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茅盾(30年代小说)1、1927年秋至1928年,茅盾完成了他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三个各自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的中篇小说。2、1933年,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接着出版了“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3、腐蚀、主人公:赵慧敏4.蚀三部曲 人物形象幻灭:静女士、慧女士、抱素、强猛动摇:方罗兰、胡国光、陆梅丽、孙舞阳追求:章秋柳、张曼青、王仲昭、史循、朱近如5.虹梅行素、柳遇春、梁刚夫问答题一、茅盾子夜的思想及艺术特点:(1)是其宏大而严谨的结构艺术。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构架。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中轴,辐射和串联起各种人物与事件。()小说中随处可见的细致的心理刻画。茅盾是一个十分擅长人物心理描写的作家。他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二 、试论吴荪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形象:吴荪甫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他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吴荪甫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的能力与才力。他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家庭生活、部下及工人的关系中的封建专断性质。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 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于他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涵,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正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以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子夜的主旨所在。他是一在无可抗拒的命运和环境下受打击的悲剧英雄()吴荪甫形象的意义:这一形象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荪甫的形象塑造,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悲剧命运,有力地回击了托派的谬论。第十一章老舍、老舍创作的基本特点(1.)基本主题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老舍继承了从鲁迅开始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有开拓、有新的特色。(2.)基本题材“市民世界”老舍是市民社会杰出的表现者和批判者。老派市民形象: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很保守、闭塞的。新派市民形象:一味逐“新”和“洋式”的生活情调而丧失人格。正派市民形象:狭义、善良而实干,体现了老舍作品的社会教化功能,这也是他在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苦难的生活和不幸的命运(3).浓烈的京味。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取材上,在地理、风俗等描写上都有浓郁“京味”。北京风俗,北京市民庸常人生以及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审美情感上,对北京文化的高雅、舒展、含蓄和精致的美的欣赏与陶醉,以及因这种美的丧失而产生的感伤、悲哀和若有所失的怅惘。语言上,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简洁鲜活,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显示出鲜明的“京味儿”。 ()、幽默格调的丰富性。老舍小说的幽默格调是丰富多样的,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视不同对象有所倚重。、以骆驼祥子为例,试分析老舍创作中的“京味”特点(结合教材自己描述补充)首先,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划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其次,语言主要是北京口语,还选用了北京土语,使语言具有幽默、洗练和优雅的文化色彩。第十二章巴金1928年处女作灭亡、家中觉慧、觉新人物形象()高觉新:旧家庭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是高家的长房长孙,是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他既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又是一个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的地主少爷。他的性格善良而又懦弱,他认为反抗是徒然。以致在“五四”新思潮中,他选取的是无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作为他行为的理论根据。就两重性格而言,这后一面占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复杂的性格,一个悲剧的性格。()高觉慧: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家中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代表,是“五四”进步新青年。他的民主主义觉醒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寒夜人物形象()汪文宣善良、胆小而软弱的小公务员。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一个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一个到处受侮辱的小公务员。他老老实实地辛苦工作,从不偷懒,可是薪水不高,地位很低,受人轻视。最后在贫病交加下,满怀怨愤地死去。()汪文宣的母亲:既是旧时知识女性,也是一个深爱儿子的寡母。()曾树生:生动感人的复杂形象。曾树生青年美丽、有充沛的活力,思想开放;然而内心却很孤独、苦闷。第13章 沈从文及京派小说一、沈从文的创作短篇小说集八骏图 中篇小说边城,长篇长河二、京派小说(一)京派及京派小说:1.京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方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凌叔华、林徽因等,这些京派人物主要以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等为活动阵地。这个小说流派所呈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平民化创作倾向、对平凡生活样式的重视,平和冲淡的审美特征,整体上又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开放文学流派。(二)京派小说家的创作1.废名(1901-1967):长篇代表作桥2. 萧乾(1910-1999 )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3. 芦焚(1910-1988)短篇集果园城记,讽刺长篇结婚、马兰4. 凌叔华(1900-1990)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代表作是1925年的绣枕问答题、以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为例,试论京派小说的创作特点。(1)乡村叙述总体,以乡土小说最著名。京派小说家善于描画各自的平民世界,城市的描写主要是作为乡村世界对立的人生而被纳入到京派宏大的叙述总体之中。(2)具有城实、从容、宽厚的审美感情。京派小说家善于发掘普通人的生命的庄重与坚韧;以积极的怀旧气息去追寻逝去的美;取文化批评的自由立场,避开时代的激烈政治斗争和直接的文学功利目的。(3)京派主张充分的个性化,讲究情绪的内敛和理性的节制。(4)京派小说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的小说样式。2、京派小说和京味小说的区别(结合上面老舍“京味”和沈从文“京派”来答)第十四章30年代戏剧一、田汉:话剧回春之曲。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2、 夏衍、李健吾的戏剧创作(一)夏衍(19001995)上海屋檐下、(30年代) 法西斯细菌、(40年代)上海屋檐下的人物形象 林志成善良、软弱。匡复:是剧中有理想、有毅力的勇敢坚强的革命者形象(2) 李健吾(1906-1982)30年代的剧作,主要有这不过是春天论述题(20分)、以日出、雷雨原野为例来分析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存在的深刻思考。()雷雨的主题 :人的生存困境“郁热”,既是自然背景,又在暗示人的情绪、心理、生命存在的方式“情热”,欲望与追求之中生命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超常态的压抑,造成人的精神痛苦;此外,人的欲求也被人不能把握的强大力量(神秘发命运)压抑着。