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们带着一双折翼的翅膀.doc_第1页
别让我们带着一双折翼的翅膀.doc_第2页
别让我们带着一双折翼的翅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让我们带着一双折翼的翅膀 一次导课引发的思考 那是市级重点中学公开招聘教师的一次试讲。 我抽到的课题是初二年级云南的歌会。拿到这个题目,我眼前一亮:唱歌是我的特长,尤其是民歌,我何不自己演绎一段云南民歌来抛砖引玉呢?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兴奋。但转念一想,这可是公开招聘哪,那么多的听课老师会接受这种方式吗?万一他们认为我是在刻意卖弄,那印象可就不好了,落聘是肯定了。当然,多次登上大舞台独唱的我对自己甜美的歌喉还是很自信的,我有把握将歌曲演绎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云南独特的民情风味。斟酌再三,我决定挑战。我对自己做老师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富有勇气,敢于创新。高手如云,我就更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即便落聘了,我也大胆尝试过了。于是,我精选了一首富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利用网络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反复地聆听歌唱家的演唱,仔细琢磨其中的韵味,不厌其烦地练习,力求在课堂上达到理想的效果。试讲那天,我一点也不紧张。望着讲台下正襟危坐的评委和陌生的学生,我从容舒畅地放开了自己的歌喉:“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没有配乐,只是清唱。宛转嘹亮的歌声恰如一江春水碧波荡漾,紧闭双眼的学生在肆意的想象中驰骋。听完后,学生睁开了眼睛,个个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紧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微笑着鼓掌。我知道,我的“砖”算抛成功了。接着我让他们谈自己的想象,学生一个比一个热情踊跃。有的说仿佛真的听到了云南的漂亮姑娘在山头放声歌唱,明月当头,河水流淌。有的说看到了少数民族的男女老少跳着缓慢而优雅的舞步,各色各式的民族服饰令人眼花缭乱,充满了异域风情。更有一位大胆的说看到了情哥哥牵起情妹妹的手,深情地望着她,而妹妹则害羞地低下了头教室里笑声阵阵,仿佛我和学生已经是熟识的老朋友,大家聊得那么轻松自在。这般的想象和感受,为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品味课文的民俗风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探讨课文时我又配上了精美的歌会图片,整个课堂民情味很浓郁,学生情感的潮流在澎湃地涌动,思维的火花在激烈地迸溅。“玉”自不必说引来了,还放彩了。这堂课应该说是成功的,它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我有勇气地动情演唱,并且达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下课后好多学生居然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要教我们啊?那就太好了!我们老师没有这样上课的。”一位戴眼镜的老教师说:“没想到你这么大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惜,结果我还是没被录取。负责招聘的校长说:“你这堂课在我们老师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多数的教学环节还都不错,就是导课,有的人认为你个性魅力十足,尤其敢于以自己的个性特长来激发学生,效果不错。有的人却认为你有点哗众取宠 ,过于表现自己。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其实,这种结果我早就料到,所以我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我的思索并没有停止。在提倡个性教学和教学个性的今天,我的这种大胆真的不能被接受吗?针对这次导课,也许有人会说,你放一段名家的演唱不就完了吗,难道人家的演绎会不如你淋漓尽致?你不就是想凸现自我吗?不可否认,我是想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但不是为了展现而展现,而是为了用自己的“身教”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个性魅力去征服学生。谁能说老师的亲身演绎就比不上专业歌唱家的富有感染力呢?看到自己的老师在台上那样投入那样动人地演唱,学生会无动于衷吗?比起机械化地播放歌唱家的演唱来,哪个更富情味,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我的教学实践证明,是前者。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本中收录了一篇文章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有这么几段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桃花扇这里指桃花扇。一部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者是清代的孔尚任。”,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杜甫七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这位国学大师得的讲学是何等的酣畅恣肆,引起的共鸣又是何等强烈!教学虽不等同于演讲,但恰如其分的表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纵情诵读是一种,演唱亦是,只是形式不同。这种表演,就是个性光辉的闪耀。 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与探索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语文教学非常需要这种个性,那些卓有成就的优秀教师身上,都有自己的个性魅力在流光溢彩。他们之中,有的风趣幽默、机敏睿智,有的深沉稳重、缜密深邃,有的舒展流畅、大方自如,有的清新自然、亲切感人,有的洋洋洒洒、涉笔成趣,有的开渠引水、循循善诱,有的勤勤恳恳、严谨踏实,有的博闻强识、学富五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更是彰显个性的一代,也是多才多艺的一代。拿我自己来说吧,热情,泼辣,自信,豪放,幽默又不乏童真。作为教师,我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朗诵、演唱、舞蹈、绘画等爱好和特长。我常常将自己的特长发挥于教学中,与学生同教同乐。我的学生非常喜欢我,并非因为我的文学功底多么深厚,教育理论多么高深,而是我个性鲜明多姿多彩的教学他们乐于接受,随和风趣童真未泯的心灵他们愿意贴近,乐观向上坚韧豁达的品质他们渴望汲取。我的教育理想是在吸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探寻属于自己风格的创新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追求表面热闹浮华的“伪素质教育”,而是真正带有鲜明个性烙印的与学生心灵对话关注他们生命情怀的真正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提倡最大限度的将自己个性中优秀的一面发扬传承,极尽感染,同时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让自己个性中伪劣的一面给学生带去消极的影响。我相信,同时代的许多年轻老师有着和我一样的梦想。可惜,我们的这种梦想在残酷的教育现实中却常常遭到扼杀,许多比较传统的老师不能接纳我们。有那么几次,当我恣情朗读挥泪如雨时,迎来的却是嘲笑多么幼稚;当我放声高歌荡气回肠时,遭受的却是批评又在卖弄;当我与生同台欢乐嬉笑时,碰到却是指责没有分寸;当我随性而谈小开玩笑时,回应的却是提醒语言规范我知道,在那些老师眼里,我们这些年轻人是太张扬了,他们总认为我们是在出风头。却不知,我们是个性张扬,却也有理性的思考,之所以“出风头”也是 “剧情”发展的需要,并非刻意,为什么就不能看看教学效果再下断语呢?每逢此时,我都会热切的渴望,如果我是一名大师该多好,那样,或许别人的看法会有所改观。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这些年轻人如小马过河一样正在小心翼翼地探寻,那么,我们多么渴望尊敬的前辈们能对我们伸出一双温暖的大手,来引领而非严厉的苛责。能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