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同码19:最高法院: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doc_第1页
天同码19:最高法院: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doc_第2页
天同码19:最高法院: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doc_第3页
天同码19:最高法院: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doc_第4页
天同码19:最高法院: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同码19:最高法院: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 2015-02-04 审判研究 审判研究 微信号 spyjweixin功能介绍 推送司法审判信息资讯探讨法律适用实务问题欢迎您的关注订阅和转发分享欢迎您输入日期提取历史消息作者陈枝辉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阅读提示:天同码是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借鉴英美判例法国家的“钥匙码”编码方式,收集、梳理、提炼司法判例的裁判规则,进而形成“中国钥匙码”的案例编码体系。经过微信公众号天同诉讼圈(微信号tiantongsusong)的授权许可,审判研究与天同诉讼圈同期推送。阅读提示:2015年1月16日,最高法院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一批裁判文书。本期天同码,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挑选其中一个关于股权回购纠纷的再审案例,结合以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整理归纳出同类案例的股权回购裁判规则5条。规则摘要:中国裁判文书网:最新典型裁判案例1.股权回购请求被驳回,待条件成就时,仍可再行使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未成就,股权转让方请求回购股权被法院生效判决驳回的,待条件具备后,回购权仍可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同类典型案例裁判规则2.主张股权回购转让方,应就回购条件是否成就举证当事人之间所签投资合作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并未全部成就,股权转让方请求回购股权的,无事实依据。3.股权回购条款的约定,并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股权回购条款,系各方为受让方退出合作时设定的利益安排,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减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实质上属于抽逃出资性质股东违反法定减资程序,应认定为名为减资,实为抽逃出资,减资股东应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5.公司与股东签订股权收购合同,不一定是抽逃出资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决议,与公司股东签订协议收购股东所持公司股权,不属于抽逃出资性质,应认定有效。规则详解:中国裁判文书网:最新典型裁判案例1.股权回购请求被驳回,待条件成就时,仍可再行使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未成就,股权转让方请求回购股权被法院生效判决驳回的,待条件具备后,回购权仍可行使。标签: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回购权利一事不再理案情简介:2008年,置业公司转让所持实业公司股权予投资公司,所签投资合作协议约定了置业公司享有回购权,并约定了具体的5项回购条件。2010年,置业公司起诉投资公司要求立即实现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二审判决驳回了置业公司诉讼请求。置业公司后提出再审申请。法院认为:在本案二审判决作出前,除第1项条件已具备外,对于其余4项条件,置业公司均未能提交相应证据证明其已具备。二审判决据此认定在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全部成就前,置业公司并不享有回购该股权的权利。该认定并未否定在协议约定的条件全部具备后,置业公司可行使回购投资公司所持全部股权的合同权利,亦未否定置业公司可援引投资合作协议约定,要求就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等问题与投资公司协商,故置业公司依投资合作协议约定享有的回购股权的权利,不因其诉讼请求被驳回而丧失。通过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及股权转让协议、形成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等行为,投资公司受让实业公司原股东股权,已具备了作为实业公司股东的所有法律要件。投资合作协议中所称阶段性持股系相对于股权回购事实发生而言,在投资公司持有实业公司股权期间,置业公司并不对投资公司所持上述股权享有任何权利。置业公司在诉讼中向法庭提交的其与第三方金融机构所签融资协议,仅表明可能的融资意向,而非保证投资公司能获得合同约定的投资本金及收益。至于置业公司提出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亦可自筹资金随时支付来保证投资公司权益,此系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商业决策问题,而非法院支持其回购股权的理由。实务要点: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未成就,股权转让方请求回购股权被法院生效判决驳回的,该认定并未否定在协议约定的条件全部具备后,股权回购方可再次行使的回购权利。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161号“某置业公司与某投资公司其他合同纠纷案”,见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中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审判长张华,审判员张代恩,代理审判员丁俊峰),载中国裁判文书网(20150116);另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二终字第108号,见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没有成就,上诉人请求回购股权没有事实依据青岛中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中金渝能置业有限公司、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荣置地顾问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纠纷案(审判长王宪森,审判员殷媛,代理审判员张雪楳),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2012)公司与金融(2013:173)。