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权评估报告[2010].doc_第1页
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权评估报告[2010].doc_第2页
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权评估报告[2010].doc_第3页
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权评估报告[2010].doc_第4页
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权评估报告[20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穗威能矿评200804号广州威能矿业权资产评估事务所受广东省韶关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根据国家采矿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以下简称白石岭铁矿)的采矿权价值进行了评估工作。本所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实施了实地查勘、市场调研与询证,对该铁矿采矿权在2008年3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名 称:广州威能矿业权资产评估事务所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G座902室法定代表人:刘 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300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编号:44010123003342.评估委托人评估委托人:广东省韶关市国土资源局3.评估对象和范围本评估项目的评估对象为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采矿权。根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大队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拟设矿区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坐标圈定:1、X=2784900 Y=38481880 2、X=2784900 Y=38482580 3、X=2784100 Y=384825804、X=2784100 Y=38481880矿区面积:0.56km2,开采标高由+570米至+340米。本项目评估的范围为以上(1)(4)四个拐点坐标圈定的范围,矿区面积0.56km2,开采深度由+570米至+340米标高。4.评估目的广东省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受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拟有偿出让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采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铁矿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该铁矿采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5.评估基准日本采矿权评估项目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08年3月31日,该日期距评估委托日在两个月之内,期间未发生过重大的经济变动事件,评估报告中的一切计量和取价标准及评估结果反映的价值均为该评估基准日时点的客观有效标准。6.评估原则本项目评估除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等一般的评估工作原则外,同时根据采矿权的特性,还遵循如下原则:(1)遵循采矿权与矿产资源及有关地质勘查资料相依托的原则;(2)遵循地质科学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的原则;(3)遵守地质勘查与矿山开发利用有关技术规程规范的原则;(4)遵循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5)遵循矿产资源开发最有效利用原则。7、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3)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4)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775号);(5)矿业权出让转让暂行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309号);(6)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7)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8)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9)关于采矿权评估确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2271号);(10)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公告;(11)矿业权评估委托书;(12)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粤国土资(矿管)函20061478号”;(13)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4)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7号);(15)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粤资储评审字2007236号);(16)韶关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7)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开备字200812号);(18)广东省矿业协会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矿产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粤矿协审字200770号);(19)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20)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及其他参考资料。8.