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化建设论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探究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进行中如何尽快使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的“新市民”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根据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新市民文明素质的实际现状,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的举措。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市民;文明素质;有效提升 农村城镇化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民的身份逐步过渡到城镇“新市民”身份的过程。我国的农村农民城镇化进程一般经历两种途径:一是由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城镇“新市民”1;二是由农民直接转换成城镇“新市民”。比如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民直接转变成城镇居民。城镇化的进程,使农民脱离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变成“新市民”。农民从农村生活环境转变成城镇生活环境,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一个改变、提高和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城镇文明素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后的应该采取措施,有效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帮助“新市民”改变原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逐步形成适应城镇生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新市民”真正融入到城镇生活中。 一、农村城镇化后“新市民”文明素质有效提升的意义 1.“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直接影响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城镇化包括农民社会角色的城镇化、农民职业生存的城镇化,还包括农民素质状况的城镇化2,而农民素质状况的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是农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问题,这是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能否满足城镇文明的要求是决定他们能否真正受益于城镇化的基本要素。帮助和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是当今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课题,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2.“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能影响一个城镇的“软环境”的形成。一个城镇(包括一个城区)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一个城镇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虽有历史、投入、管理等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市民的文明素质相关。国外农村城镇化成功经验表明,如何尽快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尽快由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居民,特别是有效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不仅是关系到城镇化成效的重大问题,更能促进人与城镇、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和改善一个城镇的“软环境”。 3.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是加快“新市民”融入城镇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生活对城镇市民的文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市民”由于受其原有生活环境等自然社会条件和政策制度的影响,以及农村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在“新市民”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城镇后“新市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网络的建构等方面有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农民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转变,更是其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 二、当前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的因素 1.“新市民”原有的社会交往心理和生活环境因素。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新市民”来说,农村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等是其主流的社会文化,城镇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看待事物的观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以及城镇各种规则都使“新市民”感到不适应,阻碍了“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 2.对“新市民”城镇文明素质的培养的忽视因素。人的素质总体上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两大方面。国家在2005年已经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3,使许多“新市民”取得不同岗位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解决了大量的“新市民”职业技能素质提升的问题,但在培训过程中,受“新市民”原有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影响,培训组织者过分重视“新市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培训,忽视了对农民城镇文明素质的培养,制约了“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 3.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过高因素。目前城市将现有的城镇文明市民评价标准中的素质要求作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的文明标准,存在对“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过高的问题。“新市民”对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的要求,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过高反而不利于“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三、有效提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文明素质中的举措 城镇市民文明素质包括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4。提升城镇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既是“新市民”居住地域的转移,又是其“新市民”职业和身份的变换,更是“新市民”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换。通过对当前“新市民”在城镇的文明素质状况的分析,提升农民文明素质需要做的大量的工作。 1.发挥新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作用。城镇化之后所形成的新的社区组织,是“新市民”城镇文明素质和公共道德观念赖以养成的新的根基,通过新社区的组织教育已成为“新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城市文明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加强新社区活动、市民学校等载体的建设,针对新社区居民的实际状况,按照不同的文明指数评价体系,采取符合实际的教学和培训手段,提高“新市民”适应城镇社区的生活规则,使“新市民”慢慢适应新的城镇生活。只有“新市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城镇社会,并在城镇稳定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也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2.切实提高农民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人接受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民能否成为真正的“新市民”,不取决于有没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还取决于“新市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新市民”文明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原有的科学知识的肤浅,甚至是愚昧无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提高“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必须先提高“新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的重要前提。目前在各地政府部门推行的针对失土农民的“双证制”的教育模式5,就是很成功范例。“双证制”教育模式的推行,既解决了“新市民”掌握职业技能的问题,又解决了“新市民”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的问题。 3.培养城镇社区文明礼仪的宣讲员。受“新市民”文化素质基础现状的影响,组织“新市民”参加城镇文明礼仪的学习,必须十分重视宣讲方法和途径,培养城镇社区文明礼仪的宣讲员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城镇社区文明礼仪的宣讲员由于来源于原有的城镇社区,对“新市民”的社会现状比较了解,与新社区居民没有距离感,加上采取贴近农民生活的宣讲方法,是提升农村城镇居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方法。通过城镇社区文明礼仪宣讲员宣讲城镇公共领域的“公共文明规范”、“公共礼仪”等内容,并通过宣讲员的示范效应,让“新市民”学会宽容、敬人、自律、真诚等礼仪,懂得在不同城镇公共场所应具有的礼仪素养,“公规意识”、“公规行为”,自觉地克服并纠正有损公共规则的生活陋习,达到培养“新市民”的公共文明素质的实际效果。 4.改善“新市民”在城镇居住社区的环境状况。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其行为举止就会受到该环境因素的影响。“新市民”由于受其原有生活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生活习惯和社交方式与城镇生活秩序有很大的不同。农村城镇化后,“新市民”的原有生活习惯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因此,重点改善城镇社区居住环境状况和改善城镇文明生活秩序,营造卫生、整洁和有序的生活氛围,创造有效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成效的环境条件。 5.制定适合“新市民”的城镇居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体系。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是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市民文明素质提供的一种方法和参照体系6。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采用了现有的城镇文明市民的素质要求作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的文明标准,存在对“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过高的问题。“新市民”在城镇化后对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的要求,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城镇文明素质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应该与“新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体是有所区别,如果套用原有的城镇文明素质的评价体系,就会产生评价体系不符合实际现状的尴尬局面,起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 四、在提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的文明素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要坚持切实可行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或搞几次活动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注重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在某一方面进行有效的突破,然后,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2.针对“新市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应加强培训讲师和宣讲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宣讲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培训班的过程中,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培训内容要实用化,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培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社区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民俗、健身活动,形成寓教于乐的学习局面,让参加培训的“新市民”在最普通的娱乐活动中受到公共礼仪教育。 4.在提高“新市民”个体文明素质的同时,打造一种良好的道德舆论、道德环境,增强对市民个体素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农民的公共文明素质。 总之,城市“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城市提供相应的公共资源和社会保障,还需要为“新市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适时到位的职业培训、文明礼仪教育等多方面所需资源和服务。同时也需要城镇社会和市民的理性接纳与包容。 参考文献: 1臧兆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及对策探析Z,2009. 2倪国华.引导农民工到小城镇购房定居是现农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2025年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4号(6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招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温州市洞头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第一期招聘编外用工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第一批任务型合同制员工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劳务派遣工招聘5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张家口怀来经开创新实业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2月云南思茅产业园区企业用工19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国鼎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少儿美术课件国家宝藏系列《玉壶》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2024年孩子打架双方协商后协议书范文
- 5.1 走近老师 (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2024)
- 物流行业园区智慧化风险管理白皮书
- 智联招聘国企笔试题库
- 批量通信概预算编制(451定额 EXCEL版)
-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校本作业
- 翻板阀采购协议
- 数字货币概论 课件 第5章 稳定币的原理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