室里。2、电视机、CD机、摄像机。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幼儿自由游戏。2、 看看小朋友之间玩耍时是怎么玩耍的。3、 讨论一下朋友之间玩耍时应该要怎么玩儿。1、 幼儿自由游戏。(1)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让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玩玩具。(2) 另一配班老师用摄像机拍摄幼儿的活动情况。2、 看看我们是怎么一起玩的。(1) 引导幼儿观看自己活动时的录像。(2) 观看后让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如:爱惜玩具,玩完玩具后将它们放回原处,愿意与同伴一起玩,遇到不会玩的玩具主动询问其玩法,以免弄坏玩具等。3、 我们应该这样玩。讨论后让幼儿再次玩玩具,强化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知。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手工活动名称送给朋友的礼物备课人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折、剪、贴、画等多种方法制作礼物。2、活动中乐于动脑,尝试制作有创意的礼物。3、遇到困难会主动向教师与同伴请求帮助。活动准备:1、给幼儿提供制作用的多种材料、工具,如:剪刀、双面胶、彩色纸等。2、简单的制作图示。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相互之间讨论一下制作什么礼品。2、 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制作礼物。3、 与同伴相互交流作品。4、 赠送礼物。1、 讨论制作什么礼品。提问:我们的朋友越多越高兴。如果我们要给朋友送礼物,你准备送什么样的礼物给朋友,怎样制作?2、 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绘画区、制作区)制作礼物。教师重点指导制作区的幼儿,对于制作有困难的幼儿可引导他们观察图示,根据图示制作礼物;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则鼓励他们动脑筋自己设计、制作礼物。3、 幼儿相互交流作品。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制作了什么礼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4、 赠送礼物。幼儿将礼品送给自己的朋友。鼓励幼儿主动与朋友交往,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意。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彩色牛奶备课人活动目标:1、 基本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2、 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的想象和创编故事。活动准备:幼儿画册(第2册第1页),配套磁带或光盘。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引出故事。2、 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1) 观看幼儿画册,听老师讲一遍故事。(2) 回答老师的提问。3、 幼儿之间互相讨论,进一步的理解故事的内容。4、 进行创编,体验想象的乐趣。5、 请把自己创编的情节画在幼儿画册上。1、 由讨论引出故事。提问:你喝过牛奶吗?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过彩色的牛奶吗?2、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1)观看幼儿画册,教师完整地讲一遍故事。(2)提问:牛大叔带来的那头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小动物们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后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3、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的理解故事的内容。(1)边听边讨论。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蔬菜的名字叫什么?奶牛被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蔬菜的名字叫什么?奶牛被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猫?小花鹿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蔬菜的名字叫什么?奶牛被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花鹿喝了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鹿?灰狐狸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蔬菜的名字叫什么?奶牛被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狐狸?4、幼儿创编故事情节,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请把自己创编的情节画在幼儿画册上。(1) 提问:小动物们有了这神奇的奶牛后,为什么特别高兴?(2) 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第24小节的语句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5、请幼儿把自己创编的情节画在幼儿画册上(第3册第18页),并与同伴交流。