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朝:甲骨文 李济(1928-1937)15万片 5000字 真知灼见 大事祭祀 占卜 卜辞 疆域西周:军事实力:烽火传号 农业发达军事弱 宗法制:血缘关系衍生出政治制度。大宗、小宗 井田制:春秋:春秋bc722bc481 Bc770平王东迁战国:bc481 史记 bc403二古代史分期五朵金花:古代史分期、封建社会性质、土地制度性质、农民起义性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分期:西周“(封邦建国)、战国(生产力)、魏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第一组:宋襄公(战楚仁义之师)、秦穆公(西戎)第二组:夫差(战楚)、勾践第三组:晋襄公、晋悼公春秋车战 回合繻葛之战 郑庄公-周连军共叔段(郑庄公的弟弟)攻打郑庄公,郑庄公断绝亲情关系。颖考叔劝谏长勺之战 齐桓公-鲁庄公 不失诚信齐恒公(姜小白)鲍叔牙当谋士-姜纠 管仲当谋士姜小白即位后鲍叔牙去世前推荐管仲继位丞相,管仲去世前要求杀掉易牙(杀自己孩子)、竖刁(自宫)、公子开方泓水之战 宋-楚城濮之战 晋国-楚国 退避三舍倄之战 秦国-晋国佖之战 楚庄公-晋文公鄢陵之战 楚庄公-晋襄公柏举之战 吴国()-楚国三战国七雄公元前334 合纵连横2战争变化 武器变化(铜变铁)、人数不同、装备(骑兵、甲士)、军事防塞第一魏的衰败1,暗杀季 郑韩2.魏国四面出击 魏惠王3.趁火打劫4.韩国郑国互战 齐国鲁国互战5吴起出鲁进魏 而后去楚国变法 占领百越 楚悼王死吴起被贵族射杀 第二秦的崛起368-337361公孙鞅从魏国进秦国推行变法350秦国迁都咸阳348推行变法第三353齐国孙庞斗智 邹忌逼走田忌第四合纵连横(公元前336-公元前258)1. 历史错误苏秦,事实是公孙衍(犀首)-张仪(先使楚、后使秦)2孟尝君(公元前321-276)门客冯谖薛地受封3赵国平原君赵胜(298)毛遂自荐(楚赵合作打秦) 三寸不烂之舌 脱颖而出4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礼贤下士侯嬴、朱亥 窃符救赵5楚国春申黄歇 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扮演使臣出使秦国 打六年灭中山国 齐(齐湣王286)与燕(燕昭王)灭宋 打三晋(韩赵魏) 周王室 流放卫国 被彡卓齿昭王 千金买马骨(郭隗) 招收人才乐毅、邹衍 乐毅攻齐,只剩一座 即墨 城池昭王死,姬乐资即位 齐国即墨推举田单 用反间计意图谋杀乐毅 骑劫代替乐毅,攻城刨坟田单使用火牛阵,踩死骑劫,恢复齐国,立齐襄王。279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曰:奈何?曰: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注释:田单:战国时齐国名将,曾率军击退燕国,立齐襄王,自己做了相国。口劳:亲自慰劳。谷:这里是养、赈济的意思。 关于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出不能行 田单见其寒 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贯珠者复见王曰 A两个“行”相同,两个“见”也相同。 B两个“行”相同,两个“见”不同。 C两个“行”不同,两个“见”相同。 D两个“行”不同,两个“见”也不同。Bc283年完璧归赵 蔺相如(宦官舍人)公元前渑池之会 廉颇对赵王说立太子为君,步重兵与国界。 立蔺相如上卿赵奢对战秦国(狭路相逢勇者胜)早亡赵括(纸上谈兵),封官买车买地。蔺相如反对代替,赵括母亲劝退。 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李牧 打匈奴 廉颇投降魏国,后死于楚国。 郭开行贿秦国 范雎跟须贾从魏国出使楚国,遭猜忌。2008海淀高三期末(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子乎!请告惠子。 惠子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子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蛮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蛮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说文王之义。 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有改动) 注释:季历:周文王之父。蛮:漏流。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必甚病之 病:损害 B蛮水啮其墓 啮:侵蚀 C出而为之张于朝 张:设置 D意者羞法文王乎 法:效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为人子 太子为及日之故 B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 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 C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 为之张于朝 D百姓皆见之 此文王之义也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太子)且为栈道而葬 B群臣皆不敢言,而以(之)告犀首 C于是出(文王)而为之张于朝 D若此而弗为,意者(太子)羞法文王乎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打动太子,使他推迟葬期的一组是( ) 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 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 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 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 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A B C D 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秦灭六国1五国(无齐)函谷关攻秦 春申君统帅五年后去世2破灭顺序 韩(230)赵魏(225)楚(223王翦灭秦)燕(222)齐知识点睛 (1)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土地方远(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于是就 写(3)云髻半偏新睡觉(长恨歌) 睡醒了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孩子(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交错相同(6)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年纪大(7)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心遗憾(8)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出身低微,见识粗陋(9)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果实(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更不必说 巩固精练 1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云:君饮太过,非舏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2道边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3寇准镇定 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赞成上意。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恟恟。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 (选自梦溪笔谈卷九) (二)阅读下列文段,解释加点词,并说说它们和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有何不同。 1嵇康之死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2石王斗富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3山中宰相 丹阳陶弘景,博学多艺能,好养生之术。仕齐为奉朝请,弃官隐茅山。梁武帝早与之游,恩礼甚至,每得其书,焚香以受。数手敕招之,不出。朝廷有吉凶征讨大事,必先咨之。月中常有数信,人谓之山中宰相。 (选自邵氏闻见后录卷十) 方法引导 行:缘溪行(桃花源记) 行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运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行为李白乘舟将欲行(赠汪伦) 离开兴: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 发动夙兴夜寐(诗经氓) 起床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兴盛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兴办兴尽晚回舟(如梦令) 兴致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扯断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陡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横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消失实战演练 1朝 