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合、基础知识、拉高速.doc_第1页
磨合、基础知识、拉高速.doc_第2页
磨合、基础知识、拉高速.doc_第3页
磨合、基础知识、拉高速.doc_第4页
磨合、基础知识、拉高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手上路(挑车、磨合、基础知识、拉高速、热车、杂七杂八)【挑车】 先要明白一点:4S进货时,也是要先验车的。他们验的项目比我们要细致得多,也要专业得多。 一般说来,4S店里你想要的颜色只有一两辆,基本没什么挑选的余地。所以最后挑车时,最忌讳不懂装懂的瞎挑,还不如就明确告诉4S的售服,自己不懂车,让他帮着挑。这样在他挑出来之后,你可以反问他,为什么选这一辆。至少那售服也要说出一点所以然来,如果他只会打哈哈,那你可以当场投诉他一下。 当然自己挑选有自己挑选的乐趣和优势。选车的文章网上很多,在这里只想阐述一下最基本的几点。.一、胎毛 新车的轮胎上有一圈很细密的胎毛。 里程表可以做手脚,但只要动过车,轮胎的胎毛必定会受损。所以看胎毛,能最有效的排除这是一辆“用过的车”。.二、漆面 仔细查看漆面有没有划伤,出了店门再发现,就没人认账了。.三、看出厂日期 前两项都没问题,其实就不用太担心出厂日期。 那么这时再看出厂日期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进一步还价了。 如果售服之前没有明确的告诉你,你买的车出厂日期比较长,却被你发现了。那你握住了投诉的最有利的把柄。 威协加利诱,就看兄弟们自己的临场发挥了。.四、听发动机 一般来说,这是一项不必做的事情。 现在的发动机,都是流水线上一个模子出来的,其实听不出什么好坏出来。一般都是不懂装懂的才说能听出发动机的好坏出来。 你只能说,选一款自己听着舒服的发动机罢了。但要明白听着舒服和真的好坏是两回事。 故事:我认识的一公交老司机,几年前去买千里马,发现了一辆发动机声音特破的。他充分发挥了威协加利诱的手段,硬是又砍了3000元钱买下了这辆千里马。现在这辆车跑了20万公里了,发动机声音还是一如即往的特破,但车况还是很好。【磨合】 最前面的3000公里是的磨合期。 新手一上来总是关心如何磨合。其实一上来最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开好车。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解决不好,磨合也肯定磨不好。.一、起步: 朗逸的离合行程比较长、也看不见车头。所以过去驾校学的看抬头、看抖动的起步方式并不是非常适合。因此很多新手会对朗逸的起步和极低速的行驶操控有一个适应过程。 理论上说,这个适应过程越短,越有利于新手新车的磨合。 所以,应该找一个比较空旷、平坦的地方,专门去练一下起步和慢行。刚开时,最好穿薄底鞋,脚底的感觉会更敏锐一些。小六的起步,关键是体会半联动点对脚的压力。 练习步骤: a)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 b)慢抬离合到车走起来。车走起来时,离合不要继续松,保持这个半联动位置。体会离合对脚的压力。 c)然后把离合再慢慢往下踩。这时车速越来越慢,离合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再认真感受这种离合对脚的压力感。和离合对车速的控制。 d)停车,练一次基本起步: 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 快速抬离合到刚才感受到的那个压力位置,右脚轻带油门,再慢慢松掉后半程离合。. 从a-d,反复几次后,对半联动点的感觉就很清晰了。起步熟练后,后半程的离合就可以松的快一些了。.二、练慢: 很多新手不敢去一些公共场所,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控制“慢”。其实只要能控制得住足够的“慢”,就不怕去任何场所停车,大不了多挪几次车就是了。 慢,和起步一样,来源于对离合踏板回馈的压力。 牢记一点车走起来之后,离合不仅仅是能往上抬,还能往下踩的。 车走起来后,把离合再往下踩,就能非常有效的控制车速。 当然要想足够的慢,涉及两项辅助技巧: a)左脚从半联动点往下踩、右脚轻带刹车;这时可以通过刹车和离合同时慢慢抬、或同时慢慢往下踩,体会一下朗逸的长程离合带来的各种感觉变化。 b)左脚从半联动点往下踩、右脚轻带油门; 自己在按第项练起步时,也同时练一下这两样操控的感觉,对车的控制力会非常明显的上一个台阶。.三、磨合转速: 磨合期内,最好不要让发动机的转速超过3000转。当然偶而过一下也不要紧。 这项要求,给一些新手带来了片面的认识,他们以为用上下班的低速行驶能代替磨合。其实上下班的路上,不停的停车起步和长期低转速行驶,并不利于新车的磨合。 象我们这儿很多有经验的老手,都是买了车后就跑一趟北京玩。来回一次就把磨合跑好了。最后的半程,顺便把高速也跑了。 当然,对新手来说,这样是不现实的。当然也不可能总是不用车上下班。 所以,磨合应该有一定的专门安排。利用节假日、或晚上,找路况好的路段和时间,尽可能的用70-80的车速来匀速的长距离的跑跑磨合,车况会更好。