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竹市香山區香村里健康促進模式建構計畫暨第一階段樂齡老人運動班執行成果報告壹、健康促進模式的建構一、背景說明(一)人口老化問題 人口比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依據聯合國定義65歲人口比率達7%、14%、20%,分別代表進入高齡化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台灣已於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經建會推估進入後2階段的時間,分別在2017年及2025年(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6)。人口結構的老化是社會發展的成就,同時也是另一種挑戰。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近五年對老人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顯示,老人每年醫療支出已佔全部個人醫療支出的三倍以上(陳思先,2004)。藉此可想而知,倍增的老年人口將成為健保沉重的負擔,此時,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更顯得重要。綜上所述,老年人的保健政策,除了醫療之外,仍有其它健康維持方法,但一直為政府所忽略,與其總是為治標的醫療費用傷神,不如多用心思於治本的疾病預防才是上策。(二)老化與疾病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88%老人自述曾經被醫師診療至少有一種慢性病。51%老人自述至少有3種慢性病(徐瑞祥,2008)。以19942006年台灣老人主要死因死亡率長期趨勢觀察,其中七個死因(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腎病變、高血壓)是與生活型態有關之慢性病(Tsai, Yang, Lin, Fang, 2004)。由過去的研究文獻指出,個人若每天正常規律地吃三餐、不吃零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週至少運動三天、每天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需達130下)、每天睡眠78小時、維持理想體重、不抽菸、不喝酒等健康生活則可延長壽命與老化(高淑芬、蕭冰如、邱珮怡,2000)。(三)老人的身心社會生活狀態老人的身心社會生活狀態經調查顯示,老人在可自主進食、洗澡、穿脫衣服、上廁所、上下床、室內走動方面,至少有一項困難者達15%。在買日常生活用品、處理金錢、獨自搭車、粗重工作、輕鬆工作、打電話等,有困難者達47%。而這些生理上的缺失以及功能性的障礙,都可以透過適當的處置加以有效預防,延緩退化的速度,進而提高生活的機能(徐瑞祥,2008)。其次,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20002006年間跌倒是台灣老人第二大死因,單就2006年就有24%老人因為跌倒意外死亡。自1994年起,每年因為跌倒而花費高達273億美元的醫療支出,預期西元2020年將高達438億美元(朱唯勳,2008)。在未來人力資源越來越匱乏的高齡化社會情況下,老人健康照護工作需要有更積極的思考作為。(四)推動老年人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健康促進的目的是在鼓勵人們去控制和改善個人的健康,老年人健康促進可藉著老年人知能的提升及健康自我照顧的策略而達成降低老人罹病率及促進其生活安適的功效(Wang, 1999)。然而,過去健康促進的實施對象多著重在青少年或成年人,老年人很難與健康促進劃上等號,其實老年人亦是需要健康促進的群體。由國外的研究顯示,推行老人健康促進所獲得的利益與年輕人相當(Mandle, 2002)。Chi 與 Leung (1999) 更提出老年族群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慢性病及失能的危險性越高,如果無法使一個社會國家的老人健康狀態改善,則其所花費的社會及醫療成本將大大的提高。此外,根據Casert (1995) 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對於健康促進活動的興趣更高於其他族群(例如健康訊息的獲得、尋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Walker, Volkan, Sechrist, 與 Pender (1988) 在比較了老年人與中年人的健康行為後更指出,老年人執行健康行為的頻率較中年人高。可見,老年人健康促進的能力或動機並不低於其他族群。再者,老年人有時間及健康立即上的需要。所以,老年人的健康促進是有其必要性與其有效性。值得衛生主管機關重視。