朝服衣冠,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上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朝见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2书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写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绢帛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奏章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书籍3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听见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听说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名声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有名声4名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名字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名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取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出名5间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中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一会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间隔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暗中1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诚信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信任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信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墨池记) 确实2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用刀分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解开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理解认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隆中对解释3道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 道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道路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方法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道义 4文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 刻花纹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华丽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核舟记) 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文章5发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出发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世家) 派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绽放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奋起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吐发知识链接 战国策士战国策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特殊地位。等到机会成熟,便跳起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 秦、楚两国也经过内乱,可是站住了。它们本是边远的国家,却渐渐伸张势力到中原来。内乱平后,大加整顿,努力图强,声威便更广了。还有极北的燕国,向来和中原国家少来往;这时候也有力量向南参加国际政治了。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那些小国呢,从前可以仰仗霸主的保护,作大国的附庸;现在可不成了,只好让人家吞的吞,并的并,算只留下宋、鲁等两三国,给七雄当缓冲地带。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列国都在自己边界上修起长城来。这时候军器进步了;从前的兵器都用铜打成,现在有用铁打成的了。战术也进步了。攻守的方法都比从前精明;从前只有兵车和步卒,现在却发展了骑兵了。这时候还有以帮人家作战为职业的人。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战国时代。 在长期混乱之后,贵族有的作了国君,有的渐渐衰灭。这个阶级算是随着封建制度崩坏了。那时候的国君,没有了世袭的大臣,便集权专制起来。辅助他们的是一些出身贵贱不同的士人。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盗的也都收留着。这是所谓“好客”、“好士”的风气。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当时国际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战争到底是劳民伤财的,况且难得有把握;重要的还是作外交的工夫。外交办得好,只凭口舌排难解纷,可以免去战祸;就是不得不战,也可以多找一些帮手。担负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既然这般重要,所以立谈可取卿相;只要有计谋,会辩说就成,出身的贵贱倒是不在乎的。 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后世提到游说的策士,总想到这两个人,提到纵横家,也总是想到这两个人。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趴在地上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那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作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这需要技巧,韩非子说难篇专论这个。说得好固然可以取“金玉锦绣”和“卿相之尊”,说得不好了也会招杀身之祸,利害所关如此之大,苏秦费一整年研究揣摩不算多。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但在他以前,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所以各篇如出一手。汉书本传里记着他“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篇,号曰隽永”,大约就是刘向所根据的底本了。蒯通那枝笔是很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这部书,真是如闻其语,如见其人。汉以来批评这部书的都用儒家的眼光。刘向的序里说战国时代“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可以代表。但他又说这些是“高才秀士”的“奇策异智”,“亦可喜,皆可观”。这便是文辞的作用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403年前202年),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 从文学上看,战国策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富于文采。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的例子。 第二,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而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易水送别的一节这样描写: 55 第 3 讲 学生版 2013 年能力速培班秋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段描写力极强。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部分,也大量引用了战国策的原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也由此传闻天下。 第三,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例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燕策二) 又如“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导游证考试知识要点及预测题集
- 2025年财务会计岗位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策略分析
- 2025年猪肉储备库招聘面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 2025年软件开发技术面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物流行业运输调度员招聘考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焊接工艺与热切割作业模拟题集及解析
- 38、水平一花样跳绳18
- 2025年护士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题库
- 2025年燃气行业求职必-备中级储运工岗位模拟题与答案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面试宝典与模拟题答案详解篇
- 2025安徽农业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井工煤矿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方案之安全监控系统监测预警处置方案
- 入股买船合同协议书
- 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反洗钱法知识测试题题库(题目+答案+解析)
- 机场考试试题大全及答案
- NB/T 11629-2024煤炭行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
- 2025-2030中国增强型飞行视觉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电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课件
- 无呕吐病房的CINV管理
- 2025年福建南平市武夷山水茶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