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社会调查报告乘车文化.doc_第1页
毛概2社会调查报告乘车文化.doc_第2页
毛概2社会调查报告乘车文化.doc_第3页
毛概2社会调查报告乘车文化.doc_第4页
毛概2社会调查报告乘车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航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社会调查报告题 目:乘车文化 对人们道德素养的剖析 姓 名: xxx 学生来源: 四川 省 内江 市(地区)学 号: xxxxxxx 班 级: 通信工程D班 联系电话: 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学 期: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乘车文化对人们道德素养的剖析引言本次社会调查内容主要来源于我在乘车旅途中对我国交通现状的思考。调查对象主要是公交和铁路。调查方式主要是生活中对交通现状的观察,在写此调查报告前特意去乘车深入调查分析和在网上发帖收集网友对目前乘车环境的看法。调查区域包括天津、成都、内江。所以说此次调查是来源于生活,而且是经过长期思考,最后经过整理总结的结果。总体来看我国的交通环境在不断改善,人们乘车秩序也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处理。在这次调查中,我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此次调查中,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意志品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目录引言1正文2中国铁路2中国铁路的发展2中国铁路现状2中国公交2中国汽车的发展2中国公交现状2文化3乘车文化现状分析3总结5正文中国铁路中国铁路的发展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只修建铁路 300余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从1876年到1981年止,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中国铁路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铁路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虽然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但是铁路运输仍然十分紧张,尤其是在春运等节气期间。另外管理部门也存在严重问题,2006年有汉口火车站站长兼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刘志祥一案,现今又有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事件等等。中国公交中国汽车的发展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车带人上海。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又于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几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设施,汲国外汽车科研之精华。中国公交现状“拥挤”一词我想是最能形容我国公交现状的。2009年成都市北三环川陕立交桥处发生一公交车燃烧事故,据了解这辆核载75人的公交车当时满满当当地塞进了120多人。公交服务人员服务态度存在问题。经常看到服务人员对乘客大呼小叫。有没钱上车会被赶下的;也有上错公交车的会被赶下的;还有有钱找不开的时候会被赶下的。有好几回我看到老人上车本来脚下就不稳,走得比较慢,可是售票人员非旦不搀扶不说,而且还特别严厉的训斥他们,到了车门口简直就是往车上拎。当然我也看到不少优质的服务态度。部分乘客乘车行为值得反思。时常看到老年人站着年轻人坐着,而年轻人却一点让座的意识更本就没有,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但是呢,又有网友抱怨说,他在公交车上被人摇醒,原来是有一老太太希望让他醒来让座给他。还有人抱怨说有时他们让座给别人,却没有看到一点谢意,似乎让座给他们是理所当然似的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难。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文化的发展使人类能根据它的有利条件来改变环境,以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在产生文化以前,人类只能通过生物进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文化使人的适应过程加快了许多。乘车文化现状分析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数百人挤在南门等公交车,混乱、人车抢道、人跟车跑,翻车窗、占座位、险象环生。于是当然有被排挤到边缘的老弱病残,有从车窗飞身而入的“身手矫健者”的人物出现。据乘客讲:这种如同打仗的情形几乎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发生。(2005年12月11日华商报)虽然这已经是6年前的报道,但是现在的乘车现状也不容乐观。探究其中原因,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乘车压力的增大首先,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国防军事化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大量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随着流入人口的增长,而铁路的发展无法满足这么巨大的乘车需求,从而导致了铁路运营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而这些巨大的乘车需求,其它交通工具是很难代替的。因为这些需求大都来自低收入阶层。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低收入阶层还是占大多数的。这里反映出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大。另外,城市公交方面,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交通压力增大,“拥挤”已成为不争是事实。再者就是,由于运营部门管理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比如:铁路检票制度:进站检票、车上查票、出站撕票,繁琐的车票管理无疑降低了运营效率。道德素养的缺失“这么多人都不让,我凭什么要让!”这是某些不让座者给自己是不让座找的理由,归结其根本原因还是道德缺失。首先这与信仰迷失有关。众所周知,对人类来说,信仰犹如灵魂,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从人类蛮荒时代起,不是先有文学、经济学、科学、医学等学科,而是一切文明均启蒙于信仰,应该说信仰才是人类的精神与文明之母。没了信仰,则不会有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由信仰裂变出的各种文明的过程,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当代国人信仰什么,信仰宗教、信仰无神论、还是信仰别的什么?大多数国人不再信仰世界三大宗教了,这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没了信仰,思想再不受任何约束,这也就导致了人们道德的缺失。其次与文化教育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接受不同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其道德素养自然也就有差异。文化程度高的人一般情况来说比文化程度低的人素质高些。但是,一个人的素质并不是单纯由文化程度决定的,也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社会中,看到一些高学历,低素质的人,也并不奇怪。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人的道德素养也同样存在差异性。再者就是受物欲崇拜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的道德素养难免就会被占据,社会责任意识自然也会缺乏,人文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同样也会淡化。言行常常表里不一,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双重性。这些道德困境的产生,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文化教育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原因。只有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尊重世界多元道德价值观,认同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选择,才能重构后物欲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总结总体上看,我国乘车环境还是保持良好的发展状况的。我相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终会建设成功的。我们的乘车文化终会朝着我国传统美德的方向发展。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从另一角度去认识社会,认识国情,加深了对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