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滴丸剂制备实验报告.doc_第1页
中药滴丸剂制备实验报告.doc_第2页
中药滴丸剂制备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滴丸剂制备实验报告实验号1(A1 B1 C1 D1)、2(A1 B2 C2 D2)一实验日期 第四周至第七周周六上午2 实验理论知识 1.制成滴丸剂的优点 (1)稳定性强,可以让药物效果最大化。 (2)延缓药物的持久功效。 (3)三效:高效、速效、强效。 (4)三小:毒性小、用量小、不良作用小。 2.滴完剂简介 (1)滴丸剂的分类:以外观形式分类、以释放特性分类、以给药途径分类 (2)滴丸剂基质的选择:水溶性基质、非水溶性基质、混合性基质 (3)滴丸剂冷凝剂的选择:水性冷凝剂、油性冷凝液 (4)滴丸剂处方工艺实例:化学药口服滴丸、中药滴丸、肠溶滴丸、缓释滴丸、包衣滴丸、舌下含服、常规外用滴丸 三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制备滴丸的基本操作。2.了解制备的基本原理。3.了解的制备过程。四实验原理滴丸的制备原理是基于固体分散法。用适宜的基质将主药溶解、混悬或乳化后,滴入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剂中,液滴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收缩成球形丸粒。由于药物在基质中成为高度分散的状态,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故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疗效迅速,同时能减少剂量而降低毒副作用,还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而便于应用。利用不同基质滴丸也可达到缓释或控释的目的。 滴丸常用基质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非水溶性基质有硬酯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氢化植物油等。应根据相似者相溶的原则选择基质,即尽可能选用与主药极性相似的基质。常用的冷却剂有:水溶性基质可用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煤油等。非水溶性基质可用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等。滴丸的制备是采用滴制法制备,即将药物溶解、乳化或混悬于适宜的熔融基质中,保持恒定的温度(80 -100 ),并通过一定大小口径的滴管,滴入另一种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此时含有药物的基质骤然冷却,凝固形成丸粒。五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仪器:水浴锅、滴丸装置,天平,玻璃棒,烧杯等。试剂:药液,PEG(4000),PEG(6000)6 实验正交试验:正交实验实验号药液温度(摄氏度)PEG 4000(克)PEG 6000(克)药液(克)基质(PEG 4000+PEG 6000)(克)1701030134027010501260七实验步骤1.称量配置:按上述表格的数据称量PEG 4000,PEG 6000 ,药液。将PEG 4000,PEG 6000分别混合,装入烧杯。2. 溶化:将混合物于水浴上加热至全溶后取下,加入药液继续边搅拌边溶化,混合均匀后,进行下一步。3. 滴丸:将熔融的药液转至制滴丸的机器中,制丸。4. 取丸:滴完后,稍放片刻,使滴丸充分冷凝,通过纱布过滤,再把滴丸摊放在滤纸上,擦干表面附着的液体、晾干、包装即得。5.随机取滴丸6枚,测得溶散时限,记录数据。6.随机取滴丸10枚,测得硬度,记录数据。八实验结果与讨论1.硬度测定实验号12345678910平均值方差10.600.410.400.660.470.480.520.640.550.650.540.00862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注:由于机器原因,实验号2(A1B2C2D2)作废,无数据。2.溶散时限测定实验号123456平均值13分49秒4分40秒4分40秒5分09秒5分50秒6分30秒5分06秒2无无无无无无无注:由于机器原因,实验号2(A1B2C2D2)作废,无数据。滴丸是利用熔融法制成固体分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