(五)社區老人健康促進介入的可行性評估 健康推廣活動的方式可分為兩學派,一派強調的是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之實踐,另一派則以社區發展或更廣的環境改善為主(陳靜敏,2002)。一般而言,健康生活型態的實踐,僅需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無需大環境或政策上的介入來改造,似乎較易被採行。但是卻有研究結果證實,單純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無法適用在所有人身上。社區介入之健康促進模式,一般認為是較具可行性的(韓文蕙、張玨,1998)。以社區介入方式來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已有相當的歷史。時至今日,社區介入已被認為是十分符合成本效益的健康促進方法(Altman, 1995;陳靜敏,2002)。社區介入的可貴,在其具有改善整個社區健康的潛能,針對問題的根源介入才是最有效的作法。社區健康介入是經由社區健康危險因子的搜集、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介入計畫的需求調查等方法來量身打造符合社區需要的方案,透過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促使社區能力的建構與發展(community empowerment),以使危害健康的因素能徹底消除。二、健康促進的內涵與執行步驟健康促進主要有三個重要執行步驟,分別為:健康危險因子搜集、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介入計畫的制定和實施。其中人類面臨的健康風險主要可包括:生物遺傳危險因素、自然環境危險因素、醫療服務危險因素及行為危險因素等四項,其中行為危險因素取決於個人採行之行為,對健康的影響最大(黃雅文、姜逸群,2005;Green, Poland, Rootman, 2000;Onhauser, Fernandez, Puschel, Yanez, Montero, Thompson, 2005)。這些因素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有密切的關連。許多針對影響個人健康行為的預防及更正的介入計畫多半也被證實是有效的(李蘭等,1995)。因此,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它是根據生物統計學、流行病學、臨床醫學、行為科學的原理,用以評估個人健康風險,進而量化其危害成度,並具體提出有礙健康行為,並將之去除,使人的寿命得以延長,來增強行為改變的動機(Tseng, 1982;陳政友,1997;蕭世平、王顯智,2003)。健康促進運作模式如下圖2:(下一頁)健康危險因子搜集監測健康風險評估健康介入計畫 健康促進內涵和構成4干預 監測 評估健康之路圖2 健康促進不斷循環運行三、健康促進具體實施內容健康促進具體實施內容可分為健康危險因子搜集、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介入計畫的製定和實施等三大部分,說明如下:(一)健康危險因子搜集 1.第一階段的資料收集以臨床生化檢驗、生理指標等二個面向為主。 2.第二階段的資料收集除臨床生化檢驗、生理指標之外,擬增加老人身體活動機能測試及家族病史、健康體適能認知、健康生活習慣問卷調查等。 3.第三階段完成健康風險評估電腦系統建構,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工作持續發展。(二)健康評佑 1.第一階段評估指標:以體重、BMI、腰圍、血壓、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七項(以肥胖與血糖、血壓、血脂的三高指標)為主。 2.依據上述第二階段健康危險因子搜集資料進行評估,相關內容如下表所示:評估項目內 容意義家族病史糖尿病史、心臟病史高血壓病史作為活動介入參考,及提供操作人員注意事項臨床生化檢驗LDH、CPK心臟機能、心肌梗塞評估AC糖尿病評估TC、TG、HDL、LDL高血脂症評估GOT、GPT肝臟膽道疾病評估BUN、Creatinine腎功能評估UA痛風的診斷全套血液常規了解是否貧血、感柒、發炎等功能生理指標測試身高、體重、BMI、腰圍了解肥胖的情況血壓高血壓的評估老人身體活動機能測試單腳站立測量平衡能力30秒坐站測量腿肌力雙手背後相扣測量柔軟度244公分距離坐走測量反應能力2分鐘屈膝抬腿測量心肺功能健康生活型態調查營養飲食問卷調查營養知識認知評估保健食品知識認知評估疾病與飲食的關係認知評估健康體適能問卷調查健康體適能知識的認知評估勞動與運動知識的認知評估健康生活習慣問卷調查睡眠情況評估嚼食檳榔、菸害評估飲酒習慣評估運動行為評估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3.第3階段完成健康風險評估電腦系統的測試及可作為線上查詢與統計分析。(三)健康介入計畫的製定與實施健康介入計畫的實施內容,是依據個人家族病史、臨床生化檢驗、生理指標測試、身體活動機能測試、健康生活型態問卷調查等五個健康評估系統結果來製定社區健康促進實施計畫,並給予考核。