最高人民法院同类典型案例裁判规则2.主张股权回购转让方,应就回购条件是否成就举证当事人之间所签投资合作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并未全部成就,股权转让方请求回购股权的,无事实依据。标签:股权转让股权回购举证责任回购条件案情简介:2008年,置业公司转让所持实业公司股权予投资公司,所签投资合作协议约定股权转让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投资公司回收了投资且获得了约定的年30%收益、“项目中的风险完全释放”等5个条件实现后,置业公司有权回购。2010年,因双方在项目公司销售政策方面存在分歧,置业公司以其为回购准备的资金充足、投资公司存在挪用项目公司资金等行为,诉请投资公司立即实现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法院认为:案涉投资合作协议明确约定了置业公司回购投资公司全部股权的5项条件,除第1项条件外,对于其余4项条件的成就,置业公司均未能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股权回购条件中亦不涉及置业公司的资金状况问题,置业公司资金是否充足非本案股权回购条件成就的充分条件,二者无必然联系。从双方约定内容看,股权回购条件是否能实现,与该建设项目开发经营活动及整体建设、销售进程密切相关。在未完成这些工作前,置业公司并不享有请求投资公司立即实现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的权利。置业公司主张其作为小股东无法掌握项目财务状况和有关证据,其可依公司法相关规定,维护其权益。置业公司如认为投资公司存在挪用项目公司资金等行为,其亦可依公司法相关规定或投资合作协议约定,要求投资公司向实业公司赔偿,故判决驳回置业公司诉讼请求。实务要点: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未成就,股权转让方请求回购股权没有事实依据。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二终字第108号“某置业公司与某实业公司等投资合作纠纷案”,见协议约定的股权回购条件没有成就,上诉人请求回购股权没有事实依据青岛中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中金渝能置业有限公司、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荣置地顾问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纠纷案(审判长王宪森,审判员殷媛,代理审判员张雪楳),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2012)公司与金融(2013:173)。3.股权回购条款的约定,并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股权回购条款,系各方为受让方退出合作时设定的利益安排,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标签:股权转让股权回购保底条款企业间资金拆借案情简介:2005年,物业公司与电讯公司、实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约定三方共同对目标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电讯公司将其所持实业公司100%股权中的 10%股权转让给物业公司;同时约定,在不能就土地合作事宜正式签订协议时,物业公司有权退出合作,电讯公司则同意以5282万元受让物业公司所持实业公司10%股权。嗣后,电讯公司提出该回购条款系保底条款,属企业间资金拆借,各方无房地产开发资质,违反公司法第72条关于股权对外转让的规定,应认定无效。法院认为:合作协议约定物业公司向电讯公司购买实业公司的股权以共同对目标地块进行开发,并约定在不能就土地合作事宜正式签订协议时物业公司有权退出合作。嗣后实业公司未取得涉诉土地使用权,土地合作事宜无法达成协议,物业公司要求退出合作,可表明签订合作协议时,物业公司的目的是受让股权从而参与开发土地并获利,而非向电讯公司拆借资金。合作协议关于电讯公司以5282万元买回股权的约定是协议各方为物业公司退出合作时设定的利益安排,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作协议未导致实业公司股权实际发生变化,不违反公司法第72条规定。合作协议当事人有无房地产开发资质只是对该协议能否履行可能产生影响,并不影响该协议效力。故电讯公司以合作协议属企业间拆借资金、存在保底条款、违反公司法相关规定及签约各方无房地产开发资质为由主张无效,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合作协议属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实务要点: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股权回购条款,系各方为受让方退出合作时设定的利益安排,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方当事人以保底条款、企业间资金拆借、违规对外转让股权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为由主张无效的,法院不予支持。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153号“某电讯公司与某实业公司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见广东达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中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岱电讯产业有限公司、广州市中珊实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作纠纷案(审判长王东敏,代理审判员王富博、杜军),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裁判文书选登(2012:271);另见所涉股权系第三人所有情况下,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广东中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岱电讯产业有限公司、广州市中珊实业有限公司与广东达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作纠纷案,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7公司与金融卷(2012:170)。