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黄婉云十二号.doc_第1页
开题报告黄婉云十二号.doc_第2页
开题报告黄婉云十二号.doc_第3页
开题报告黄婉云十二号.doc_第4页
开题报告黄婉云十二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 犁 师 范 学 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论 文 题 目:Personality Decides Destiny Brief Analysis of the Two Main Slaves Personality in Uncle Toms Cabin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 中两个主要奴隶的性格特征学 生 姓 名:黄婉云系 专 业:外语系 英语学 号:09050201010指 导 教 师:王瑞开 题 报 告 时 间:2013年1月12日伊 犁 师 范 学 院 教 务 处 制填表说明和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同意后生效。2、学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10篇,开题报告中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依据、可行性分析及预期成果。字数不少于2000字。此表一式一份,随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起由各系存档。一、文献阅读序号作者文章题目(书目)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1 Arthur Riss, Race, Slavery, and Liber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2 Eric J. Sundquist, New Essays on Uncle Toms Cabi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3 Harriet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M, Beijing: World Atla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9.4 Jo-Ann Morgan, Uncle Toms Cabin as Visual Culture M,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84.5 Philip Goldstein and James L. Machor ed, New Directions in American Reception Stud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7.6 R. Barton Palmer,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Fiction on Scree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7 Thomas F Gossett, Uncle Toms Cabin and American Culture M,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Press, 1985.8 William B. Allen, Rethinking Uncle Tom, A division of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M, 2009.9 姜楠, 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文学价值J, 西藏大学学报,2003第2期,p.38-43.10 李海峰 徐小红,反抗或屈从汤姆叔叔和乔治的不同命运J,戏剧之家,2009年4月,p.32-34.11 李磊, 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看汤姆叔叔的小屋两个译本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12 迈克尔哈灵顿,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13 美梅丽莎 麦克法兰 彭内尔(Melissa McFarland Pennell),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 荣格,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5 涂丹,重析汤姆叔叔的形象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一期, p.178-181. 16 王家湘译. 斯陀夫人著, 汤姆叔叔的小屋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7 王雪梅,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2年7月,p.148-150. 18 王艳文,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解析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p.77-80.19 虞建华,20 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20 朱刚主,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Mitch Albom,二、开题报告一、文献综述斯托夫人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康涅狄格州,是哈特福德女子学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师,同时,她也是一位积极的废奴主义者。斯托夫人以其最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而闻名, 该书自1851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和众多评论者的关注。小说主人公汤姆,原是肯塔基州奴隶主谢尔比的“家生”奴隶,从小侍奉主人,成年后当农场总管,忠心维护主人的利益。谢尔比在股票市场投机失败后,决定把汤姆和女奴伊莉莎的儿子哈瑞卖掉抵债。汤姆是个忠实的基督徒,逆来顺受,俯首听命;伊莉莎却带着儿子逃走。