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唐宋女性地位的变化在我国浩瀚的封建王朝历史长河中,唐朝可以看做是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是封建社会最为繁盛和开放的朝代。唐因其独特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环境,创造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和谐、自由奔放的灿烂文化。唐代的女性在我国封建社会女性发展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女性的地位较之封建社会其他朝代女性的地位是最高的,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是当时封建社会宗法制对女性束缚的减弱及其统治者一些政策的影响。而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宋代妇女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渐渐地位下降。但近年来,有些专家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宋代妇女仍在家庭和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与唐代相比没有大的差别,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唐代还有所提高。加之大多数学者只对唐代或者宋代妇女地位的变化进行了积极探讨,而鲜有把这两个朝代的妇女地位对比的研究。因此,对唐宋代妇女在政治、社会等方面地位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关键词女性地位;家庭地位; 社会地位;唐宋一、 唐宋女性社会风貌概述说起唐朝,人们最先联想到的词语总是自由与奔放。由于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昌盛,唐的统治者大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使社会风气趋于开放,唐代的女性也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些在唐诗与唐传奇中有相当多的体现,如唐传奇中莺莺传中那个为了张生私奔的崔莺莺,还有虬髯客传所描述的隋朝的大贵族杨素家的婢女红佛夜奔唐开国功臣李靖,她们都是勇于追求爱情的唐代传奇女性,她们追求爱情,自主选择婚姻。 唐朝女性不仅在恋爱婚姻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以往朝代的女性不同,她们的参政意识也相当积极。她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地参与政治,还以天下为己任,在国家有危难时她们挺身而出,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些在社会上层妇女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当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他的胜出机会起初并没有那么大。他的地盘在遥远的山西边境,远离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所以不敢明目张胆的称王称帝,他对外宣称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进军路线不是东南面的江都恰恰是西面的首都长安。这么干连李渊自己都说是“掩耳盗铃”。当然更瞒不过在长安留守的隋朝官员。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平阳公主面对追捕并未畏惧,她在户县散家财招募军队响应,得七万人,时称娘子军,平阳公主的积极参政对唐代的帝业起了重大的作用。此外唐代女性中为国家利益而毅然远嫁他乡的皇室公主屡见不鲜,如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宁国公主等,她们为巩固唐王朝的政权和促进民族间的和平友好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对于宋朝,也许是缠绵婉约的宋词给人印象太深刻,也许是那个积弱的时代让中国历史太伤感,也许是程朱理学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总之,宋人给后世留下的多是风流、软弱、迂腐的印象。从那时起,开始陷入缠足桎梏的宋朝女子,更是让人觉得活得压抑、活得委屈,远不如唐女子那么恣意、张扬和浪漫。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士大夫在观念和教育主张上歧视妇女,设有种种障碍,把妇女终生囚禁在家庭里,使其在婚姻上不能自主。但此类主张皆未落实,所以文坛才会出现那个光芒四射的李清照。在那个轻武重文、才子辈出的时代,她能够与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等一起被写入中国文学史,不是因为性别身份,而是那些传诵千古的诗篇。可以与男作家比肩而站、且毫不逊色的,春秋直至明清,恐只有易安居士等寥寥几人。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宋代女性的文化素养普遍很高,像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等才女词人还有很多。