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docx_第1页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docx_第2页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学习自控力是学生为实现学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和一定的内在标准对外部环境,自己的情感,欲望、行为等加以控制的能力。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学习中适当的提高自我控制不但对学习有益,而且还能促进个体性格的发展。本论文通过三个研究探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情况。研究一对 604 名中学生分别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问卷和中学生学习自控力原因问卷调查了学习自控力特点和影响因素。得出结论:(1)中学生学习自控力从初一到高三,呈现总体降低趋势。(2)影响中学生自控力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随着年级升高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少,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3)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主要因素是诱惑,影响高中生学习自控力的主要因素是情绪。研究二选用 99 名被试接受222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学习自控力(高、低自控两个水平)、压力(有压力和无压力两个水平)、诱惑(有诱惑和无诱惑两个水平),因变量为注意稳定性。结果发现:(1)学习自控力、诱惑在注意稳定性上有主效应,压力无主效应;(2)学习自控力和压力对注意稳定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学习自控力和诱惑对注意稳定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3)学习自控力、诱惑和压力三个因素对注意稳定性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三选用两个同质的初一班级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 个月的学习自控力培养。最后发现(1)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2)实验后,实验组低自控被试的自控力分数显著下降,实验组高自控被试和控制组被试的自控力分数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关键词:中学生;学习自控力;培养第1 章 文献综述真正关于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60 年代,其中认知行为主义的研究尤为引人注意,Rotter(1966)认为个体心理控制源的期望决定了他对特定行为后果的态度3,控制点分为两大类型:内控制点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和外控制点 (external locusof control),内控制点的人将个人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他们会从成败中吸取教训,成长自己。外控制点的人将个人行为后果归因与外部原因,成功了也不会特别自豪,失败了就会怨天尤人,这种人自控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一旦外力撤销,就会失去自控。Seligman (1975)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概念,习得性无助在人类身上表现为如果一个人长期体验到失败,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其实是自控失败的一种表现。Mischel (1972)通过实验提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概念。还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Hot/Cool-System Framework) 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Strategic Attention Deployment)对自我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注意调配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控制的策略。Bandura (1977)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是对自己能力和控制的主观评价4。一般认为,高自我效能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达到特定目标,因而会通过自我控制,采取各种策略达到目标。低自我效能的人认为自己不能达到目标,可能会放弃自控。习得无助其实是低自我效能的极端表现。学习自控的涵义不同学者对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主要有:(1) 在意图的方向上产生影响的能力(Rodin, 1986);(2)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其行为发生可能性的能力(Harter,1983); (3)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生理过程施加影响、调节和控制(Blankstein 和Polivy,1982);(4)不仅指服从权威及接受他人施加的行为标准,而且指根据自我选择的信念和目标行事(Savage 1991);(5)遵从、延迟或在缺少外部监督时,个体按照社会期待行为的能力(Kodd.1982 );(6)个体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包括五个方面: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境的行为(Kopp.1982 );(7)以自我为主体,根据情境需要和主体意图来制定某种标准或规范,并以此为评估依据,对行为作出执行、停止、放弃或坚持2。张灵聪5 (2003)最早对学习自控力下了定义,他认为学习自控力是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观念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它表现在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个方面。张叶云6(2006)对此定义做了修补,认为学习自控力是个体为实现自身学业上的发展目标,以自我为主体,以个人身心和行为、外在环境和事件为对象,以社会要求和自身观念为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以上概念虽然表达不同,但涵义相同,都包含了三个要素:(1)一定目标和准则;(2)抑制优势反应,如冲动、诱惑;促进劣势反应,如坚持;(3)实施的主体是人。本研究认为学习自控力是学生为实现学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和一定的内在标准对外部环境,自己的情感,欲望、行为等加以控制的能力。学习自控的影响因素2.4.1 生理因素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影响着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大脑皮质的迅速发展,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另外大脑的成熟为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在认知系统上加强自我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学生的大脑抑制机能和其他脑区分化已经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这为他们提高自控力提供很好的生理基础。2.4.2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在以严厉、专断、限制或接受模式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儿童一般自控能力较强。但严厉控制下的儿童有情绪压抑、盲目服从、退缩和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等过度自控或失控的特征。另外研究发现,适应性的、敏感的抚养方式,早期富于反应性的抚养方式、父母要求高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有较好的自我控制显著相关。而过度保护及忽视或放任控制的教养方式、父母要求低的教养方式的儿童有消极的自我控制特征。但近期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以后的自控力影响逐渐减弱。2.4.3 言语指导自我言语是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儿童监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儿童从接受外部的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不自觉的行为渐渐发展起来自觉的行为。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已经能够脱离外部言语指导,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言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