4.减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实质上属于抽逃出资性质股东违反法定减资程序,应认定为名为减资,实为抽逃出资,减资股东应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标签: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出资责任不当减资法定程序案情简介:1995年,铸造公司先后向信用社贷款2000万元。1997年8月,开发公司与煤电公司签订投资协议,确认煤电公司向开发公司投资2500万元,开发公司据此将注册资本由1500万元变更为4000万元。同年10月,开发公司与煤电公司签订还款及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煤电公司享有的投资及收益合计4500万余元,由开发公司以价值4560万余元的房产及70万余元现金折抵。1998年1月,开发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并在同年6月先后3次登报进行减资至1500万元的公告,随后办理减资工商变更登记。1999年,信用社诉请铸造公司偿还逾期贷款,同时,以1998年5月开发公司为铸造公司2000万余元的延期还款协议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为由,诉请开发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以煤电公司抽逃资金为由要求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法院认为:根据案涉还款及股权转让协议,开发公司将房产加现金抵偿给煤电公司,煤电公司退出,其结果是开发公司最终减少注册资本,故煤电公司股权转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让,其实质是开发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减资行为并不属于抽逃资金,但因公司资产减少降低了公司承担责任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故法律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规定了比增加注册资本更加严格的法律程序。本案股权转让协议虽成立,但签订时并未生效,需开发公司履行法定程序,并经工商变更登记后才生效。但开发公司在退股或减资时均无明确的财产清单,且未进行减资公告即进行实际减资。煤电公司在既无董事会决议亦未公告的情况下,就进行以房抵股、以房抵债的减资行为。在实质性减资的一年后,煤电公司董事会才作出减资决议,开发公司才进行减资公告,且开发公司办理减资登记时,未向工商机关提交以公司房产抵偿煤电公司剩余的2000万余元债务的事实,未说明与信用社之间存在2000万余元担保债务的事实,违反了如实提交变更资料的法定义务。故煤电公司从开发公司退出,违反了减资的法定程序,应认定为名为减资,实为抽逃出资性质,煤电公司应在其2500万元出资范围内为开发公司的担保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实务要点:减资行为虽不属于抽逃出资,但因公司资产减少降低了公司承担责任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债权人利益,故法律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规定了比增加注册资本更加严格的法律程序。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减资程序,应认定为名为减资,实为抽逃出资性质,减资股东应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79号“某信用社与某煤电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见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法律要求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与如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上海恒德置地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审判长贾纬,代理审判员沙玲、周伦军),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7公司与金融卷(2012:43)。5.公司与股东签订股权收购合同,不一定是抽逃出资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决议,与公司股东签订协议收购股东所持公司股权,不属于抽逃出资性质,应认定有效。标签: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出资责任抽逃出资退出公司案情简介:2007年,开发公司股东会决议为开发新项目进行内部增资扩股,因叶某不同意,公司遂与叶某签订股权收购协议,约定叶某将所持10%股权溢价出让给公司。因开发公司逾期履行付款义务,叶某起诉。股权回购协议效力成为争议焦点。法院认为:案涉公司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未明确是增加公司注册资本,但诉讼中当事人一致确认增资目的系为开发新项目,故本案公司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系公司在增资扩股情况下作出,其内容不属于抽逃资金范畴。公司法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但并不禁止股东在公司成立后以合法方式退出公司,包括以公司回购股权形式退出公司。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回购请求权是法定权,除该条规定情形外,公司法上仍有股东与公司以其他情形通过协议由公司回购股东股权的余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5条规定,法院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当事人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股东收购股份,或以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成立本身系股东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