张瑞在略论太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一文中认为:【1】宋代妇女从粘神到肉体都受到严重迫害,没有社会地位可言。但女性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要看她们的政治地位。从北宋到南宋,有八位皇太后九次垂帘听政,这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其中有两位更是风华绝代,一个是有“宋代武则天”之称的仁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从一个卖唱孤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已经上演了一个中国灰姑娘的传奇。更何况还有杀伐决断、执掌天下、万民归附的非凡经历;另一个是将铁腕宰相王安石拿下的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她执政多年,被后世称为“女中尧舜”。 这一切说明了宋与唐相比,女性地位虽略有下降,但远远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低下。二、 唐宋女性的家庭地位家庭是中国古代妇女们生活的最要组成部分,是她们重要的生活领域和活动场所。在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家庭生活中,妇女一直处于依附的地位,她们是家庭的奴隶,是男人们的附属品,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遵守 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刻板条文,没有自己的生活。女性一般都是要经过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过程。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即在室女的家庭地位及出嫁女的家庭地位。(一) 在室女的家庭地位所谓在室女,其实就是法律上对未出嫁女儿的称谓。这一时期是女性从出生到出嫁前的黄金时期。唐朝的在室女在家族中地位较之同辈男子为卑逊,但长幼名分却并不因性别而有异,甚至在法律上,兄姐的地位还要高于弟妹。如唐律疏议斗讼“殴兄姊”条载:“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折伤者,流三千里;即过失伤杀者,各减本杀伤罪二等。”反之,若兄姊殴伤弟妹者,处分则要轻得多。而宋朝由于儒家的礼教重视长幼有序,所以在室女的地位也是按长幼辈份的差别。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折伤者流三千里,刃伤及折支若瞎其一目者绞,死者皆斩,詈者杖一百。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以刃及故杀者,流二千里。过失杀者,各勿论”。这可以看出,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在室女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的地位,并不是依靠性别进行划分,而是根据长幼之序划分其地位的高低。在继承财产方面,唐令拾遗户令第九记载: “诸应分田宅及财产物, 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 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 ”宋刑统户婚律中有“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娉财。姑姊妹在室者,减男娉财之半”。根据上述规定,无论唐朝还是宋朝,长幼有序都失去了其作用。对父母而言,虽然儿子女儿皆是血脉之亲,但在家庭中儿子要肩负传宗接代的责任。女儿在长大嫁后则改为夫家的姓氏。所以长姊的继产份额不仅不能与兄长相等,而且还不能与名分低于自己的诸弟相比。在婚姻自主方面,唐代的在室女虽然在婚姻问题上仍是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在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在室女对于自己婚姻的选择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如唐牛僧孺玄怪录卷1记载:“中唐时,一位出自名门望族的韦氏女,既笄二年,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然而不合意者终不谐 。最后选中进士张楚金而嫁之。”唐代女子自主择偶,在唐诗中也有较多反映。如中唐大诗人白居易议婚诗中写到:红楼富家女,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可说是对当时上流社会的女子自主择偶的生动描述。相比于唐代在室女择偶的自由性而言,宋代在室女的婚姻选择就保守规矩的多。在程朱理学的广泛影响下,宋人认为娶媳妇是事关整个家族兴旺发达、安定和谐的关键。【2】程颐说:“世人多慎于选婿,而忽于选妇。其实婿易见,妇难知。所系其甚重,岂可忽哉!”因此宋代上层人家嫁娶讲究门当户对,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注重对方的家事,包括品德行为、教育情况,健康状况等。所以从这一层面讲,宋代女性对于爱情的自由度远不及唐代。