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Flow翻译教程13——雨点打湿效果贴图.doc_第1页
RealFlow翻译教程13——雨点打湿效果贴图.doc_第2页
RealFlow翻译教程13——雨点打湿效果贴图.doc_第3页
RealFlow翻译教程13——雨点打湿效果贴图.doc_第4页
RealFlow翻译教程13——雨点打湿效果贴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点打湿贴图也许你曾问过自己,怎样模拟雨点滴落在路面打湿的效果呢?下雨的时候,我们会在人行道或路面上看到有一些“暗点”。随着雨越下越大,这些点变得越来越多,直到覆盖满整个路面,变潮湿。这个简短的教程使用一个非常简单却很有效的方法。你会学习到怎样来制作这个雨点打湿的效果。“雨点打湿贴图”是一个很小的效果,ReaFlow没有直接提供。但几乎所有三维软件都可以制作此效果。只要有一个基本的粒子系统没什么特别或是复杂的。使用这个本文方法,你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创建一个真实可信的动态雨点打湿贴图。下面这张图片能让来看到最终效果是什么样子。 整个动画大概有10秒。渲染时还包括了地面贴图但大概只渲染了810分钟。雨点贴图加到了漫反射通道(diffuse channel)混合起来效果更真实。一、怎样制作下雨效果在这个短短的教程中,我们不是在能模拟物理真实的RealFlow中制作。这次,我们想要一个非常快速的方法,来模拟雨点痕迹的效果。为此,我们在三维软件来制作。这个效果也可以在RealFlow中制作,但不是明智的选择。(译者注:其实工作时,非常多时候不是要你能做的多好多精致,而是要快速简单的做出任务需求)现在几乎所有的三维软件都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包含发射器(emitter),几种反应器(reflector)或是碰撞面(collision plane)。这些我们案例中都要用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是Cinema 4D,但原理对其它任何软件来说都是一样的,下面几乎是脱离平台进行讲解的。(其它软件像,Maya,Max,Houdini等等,都提供了同样功能的粒子系统。).二、设置我们的场景只需要一个发射器,一个发射源对像,一个碰撞平面,两种材质和一个摄像机。一些软件可能需要重力(Gravity)来让粒子下落。发射器不应太小,它可以是任何形状,但这里我们使用矩形发射器,使用500cm*500cm.(这只是参考,具体多大自己决定)。这个发射器发射方向要与软件中向上轴方法一致。如果得要使用到“场”,它的方向也需要与向上轴一致。简单的说就是:粒子能垂直落到碰撞面上。 为了让粒子碰撞到平面,我们需要在Cinema 4D中建立一个“Reflector”对像.如果你没有这个对像,大部分可能是定义一个这样的节点,像是碰撞对像或反应器。(Maya里就是Make collide)。注意不需要有任何弹性。 反射器(Reflector)得要与发射器平行,距离不重要。因为在Cinema 4D,反射器结点(reflector)不能渲染,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背景地面,这样才能看到雨点。 第一个面是发射器,黄色框代表了碰撞物体。白色面作为地面,用来渲染。相机垂直这三层。(想到结点网站,这是元知识,脱离平台的制作效果,讲解效果。这才是真正知识) 下一步设置发射的粒子粒子形态最好是球体(Sphere),它最能代表雨滴。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滴趋向于成为“球体”,因为球体是最低能量状态。粒子大小,如上图。在Cinema 4D,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的球。使用不同的大小,会更真实一点。 为了使所有东西能渲染,我们应该让颜色对比大一点。我们用到一个白色的材质(material)给地面。雨点是使用纯黑色材质。请关闭其它材质参数,因为我们只想要渲染2D的圆圈,而不是3D对像。 上图是最终渲染出来的。粒子系统产生随机图案,随着时间点会越来越密,并连成一片。三、摄像机最后,添加一个摄像机。直接指向地面中间,就像“顶视图,TopView”。现在调节摄像机视图:白色背景要填充满整个场景。当我们切换到相机视图,渲染图片,我们能直接看到黑色圆点在白色背景(如图)。现在我们可以调节发射器的设置,如粒子生命(life span)和发射速度(emission rate,)开始和结束帧,等等。如果可能,给发射速率key动画,模拟雨点越来越大趋势。最终结果可以保存成图片序列或是视频。 这图显示了黑色点在地面,创建有雨点效果。 四、后期处理(Post-Processing)少量的后期处理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水滴边缘硬。有些材质,例如石头或混凝土,有多孔结构的表面。这些孔隙会慢慢吸收流体,当水被吸收,就留下暗色的点,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潮湿感觉。要模拟这种效果,我们还使用一点模糊(blur)。由于许多三维软件集成了模糊滤镜,这些也可以在渲染时完成,那最好不过了。(译者注:我还是建议分开渲染,在后期调节更自由)这潮湿贴图然后可以用到材质球的漫反射(diffuse)反射通道上,映射给物体。译者笔记总结:雨点打湿效果,其实就是制作一种贴图。粒子系统是一种方式。 1. 创建粒子,落下。主要包括,创建发射器,碰撞地面。 2. 渲染粒子。3. 主要是粒子颜色与地面颜色反差要大,其实就是黑白的。我建议地面不要渲染,只渲染粒子那层就可以了。 4. 合成通道。利用上面的通道,只要把透明度降下,再加一点模糊效果就能,制作出很像打湿的感觉。 我使用Maya简单制作了一下。一、创建1. 创建发射器emitter12. 创建一个碰撞的地面,pPlane13. 创建一个摄像机camera1创建的出所有需要东西 二、设置1.发射器设置成Volume,大小跟碰撞面差不多,沿Y轴往上移动一点。2.渲染类型(Particle Render Type)改成(Spheres)。3选中粒子,添加一个Gravity场。 现在播放一下,会看到粒子,往下落。 4. 选中粒子添加一个Particle Collision Event Editor (碰撞事件) 不需要发射,Emit勾选掉 5. 添加一个Per particle属性 sizePP/Run time beforeparticleShape1.radiusPP = 0;particleShape1.sizePP = gauss(0.001,0.15);/Runtime before dynamicsif(particleShape1.event0)particleShape1.radiusPP = particleShape1.sizePP; 6. 把碰撞的面pPlane1隐藏7. 给粒子一个Surface Shader材质球8. 发射器rate key帧 为了模拟雨越下越大的效果 9. 摄像机RatateY 90RotateZ90.摄像机正对着粒子面 渲染一下像这样(使用MR渲染器) 下雨贴图就完成了。在AE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