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第期(2013-3-26).doc_第1页
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第期(2013-3-26).doc_第2页
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第期(2013-3-26).doc_第3页
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第期(2013-3-26).doc_第4页
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第期(2013-3-2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 第【11】期 (2013.3.26)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 第【11】期 (2013.3.26)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坎坷窠臼 嗔怪缜密 供稿供应 B怠慢逮捕 誊写家眷扁舟扁平C侥幸矫健 脸颊要挟 驻扎扎实 D骁勇肖像 针砭贬谪 果脯胸脯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公安部第123号令规定“闯黄灯”也要被罚款扣分。此新规一出台便引起轩然大波。这条新规实施前没有广泛征求意见,涉及的问题在闭门造车中被掩盖,争议和置疑都被推到了实施之后,使得此法规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黄灯”对我们的改革也有着深刻的隐喻,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如何划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这一次的争论是很生动的一课。A轩然大波 B闭门造车C置疑 D进退维谷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B-3837飞机首次飞临钓鱼岛上空,与正在巡航的中国海监船编队会合,破天荒第一次对中国钓鱼岛进行海空立体巡航。B中国作家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杰出代表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实在可喜可贺。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会发现神的影子。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的眼中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A BC D10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2013广一模)秋莲 刘因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青房:莲蓬。(1)首联和颔联写了秋莲哪些特征?请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2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儒家是心灵之春,墨家是心灵之夏,道家是心灵之秋,法家是心灵之冬。请你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80字。(6分)23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母校想邀请他回校为同学们做一次文学讲座。请你以该校“红高粱”文学社的社长王红的身份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为讲座确定一个主题;格式规范;实际字数不超过100字。(6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深圳一模) 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以未来的危险促进当下的改过革新,这样的人,有知识,有胆识,往往置个人的功利甚至生死于度外,是一个时代的心灵与眼光。在圣经旧约里,这类人被称为“守望者”,他负责指出一国或一人的罪错,任何一个听不到凶言的大寂静时代,有可能是守望者失职了,有可能是守望者死光了,活在其中的人,虽然有各种声调的吉言,但往往不能如意恭喜发财、长命百岁。守望者之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 请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拟写提纲)2014届高二下语文晚练 第【11】期答案 (2013.3.26)1D A kk、chn/zhn、gng ;Bdi、tng/jun、pin/bin ; Cjio、ji/xi、 zh ;Dxioxio、bin/bin、f/p2C 应该用“质疑”。A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 B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C.质疑:提出疑问,如质疑问难;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D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3B A.成份赘余,“破天荒”与“第一次”重复。C不合逻辑,“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概念交叉。D杂糅,要么用“原因是”,要么用“所致”。4B 由“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由“前一种孤独”“后一种孤独”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由“一切人间的爱”“当他爱一个人时”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根据三组句群的逻辑关系,正确的语序为。10(1)茎干高耸,香气清淡,荷叶枯萎,荷花凋谢。3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3分。意思对即可。(2)莲花虽由盛转衰,但精气犹存;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虽已衰老,但也不能放纵逍遥。