其實施策略必須符合下列7項原則:1.必須顧及效益性(最經濟)。2.簡易性(簡單易行)。3.相容性(與老人的生活經驗及需求要有相容性)。4.多元性(活動設計要考慮不同的需要)。5.能見度(能具體看見健康行為的改變)。6.向度(能考慮多層面的個人、團體、組織參與)。7.議題(與健康相關議題)。四、社區老人健康促進永續經營策略 社區老人健康促進推動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整體團隊的運作,加上對健康議題的重視及持續不斷的互動與改造才能逐漸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南玉芬,2002)。以下就歸納出社區健康促進永續經營四大策略,作為未來工作推動重點:(一)核心組織的健全 結合社區中對社區健康發展有熱忱、使命感人,成立核心組織並定期開會發揮功能。同時聘請學者專家為諮詢委員,強化組織功能、資料整合及產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志工的運用與經營 社區志工組織與培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培育社區老人所需健康促進推廣人才,若能經由社區民眾自發性的組織、參與訓練後,支援老人的健康促進推廣活動,一來能節省人力經費支出;二來能將健康志業根留社區,做為永續發展的根基。(三)社區老人的參與 目前老人健康促進上可能存在某些迷思,並進而影響了健康促進活動的執行,這些迷思包括:1.老人生病是正常且無法避免的。2.健康促進活動對老年人而言是看不到未來的 以上這些迷思往往導致老人不主動參與健康促進活動。故如何協助老人增進其對自己身體狀況之覺察力及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以了解其需要,並針對其個別的差異(如不同年齡層、不同團體、特殊身體或心理問題老人),開設多元化有益健康促進的課程,為未來努力的方向。(四)社區資源的運作 主要在結合社區內外資源,積極促進社區老人的健康,並對社區老人提供健康管理、資訊與醫療轉介服務、期由健康生活的實踐,而體認社區生活價值,增進社區意識,促進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社區內部在人力方面以社區內老人來推廣參與健康性活動,並以原有推動老人關懷站志工配合提供日常保健測量與轉介服務;在場地方面則以社區發展委員會來提供。社區外部在老人健康促進與教育議題上由鄰近大專學術機構與專業醫療院所共同合作來提供,在老人專業醫療照顧與諮詢則由鄰近醫療院所來提供服務(組織架構如下圖1): 社區發展協會(里辦公室)專業醫療院所(元培診所、署立新竹醫院)學術相關單位(元培科技大學、光宇文教基金會)社區健康諮詢組1.健康諮詢2.疾病治療3.疾病轉介社區健康促進組1.老人健康教育2.老人健康活動推廣3.社區志工培訓社區健康管理組1.健康危險因子搜集2.健康風險評估3.健康資料建檔4.健康管理系統研發 圖1 社區健康促進組織架構圖貳、第一階段樂齡老人運動班執行成果報告一、辦理樂齡老人運動班的意義運動介入是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策略中最符合經濟效益的防治策略,是在人們尚未生病前,便能設法降低或避免致病因子,以促進及維護個人健康狀態(呂寶靜,2008)。而運動介入方式可分為結構式介入與生活型態介入 (Structure Interven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等二種(方進隆,2007)。結構式介入是指特別安排固定時間場所來運動的方式,像教育部推廣的體適能三三三計畫(每週至少運動三天、每天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需達130下)即是所謂的規律運動,也稱為結構式介入。此種運動方式除了會造成約束不便之外,且要求運動時要達到一定的強度,對年紀較高或健康狀態不佳者就較難適應,但其對改善身體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及慢性疾病防制效果最好。生活型態介入方式是指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利用時間來增加身體活動機會,當身體活動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對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就會有效果,許多慢性病危險因子相對也可獲得明顯改善。此種方式對忙碌、健康體能不佳、年老者或久未運動者是一種較合適的健康促進方式。但其對運動強度與運動頻率較不強調,對身體某些重要器官就無法改善,特別是心肺功能。由以上文獻探討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結構式或是生活型態式那一種運動介入模式均有其發展限制,可能無法完全適用於整個社區老人群體。