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音乐活动名称买菜备课人活动目标:1、 唱清歌词,唱准曲调,初步表现歌曲的说唱风格。2、 用看图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活动准备:含歌词内容的图片若干,配套磁带或光盘。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欣赏歌曲。2、理解、记忆歌词。用图片排列的方式帮助记忆。3、幼儿学唱歌曲。4、表演歌曲。有表情地演唱。1、 欣赏歌曲。(1) 边听教师范唱歌曲,边看教师摆放在黑板上的图片。(2) 再次倾听范唱。2、理解、记忆歌词。(1)幼儿逐个分别的将图片有顺序的排列在黑板上。(2)验证排列顺序正确与否,教师范唱,幼儿对照看看。(3)完整地边看图边念歌词。3、学唱歌曲。(1)倾听歌曲旋律。(2)边听歌曲旋律,边歌唱,将以熟悉的歌词与曲调主动匹配。(3)轻声随着伴奏学唱歌曲。4、有表情的歌唱。(1)奶奶看见这么多菜很高兴,该怎么唱?“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又该怎样唱?(2)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初步表现歌曲的说唱风格。说的部分可讨论用响板打节奏。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数学活动名称蔬菜卡片接龙备课人活动目标:1、 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2、 能不受物体排列顺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活动准备:1、 大数字卡17各一张,大蔬菜实物卡6、7各三张(每张上物体的排列方式都不同),幼儿每人两张底边写有数字6、7的空白小卡片。2、 剪刀,笔,幼儿画册(硬卡纸)。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复习认读数字15。2、学习数字6和7。(1)观察数字6和7的外形,说说6像什么,7像什么?(2)目测数群,将数字与实物进行匹配。3、完成幼儿画册。1、复习认读数字15。教师逐一出示数卡,请幼儿说出是数字几,可以表示几样什么物体。如这是数字4,可以表示4只小乌龟。2、认识数字6和7。(1)认读数字6和7,观察数字的外形特征。几天,我们认识两位新朋的数字友,看看它们是谁,数字6像什么,数字7像什么?(2)目测数群。出示6和7的实物卡,引导幼儿不受物体排列顺序的影响,将数卡与实物卡进行匹配。3、幼儿画册:蔬菜、数字接龙。(1)请幼儿剪下卡片,进行蔬菜、数字接龙游戏。(2)相互检查对错。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社会活动名称去菜场备课人活动目标:1、 知道菜场里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们买菜和卖菜的地方。2、 能大胆的参与买菜活动。活动准备:1、 与幼儿园附近的菜场联系,取得对方协助,对菜场环境进行了解,确定幼儿参观的路线与活动地点等。2、 每个幼儿准备一元钱,供买菜时使用。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事先讨论交流:我们吃的各种菜是从哪儿买来的?人们是怎么买菜和卖菜的?2、 到菜市场现场参观。3、 学习自己买菜。4、 交流买菜过程和感想。1、 参观前谈话。提问:我们吃的各种菜是从哪儿买来的?菜场里面有什么?人们是怎么买菜和卖菜的?(幼儿根据经验交流)2、 现场参观。(1) 观察菜场的大门、标牌。(2) 引导幼儿观察菜场有许多食品摊位,知道食品摊位都是分类摆放的,如:鱼、肉、鸡蛋、豆制品、蔬菜等,人们到这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菜。3、学习买菜。(1)引导幼儿观察顾客是怎样买菜的,营业员是怎样卖菜的,他们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了解买菜的过程。(2)将幼儿分组,教师分别带领幼儿到不同摊位上,让幼儿自主买自己喜欢的蔬菜。(3)鼓励幼儿与营业员交流。用一元钱买回自己想吃的蔬菜。4、尝试互相交流。相互观察各自买回的蔬菜,交流买菜的过程及回家后准备怎样烧自己买回的蔬菜。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美工活动名称蔬菜拼盘备课人活动目标:1、 能大胆尝试用几种蔬菜的切片在圆形盘子上进行图案造型。2、 能用对称和色彩搭配的方法进行构图。活动准备:1、 晨间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将胡萝卜、藕、黄瓜等蔬菜切成小片(圆片、半圆。),蒜苗、芹菜等切成小段,分类摆放在盘中。2、 每人一个白底盘子。(方形、圆形的)3、 投影仪、厨艺书或厨艺盘菜挂图。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自由交流。(餐馆里的菜都是什么样的)2、 欣赏厨艺盘菜。3、 猜操作材料。看每种蔬菜的切面,说一说是什么蔬菜。4、 拼摆“蔬菜拼盘”5、 相互欣赏作品。1、 谈话引出话题。提问:你们到餐馆吃过饭吗?餐馆里的菜好吃吗?好看吗?2、 欣赏厨艺盘菜。(1) 这些菜好看吗?厨师为什么要这样摆盘呢?使幼儿感受蔬菜不仅可以吃,摆放得好看,还可以给大家带来美的感受,增强食欲。(2) 讨论厨艺盘菜的制作方法。如:每盘菜摆放得像朵花,中间有中心点,四周摆放成相互对称的花边图案。针对不同的盘子,蔬菜摆放的特点也不一样。3、介绍操作材料。看一看各种蔬菜的切面,说一说是什么蔬菜。4、 幼儿拼摆“蔬菜花园”。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盘子操作,提醒幼儿注意蔬菜颜色、形状的搭配。5、 相互欣赏。幼儿介绍自己的“蔬菜花园”,老师可将幼儿的作品一起展出,共同欣赏。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科学活动名称一篮蔬菜备课人活动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2、初步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活动准备:1、一个大篮子,里面装有数种常见蔬菜,如:青菜、花菜、菠菜、辣椒、胡萝卜、土豆、冬瓜等。