表达了诗人不甘消沉、仍然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4分。分析2分,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22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墨家是心灵之夏。夏天,一切都是那么奔腾和豪放,世界显得比春天更拥挤,当然,也更紧密。这非常类似于墨家的气质,这个学派给世界的最大感觉便是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道家是心灵之秋。秋天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成熟当然意味着成长和反省,尤其是对于春天和夏天的反省。因此,道家是最能够体现秋天精神的学派。法家是心灵之冬。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天寒地冻的冬天给人以安定和冷酷的感觉,世界笼罩在一种简单而冰冷的秩序之中,单调而寂静。这似乎就是法家有些冷酷的心灵。23(6分)尊敬的莫言老师:您好! 我校将于2013年3月18日下午两点举行“红高粱”文学社大会,特邀您参加,并作“文学与故乡”的主题讲座。敬请光临。 “红高粱”文学社社长王红2013年2月30日(格式、单位、时间、地点、主题、得体各1分,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作文:一、对题干的理解与把握1题干中的关键词:守望者正确理解与把握“守望者”一词,是写作的关键。评分时必须判断作文是否是在“守望着”的范围内写作。是,则符合题目要求;否,则不符合题目要求。(1)把握“守望者”的内涵。从“守望者”一词的内涵来判断,必须同时具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守”。指的是坚持、坚守并且支持、护卫某种思想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暂时不被人重视,但从长远看,它对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是有益、重要的。第二,“望”。指看得远,能见微知著。“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第三,“者”。“的人”,指某一群体。这一群体是社会的中坚脊梁一个时代的精英或普通民众中的佼佼者。材料分三个层次对守望者进行了阐述:其一,“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这类人被称为“守望者”,此为“守望着”的界定。其二,“他负责往往不能如意恭喜发财、长命百岁”,此为“守望者”的职责及其失职造成的恶果。其三,“守望者之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谈“守望者”作用的普适性。(2)与“守望者”相关的次关键词。其一,与“守望者”基本素质有关的看到凶兆:有远见,见微知著,能预见未来的危险,敢于直言,敢于讲真话。促改过革新:是指有创见,有独立人格,有独立思想,推动社会变革,、创新。时代的心灵与眼光:心灵,指人的精神道德追求,自我完善与发展。也指社会道德等公共价值观和精神取向。眼光,指能总揽全局,看得远,看得透,而不是局部的看,狭隘的看。关注普罗大众的利益。时代的心灵与眼光,指代表正义、公平、正气、正能量等。、非功利(置个人的功利甚至生死于度外):无私,不计个人得失,为天下人谋永福,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其二,与“守望者”的职责有关的针砭错误(指出一国或一人的罪错):不夸饰,不吹捧,敢于直言。力排众论,和者寥寥。其三,与“守望者”作用的普适性有关的“守望着”可以是某时代的、某社会的、某团体的、个人的。(3)把握“守望”的特殊性。在材料中,“守望”是褒义词,“守望者”所守望的东西也应是具有“正能量”。 如:心灵:善良、诚信、本真、宁静淡泊、独立、个性、真理等 社会:非功利、责任、奉献、孝顺等。文化:多元、创新、国画、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然: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乡村 宗教与道德:孔子、释加牟尼马丁路德金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守望:一份感情、一种承诺、一种希望 一种美好 (托尔斯泰、巴尔扎克 索尔仁尼琴 泰戈尔 )民族精神的护卫。人类普世价值的探求。 思想先进超越时代,引领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背负时代责任:邓小平、林肯、乔布斯等 。围绕上述主关键词和其中一个副关键词产生的论述都是符合题意的。 2围绕材料关键词及其次关键词,可以从下列角度拓展思考其一,从写作者对“守望者”的界定及其态度的角度拓展。“守望着”是一个时代的心灵与眼光;敢做“守望者”;“守望者”,时代(民族、国家)的“良心”等。其二,以“守望者”为核心,可建构起“人物”“时代”“态度”“追求”等等关联。如, “守望者”关注“未来的危险”或“危险的未来”; “守望者”有益于“当下的改过革新”或“改过革新的当下”; “守望者”的“凶言”“心热”;时代需要“守望者”;“守望者”不能死等。其三,从怎样做一位“守望者”的角度拓展。针砭时弊,做社会的“守望着”;见微知著,方能做“守望着”;倾听自己的心声,做有良知的“守望着”等。其四,从“守望者”的对立面拓展。如,要听进“守望者”的“凶言”;感谢“守望者”;包容“守望者”;听得“吉言”,更要听得“凶言”等。从上述角度产生的论述都可视为符合题意。优秀作文国之安需法家拂士材料中将“守望者”诠释为负责为一国或一人指出过错,以使国家永昌之人,让我联想到古文中的一个同义词“法家拂士”。诚然,谋求国家安定与发展,必然需要“法家拂士”这一群正义者。(评:主题句万岁!)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因为若无,也许意味着一个朝代的完结,或一个国家的覆灭。历朝统治者多以夏桀、商纣为戒。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此二者独断专制、残暴有加,不虚心受谏,反而虐杀“法家拂士”。于是他们的统治是短命的,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轧过他们的那页。试想,当“法家拂士”被屠尽,又有谁能为一国之兴尽己智谋、献其忠心呢?朝代更迭、国家覆灭是没有“法家拂士”的苦果。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不难发现那一群法家拂士们高大的身影,是他们,将名利生死置之度外,作出种种努力只为国家的再繁荣或民族的昌兴。