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自查报告附件31.doc_第1页
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自查报告附件31.doc_第2页
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自查报告附件31.doc_第3页
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自查报告附件3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切实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自查报告单位:贵州省紫云县民族中学时间:2013年6月8日紫云民族中学是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始建于1941年,目前教职工173人,专职教师162人,有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师75人,现有52个教学班,学生数3223人。学校占地近120亩,正在进行改扩建中。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曾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先后两次(1999年和2008年)被省体委(体育局)、省教委(教育局)评为“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安顺市组织的中学生体育传统项目比赛中曾连续五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原我校校长陈轴同志,2001年被国家体育局、教育部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姚华文老师2000年被国家体育局、教育部评为“全国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先进个人”;也曾向省体工队输送过2位运动员。 近年来学校取得的荣誉,2008年10月被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贵州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8年12月,被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9年12月,被省教育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2010年6月,被安顺市环保局评为“绿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2009-2011年度“全省文明单位”等等。现将我校的体育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如下:一、长效管理机制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学校紧紧围绕“传承民族文化,发杨体育传统”的办学特色,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体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分管副校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各处室主任、副主任、年级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医务人员组成。开学初,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认真落实紫云民族中学关于上好两操的具体规定、紫云民族中学晨跑及课外活动的实施办法及紫云民族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办法等;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学校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从而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二、体育师资水平 我校现有体育专职教师7人,均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女教师1人),中学初级教师2人,教师结构合理,大多是42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有进取心和较强的体育工作能力,不少教师被国家、省、市、县评为先进个人;音体美教研组被安顺市教育局评为2010年度“先进教研组”。近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国家培训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使我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体育教师工作认真,开学初详细做好教学计划,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和学习新课改精神,写好教案。体育教研组经常开展教研活动,认真讨论体育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他们积极撰写论文,我校姚远老师撰写的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荣获了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2011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陈应军老师撰写的论文论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的健身作用,被邀请在贵州省民委组织的民族体育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并在我校进行了推广。三、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我校是一所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级中学,办学条件有待改善,但学校仍想方设法保障体育工作经费的落实,增添必备的体育设施设备。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借距chang县体育场近的优势(不到500M),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达成协议,场地所有权归文体广电旅游局,学校有使用权,除县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外,其余时间由我校使用,负责保养。根据贵州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突破”的目标,县人民政府贷款5000万,加快我县普通高中的发展,目前学校400M标准跑道塑胶运动场、篮球场、体育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四、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的开展 1、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开足开齐体育课时,利用体育课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我校有体育教材,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把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严格执行“两操”制度,并将其纳入对班级的量化评比。 2、加强健康理念的宣传:使“健康第一”、“达标争先、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把全民健身运动落到实处,我校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住校,学校要求住校学生除雨天外,周一至周五都要进行晨跑。3、抓好学生体质训练,特别是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训练和高考体育术科训练。每个学年都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为90%以上。我校还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选修纳入学生的毕业学分认定。4、积极开展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我校继承和发扬了体育传统,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春冬两次全校性的运动会,设置运动项目多,有田径、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学校成立各种运动队,如: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等,利用课外活动由体育组组织各年级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象棋、跳绳、螺陀等体育比赛。我校还经常组队参加市里和县局各种运动会及各项比赛 。5、从2007年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以来,开展了打陀螺,射弩,丢花苞等民族体育活动,并正在推广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学生积极参与,初见成效。6、每年利用教师节,积极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五、取得的成绩1、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1)、2009年我校参加高考人数为789人,专科以上共录取512人,录取率为64.89%。其中向省内外体育类院校输送人才情况:其中一本院校5人(武汉体院1人,天津体院1人,上海体院1人,西南大学体育专业2人),二本院校32人,专科以上院校共输送82人。(2)、2010我校参加高考人数为1002人,专科以上共录取748人,录取率为74.65%。其中向省内外体育类院校输送人才情况:二本院校34人,专科以上院校共输送118人。(3)、在2011年高考我校录取重点大学33人,一般本科及以上256人,专科以上856人,录取率82.9%,专科及以上录取率居安顺市第一。其中向省内外体育类院校输送人才情况:二本院校21人,专科以上院校共输送98人。(4)、在2012年高考我校录取重点大学36人,一般本科及以上262人,专科以上806人,录取率87.3%,高职专科及以上录取率居安顺市第一。其中向省内外体育类院校输送人才情况:二本院校12人,高职专科以上院校共输送78人。2、在2010年10月,紫云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的“紫云亚鲁王文化旅游节暨格凸攀岩挑战赛”开幕式活动中,我校200余名师生表演的“亚鲁史诗”及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得到了专家及社会好评。3、在安顺市2012年的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校吴永剑同学荣获了高中男子组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