评估过程评估时间从2008年4月28日至2008年5月18日,具体过程如下:2008年4月28日委托人同本评估事务所接洽,向本评估事务所介绍了委托评估采矿权的有关情况,形成评估委托意向,并将相关资料提交本事务所;2008年4月29日本事务所组成评估小组,熟悉相关资料,拟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方法;2008年4月30日5月1日评估人员现场调查,搜集有关资料;2008年5月2日2008年5月18日评估人员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按照既定的评估方法进行正式评定估算,提交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初稿,并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最终提交正式评估报告书。9采矿权概况9.1 矿区位置与交通白石岭铁矿区位于仁化县城40方向,平距约16km处,行政区划隶属仁化县闻韶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000,北纬251000。从矿区往SW方向有简易公路6km接S246省道,南行6km与G106国道相接,再往南2km抵达仁化县城,全程13km。从仁化县城沿G106国道,往北76km至湖南汝城;往南16km经周田接G323国道至韶关,全程50km,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衔接。仁化县城NE方向212km至江西赣州。交通十分便利。9.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处于粤、湘、赣交界大庾岭山脉的南麓,属低山丘陵地貌。切割不强烈,自然坡度2035,区内最高海拔标高622m,最低320m,相对高差302m。本区属浈江支流-锦江的上游,支流发育,多作南北流向,锦江于五马归槽与浈江汇合,向南西于韶关与武水汇合,注入北江。本区处于亚热带山岭地区,春季雨水丰沛,潮湿温和,35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665mm,1月均温8,7月均温27.1,年均温度20.1。当地以农业为主,次为林业,农业以种植水稻、花生、甘蔗和茶叶为主,盛产白毛茶(曾是清代贡品)、沙田柚、红瓜子、香茹、竹笋等土特产。9.3 矿区地质工作概况1973年,广东省地质局706队在进行1/50000区测时,在本区发现编号为“粤C7318”的航磁异常。1974年1975年,706队在本区开展地质详查工作,以岩心钻探为主,结合地质物化探等找矿手段,初步查明矿区地质和磁铁矿床(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化特征。共发现大小矿体25个,磁异常5个。截止1975年11月查明C1级铁矿石量3.81万吨(其中富(优)铁矿石6553吨,富(劣)矿石5803吨,贫矿石25751吨);C2级铁矿石量43.68万吨(其中富(优)铁矿石58007吨,富(劣)95217吨,贫矿石283585);伴生铜金属量407吨。提交了广东省仁化白石岭铁矿床地质详查报告书。该报告于1976年11月8日由广东省地质局七0六地质队提出审查意见,未经上级单位审批。2006年7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受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对仁化县白石岭铁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他们在广东省地质局706队提交的详查报告的基础上,对该矿区进行了实地勘测和调查,对民窿采空区,坑道采场进行实地测量,根据开采情况,对矿体边界线及其他地质界线进行了修正,圈定了采空区范围。经过室内综合整理,编绘了1:2000矿区地形地质图1幅,1:1000勘探线剖面图5幅,1:2000坑道开拓系统图1幅,1:1000矿体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13幅,1:1000开采消耗资源储量计算平面图1幅。估算了该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于2006年12月30日提交了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于2007年9月23日经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粤资储评审字2007236号),矿区资源储量已于2007年11月2日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7号)。9.4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9.4.1地层 白石岭铁矿区位于诸广山岩体的南缘,与北江断裂带的交汇处。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bC)、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t)、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现分述如下:1、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bC):出露于矿区SE边,岩性为深灰色浅变质薄层状砂岩、粉砂岩,局部夹薄层灰岩或灰岩透镜体。大理岩化、砂卡岩化强烈。2、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t):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砂岩、砂砾岩,上部为深灰色粉砂质页岩。3、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4、第四系(Q):残坡积层,厚0.212m,为红色粘土,土黄色亚粘土夹岩石碎块组成。9.4.2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岩体侵入接触带等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主要有白石岭背斜,轴向NNE2035,延长数百米,分布地层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bC),两翼为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t)地层。NW翼地层产状倾向,280300,倾角6070,SE翼地层产状倾向120,倾角5060,磁铁矿体主要产出于背斜轴部部位。断裂构造发育有NNE组、EW组、NWW组等三组断裂。1、NNE组:主断层F4,区内延长500m,宽数米,充填砂岩破碎角砾及断层泥,切穿EW组,水平断距35m,产状倾向NW,倾角802、EW组:主断层有F2和F3。F3在区内延长1000m,宽数米,性质不明。产状倾向S,倾角75。3、NWW组:主断裂F1见于矿区北部,横贯全区,延长1500m,破碎带宽10余米,其中见硅化及黄铁矿化。倾向SW,倾角4580。接触构造带:区内闪长岩体与寒武系地层侵入接触,形成构造接触带,局部有超覆现象,岩体两边接触带在平面上和垂直方向上均呈港湾状,形成有利成矿部位。9.4.3岩浆岩本区出露的岩浆岩属诸广山岩体南端的一小部分,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52(1)、闪长岩或闪长玢岩()。闪长岩体():分布于矿区东侧,呈现岩侏状产出,长轴方向NNE,由N向S起覆于寒武系地层中,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角闪石(约占3550%),次为钾长石、黑云母、石英,少量磷灰石、锆石、辉石等。