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薪酬制度设计_第1页
高校薪酬制度设计_第2页
高校薪酬制度设计_第3页
高校薪酬制度设计_第4页
高校薪酬制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高校薪酬制度设计 二薪酬体系的重要性 1 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战略。 2 有效的薪酬体系有助于吸引留住优秀教师。 3 有效的薪酬体系有助于激励和改变教师的态度和行为。 4 有效的薪酬体系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高校文化。 薪酬体系的特点 l 引用科学的职位评价评定系统,薪酬体系设计合理,科学,可行性强。 l 与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职位等级,学历,紧密挂钩。 l 建立完善的高校薪酬管理体系,涵盖津贴,奖金,以及薪酬体系调整等各个方面 。 三高校教师薪酬理念 n 更强调外部竞争和内部公平 n 调整固定薪酬向浮动、绩效倾斜 n 宽带结构 n 强调总体薪酬概念 2 / 14 四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 1 基本薪酬 基于职位的薪点表: 技术员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1 600 800 1100 1500 2000 2 640 3 / 14 860 1180 1600 2130 3 680 920 1260 1700 2260 4 720 980 1340 1800 2390 5 760 1040 1420 1900 2520 4 / 14 6 800 1100 1500 2000 2650 7 840 1160 1580 2100 2780 8 880 1220 1660 2200 2910 9 920 1280 1740 5 / 14 2300 3040 10 960 1340 1820 2400 3170 11 1000 1400 1900 2500 3300 12 1040 1460 1980 2600 3430 13 1080 6 / 14 1520 2060 2700 3560 14 1120 1580 2140 2800 3690 15 1160 1640 2220 2900 3820 16 1200 1700 2300 3000 3950 7 / 14 17 1240 1760 2380 3100 4080 18 1280 1820 2460 3200 4210 19 1320 1880 2540 3300 4340 20 1360 1940 2620 8 / 14 3400 4470 21 1400 2000 2700 3500 4600 22 1440 2060 2780 3600 4730 23 1480 2120 2860 3700 4860 24 1520 9 / 14 2180 2940 3800 4990 25 1560 2240 3020 3900 5120 26 1600 2300 3100 4000 5250 27 1640 2360 3180 4100 5380 10 / 14 28 1680 2420 3260 4200 5510 29 1720 2480 3340 4300 5640 30 1760 2540 3420 4400 5770 按职位把教师分为五等为:技术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每等分别设 30 个职级。 学历 11 / 14 大专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1 级 3 级 5 级 9 级 12 级 说明:把学历套算到薪点表中,以上表作为标准。例:员工 a 职位是讲师,学历是硕士,就套算到薪点表第三列,第九行,即 1740 工龄 14 510 1118 1926 2745 45 以上 +1 +2 12 / 14 +3 +4 +5 +6 说明:以上表为标准,把工龄与薪点表结合起来。即员工工龄为 14 年,在原有的职级上加一级。工龄为 510年,加 2 级,依次类推。 津贴 发放范围:全体教工 1 课时津贴:每节课 15 元,外聘除外。 2 加班津贴: 注: 3 话费津贴:根据职等不同,补贴标准分别为: 50 元,70 元, 90 元, 120 元, 150 元。 4 交通津贴:每人每月 50 元。(乘 校车者除外) 注:年末考核得分为零者不发放任何津贴。 五薪资的调整 1 与考核制度密切相关的调整 13 / 14 说明:考核每年一次,若考核成绩为 5 分,晋升 2 个职级,若成绩为 3,晋升 1 个职级,为 1 不晋升,为 0 降 1个职级。 2年末调整 上调:年末晋等时,若所在等级工资大于高一等的 1级工资,则晋等。调整后,若此时所在等级工资大于高一等的 1 级工资,则晋等,工资向高靠 . 下调:年末降等时,若所在等级工资小于低一等的 30级工资,则降等,调整后,若此时所在等级工资小于低一等的 30 级工资,则降等,工资向低靠。 注 :在某一等中薪级升满 30 级,若有升级情况出现,则自然过渡到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