“挣扎”、“残酷”的发现与“拯救”自己:人生的复杂、人生的残酷,这里包含了对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又 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人的本性而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发力量的无名的恐惧。(2) 日出的主题 希望献予观众的应是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深深刻在人心里也应为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日出:“人被捉弄”的困境首先,人常常处于的盲目不自知的状态,即“被捉弄”的地位。 “有余者”常常自以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却被一种更大的力量,甚至他们也不清楚的力量支配着。其次,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剥夺,这是“习惯的桎梏”带给生活的残忍。陈白露在希望与追求落空后,倦怠于飞翔,便被奢华的生活习惯所“桎梏”了。(3)原野原始生命蛮力与复仇原野主题: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它是抒发一个青年作者感情的一首诗。总结: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生命三部曲”。(用自己的话补充)第十五章年代诗歌一、 20世纪30年代诗歌创作概况1、中国诗歌会:(名词解释)1932年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各分会也有自己的刊物。中国诗歌会的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人。中国诗歌会基本特点:诗人的创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故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且与革命政党、政治思想与组织领导上有密切联系,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2、现代派30年代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以1932 的现代杂志、1935年的现代诗风、新月月刊为主要园地,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李广田、林庚、废名、金克木等。 30年代的现代派诗的主要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的现代的诗形。” 现代派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审美原则:朦胧美;表现方法:多重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形式:散文化的自由体。2、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代表诗人的创作:1. 殷夫(19091931):代表作1929年5月1日是正面反映工人阶级自觉斗争的最初尝试。2、 蒲风(1911-1943)他的代表作是茫茫夜3、 现代派诗人的创作(一) 戴望舒(1905-1950)雨巷(二) 卞之琳等诗人的诗作1. 汉园三诗人:是指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三人因诗合集汉园集而得名第16章 30年代散文一、鲁迅的杂文:杂文的分期:前期(1918-1926):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主要是文化和社会批评。后期(1927-1936):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侧重社会批评。2、 小品散文林语堂(1895-1976)人间世何其芳(1912-1977)前期是以散文集画梦录为代表,后期是以还乡杂记为代表3、 报告文学(散文新品种)最早的现代报告文学是瞿秋白的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中国现代报告文学成熟的标志是夏衍的包身工、 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第十七章 40年代思潮与运动一、国统区文学进程(简述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及各个阶段的创作特点)1、抗战初期(1937.7 -1938.10):(1)整体特点:整个国统区文学的基调表现为昂扬激奋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文学活动也就转向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轴心。各家各派的作家都卷起前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实现了统一。2、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4.9):(1)整体特点:廉价乐观被清醒正视战争的残酷性和取得胜利的艰巨性所代替,时代心理的变化为沉郁苦闷。3、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1)整体特点:文学创作的时代烙印也越发明显,各类题材几乎都表现出时代大转折时期所特有的氛围:紧张、激愤、嘲谑和痛苦,希望、期待、焦躁与不安,从而呈现出繁复的音响。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名词解释)()产生背景:1942年5月2日-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以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做了发言,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2)(讲话的主要内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文学批评标准、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艺队伍的建设、统一战线等问题,多属于文艺的“外部关系”问题,而对文艺本身的规律的细节讨论较少。三、沦陷区文学创作孤岛文学(上海):(1941年12月后纳入了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从1937 年11月上海沦陷,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止,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史称“孤岛文学”。(名词解释)四、文学思潮论争()对“战国策”派的批判“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有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在昆明出版战国策,标举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观念,提出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这场争论的焦点人物胡风,他针对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提倡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强调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他坚持的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论”。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一、 沙汀小说创作短篇代表作(1940) 人物:联保主任方治国 土豪邢幺吵吵 县长 邢大老爷著名长篇小说三记:长篇代表作(1941)二、钱钟书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围城方鸿渐 苏文纨 唐晓芙 孙柔嘉2、围城主题思想第一、在生活描写层面,是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势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第二、“文化反省层面,小说的着眼点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从“反英雄”角度写知识分子主人公,不只是揭露“新儒林”的弱点。或探求知识者的道路。而试图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第三,围城的哲理层面。小说的总体结构象征意味,寄寓着作者对人生更深的哲理思考人生的困境人生处处是围城,永远无法摆脱,生活如此,精神如此。三、路翎等的“七月派”小说创作“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七月希望诗垦地,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下一代人的心灵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利率,略带欧化的语言,一级他们的驾驭,也显示出一股冲劲和坳劲。这些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诗派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被编入七月文丛并有胡风亲自撰写论文。