在接触带及其附近形成矽卡岩磁铁矿体。与本区矿体作用关系密切,初步分析认为是成矿母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52(1):于矿区北边出露,呈岩株状,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黑云母,角闪石,含少量锆石、白钛石、绢云母等副矿物。9.5矿产资源概况9.5.1矿体地质特征矿区内矿化主要沿NNE向岩体接触带分布,在接触带附近的内外矽卡岩中均有矿化(以外矽卡岩矿化为主),矿化带长1000m,宽50m,矿化面积达0.5km2。矿床类型属接触交代型矽卡岩磁铁矿床。目前已探明大小磁铁矿体25个,大部分产出于接触上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浅变质岩地层中。在25个大小磁铁矿体中,主矿体为、号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八村群浅变质岩采矽卡岩体中,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延长一般50100m,最长194m;厚一般26m,最厚15m;沿倾斜方向延深一般30-68m,最在130m,矿体规模不大。矿体走向NNE(少数NE或EW),倾向NW,倾角平缓,一般在20左右。上下矿体间隔数米至数十米。矿体规模、形态、产状见矿体规模、产状、形态一览表。 9.5.2矿石质量1、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矿物组分复杂,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次为赤铁矿,少量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石榴子石和黝帘石,次为角闪石、方解石、石英、透闪石、阳起石等。靠近断层接触带或近地表的磁铁矿体局部受氧化,生成褐铁矿和孔雀石等次生矿物。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呈它形半自形粒状集合体,粒径介于0.020.8mm,交代透辉石和石榴子石,常与黄铜矿、黄铁矿伴生。赤铁矿为粒状集合体,褐铁矿多为土状集合体。2、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结构:自形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结构、它形晶粒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矿石构造:条带状构造(主)、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包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揉皱状构造和粉土状构造。矿体规模、产状、形态一览表矿体编号平均产状规模(m)形态走向倾向倾角延长假厚度倾斜延长最大最小平均NENW-SE205074.55.440.292.8653透镜状或似层状NENW-SE205010012.6577NENW-SE205012411.555.438.36135NENW-SE20501066.000.832.51178NENW-SE20501001.7344NENW-SE2050521.11100NENW-SE20501948.681.213.2590NENW-SE2050523.98100NENW-SE2050954.9628NNENW-NNE30-401005.9229NNENW-NNE30-40931.8548NNENW-NNE30-40952.261.671.9795NNENW-NNE30-40952.261.671.9795NNENW-NNE30-40984.811.323.0685NNENW-NNE30-40981.4165NNENW-NNE30-40992.0950NNEN-NNE30-40992.2685NNENW-NNE30-40992.6185EWS65-7095.57.493.324.7538EWS0-6083.515.383.939.6668EWS0-60502.210.971.5962EWS0-6084.53.131.242.1068NESE20-40801.79523558540-6048.570340-5070-1402832602.05583、矿石化学成分全区矿石TFe质量分数最高62.45%,一般为25%-47%,45%的贫铁矿石占多数。矿石中有害元素S、P、As含量部分超出工业指标允许范围,S平均含量0.09%,一般为0.038%-0.139%,最高3.39%;P平均含量0.048%,一般为0.038%-0.049%,最高0.115%;As平均含量0.09%,一般为0.008%-0.132%,最高0.98%;局部矿段Zn含量稍为偏高,其它有害元素含量低微,经过磁选后,有害元素含量符合产品质量要求。4、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矿石、致密块状、条带状铁矿石;主要工业类型为自熔性矿石和磁性铁矿石。9.5.3矿体围岩及夹石矿体上下盘围岩岩性主要为浅变质薄层状砂岩,粉砂岩,薄层灰岩或灰岩,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硅化,次为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矿体夹石较少见,且大部分都在工业指标允许范围内。与磁铁矿伴生组分有铜矿,在矿石中Cu含量较低,平均质量分数0.1%。可作为副产品综合回收利用。但现保有的矿石中大部分Cu含量0.1%,达不到伴生组分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因此不具有工业回收价值。9.5.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目前选厂矿石处理能力为120t/d。选矿主要工艺流程为磁选,原矿经二级破碎至20mm,在破碎矿石时,采用二级破碎二级干磁选抛废,进入第一次磁粗选,粗矿经球磨后(磨细至120网目)经螺旋分级机处理,不符合细度要求的返回球磨机再磨,符合要求的矿浆经分级机出口进入磁选,经二级磁选后获得铁矿最终产品。根据多年来矿山提供选矿资料和实践证明,本区磁铁矿石可选性良好,原矿品位TFe含量20%-40%,精矿(商品矿)品位TFe含量60%,有害元素S含量0.215%,P 0.007%,As 0.001%,SiO2 3.91%,Zn 0.086%,Pb 0.054%,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尾矿品位13%,选矿回收率达90%以上。矿石中回收矿物为磁铁矿,具有工业回收价值,且可选性好。伴生组分黄铁矿、黄铜矿因含量过低(大部分达不到伴生组分最低工业品位)不具有工业回收价值。9.6矿区开采技术条件9.6.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处于丘陵地带,磁铁矿体分布范围内属低缓丘陵地貌,大气降水大部分流向矿区,地形对降雨垂直渗透补给有利。区内主要分布寒武系、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和闪长岩,地层岩体中发育的裂隙含水属构造风化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不均匀,一般在中深部富水性较强,为矿坑充水的主要补给源。第四纪冲积含水层不发育,而风化残坡积粘土、亚粘土覆盖全区且其形成厚度大(0.2-12m),弱透水或局部透水,与裂隙水有水力联系。