(二) 出嫁女的家庭地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就封建社会的女性而言,婚姻决定了其一生的幸福。古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与家庭的财务管理、婚姻观念、夫妇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有关。我们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唐宋出嫁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家庭财务管理上, 唐代家庭中仓库及箱柜的钥匙一般由主妇来保管。旧唐书李光进传载:“光颜先娶妻,其母委以家事,母卒,光进娶妻,光颜使其妻管钥家籍财物归于其女以。”相反新唐书徐岱传中记载:“岱吝啬,自持家管钥,世所讥云。”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是主妇在家庭中担当财物的管理者。而宋代的家庭财务,则由家族共同管理。赵鼎家训笔录:“应木家田产等,子子孙孙并不许分割,自有正条,可以检照遵守”。司马光居家杂仪:“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 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从以上家法规定, 我们可以看到:在宋人家族中,财产属家族共有,由家长管理。在婚姻观念方面,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戒条犹在,但现实生活中,妇女主动、热情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室女与人交好私奔的事也时有发生。唐代女性贞洁观淡漠,已婚女子另觅情侣而离婚、改嫁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虽然唐律并没有赋予女性离婚的权利,但对于再嫁也未明令禁止。改嫁者更以上层妇女尤甚,据台湾王寿南先生的统计:唐代公主总计 210 人,其中公主二嫁者 27 人,三嫁者 3 人,除去早亡与入道的公主,再嫁公主占总数的 23%,远远高于下层社会。【3】这主要是因为唐代上层的 贵族深受胡风的影响。唐代皇室本身就是源于胡汉混血的武川系军事贵族,和鲜卑族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因此李唐上层的婚俗多鲜卑遗风。贞节观念与受儒家礼教熏陶下的下层妇女的贞节观念有很大的差别。下层妇女仍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准绳,虽也有改嫁的,但大都是因为经济问题而不得不改嫁,社会主流仍是保守的贞节观。而对于宋朝,多数人认为其是贞节观念封建礼教由松而紧的转折点,认为唐时礼教束缚不严,宋人贞节观念颇重。但仔细翻阅有关史料,会发现宋代妇女再嫁的故事实在不少,宋代上至宗室公主,下到官宦及平民女性改嫁的例子不胜枚举。宋史公主传载:太祖妹秦国大长公主,“初适米德福德福卒,再适忠武节度使高怀德”。官宦人家的女性改嫁的也大有其人,即使就整个社会而论,宋代再嫁妇女也不是极少,而是较多。以洪边所撰夷坚志一书为例,此书虽然取材传闻,略似小说家言,未必事卒有据,但从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说,其价值肯定高于正史。书中所载妇女改嫁的事竞达 61例,其中再嫁者55入,三嫁者6人。宋代妇女为何再嫁者较多呢?其一,宋代法律在原则上允许妇女改嫁。宋刑统规定妇女居丧不得更嫁的期限为27个月,到哲宗时,将难以维持生活的寡妇居丧期限缩短到100天这里只是对改嫁时间的限制。其二、宋代的社会舆论也不一概谴责妇女改嫁。于是,我们看到在宋代的所 谓“节妇”当中不乏再嫁妇女。“节妇”是封建时代的道德楷模,改嫁妇女在宋代 不会因其改嫁而被另眼相看,如张生的娄子卓氏,她在绍兴末年被金军头目俘获之后,“即与之配”,不久金军溃败,卓氏趁机拔刀斩其后夫,然后寻访前夫,破镜重圆,她被推崇为“节妇”,大受褒奖。其次,在宋代,业已改嫁的母亲仍然是儿子尽孝的对象。其三,宋代妇女再嫁不难。如真宗时,向敏中、张齐贤两大宰相“争取一妻” ,闹得不可开交,直至惊动皇帝。其四,理学家们不许女子再嫁的主张,他们自己往往就不能实行。程颐有句明言:“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但他却在行动上默许其侄儿媳妇改嫁,并称赞其父操持外甥女再适是“慈于抚幼”。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宋代,由于法律并未完全剥夺,相反倒是给予了女性一定的离婚权和改嫁权,加上女子再嫁并未遭到社会與论的普遍非难,因此妇女改嫁者仍然较多,与唐代相比,并无显著变化。在夫妻关系上唐宋具有一致性,基本上都是妻子的行为和能力接受夫权的支配。一切遵从“出嫁从夫”“夫尊妻卑”的原则处理夫妻关系。在法律上,夫的地位如尊长妻的地位如卑幼,以维护封建夫权,来协调夫妻间的关系。有所不同的是,在唐代的家庭中,夫妻之间的约束往往并不很严,夫妻双方都可以各自找情人,社会上的妇女私通、私奔大有人在。这都表明,唐代家庭婚姻中,一夫一妻制不仅对丈夫,而且对妻子的限制也并不太严格,尤其是唐代上层及皇室更是婚姻观念淡漠。而宋代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女子的贞操观及对婚姻的忠诚度都是较高的,但是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惧内”现象。大家熟知的王旦、周必大等朝廷重臣,和晏殊、沈括、陆游等社会名流,无不“畏内.