那些闪耀的身影中有卫鞅、有王安石、有张居正,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艰难的改革后却反遭噩运,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但对于国家的安定昌盛却是一大幸事。而放眼近代,我们更不会忽视那些豪情,那些凛然正气,那些义不容辞与前赴后继。“拼将十万头颅血,须将乾坤力挽回。”戊戌六君子为唤醒国人而甘愿伏在刀口寒光下,鲁迅先生日日笔耕不辍书写思想,孙文先生奔走呼号“自由、平等”在国家的大厦将倾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凶兆却没有逃之夭夭,而是毕其精力以一肩相扛,从不考虑自身而只愿国家早日安定,山河早日风光霁月。历史证明,如若没有这一群正义的“守望者”,国将何安?家又安在?国之安多么需要这样一群法家拂士,痛斥现状之黑恶,开出一剂复兴的强心针。(评:举例得当,例证有一定说服力。)纵观古今,没有法家拂士,国运难昌。历朝开国后一段时期往往较为繁治,是因为统治者愿采纳谏言而不只听媚辞。中华民族在大劫难之后,复兴重建之时,更不可忽视对“法家拂士”的培养、保护与鼓励。保护与鼓励“法家拂士”,培植社会正义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国家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不禁锢人们的某些思想自由。而作为我们,国家的公民,更当以史为鉴,学习前人置利益于度外、敢于维护国家安定的勇气与精神,全面提升自我以成为“法家拂士”的一名。当全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意识到了“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并为此积极行动的时候,我相信中华国运必昌,金龙之腾飞指日可待矣。(评:号召式结尾,有一定感染力。)【评语】本文作为本次深一模考试作文的最高分,确实有独到之处。关于立意。作者通过对材料的解读,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对材料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国之安需法家拂士。从历史谈起,这一论点的提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作者“人小志气大”,表现了当代学生的时代意识,关于谋篇布局。作者扣住了考场作文的得分的关键点题、扣题。作者深谙材料作文得分之道,开篇提到材料,并提取材料的关键词“守望者”。在阐述材料的过程中带出自己与关键词紧扣的观点“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其次,中间主体部分紧扣中心论点,反、正对比论证。正面论证有详有略;接着,论证的过程中“法家拂士”“守望者”交替使用,题目与材料均扣住,文章浑然一体;最后两段还结合生活谈如何培养这样重要的正义之士,作者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关于选材。作者对已学知识能正确把握,引用寡人之于国也的观点,并且运用戊戌六君子、鲁迅、孙文等例子来论证,贯穿古今,诠释了“法家拂士”的重要性。关于语言。论证的过程中,语言简洁有力,反问句式铿锵有力,能直击阅卷者的心坎。词语生动形象:刀口寒光、笔耕不辍、奔走呼号、风光霁月等,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彰显人物的光辉。关于不足之处。文章个别地方语句不通顺。如何培养法家拂士这部分,作者只是点到即止,要是能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就更好,更能显出思想的深度。 让守望者永存萨义德在其知识分子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真正的知识分子受到形而上热情的感召,斥责暴力,批判不公,监督权威,保护弱小。”这是一群真正的守望者,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环境需要他们步出人群,勇敢坚强地扛起道义的大旗。这样卓尔不群之士,理应永存。(评:提出中心论点。)在这些守望者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对人类普遍真理的坚守。这些人没有因为享有更高等的知识而洋洋得意,对大众漠不关心,“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们在用自身的学识感召时代、引领社会。当胡塞尔在为欧洲文化危机而四处演讲时,当罗素也在为人类幸福反对制造原子弹时,人们很容易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意识。他们为时代寻找方向,为人类谋求出路,绝不辜负知识赋予他们的责任。“绝不把团结置于批评之上。”美国作家萨义德如是说。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不从众合流的独立精神让时代的守望者早已舍弃了小我。无论是尼采在德意志民族热情最高涨时忧虑地提出战争的隐患还是梁漱溟因为文革问题与毛主席在大会上的据理力争,都让世人真切地体会到这些守望者身上的无畏与担当。他的笔受上帝指挥。“他的笔受上帝指挥”苏联主席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坚守、独立、批判、非守望者为之,谁为之?(评:一句反问引起读者共鸣,让读者不禁拍案叫好。)反观当下,如巴赫金所说:“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形形色色的言论,亦正亦邪的倡导,多元之下,无疑需要守望者挺身而出,喊出时代最强音。然而越来越多饱学之士却在尽力逃避守望者的身份,说违心话,办违心事。笔杆子上那股“形而上的热情”又到何处去了?是消弥于生活中琐碎的平庸还是社会上隐蔽的设定?抑或那浩然之气已妥协于更多对现实的考虑?功利诚可贵,理想价更高。若一个时代的心灵蒙尘,眼光呆滞,民族的文化内核,国家的精神脊梁又靠何人去塑造、去担当呢?莫忘守望。(评:与前文遥相呼应,逻辑缜密。)马丁路德金说:“历史终将记住的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中国青年报的主编也在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上激昂地提出:“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妥协,而是北大人的坚守。”作为拥有更高学识,拥有成为守望者禀赋的人,理应呐喊,必须振臂,让世人看到人类道义的大旗在舞动,在飘摇,无论风雨。让守望者长存,(评:既是结论也深化了主旨,这样的谋篇布局,可谓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