2、各种蔬菜的挂图或图片。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教师拎出一篮蔬菜,幼儿对蔬菜进行观察。2、观察蔬菜的外形和颜色,并用语言描述。3、说一说除了老师展示的这些蔬菜,你还见过哪些蔬菜。4、观看挂图,继续了解蔬菜。1、拎出一篮子蔬菜,引出幼儿的观察兴趣。提问:请大家猜猜看老师买回来一篮子什么?2、观察蔬菜的外形和颜色。(1)幼儿分别从篮子中取出一种蔬菜,说说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谈谈自己喜欢哪种蔬菜,为什么?(3)共同小结:这个大篮子里装了哪些蔬菜?它们各是什么样的?3、扩展关于蔬菜的经验。提问:你还见过哪些蔬菜?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4、引导幼儿看各种蔬菜的挂图,继续了解各种各样的蔬菜。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科学活动名称秋天的花园备课人活动目标:1、感受秋天里花园的美,能用绘画或拍照片的方法,捕捉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2、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联系幼儿园周边的社区公园。2、有照相机的家庭可辅导孩子学习照相机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的拍摄技巧。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将自己搜集来的有关秋天花园美景的照片或图片进行展示。2、 学习照相机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拍摄。3、 到花园中用绘画或拍照片的方式捕捉自己眼中美丽的秋景。1、展示幼儿搜集的有关秋天花园美景的照片或图片,感受秋天花园的美景。2、师幼共同探索照相机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的拍摄技巧。(1)提供照相机,让幼儿尝试使用,教师帮助幼儿掌握技巧。(2)让幼儿知道如何选景。知道在取景时,应努力将最美的画面拍下来,可以是全景或者是选择一个最美的小场景。3、鼓励幼儿到到花园中用绘画或拍照片的方式捕捉自己眼中美丽的秋景。(1)让幼儿自由结伴,选择绘画或拍摄的方式来表现秋天。(2)可让会使用和不会使用照相机的幼儿结伴活动。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捉迷藏备课人活动目标:1、 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描述的意境。2、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3、 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散散文诗的内容。活动准备:1、 配套磁带或光盘,幼儿画册。2、 根据散文诗内容制作的电脑动画或图片。3、 红、黄、绿和白色标记多张。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互相交流讨论。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2、 欣赏散文诗捉迷藏。谈谈自己听了这首散文诗后的感想。3、 通过配图和配乐再欣赏一遍散文诗。4、 学习念散文诗。可以用标记帮助学习。5、用教师准备的图片进行配对。1、提问引出课题。提问: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喜欢玩吗?太阳也喜欢玩这个游戏,它会和谁一起玩呢?2、初步欣赏散文诗捉迷藏。(1)教师随配乐念散文诗。(2)引导幼儿了解散文诗的名字和散文诗中的主要角色。(3)初步感受散文诗的优美。3、再次欣赏散文诗全文(配乐、动画或图片)。(1)帮助幼儿了解诗的内容。提问:谁把太阳的眼镜蒙起来了?用什么蒙的?太阳数数时,颜色们是怎么办的?哪几种颜色躲起来了?躲在了哪里?太阳有没有找到它们。(2)完整地欣赏,感受散文诗的优美。4、学念散文诗。(1)一边看动画(图片)一边念。(2)一边操作标记一边念。5、发散思维,将颜色与实物匹配。游戏“捉迷藏”:教师扮演太阳,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分别扮演红(黄、绿、白、蓝)孩子。(1) 太阳边找边说:“红(黄、绿、白、蓝)孩子,你在哪里?”(2) 幼儿回答:“哎,我在*里。”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音乐活动名称逛公园备课人活动目标:1、会唱弱拍起唱的歌曲,初步掌握在歌曲的第一强拍及时“带”人,遵守“猫”叫后才能追捉的游戏规则。2、继续建立按顺时针、逆时针走的方向感,在进行时,注意与同伴保持合适的距离。3、体验与更多家庭成员同“逛公园”的快乐。活动准备:在日常活动中,有呈双圈队形按顺时针、逆时针走的经验。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感受音乐的节拍。2、学唱歌曲。(1)先听老师唱,理解歌词。(2)学唱歌曲。3、玩音乐游戏。1、 感受和表现弱起音乐的强拍。(1) 在幸福拍手歌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合拍的拍手,拍准每句音乐的第一个强拍。(2) 探索用其它身体动作,表现每句音乐的第一句强拍。2、学唱歌曲逛公园。(1)倾听老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2)学唱歌曲,唱好句首重音(强拍)。3、玩音乐游戏。(1)全体幼儿在外圈,向顺时针方向站立。教师扮演“爸爸”,在内圈向逆时针方向站立。大家同时边唱第一句歌词,边在第一强拍起步向前行进。第二段歌词起,内圈的人在第一强拍用右手按角色的性别要求,就进拉外圈一幼儿的左手进入内圈,并拉着手边唱歌边继续相逆时针方向行走。(2)当唱到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时,“小弟”立即外圈一幼儿当“小猫”,内外圈的所有人都停止行进,并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3)重点练习第四段歌词中的最后一句。