众所共知”。还有著名的河东狮吼。这些表明唐宋在夫妻关系上女性地位相当,甚至宋代女性地位还略高于唐。三、 唐、宋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而在社会关系中的相对位置及其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女性的社会地位反映了一个朝代的进步程度。人们普遍认为唐代自由奔放的社会风气,使女性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得到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宋代则因为程朱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思想固化,致使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究竟历史的真相是否如此,下文我将从参政权利、经济活动、受教育状况、社会交往及服饰变化来看一下由唐至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一)参政权利无论唐代还是宋代,史料都有关于妇女参政的记载。有多不同的是,在唐代妇女参政议政的现象十分普遍,唐代女性参政人数之多,参政面之广,可以说是旷古未有。上至皇室成员,如皇后、公主及宫中女官,下至地方官眷属和平民百姓的妻女都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之中,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参政的女性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后宫太后皇后妃嫔,从高祖窦皇后起,到武宗王才人,公开参与政治决策的历朝皇帝后宫都有,以则天皇帝为代表。第二类是内宫宫女女官,与婉儿同时的还有尚宫柴氏、贺娄氏(内廷女官),她们三人在朝廷中树用朋党,广纳贿赂。现在出土的十余块唐代宫人的墓志铭中,均有则天皇帝至玄宗年间的内廷宫女参与内外政治的记载。第三类是公主,中宗朝公主参政人数最多,很多都与亲王一样,开府置官署。太平公主是最大代表,宰相在公主不上朝的时候都亲至府邸进行决策。肃宗女和政公主在代宗朝是很能干的,提出许多正确的主张。第四类是官员的母妻妾婢等参与政治决策和对官员施加影响。如李师道,诸事皆决于群婢,有蒲大妹、袁七娘为“谋主”,她们都参与到调兵割地等事宜。第五类是女尼女冠(道姑)女巫等。她们或与朝廷接触或与地方接触,直接间接的参与政治事务。如中宗朝女巫赵氏封为陇西夫人(按妇女不是因为夫荣子贵而封爵位的与封爵男子的地位和法律权限等相同),经常出入宫禁,参与谋划,“势与上官氏(婉儿)为比”,可见其在朝廷的影响很不一般。而宋代则依次出现了真宗刘皇后、仁宗曹皇后和英宗高皇后等9位后妃以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的局面。尽管她们当中有的只是象征性的,这些太后中还是不乏颇有政治才干,大权在握之人。如真宗刘皇后:刘皇后生性警悟,通晓书史,朝廷政事,能记始末。宫闱有事,真宗询问,她都能引据故实,妥善应答,政治才干颇受真宗倚重。天禧四年春天,真宗一度病重,朝政就多由她决断。在天禧末年罢黜寇准、李迪和处置周怀政事变中,她不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确立了后党的绝对地位。尽管刘皇后没有像武则大那样创立了新王朝,但刘皇后对当时政治淌明,社会稳定起来不可磨灭的作用,显示了超常的政治智商,无疑是宋朝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综上所述,宋代虽然是我国古代出现垂帘太后或太皇太后较多的朝代之一,但就女性参政的广度及深度而言远不及唐。唐代妇女能够如此广泛的参与政治,其主要原因有三:一、唐代的文化繁荣,比较开放,对妇女的限制也较少。据有关资料表明,唐朝女性的行动比较自由,甚至可以结伙骑马外出郊游,流传后世的唐女骑马俑、唐女骑马图都说明了这一点。二、与南北朝时期遗留的文化及唐朝统治者的特殊血统有关。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鲜卑人,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强大的北魏,并采取了长期的民族融和策略,在鲜卑汉化的同时,许多汉人贵族都被鲜卑化。后来建立隋的杨氏家族和建立唐的李氏家族都是鲜卑化的汉人,唐朝前三代皇帝都迎娶鲜卑贵族为皇后,所以唐王朝的皇族有着很浓的鲜卑血统。同时,由于长期的与“五胡”杂居、交往,以及唐朝鼎盛时期大量外国人来华居住,整个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胡化了。而北方的“胡人”一向有男女平等的文化因素,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女性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带有“胡气”的唐朝社会把女性的地位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唐朝妇女主动参政的意识很强。她们不但积极参与政治,而且其中一部分人怀有独占政权的野心。而唐代政府推行了有利于提高妇女地位的政策,也有利于妇女参政。(二)经济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女性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决定着她们的话语权以及社会地位。