因此,如何針對個人的環境條件及需求給予適合發展的運動介入模式,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為此,運動處方設計要點必須符合效益性、簡易性、相容性與多元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二、樂齡老人運動班活動規劃程序 本活動設計是在活動前先實施一次健康評估,評估項目包括生理指標測量(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血壓)與血液生化指標檢驗(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二大部分,並篩選出有1種以上慢性病危險因子以上的老人為對象。並採用實驗研究法,比較實驗組(結構式)與對照組(生活型態式)二組在分別進行24週不同方式運動介入後,比較其介入前後慢性疾病危險因子改善成效,以提供其往後選擇運動介入模式參考之用,及強化其持續參與運動的動機。註解:1.理想體重換算公式:(1)男生:(身高(cm) 80) 0.7。(2)女生:身高(cm)-70)0.6。 (3)超重百分比(%)=(實際體重)-(理想體重) / 理想體重100 所得結果10%為標準,1020%為超重。 2.BMI:大於23kg/m2為異常。 3.腰圍(Waist):男性超過90cm,女性超過85cm為異常。 4.血糖(AC) 60110mg/dl為標準值,超過為異常。 5.SBP/DBP 標準值135/85mmHg。超過為異常。 6.TC 標準值110220 mg/dl,超過為異常。 7.TG 標準值 30150mg/dl,超過為異常。三、運動介入模式說明本活動運動介入模式可分為結構式與生活型態式二種。其操作方式說明如下:1.結構式(Structure Intervention):是指特別安排固定時間場所來從事運動,且運動處方必須達到每週運動3天以上,每天60分鐘,運動心跳須達每分鐘120130次之間,運動方式以飛輪腳踏車運動及步行兩項運動為主,實施場地在元培科技大學運動視廳室及新竹牧場兩地。2.生活型態組(Lifestyle Intervention)則未特別安排時間場所從事運動,則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增加身體活動量的機會,並詳細紀錄其運動情況及每週運動時間。 四、運動前的篩檢測試 為維護老人運動安全在實施運動計畫之前聘請專業醫師進行身體狀態評估,評估的項目是參考1998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老人運動前的篩檢測試,內容計有年齡、過去病史、藥物的使用狀態、是否有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吸菸、肥胖、早發性家族史、靜態生活習慣)、詢問運動時是否曾有不適的症狀徵候和限制,並且作基本的理學檢查,列出不適合從事有氧運動及耐力訓練的對象。絕對禁忌運動的有:近期有心電圖的變化或是心肌梗塞、不穩定的心紋痛、第三度房室阻斷、急性鬱血性心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壓、未控制的代謝性疾病等。相對禁忌的有:心肌病變、瓣膜疾病、複雜性心室期外收縮,在適當的評估後,篩選出可以從事中、低強度的運動者,以作為實施運動分組參考依據。五、老人運動班評估指標(一) 分析結構式運動介入法對肥胖指標及三高指標的改善成效。(二) 分析生活型態式運動介入法對肥胖指標及三高指標的改善成效。(三) 比較結構式與生活型態式兩種不同運動介入法對肥胖指標及三高指標的改善成效。 以探討該社區適合永續發展的運動介入模式,及作為訂定相關發展策略參考之用。六、老人運動班實施成果分析(一)不同組別每週運動天數及時間統計資料由表一可知,結構式介入組每週運動天數,最小值為3天,最大值為7天,平均值為4.161.40天;每週運動時間,最小值為90分鐘/週,最大值為600分鐘/週,平均值為300.00196.09分鐘/週。而生活型態式介入組每週運動天數,最小值為1天,最大值為6天,平均值為3.221.21天;每週運動時間,最小值為30分鐘/週,最大值為240分鐘/週,平均值為152.3559.35分鐘/週。由以上統計數字顯示,結構式組的每週平均運動4.161.40天,300.00196.09小時和生活型態組的每週平均運動3.221.21天,152.3559.53小時的每週累積天數及時間來看,至少以上二組可符合每週平均運動3天,每次平均運動30分鐘以上之規律運動習慣者。表一、不同組別每週運動天數及時間統計表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標準差結構式介入組(Structured intervention)每週運動天數(天/週) 3 7 4.16 1.40每週運動時間(分鐘/週) 90 600 300.00 196.09 生活型態式介入組(Lifestyle intervention)每週運動天數(天/週) 1 6 3.22 1.21每週運動時間(分鐘/週) 30 240 152.35 59.53備註:統計數值以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數標準差的方式顯示。