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呼吸一样自由的阅读.doc_第1页
像呼吸一样自由的阅读.doc_第2页
像呼吸一样自由的阅读.doc_第3页
像呼吸一样自由的阅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像呼吸一样自由的阅读读闫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随火车远行 闫学老师的名字曾经在多个场合听到,她是特级教师,她曾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2006年“年度十大读书人物”,于是在进到思之源教育书店的时候,我选择了她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翻开书,其中一枚精致的书签跃入眼帘,那是一句多么贴心的文字:“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无数诚实的灵魂在互相寻找,互相渴望,在宁静的夜里倾听对方的声音。”于是也渴望着在这样美妙的情愫下,探寻一次次关于阅读的爱与怕。 洁净的纸页翻动,带着文字的芳香,我看到一个江南景致里的读书人。那个坐在湖畔,低头默默而读的人;那个倚着明窗,凝神淡淡而诵的人,一定是她了。在她那里,阅读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滋养着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学识,不仅仅是精深的专业素养,还有一颗明亮的恬静的心。生命的河流里涌动着的幸福,因了这阅读,变得更加充盈和饱满。前行,带着这样的幸福和自足。她如此骄傲地行走在路上。于是有了她对自己这样的描述:我是一个奔跑的孩子/奔跑是一生的最爱伴着书香,行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不是要到达哪里,而是要享受一路上的美景,创造更多更美的故事。书中的那句话一直在: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有这样的阅读生活,我越发的相信:阅读融进生命,前行的心态才会自然,姿态才会优美。 也在读教育的某些专著,更多的是希望从中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于是常常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品到其中的真谛。跟随着闫学老师,再一次走进这一本本著作,才豁然发现自己功利性的阅读亵渎了先哲们的教育智慧。闫老师的阅读用刘良华老师的话说:她做了精致的笔记,在欣赏与感叹之外,她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个人化理解。在这样的文字中我读懂了她的欣赏与感叹“阅读这些温暖的文字,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朗读出声,抑或在久久的静默中泪湿眼睫。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只要你从事教育,只要你是教师,你就不能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不能不读他的这本灯塔似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怀着对教育的爱去读,怀着对先哲的敬意去读,捧着一颗谦卑的心去读,教育阅读才会有如涌的思绪,才能激起一次次透彻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徜徉其中,跨越时空,我们依然可以做先哲的学生。从苏霍姆林斯基到夸美纽斯,从杜威到陶行知,闫学老师选其精髓娓娓道来,既让人心生羡慕又让人有了更多阅读的勇气和欲望。期间的句子“教育是一种力量。”“教育是一种信仰。”铿锵有力,伴着深邃的感思,把一个个教育先哲的智慧再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面对先哲,我们的叩问显得如此重要,真挚的面对,透过聆听他们的声音,直视自我内心的虚无和瑕疵,于是我们更多了一份前行的勇气和教育的力量。需要重读,一遍一遍的,把阅读当作与先哲的对话,然后从中汲取力量,改变自身。循着闫老师的阅读,我来到更广阔的田野,竟有一种想奔跑、想欢跳的冲动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能没有细腻的情感,而阅读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有时是温润我们的心,有时是刺痛我们的心。不管是温润还是刺痛,都让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敏感,对孩子存留着最质朴的情怀。闫老师是个容易感动的人,读泰戈尔的诗,她也像捧起第一次的茉莉,跟着诗人回到美好的童年;和着诗句,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看到儿童那单纯澄亮的心。读我心中的风琴声,我跟着她为末钟的童心之痛而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谜,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最美好的期许,只是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的一些做法是那么“荒唐”,殊不知荒唐的正是我们自己。这样的文字里让我明白了她所说的“怕”,怕的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曾经或者还要多少次无视孩子的心灵体验,自以为是的刺痛孩子的心。因为懂得,所以悲悯。因为有了这种怕,当我们走近孩子的时候,变得小心翼翼;因为这种怕,当我们给孩子说话的时候变得和风细雨;因为这种怕,当我们面对一个个顽劣的孩童时变得从容智慧 这样的改变首先从“怕”开始。怕,意味着一种由衷的责任和爱,成人世界里的东西多么需要澄澈一些啊,面对孩子,保存我们的温情和悲悯,或许是最底线的要求。在孩子面前,我们的爱不是挂在口头的许诺,也不是不厌其烦的逼迫,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畏”。闫老师的阅读让我窥到一丝成长的秘密。阅读童书,感受童心,真的是我们贴近孩子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除了这样的书籍阅读,当我们面对学生,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对他们的观察与体悟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啊。正是有了这样的阅读,教育者才会保持着敏感之心悲悯之心。 在这样的阅读中,我自然地想起这样的句子:书籍是梦想的翅膀,更是实践的臂膀。闫老师的成长之路上,阅读成为最坚实的基础,就像肥沃的土壤一般,培植出专业的精深和师道的崇高。有很多老师的着眼点放在了不断的实践上,这本无可厚非。可只关注到自身的教学技术,却缺乏阅读的支撑,往往出现“急芽子”的状况,猛长几年,然后销声匿迹。因为空空的技术训练,让教育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一下子将自己定格在了最底层。没有阅读的实践注定会停留在浅层次,思考阅读实践,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注入活力。要想把教育融进生命,阅读必须也随着进入我们的血液才可以。用闫老师的话说“读书,有时候就是在感受一种人生况味。有的温暖,有的悲凉,有的汪洋恣肆,有的无可言说。而这,正是生命的全部。”我甚至在想,我们的一种成长途径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广泛的阅读唤醒自我细腻的写作反思自我精深的专业发展提升自我。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敏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谈专业发展或许更有意义。 读闫学老师的阅读随笔,有一种认识在心里涌动: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活,从直抵心灵的阅读开始。教育蕴含在很多的著作当中,然而能够让人愿意静下心来细读的,却总是很少。或许这是因为我们怀着功利的思想去读的缘故吧,兴趣与雅致尽失,生出满腔的唐突与敷衍。读这本书,我看到一个名师的阅读心路,她的阅读是直抵内心深处的,有反思有追问,更有淡淡的愁丝丝的忧。这种爱与怕的矛盾正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因为阅读,自己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滞下来,心灵一直浸润在经典之中。 阅读的体验用文字来讲述,让自己始终享受着思想的情感的愉悦。这样的文字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与作者的交流,也是对自我的审视。文字划过,我们的思考也落在了白净的纸页上,可能那只是星星点点的感悟,不过,足矣,有时一本书能够留给我们一句话就可以温暖我们的一生。在这样的记录与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开始喜欢上自己的文字,喜欢了去阅读更多的书,走在去远方的路上会更踏实。闫老师的阅读,是如此的精致,细细品,慢慢嚼,一句话都会产生无尽的思绪。这样的解读是种享受,与作者默默对话,与时空静静相对,看似孤独的人儿,内心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幸福啊!读着闫老师的书,我想象着她写笔记的样子,那一刻文字成为她思想深处的精灵,跳跃着汇成一首浪漫而深情的教育诗 在阅读的世界里像闫老师那样,静静地漫步在书的海洋,如呼吸般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