唐宋的女性不仅持家有道,而且积极参与农工商等多行业经济活动,这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农业方面,无论唐代女性还是宋代女性,都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唐太宗时,雍州泾阳人李氏,因其丈夫早亡,孩子年幼,家徒四壁。李氏只好“昼则力田,夜则纺绩。数年间,葬舅姑及夫之叔侄兄弟者七丧,深为远近所嗟尚”。还有宋书中记:“沈攸之为荆州刺史,乃竟以兵役苦百姓,从来积年,永不懈军。遂使四野百县,路无男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由此可见唐朝和宋朝时期确有女性参与农活的记载,男耕女织的生存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农忙或者家庭情况特殊时,女性是可以投入农业生产的。在手工业方面,由于受男耕女织模式的影响,唐宋女性主要从事的是纺织业。唐代无论是上层女性还是下层女性,都以纺织为本分。然而她们的目的却是大不相同的,底层妇女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资料而辛苦劳动,而上层妇女则是为了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榜样。宋代妇女的纺织业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质,其劳动成果不只限于家庭自身的消费, 有相当部分已作为租陚和商品进行生产,从而扩大了妇女劳动的社会价值。宋代妇女不但使纺织冲出了家庭,还把诸如缝纫、制鞋帽等发展成为她们的就业门 路。在宋朝首都汴京的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让百姓自由交易。在商业方面,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打破,下层妇女的商业活动逐渐兴起。但是唐代妇女从事的商业活动多为不固定的小商小贩,投入资金与规模较小,且多半为生活所迫。在太平广记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经商的记载:“三娘子寡居,在汴州西开板桥店,有舍数间,以饕餮为业,兼出售脚力,让利济人,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但是这种由女性独立经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店业,在记载中并不多见。同书载:“广陵路上有妇人卖花”。又载:“洛阳郭大娘,居勤财里,以当垆为业”。这些显然是小本经营。从上述材料中不难看出,唐代女性的商业参与度较高,但多为小规模流动性经营。而到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妇女在商业中的表现就更加活跃。 “九市宫街新筑成,宵裙贩妇步盈盈”正是妇女从事商业活动的真实 写照。有做小买卖的,如“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有开旅店的,如“卢多逊南迁朱崖,逾岭憩小店,店妪举止和淑,颇能谈京华事”。有酿酒的,“老妻酿酒新知法,稚子扶犁渐肯堂。心计此身归已足,不须辛苦问耕桑”经商贩卖的妇女数不胜数,有些人甚至成为富婆, 如“宋五嫂者,汴京酒家妇,善作鱼羹,至是侨寓苏堤。光尧召见之,询旧凄然,令进鱼羹,人竞市之,遂成富媪”。上述分祈表明,在宋代,妇女从商已不局限于小本经营,成功的富婆女商比比皆是,她们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新生力量, 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大显身手,既能赚钱养家,又活跃了经济。(三)教育状况“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观念虽然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在唐宋时期这一观念尚未形成,因此对两朝女性的教育情况影响并不大。唐人对女子的教育强调守礼及安于本分,希望通过教育使妇女宽慈去妒、柔顺谦卑,成为符合男性社会需要的孝女贤妇,这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读书的条件。下层妇女也在佛教的俗讲中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教育。唐代的歌舞盛极一时,因此音乐教育是唐代女性教育的显著特色。唐代的歌舞教育无论是在官宦之家、市民家庭还是倡优妓女都乐此不疲。杨贵妃就擅长音乐,擅跳胡旋舞,是音乐舞蹈的高手。她的霓裳羽衣舞名满天下,流传千古。宋代的女子教育内容则以家庭教育为主,另外也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教育。教育的内容极不一致,既有经史文章,又有诗词音乐,还有琴棋书画、女德女红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能工巧匠之家的女子,也能女承父业,自幼学习一些专业技术知识。总的来说唐宋的妇女教育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未对女性教育加以限制,唐宋期间也涌现出了如李清照、蔡文姬等彪炳史册的女文学家、艺术家。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做出卓越贡献。 (四)社会交往唐代因受胡风影响,所以男女地位较为平等。