(二)結構式組運動介入前後生理生化值的變化 由表二可知,結構式組在體重、BMI、收縮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5項達到顯著下降(P0.05),其中體重平均降幅為3.25%、BMI平均降幅為2.62%、收縮壓平均降幅為9.26%、總膽固醇平均降幅為3.54%、三酸甘油酯平均降幅為22.81%。其餘的項目如腰圍、血糖、安靜心跳有略為下降的現象,舒張壓有略為上升的趨勢,但都未達顯著差異。由以上結果顯示,結構式的運動介入對體重、BMI、收縮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對腰圍、血糖、安靜心跳率及舒張壓則沒有明顯效果。表二、結構式介入(structured intervention)的運動方式對前後生理生化值的變化變 項 介入前 介入後 差值 增減率(%) t 值體重(kg) 61.1614.84 59.0113.07 -2.15 -3.25 2.86BMI(kg/m2) 25.554.68 24.884.04 -0.67 -2.62 2.34腰圍(cm) 84.5514.01 83.5514.21 -1.00 -1.18 1.75收縮壓(mmHg) 133.8520.25 121.4519.64 -12.40 -9.26 3.59舒張壓(mmHg) 78.2312.07 79.3810.16 1.15 1.47 -0.56血糖(mg/dl) 111.8419.41 109.3127.05 -2.53 -2.26 0.51總膽固醇(mg/dl) 207.3637.96 200.0036.64 -7.36 -3.54 3.57三酸甘油酯(mg/dl) 142.2724.33 109.8220.27 -32.45 -22.81 10.69安靜心跳(frequency/min) 77.158.55 75.636.34 -1.52 -1.97 0.75備註:1.以paired t-test 來檢定前後差異,顯著水準訂為p0.05。 2.增減率=【(後測成績-前測成績)前測成績】100。 3.代表有顯著水準(三)生活型態式組運動介入前後生理生化值的變化 由表三可知,生活型態組在收縮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3項達到顯著下降(p0.05),其中收縮壓的平均降幅為7.33%、總膽固醇為4.14%、三酸甘油酯為15.03%。其餘項目如體重、BMI、腰圍、舒張壓、血糖、安靜心跳雖有略為下降的趨勢,但都未達顯著差異。此一結果顯示,生活型態式的運動介入對收縮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對體重、BMI、腰圍、舒張壓、血糖、安靜心跳則沒有明顯效果。表三、生活型態式介入(lifestyle intervention)的運動方式對前後生理生化值的變化變 項 介入前 介入後 差值 增減率(%) t 值體重(kg) 59.5011.59 59.2010.93 -0.3 -0.50 1.01BMI(kg/m2) 24.703.01 24.523.07 -0.18 -0.72 1.83腰圍(cm) 83.0111.58 82.7911.50 -0.22 -0.27 0.61收縮壓(mmHg) 131.6219.12 121.9721.74 -9.65 -7.33 2.44舒張壓(mmHg) 73.199.53 72.1211.33 -1.07 -1.46 0.52血糖(mg/dl) 116.3537.06 110.8627.16 -5.49 -4.72 0.83總膽固醇(mg/dl) 211.2528.40 202.5046.19 -8.75 -4.14 2.38三酸甘油酯(mg/dl) 141.6348.10 120.3346.81 -21.3 -15.03 3.69安靜心跳(frequency/min) 75.069.06 75.567.72 0.5 0.66 -0.36備註:如表一。(四)結構式與生活型態式兩組運動介後生理生化值之變異性分析 由表四事後比較中可知,腰圍、收縮壓、舒張壓、血糖、總膽固醇、安靜心跳上二組之間不具顯著差異。但在體重、BMI及三酸甘油酯上結構式介入組優於生活型態式介入組。此一結果顯示,雖然生活型態式的運動介入法對血壓、血脂具有一定的改善成效,但整體而言,結構式的運動介入法是優於生活型態式的運動介入法。表四、比較兩組不同運動模式介入前後各檢測值之統計資料與事後比較表 結構式介入 生活型態式介入 (structured intervention) (lifestyle intervention)體重(kg)介入前 61.1614.84 59.5011.59介入後 59.0113.07a 59.2010.93bBMI(kg/m2)介入前 25.554.68 24.703.01介入後 24.884.04a 24.523.07b腰圍(cm)介入前 84.5514.01 83.0111.58介入後 83.5514.21 82.7911.50收縮壓(mmHg)介入前 133.8520.25 131.6219.12介入後 121.4519.64 121.9721.74舒張壓(mmHg)介入前 78.2312.07 73.199.53介入後 79.3810.16 