大气降水为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因此,本区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春季35月份,地下水最丰富,此时矿坑涌水量约为120m3/d。本区地形有利于平硐开采,矿体埋藏标高320580m,未采矿体埋藏标高420m480m,均在当地侵蚀基准面(+220m)以上。开采过程中基本能利用平巷自然排水。目前矿坑最低排泄面标高为340m。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方法采用平硐开拓,房柱法开采。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9.6.2工程地质条件矿体主要赋存于外矽卡岩中,主要围岩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变质砂岩,按工程地质分类,属于硬质岩石,岩石坚硬完整,围岩稳固,开采掘进不需坑木支护。区内分布的数条规模较大的断层破碎带胶结紧密,即使坑道穿过时也无需架设水泥拱。矿体上部采空区容易发生崩塌、掉块、积水等不良现象,为今后矿山开采生产的不利因素之一。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9.6.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位于中低山区,山上植被发育,竹木茂盛。附近没有建筑物,矿山开采时对周围村庄的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由于本区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开采时容易产生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水体污染。矿石及围岩中无放射性元素,出窿矿石、废渣对人体健康无大的影响。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随着矿山开采活动不断加大,出窿废石堆积越来越多,矿坑排水量越来越大,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破坏附近山林竹木,污染下游水体。因此,建议出窿废石必须规划好地点堆放,从矿坑中排出的废水要经沉淀处理后排放,以减少因开采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10.矿区开发利用现状该矿发现后,于19901997年由仁化县矿产公司组织开采,以地下开采为主,开采方法为平硐开拓,房柱法开采,窿口标高+350m-+500m,当时因没有选厂,直接销售原矿石,因此,采富弃贫现象较严重。1998年至今转为私营民采,开采出的磁铁矿石经磁选后含TFe质量分数达到64%,完全符合炼钢用铁矿石(高炉富矿)质量要求。产品多数销售往韶关,销售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已形成年产4万吨铁矿石的采选生产能力。经历多年开采后,区内已知的几个规模较大、品位较富的磁铁矿体现已被采空,仅剩一些贫矿体和采矿难度较大的矿体。经过十多年的开采,在矿区内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坑道生产系统,在垂直标高共开拓了五个中段(+540m、+520m、+500m、+450m、+400m),中段高度3550m,开采区内各层矿体。+500m中段以上矿体已基本开采消耗完,大部分采空区甚至是坑道早已坍塌,+500m标高以上中段采空区残留的少量矿体,已无法开采。根据矿山历年采掘量数字统计,1990年2006年本区从建矿以来十七年总共采出矿石量为237.0kt,损失量29.3kt,开采消耗的铁矿石量约266.3kt。11.评估方法本评估对象属储量规模、生产规模均为小型的生产矿山,无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正规矿山设计,无国家规定的财务资料,但已被开发利用,具有一定获利能力,根据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矿业权评估指南规定,不具备运用现金流量法评估采矿权的条件,较符合运用收益权益法评估采矿权的条件,因此确定本项目评估采用收益权益法。其计算公式为:Wp = k式中:Wp 采矿权评估价值;Epi 年销售收入;K 采矿权权益系数;r 折现率i 年序号(i=1,2,3,n);n 计算年限 。12.技术参数的选取与计算12.1 矿区保有资源储量根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年12月),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对该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评审意见书(粤资储评审字2007236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该矿区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7号),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拟出让矿区范围内保有铁矿石资源储量为(122b+333)15.29万吨(平均质量分数TFe 37.43%)。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2.3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2.97万吨。另有伴生铜金属量179.7吨。12.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2.2.1对资源储量可靠性的评述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由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0六地质大队于1974年至1975年进行地质详查查明。2006年7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对该铁矿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06年12月30日提交了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粤资储评审字2007236号),矿区资源储量已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7号)。评估人员通过对以上各项资料的认真研究、分析,认为该铁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所提交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正确,采用的各项指标、参数选取合适,计算结果可靠,可以作为采矿权评估的依据。12.2.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仁化县白石岭铁矿拟出让矿区范围内保有的资源储量为(122b+333)15.29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2.3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2.97万吨,伴生铜金属量179.7吨。