她丈夫乔治,也受不了主人的虐待,化装潜逃。小说情节是围绕着汤姆数次易主的遭遇以及伊莉莎和乔治争取自由的斗争而展开的。伊莉莎在历尽艰险后终于和丈夫相会,带着儿子逃到加拿大,获得了自由;而汤姆则不肯逃跑,最后被卖给残暴成性的勒格里。在种植场里,汤姆因同情黑人同胞,特别是帮助两名黑人妇女逃走,惹怒了主人,受到百般凌辱和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宁死也不出卖同胞,结果被勒格里活活打死。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一部分创作灵感来自乔赛亚亨森(Josiah Henson)的自传。亨森是一位黑人男性,他曾是奴隶主艾萨克赖利(Isaac Riley)所拥有的一名奴隶,生活并劳作于马里兰州北贝塞斯达地区(North Bethesda, Maryland)的3,700英亩(15平方公里)烟草种植园中。1830年,亨森逃到了上加拿大省(即今安大略省),并摆脱了奴隶身份;此后,他协助了一些逃亡奴隶抵达该地,自己也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写出了他的回忆录。斯托夫人自己也曾明确地承认,是亨森的作品启发了她,从而让她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当斯托夫人的书闻名于世后,亨森以汤姆叔叔的回忆录(The Memoirs of Uncle Tom)为名再度发表了他的自传,并在美国与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斯托夫人在她的小说中借用了亨森家的名称。亨森的家在1940年代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即今日安大略省德累斯顿(Dresden, Ontario)附近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历史遗迹。而亨森在奴隶时期所居住的那间小屋,至今还遗存在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县境内。西奥多德怀特韦尔德(Theodore Dwight Weld)与格里姆克西斯特斯(Grimk sisters)合著的美国的奴隶制度:千人目击证词(American Slavery As It Is: Testimony of a Thousand Witnesses)一书,亦被确认为小说的部分材料来源。斯托夫人也表示说,当她居住在与蓄奴的肯塔基州一河相隔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时,她曾采访过大量逃亡至该地的奴隶,而此中获得的材料后来亦成为了其小说的基础。在辛辛那提市,有着一些地下铁路秘密网络的废奴主义支持者,他们积极于帮助那些从南方逃亡的奴隶。在1853年发表的汤姆叔叔小屋题解(A Key to Uncle Toms Cabin)一书中,斯托夫人提到了写作这部小说的大量灵感与材料来源。斯托夫人发表题解这部写实作品的原因,是为了支持她对奴隶制度恶行的主张。不过,后来的研究也指出,在出版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前,斯托夫人实际上并未阅读过题解中提到的不少作品。世界上几乎每种语言,都有此作品的翻译,包括中文(林纾的文言文译本,是第一部有汉译的美国小说)与阿姆哈拉语(译成于1930年,以支持埃塞俄比亚结束该国黑人苦难的努力)。 1904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读完友人寄来的黑奴吁天录后,他给蒋抑卮的信中称:“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这本书传阅的范围相当广泛,以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报告说,他认为有许多患者表现出的施虐与受虐倾向,是受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鞭打奴隶情节的影响。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广泛地影响了抗议文学的发展。后来厄普顿辛克莱的丛林王子(The Jungle)与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都是受汤姆叔叔的小屋影响至深的作品。许多文艺评论家也批评这部小说“只是一部感伤小说”。(李磊,2008) 2002年乔治惠彻在美国文学史中写道:“斯托夫人或她的手作都是这部小说大受欢迎的原因;其作者的才略与一名周日学校小说的编者相比并无二样。她最多不过就是有着大量现成的情节、幽默与悲情,然后把这些流行的元素凑成一本书罢了。”除了像谴责奴隶制那样明显的主题以外,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所试图表达出的其他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研究的一个主题,并为之提出了多种假设理论。举例而言,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与积极的废奴主义者,斯托夫人将她的许多宗教观点融入了小说当中。某些学者认为,斯托夫人通过她的小说,为困扰着许多奴隶制度反对者的道德与政治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所谓的道德与政治难题是:即使阻止奴隶制的行为有着反对罪恶的正当性,然而,为了反对奴隶制度的暴力而以暴制暴,并违犯奴隶制恶法的行为是否有违道德公义?斯托夫人笔下的哪位角色又值得效法,是顺从的汤姆叔叔还是挑衅的乔治哈里斯?斯托夫人的解决方案类似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如果每个人都能诚挚地去审视上帝的教义并遵守之,那么他们都将成为上帝的信徒。(姜楠,2003)学者们还认为,这本小说表达了自由土壤运动(Free Soil Party)的价值观。(虞建华,1989)在此观点下,乔治哈里斯这样的角色成为了自由劳动者信条的形化,而奥菲利亚这样的复杂角色则代表着那些默许与奴隶制度妥协的北方人。与奥菲利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黛娜一位受情感驱使的厨师。在小说的情节里,奥菲利亚最终被转变了,就像美国共和党(在三年后)宣布北方必须改变自己,并捍卫其反奴隶制度的原则一样。有观点认为,女权主义理论(Feminist theory)也是小说的一部分,因为小说批评的是父权制下的奴隶制度。(朱刚主,2002)斯托夫人认为,在由奴隶主与奴隶所组成的家庭基础中,血缘的关系要浓于父权家长式的关系。此外,斯托夫人将国家的团结视为家庭的延伸,因而国家意识源于对一个共有种族的维系。因此,她呼吁建立属于自由奴隶且不融入美国社会的非洲人殖民地。还有观点认为,这本书试图通过重新定义男性特征来作为废除奴隶制度的关键一步。