72.1211.33血糖(mg/dl)介入前 111.8419.41 116.3537.06介入後 109.3127.05 110.8627.16總膽固醇(mg/dl)介入前 207.3637.96 211.2528.40介入後 200.0036.64 202.5046.19三酸甘油酯(mg/dl)介入前 142.2724.33 141.6348.10介入後 109.8220.27a 120.3346.81b安靜心跳(frequency/min)介入前 77.158.55 75.069.06介入後 75.636.34 75.567.72備註:a-b字母不同表示不同組別之間達顯著差異(p0.05)七、結論(一)結構式的運動介入對體重、BMI、收縮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對腰圍、血糖、安靜心跳率及舒張壓則沒有明顯效果。(二)生活型態式的運動介入對收縮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對體重、BMI、腰圍、舒張壓、血糖、安靜心跳則沒有明顯效果。(三)在腰圍、收縮壓、舒張壓、血糖、總膽固醇、安靜心跳上二組之間不具顯著差異,但在體重、BMI及三酸甘油酯上結構式介入組則優於生活型態式介入組。參考文獻朱唯勳(2008)。高齡化社會老人健康照護的趨勢與挑戰。健康世界,23,21-23。南玉芬(2002)。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之社區推動內涵分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高淑芬、蕭冰如、蔡秀敏、邱珮怡(2000)。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衛生教育。護理雜誌,47(1),13-18。黃雅文、姜逸群(2005)。健康促進與健康行為。國民教育,45(5),18-24。陳靜敏(2002)。健康促進的創新策略。新台北護理期刊,4(2),1-7。韓文蕙、張玨(1998)。社區健康介入。健康促進通訊,4,1-3。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6)。中華民國台灣95年至140年人口推計簡報。經濟建設委員會。Caserta, M. S. (1995).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older population: expanding our theoretical horizons.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20, 283-289.Chi, I., Leung, M. F. (1999). Health promotion for the elderly person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Health Social Policy, 1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项目建筑抗震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清洗与外墙涂料保护服务协议
- 2025版膨润土矿产资源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旅游服务管理系统购买与升级合同
- 2025年餐厅装饰装修工程品质保证合同
- 2025保定高端住宅托管出租合作协议
- 2025版施工环保责任协议模板及下载
- 2025版企业劳动合同中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规定
- 2025年度塔吊及人货电梯施工劳务分包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能机器人项目合同授权委托管理制度
- JG/T 24-2018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 社保补助代理协议书
- 2物流行业2025年人力资源招聘策略研究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大题04 板块模型(解析版)-【三轮冲刺】2025高考物理大题突破
- 统计分析在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 个人提供技术与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
- APP融资方案模板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5年镍厂招工考试题及答案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5版)课件 第一章 总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