(1)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人物:蒋纯祖(2)丘东平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解放区的小说创作一解放区小说的整体特点主题上,敌我斗争以及人民队伍内部先进带动落后,旧我更新及新人成长等固定套路。艺术形式上,追求大众化、民族化、通俗化的审美倾向。整体风格欢乐、明朗而单纯。二、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的特点(重点)(1)叙事方式及结构: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和全知全能的视角:重故事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2)描写与叙述的关系:叙述大于描写人物与故事很好地综合。(3)语言特色:口语的通俗简洁,诙谐幽默。(4)叙事风情:朴素、简约、明快、幽默/。三、请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赵树理和孙犁乡土小说创作的异同。(必考)(1)叙述结构:赵树理小说故事情节线非常明确,故事情节完整,有一个明确的结构。孙犁的小说具有片断性,注重片断与片断的情感连接。(2)同为写实作品。但赵写实性强,孙抒情性强。(3)侧重点:赵故事更强,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表现。孙侧重任务,主要写村里年轻女性,反复突显,给人深刻的印象。(4)叙述手法:同为白描手法。(5)题材:同为农民题材,乡土小说。赵写农民思想转型,新旧冲突。孙;农村年轻妇女的正面形象。(6)题材指向:赵写农民封建思想改造艰难长久。孙表现角度为年轻女性心灵美。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1、张爱玲 处女作沉香屑的第一炉香 成名作倾城之恋 代表作金锁记金锁记曹七巧 姜季泽 长白 长安 童世舫曹七巧 上流社会最腐化的典型人物,它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也是各种巴望、考虑、情感的奴隶2、苏青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3、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篇蚌 短篇鱼 中篇蟹4、张恨水:啼笑因缘 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十九章 四十年代诗歌一、 40年代诗歌创作概述1、抗战初期的诗歌创作 田间(1916-1985)在抗战时期被称为“时代的鼓手”。早期代表作给战斗者2.抗战相持阶段力扬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冯至的十四行集(1942)3.抗战后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讽刺诗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二、艾青的诗歌特点(1)思想情感:第一,用独特的意象与主题来表现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思与对光明、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土地 ”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和劳动者最深沉的热爱;爱国主义是其诗歌中永远唱不完的主题太阳 ”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追求。这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光明颂歌是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忧郁的诗绪是艾青式的诗情。他的诗歌里浸透了他灵魂深处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艾青式的忧郁”正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影响与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艾青的忧郁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与坚强信念,因此,他的忧郁给读者一种更加深沉的力量。三、艾青的诗歌的艺术特点首先,从“感觉”出发,重视瞬间印象、感觉的捕捉,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有明晰的,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是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方法。其次,艾青的诗歌属于自由诗体,具有诗的“散文美”。艾青诗体的特点是,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即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匀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四、艾青诗歌的历史价值与影响艾青的诗歌,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了中国诗歌会诗人“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扬弃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批判地吸收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诗艺术,成为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抗战时期国统区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七月派”的青年诗人们,自觉地以艾青为他们的旗帜。另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的代表诗人穆旦在写作起点上也显然艾青受到的影响。五、七月诗派:(名词解释)是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很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的胡风为中心的青年诗人群。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等杂志为基本阵地,其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 、牛汉、方然等,他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七月诗派主张正视现实,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强调诗人“突入”生活 ,深入生活的底蕴,开掘内在的深广的历史社会内容;强调主客观的融合六、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名词解释)是崛起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于抗战结束后期及解放战争的一个追求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为阵地,主要代表诗人有: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曹辛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垫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武安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体育健身器材租赁服务外包合同
- 2025版葡萄园品牌推广承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权益保障合同
- 2025版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协议:助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
- 2025年度生态草场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砂石材料行业产业链整合与优化服务合同
- 2025补充采购合同范本:能源行业设备采购协议
- 电气车间送电试车方案
-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急性脑梗塞护理课件
- EPP发泡聚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2025年湖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绵阳市医学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赛事承办、体育比赛组织策划投标方案
- 食源性疾病培训课件完整版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多机器人协作与任务分配优化策略的实践探索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心肌病综合管理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2026届新高考物理热点复习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及提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