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1603 学分: 3 总学时:54说 明【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并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及育人观;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的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心理卫生等问题。【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讨论、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先修课程要求】普通心理学【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32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33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364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665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336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337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3368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669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33610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3311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33612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33总 计421254【教材】教材;刘金花 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教学参考书目】1.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刘 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3.王振宇儿童发展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4.许政媛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朱智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董 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杨丽珠儿童发展心理学教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学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及经历的历史变化,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设计类型、基本方法,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教学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内容提要】第一节 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三、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二、研究的一般过程三、研究设计类型四、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心理的实质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教学难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期、成熟、心理发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跨文化研究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意义的认识。3.试比较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的异同。4.人的心理反映事物同照镜子有什么不同?用科学的心理观解释人的心理的实质。5.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或上网查阅有关的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的文献资料。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发展的概念及发展的基本性质;明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划分,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分析某些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或理论。教学要求: 讲授与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相结合,要求教师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内容提要】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一、 染色体、DNA和基因二、 遗产疾病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三、 胎儿的发育过程四、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一、 身体的发展二、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二、动作发展的阶段三、动作发展的训练【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发展的基本性质2.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划分3.发展的“关键期”问题4.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5.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科学地辨证地认识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基本性质。2.什么是年龄特征?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心理发展?3.高尔顿的名人家谱调查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解释。4.盖塞尔的成熟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5.名词解释:印刻、关键期、早期教育6.如何辩证地看待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我们有哪些启示。7.试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评定婴幼儿的感知觉,了解一些评定婴幼儿感知觉的实验,明确如何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更好发展。教学要求: 以讲授和实验为主,让学生掌握评定婴幼儿感知觉的方法,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准备。【内容提要】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二、视觉的发展三、听觉的发展四、嗅觉和味觉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三、空间知觉四、时间知觉五、观察力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 :儿童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发展及特点。【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2.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3.简述幼儿的左右方位知觉、形状知觉、时间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4.试述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5.简要回答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趋势。6.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对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的认知所经历的阶段及其特点,为以后能做好一名教师打好基础。教学要求:以讲授为主,皮亚杰的理论较为生僻,所以讲授时要呈现许多例子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皮亚杰的理论。【内容提要】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2学时)一、皮亚杰简介二、思维(认识)的起源三、思维的结构四、思维的机制 第二节思维发展阶段(4学时)一、感知运动期(0岁-2岁)二、前运算时期(2岁-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2岁后)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教学难点 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图式、客体永久性、守恒、自我中心主义。2、简述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几个阶段。3、简要说明儿童掌握守恒概念的顺序。4、举例说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5、试评述皮亚杰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五章儿童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了解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掌握人类心智如何表征和操作信息。教学要求:以讲授为主。【内容提要】第一节认知单元一 图式二 映像 三 概念(或范畴) 四 判断第二节信息加工过程一、信息加工的阶段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三、记忆测量四、元认知五、简评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识记图式、映像、概念、判断等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教学难点 :掌握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元认知的理论。【复习思考题】1图示信息加工理论的过程。2主要的认知单元有哪几个?你认为在儿童认知培养过程中,那个单元最为关键,为什么?3记忆测量的方法有哪些?4元认知是什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语言获得的理论及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培养策略。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第一节 语言获得理论一、环境论二、先天决定论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第二节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一、语言准备期二、语言发展期第三节 儿童语言的发展及培养一、口头语言的发展二、书面语言的发展三、内部语言的发展四、儿童语言的培养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2.正确认识儿童语言的获得3.儿童语言的培养策略教学难点:儿童语言培养策略的灵活运用【复习思考题】1.如何培养儿童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2.书面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如何提高儿童的书面言语水平?3.应如何正视儿童语言的获得?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智力的一般理论和智力测验,明确智力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的问题。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内容提要】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第二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一、智商稳定性和预见性二、智力的成长曲线三、智力测量与个别差异【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智力的一般理论2.正确认识智力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智力的个别差异教学难点:1.智力的一般理论2.智力的发展和变化【复习及思考题】1.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商?在SB量表中如何计算智商?2.名词解释:标准化、信度、效度3.智力超常儿童有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怎样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优良品质?4.传统的智力理论有哪几个?请分别加以阐述。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情绪获得的理论,掌握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明确培养思路;了解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形成原因及简单的矫正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第一节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一、情绪和情感概述二、儿童情绪的获得理论三、儿童的依恋四、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及积极情绪的培养五、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第二节 儿童意志的发展一、意志概述二、儿童的意志活动的发生及发展特点三、儿童意志的培养【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2依恋及重要意义3.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及积极情绪的培养教学难点:1.儿童情绪的获得理论2.儿童情感、意志的培养策略的灵活运用【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情绪、情感、意志、依恋、2.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假设有哪些?简述每一理论的主要内容。3.儿童期有哪些常见的情绪障碍?如何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4.简述学校恐怖症及其表现、原因。如何防治?5.考试焦虑的表现及成因分析6.如何培养儿童的意志?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及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明确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促进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及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二节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一、个性形成发展的生物学因素二、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第三节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本质二、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社会性发展概述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三、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掌握并正确认识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2.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5.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2.儿童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的灵活运用【复习与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弗洛伊德关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2.比较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关于儿童个性发展理论研究的不同。3.什么是观察学习?简述班杜拉关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4.论述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5.阐述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发生的原理6.什么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简述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特点、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7.结合实例简述儿童存在的主要交往问题,并提出培养方案。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儿童的性别差异在认知及个性方面的表现,明确影响差异的因素及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理论。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第一节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一、 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二、 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第二节 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一、性别差异的表现二、性别定型化理论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四、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五、双性化和无性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2.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及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3.正确认识双性化与无性教育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双性化与无性教育【复习与思考题】1.影响儿童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有哪些?试简要分析。2.什么是性别角色?什么是性别定型化过程?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3.怎样正确认识双性化与无性教育?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儿童的依恋理论和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规律,明确游戏在儿童交往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