歌曲唱完后,“小猫”大声说:“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并大叫一声后,立即去捕捉周围的人。已经跑上位的不可再捉,被捉到者就是“老鼠”。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数学活动名称它们一样多吗备课人活动目标:1、 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2、 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活动准备:1、 小鸡贴绒教具10个(大小相等),小猴贴绒教具14个(7个大的,7个小的)。2、 分成一、二、三,每组纽扣1筐。3、 幼儿画册(第3册第2页)。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 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2、分作操作。(1)一、二、三组幼儿玩“7颗纽扣排队”游戏。(2)四、五、六组幼儿玩“一样多的打钩”游戏。1、 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1) 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每排5只)。提问: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2) 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鸡(上密下疏或上疏下密)。提问: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3) 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猴(上排7只小的小猴,下排7只大的小猴)。提问:这两排小猴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4) 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猴(上排7只小猴排得疏,下排7只大猴排得密)。提问:这两排小猴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2、幼儿分作操作。(1)一、二、三组幼儿玩“7颗纽扣排队”游戏。幼儿用7颗纽扣排出各种不同的排法,启发幼儿发现不管纽扣怎么排,数量都是7.(2)四、五、六组幼儿玩“一样多的打钩”游戏。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操作结果。幼儿先玩自己小组的活动,收拾好后再进行另外一组活动。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社会活动名称美丽的农村备课人活动目标:1、 初步了解农村的生活环境。2、 懂得爱惜粮食,爱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活动准备:1、 教学挂图:我们去农村,或田野的景象及农民劳动的录像。2、 幼儿画册(第2册第8页)。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1、观看录像,观察田野的景象。2、互相交流讨论:田野里有什么?。3、通过挂图或录像观察农民伯伯在地里的劳动。1、出示挂图或播放录像,组织幼儿观察田野的景象。(1)提问:我们看到了什么?(2)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地里的不同农作物,如:稻田、菜地、果林等。2、与幼儿共同小结。在美丽的农村,有大片的田地。有金黄的稻田、绿绿的菜地、飘香的果园。这是丰收的田野。3、 出示挂图或播放录像组织幼儿观察农民的劳动。(1) 提问:你们仔细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劳动的?用什么样的工具?(2) 小结:农民们有的在割稻,有的在锄草,有的在开拖拉机,还有的在脱粒。他们用镰刀、锄头、拖拉机、脱粒机、收割机等工具劳动,很辛苦。正因为有他们辛勤的劳动,我们每天才有香喷喷的大米饭吃。我们要感谢农民伯伯、阿姨,要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活动反思: 执教人: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农作物编谜会备课人活动目标:1、 根据农作物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春节商场活动总结
- 儿科招聘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上党联盟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家电公司电子商务管理办法
- 慢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 家电公司内部牵制管理规章
-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卷(含答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 2025当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退伍留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乒乓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B 11121-2006汽油机油
- 沙尔夫柴油机齿轨卡轨车课件
- 房产无抵押情况说明及承诺书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控装备技术判废检验管理规定
- T∕CAQ 10108-2018 供应商审核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