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法家等教育思想历史发展过程整理.doc_第1页
儒家、法家等教育思想历史发展过程整理.doc_第2页
儒家、法家等教育思想历史发展过程整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春秋晚期:孔子(创始人)春秋战国:产生并初步发展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战国时期 荀子:仁义、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西汉:确立正统地位 董仲舒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以儒家经典教授学生 3.三纲五常魏晋:玄学 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隋朝:三教合一 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中期: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程颢、程颐:北宋:程朱理学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宋明:新发展并形成儒教 核心内容:1.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2.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3. “存天理,灭人欲” (客观唯心主义) 南宋:陆九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明中叶: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陆王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1.李贽:儒学异端、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否定孔子权威;明末清初:批判与继承 实学 童心说(真实的思想感情) 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公其非是于学校;工商皆本 3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 根源 2、 道家思想发展历程1、春秋时期:老子提出无为,始;2、战国时期: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发展了道家学派的学说;3、东汉初年:道家作为正统学派4、西汉时期:汉武帝罢辍百家,独尊儒术,道家没落;5、西汉以后,道家思想与其他学派融合,一直发展至今。3、 法家思想发展历程3、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1、起源于春秋:管仲、子产 4、李斯: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2、发展于战国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1. 韩非以前法家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 申不害为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