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座号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稿(文科学生版)编号Qydl06主编人: 备课组长: 学校审批领导: 协编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定稿日期: 2013年11月12日 一、课题:中国南方地区(区域地理第95-97页)、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目标1熟记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2对比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3、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和工业化二者的关系,了解国际通用标准的工业化结构指标。4、结合江苏省现状和教材相关图表,分析该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5、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中国南方地区阅读教材第 页,并结合第 页图“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一、 南方地区的概况(一) 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1、 位置: 秦岭淮河 (山脉,河流)以南, 青藏高原 (地形区)以东,东部、南部临 东 海和 南 海2、 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苏(南)、皖(南)、鄂、陕(南)、甘(南)、沪、浙、赣、湘、渝、川、云、贵、桂、粤、闽、琼、台3、 地形区:巫山以西为 四川 盆地,以东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雪峰山以西为云贵 高原,以东为 东南 丘陵东南丘陵由三大丘陵组成,分别为南岭以北为 江南 丘陵、南岭以南为 两广 丘陵,武夷山为 浙闽 丘陵4、 气候:以 热带、亚热带季风 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5、 主要河流和湖泊: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洪泽湖等6、 土壤:地形区丘陵区四川盆地平原区土壤类型红壤紫色土水稻土肥沃程度贫瘠(酸性强)肥沃肥沃(二)人文地理1、 农业: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二熟或三熟.2、 工业:南方有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三角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充足【对点练习】1.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D )A.山地和丘陵为主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2.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 (C )A.三级阶梯 B.一、二级阶梯 C.二、三级阶梯 D.二级阶梯3.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南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春旱、梅雨4.南方地区不包括以下哪个地区BC(双选)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平原 D.西南地区5.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是AB(双选)A.河北省B.山东省C.湖南省D.广东省6.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C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C.辽河平原D.洞庭湖平原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1、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地图上填写以下内容。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流: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海河黄河山脉: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D太行山2、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地图上填写以下内容。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河流: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山脉:E秦岭、F大巴山、G巫山、H雪峰山、I武夷山、J南岭、K横断山脉3、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气候比较区域 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 年降水量 季节分配 气候特征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小于0C小于800mm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少雨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小于0C大于800mm雨热同期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4、土壤类型:东北平原的 黑土、黑钙土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 黄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的 水稻土 ,江南丘陵的 红壤 ,四川盆地的 紫色土 。 5、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耕制度农业生产方式旱作农业稻作农业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思维构建】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自主学习】1、工业化的概念: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 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 占主导地位的转变2工业化是否完成的衡量指标 (1)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降到15以下。(2) 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降到20以下。(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3.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从农业产值 指标看,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从 农业就业人数 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实现。4城市化的概念:指城镇 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是 农业 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5、城市化的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 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 地区扩散6、工业化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变的重要标志:从业人员大量从第一 产业转向第 二、三 产业7、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知识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城市化 反作用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知识点二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及水平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探究活动一】阅读必修3教材第66页的最后一段文字和下述文字资料,并结合教材第67页图252和下图,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江苏省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下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1、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邻近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2、自然资源:(1)地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降水丰富,(2)平原(地形)广阔、河湖众多3、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交通方式有:铁路、水运(内河、海运)、航空等4、科技条件:科技先进,劳动力素质较高,社会协作条件好5、市场条件:市场广阔(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对点练习】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探究活动二】结合第67页表251,回答下列问题(1) 在2000年和2004年江苏省是以什么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2)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上升(3) 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中,从业人员大量从第 一 产业转向第 二、三 产业,说明江苏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 中级阶段知识点三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及其影响【探究活动三】阅读必修3课本第68页第13段的文字和下列文字材料,结合课本图255,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33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6500平方千米,其中有小城市38座,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随着沿湖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染因素不断增多,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 根据材料分析太湖水污染的原因由于环境治理没有与工业发展同步,太湖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排污量增多,再加上乡镇企业规模小,经济能力有限,难以进行污染治理,因此造成了大规模的太湖污染(2)分析江苏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 影响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40%,工业化:50%)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影响内需的扩大等工业发展产生环境 问题影响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乡镇企业迅猛 发展,以及带来的问题: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分散) 不易于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由于分散) 环境问题突出成本高,设施利用率不高,土地浪费,破坏生态环境城市规模相对较 小 ,导致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缺少特大型城市不利于解决城乡矛盾,不利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影响江苏省综合竞争力【对点练习】2、关于江苏省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C.乡镇企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 D.知名的乡镇企业太少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A. 限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B、建设发展三大城市圈C.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知识点四 推进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 措施 目的调整行政区划撤并乡镇,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扩大乡镇面积、人口规模,加大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南京、苏州、无锡等市将所辖5个县纳入市区为城市的发展拓展空间,有利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个“城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城市圈”),南京、镇江并入苏南,提高苏南发展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循环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减少政府建设城镇的负担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也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的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让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好处,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对点练习】4、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 主要是因为( )A. 苏南近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往苏南地区B.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 C.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矿产资源 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010泰州模拟)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完成56题。5.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矿产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处在季风气候区海运便利A. B. C. D.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矿产资源缺乏,三个都市圈均不临海,但河运发达6、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地区 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 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 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A. B. C. D.知识点四:城市化有不同的模式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主要推动力 具体过程特点珠江三角洲模式工业化在外资推动下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发展苏南模式工业化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发展温州模式工业化由于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东北模式工业化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劳动力职能变化和促进工业发展云南德宏模式边贸发展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对点练习】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企业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710题。7图中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9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 B. C. D.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减弱知识点五: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分析方法:区域特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探究活动】阅读必修3课本第7071页,结合图257和图258,回答下列问题(1) 分析美国“锈带”州在20世纪前半叶发展的区位条件(2)美国“锈带”州在20世纪中前期出现什么问题及其采取的措施【对点练习】下图分别是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优惠政策2、该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思维构建】【课后练习】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达48。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回答1112题。11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矿产资源的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差异12下列关于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