唐代的女性能够比较自由地参加社会活动,她们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也比较随便。皇宫中的皇后,妃嫔,公主与外臣们也不必回避,而且还能在一起喝酒游戏。唐代女性还能够自由出入及旅游,尤其盛行春天踏青和野餐。史载清明前后“长安士女,游春野出,遇名 花则设席祭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 13 。武则天统治时期,鼓励女性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甚至一些朝廷的宴会和盛大的祭祀活动,都要邀请百官命妇参加。她还有意识地促进女性参加体育活动,如荡秋千、下围棋、骑马、射箭、打猎、马球、蹴鞠、拔河、赛舟等,其中有的体育项目继承前朝而来,有的则是唐朝时所独创的22。 唐代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众多,在这些人中,宫中的妃嫔和贵族妇女由于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富足及拥有充足的时间, 能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社会地位低下的优伶、妓女以及广大平民妇女,也都能在空闲的时间纷纷加入到体育运动的队伍中来。使唐代妇女体育运动具有了大众性及普及性的特点。而相比于唐代女性社会交往的自由而言,宋代女子的社交则显得束缚许多。毕竟儒学是宋代的思想主流,“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封建思想在宋人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不小影响,宋人甚至以“缠足”来限制女性外出社交。因为在社会交往方面,宋代女性地位远不及唐代。(五)服装服饰一个朝代女性的服饰装扮,从侧面反映出这个朝代的开放度。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因而唐代女性服饰大胆、 奢华、雍容、标新立异。在封建社会中是朵靓丽无比的奇葩,舆服志对唐代女性服饰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秀、随所好尚。”唐代女性史上的主要潮流是:由遮蔽而趋暴露,由简单趋于复杂,由简朴趋于奢华。这些时尚主要有宫中妇女、贵妇以及医声色技艺娱人行业的从业女性来引领 风骚。 唐代妇女的服装有三种,分为襦裙、男装、胡服三种。襦裙服是汉族女子服饰中非常基础的一种款式,即女子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俗称上衣下裳)的传统装束。唐女的襦裙装在盛世的影响下充分发展,加半臂,佩披帛,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欧阳询在南乡子一文中曾写到“二八花岗,胸前如雪脸如花”就是对当时这种时尚的赞美。由于唐代社会开放,女性参加社交的机会也比较多, 因此着男装还是比较方便的。 也是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女人在服饰上和男人平等了, 是对男权的向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5811-2025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 T/CNSS 008-2021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判定及标识通则
- 2025重庆大学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劳务派遣科研助理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淄博花沟镇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银行河南分行校园招聘7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河源连平县招聘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陕西航空医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照片里的儿童世界
- 2025年合肥市中心血站公开招聘编外使用人员6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轨道变形监测预警-洞察及研究
- (行业)常用表面处理工艺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 《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课件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 2025年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合作下的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 2024年学校安全教育讲稿范文(2篇)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防雨雪冰冻应急演练
- 少儿篮球培训家长会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
- 5《秋天的怀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