根据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规定,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应全部参与评估计算;而对于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采用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参与评估计算,可信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0.8。根据本矿区地质勘查情况和开发利用情况,韶关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本矿开发利用方案。选取(333)可信度系数0.8,本项目评估选取(333)可信度系数0.8,则:评估利用铁矿石资源储量=(122b)+(333)0.8=2.32+12.970.8=12.70(万吨) 本矿区保有的伴生铜金属量179.7吨,因铜矿主要以伴生元素形式分布在铁矿体中,大部分品位较低,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经批准备案的本矿开发利用方案认定,目前技术条件下,无法综合利用。本项目评估故不参与评估计算。 本项目评估利用铁矿石资源储量12.70万吨参与评估计算。12.3采选方案12.3.1对开发利用方案的评述韶关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白石岭铁矿开发利用方案),经广东省矿业协会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粤矿协审字200770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已备案(粤国土资开备字200812号)。本所评估人员通过对白石岭铁矿开发利用方案认真研究分析,认为该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及可采储量依据充分,选用的开采方式、采矿方法,方案合理,技术上可行;各项参数选用基本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此,可作为本项目评估的依据。12.3.2采选方案韶关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该矿区矿体赋存的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平硐开拓,分中段开采(拟设+450m、+400m、+340m三个中段),浅孔房柱采矿法采矿,块段高度2022米,矿房长40-60米,矿房宽12米,顶柱高3米,房间矿柱34米,柱距6米,漏斗间距12米。浅孔凿岩,炸药爆破落矿,矿房内爆破崩落的矿石,用电耙耙至溜井,在运输平巷经人工装矿车,人工推运矿车至地面堆矿场。选矿方案采用两段开路破碎至-20mm后,破碎产品采用干式磁选抛尾,干式磁选精矿进入一段磨矿分级至-200目65%,分级机溢流进入一粗、一精湿式磁选,获铁精矿。粗精磁选尾矿为最终尾矿。12.4产品方案白石岭铁矿产品方案为TFe60%的铁精矿。12.5采矿回采率、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技术参数白石岭铁矿为地下开采,根据评审查备案的韶关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广东省仁化县白石岭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采矿回采率89.7%,矿石贫化率8%,选矿回收率82%,本项目评估根据本行业中等偏上技术水平的原则选取采矿回采率89.7%,矿石贫化率8%,选矿回收率82%。12.6可采储量根据公式:可采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损失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白石岭铁矿为地下开采,设计损失量为需留设的永久保安矿柱损失,采矿损失量为开采中的损失,根据本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损失量为4%,采矿回采率选取89.7%,则:可采储量=12.70(1-4%)89.7%=10.94(万吨)本项目评估采用可采储量10.94万吨。12.7 生产规模和矿山服务年限12.7.1生产规模矿业权评估指南要求矿山储量规模、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相匹配,收益权益法评估采用合理生产能力的原则,经评审备案的仁化县白石岭铁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规模为年采选铁矿石3.0万吨/年,本项目评估选取合理生产规模为年采选铁矿石3.0万吨/年。12.7.2 服务年限根据金属矿矿山服务年限计算公式:QTA(1-)式中:T合理服务年限Q可采储量 (10.94万吨)A矿山生产能力(3.0万吨/年)矿石贫化率 (8%)则:本矿山服务年限T=10.94/3.0(1-8%)=3.96(年)据此,限本项目评估计算期从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13经济参数的选取与计算13.1销售收入13.1.1 计算公式白石岭铁矿产品方案为TFe60%的铁精矿,根据矿业权评估指南,金属矿产以精矿价计算的销售收入计算公式为:o.(1-).Sq=Qy .Pjs 式中:SQ年销售收入Qy原矿产量O地质平均品位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精矿品位Pjs精矿价格13.1.2 产品产量2008年4月至12月采选铁矿石2.25万吨,2009年至2011年每年采选铁矿石3.0万吨,2012年1月至3月采选铁矿石0.64万吨,共可采选铁矿石11.89万吨。13.1.3 销售单价的确定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规定,采矿权评估中,产品销售价格应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综合确定,一般采用当地平均销售价格,原则上以评估基准目前的三个年度内的价格平均值或回归分析后确定评估计算中的价格参数,对小型矿山,可以采用评估基准日当年价格的平均值。本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供当时铁精矿市场价320元/t(2006年12月),开发利用方案提供铁矿石价格160元/吨。据市场调研及网上查询,近年我国铁矿石价格上涨较快,近三年铁精矿价格从500元/吨升到700元/吨左右,2007年底和2008年初铁精矿价格上升到1000元/吨左右。本矿山提供的增值税发票,铁精矿不含税销售价从450元/吨(2005年)上升到591元/吨(2007年)。经综合考虑当前市场情况和前三年的价格变化,经回归分析,本项目评估选取铁精矿(TFe60%)矿山不含税销售价格为580元/吨。13.1.4 年销售收入假设白石岭铁矿生产出的的矿石全部销售,则每年的销售收入计算如下:2008年4月至12月销售收入=2.2537.43%(1-8%)82%60%580.0=614.16(万元) (2009年至2011年)年销售收入=3.037.43%(1-8%)82%60%580.0=818.88(万元)2012年1月至3月销售收入=0.6437.4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