(迈克尔哈灵顿,2011) 在此观点下,废奴主义者不得不开始去抵抗那些积极进取与占优势地位的男性形象,这一形象是在19世纪早期的征服与殖民中发展起来的。为了改变这种男子汉的概念,以使男性不因反对奴隶制而危及自身形象或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一些废奴主义者吸收了妇女参政、基督教以及消极主义的原则,认为男性应该去合作、去同情、去展现公民精神。而废奴主义运动中的其他人则认为,传统、积极的男性特征不应被改变。斯托夫人笔下的所有男性都是以上两种男性的代表。笔者认为性格是在人类生长和发育初期即形成的一种人格取向,受后天教育的影响会进而完善定型,如果没有经过什么特别重大的变故的话,性格几乎是无法改变的。笔者就性格决定命运这一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两位主要的黑人奴隶形象。国内外现存的就性格决定命运这一方向分析探究小说主要黑人形象性格特征的研究比较少,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尚未得到充分系统的研究,人们纷纷尝试从小说的不同角度赏析探究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对斯托夫人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基于对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观点浅析小说中主要的两个黑人奴隶的性格特征。二、选题依据性格的研究在整个有记录的历史当中一直是哲学家和普通人最感兴趣的,它也是过去60年来现代心理学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一书中,认为潜意识并非只是生长发育阶段压抑作用的总和,潜意识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积极作用,这赋予人创造力,能帮助人确立生活的意义,并且指导人追求个人独立。正是人的这种意识,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20 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 Seligman 和Peterson 把积极人格特质分为美 德和性格品质两大类,性格品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建立的重要理论基础。性格品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性格品质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人身上所具有性格品质的种类、数量和程度都各不相同。第二,性格品质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同时个体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干预塑造自己独特的性格品质,而从个体生命的全程来看,可塑性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所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稳定性的作用;第三,性格品质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个体表现出相同的性格品质,例如在东、西文化下人们都非常推崇勇气、正直、希望和乐观等优秀品质。美国的心理学家特尔曼和他的学生从1921年开始,对1582名超常儿童进行追踪观察研究,历经近50年。他对人才研究的著名论断,即“性格品质与成才具有密切相关性”,是很有价值的科学结论。在竞争激烈、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性格对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性格的形成受到宗教信仰,生长环境等因素长期作用。如果我们了解自己的性格,往往就能在面对选择的时候选择适当;如果了解了别人的性格,我们就能了解他人做出选择、采取不同行动的倾向。笔者认为,从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角度去分析小说中的两位主要黑人奴隶的性格特征,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斯托夫人笔下的人物特点,小说的背景和小说所表现的主旨。汤姆叔叔是斯托夫人笔下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但其却为世界文坛、奴隶解运动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比发现汤姆叔叔他不是个黑白不分、百般听从主人吩咐的奴才,他是有主见,有原则、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男子汉。但他性格中的忠诚、正直、顺从使他向残暴的奴隶制低头,最终被暴虐的主人勒格里鞭打致死。乔治不信上帝,铤而走险。他富有反抗、勇敢、批判的特征,敢于斗争。最终他为家人和自己赢得了自由和幸福。三、可行性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主要从美国奴隶制压迫下的汤姆叔叔所表现出的善良,忠诚,温顺以及乔治对奴隶制的反抗,批判的性格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命运这两条路线来讲述美国那个时代的故事。性格的形成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它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个人主观努力逐渐发生、发展的。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皆源于我们的性格。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众多方面,决定了我们在面对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基于性格理论,心理学的论证等,本人的论文题目具有可行性,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查询,在国内外关于斯托夫人的研究程度已很深入,除网站之外,外文资料中关于人物性格分析的杂志、论文以及著作等较为丰富,而且对该方面的探讨也较深入。人的性格对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为本文对斯托夫人这部著名小说中主要两位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