【基础知识】 老手们常说,怎么样开车对车好。其实万千的好与不好,基于两点基础知识:.一、火花塞。 火花塞表面的工作温度是和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的。转速越高,火花塞表面的工作温度也就越高。 长期市内低转速的行驶,会导致火花塞工作表面长期温度偏低。这样不能充分燃烧的燃油混合气,就会在火花塞表面和喷油嘴附近形成积碳,而一些油品较差的汽油,还会在火花塞表面沉淀污渍。 这样最终的必然导致低转速时,发动机的震动不平稳,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怠速不稳、或档把抖动。. 反过来看,我们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就能有效地提高火花塞的工作表面温度,从而保证燃油混合气的充分燃烧。 在转速足够高时,也就是火花塞的工作表面温度足够高时,还能把以前的积碳和污渍给烧干净。 其实这就是长期市内用车,要定期去跑跑高速的基本原因之一。.二、三元催化器.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三元催化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导气的管隙也必然越来越细密。所以油品不好,废气中的杂质过多,就越容易沉淀在三元催化器之中,从而因堵塞而造成车的尾气排放不畅。 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冷车点火困难、动力不足、怠速不稳、发动机拖档的转速增高、油耗增加、死踩油门也提不起速等各种各样的毛病。. 所以尾气排放要求越高的车,对汽油的油品要求也越高。由于我们国家的油品比较拙劣,所以长期市内低速行驶后,三元催化器都会存在轻重不一的堵塞。.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常识,如果管子有一定的堵塞了,最简便的疏通方法就是“吹”。 和火花塞一样,发动机的转速越高,尾气的排放压力也就越大,也就是“吹”得劲越大,越有利于三元催化器的疏通。.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长期低速行驶会给车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毛病。所以养车如同养狗,定期要上高速去长距离的跑跑。【拉高速】.一、跑高速的由来: 80年代初,我国给北京的各部委的官员们,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轿车。 可是使用半年后,出现了冷车点火困难、怠速不稳、加速乏力等各种各样的毛病。迫不得已,专门请来了奔驰公司的工程师。 工程师看过之后,说这些都是小毛病。然后根据他的建议,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之下,抽了一天组织这些部委的所有奔驰车,从北京到石家庄,用180公里的时速跑了一趟来回。 回来后,这批奔驰车的毛病都消除了。 也就是从那一天之后,中国的汽车人才知道养车不仅仅是打打蜡、加加油,定期的、适当的跑高速是更重要的养车之道。.二、拉高速的由来: 可是我们日常的高速和欧洲不一样,最高限速只有120。于是“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拉高速”。说白了就是降低档位去跑高速。 五档跑100公里时速是3000转,转速不够高,那四档跑100公里时速不就是4000转了吗?.三、拉高速的误区: 用“拉高速”来清理车的一些不良状况,不是一两分钟就能做到的。需要高转速长时间。 你能用低档高转速连续跑一两个小时?估计车况没跑好,齿轮箱就先给烧了。. 当然更有很多自己没车的网络“大师”们,还“发明”什么一二三四每个档都要拉拉,把“拉高速”纯粹变成了烧齿轮。.四、跑高速的正确方法: 其实对朗逸来说,120公里的时速,发动机是3500转左右。能够坚持一两个小时,这个转速已经足够了。 有很多时候,我们跑高速效果不是很理想,关键是他们上高速也只敢跑90-100公里时速,而且还跑不了几分钟就赶紧下高速了。 要想达到一定的清理效果,足够高的转速、还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出磨合后】 出了1500公里的磨合期,对新手来说,才是真正开始了磨车期。.一、1500公里之后: 出了磨合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新车一直低速行驶的肠肠肚肚给清理一下。所以最好选一个相距200公里左右高速路的地点,去跑个来回。 因为是新手第一次上高速,建议去的时候车速不要超过100。回来时尽可能的跑到时速120。不仅是对车况的一次清理,也是对新手胆气的一次培养。 很多新手都在跑高速回来后,才能体会到之前的开车方式很多都是很搞笑的。.二、2500公里后: 要开好车,首先必须对自己车的性能有充足的了解。 哪怕自己是一个开车很温和的人,也应该对自己的车最极限、最暴烈的性能要的有所了解。老手们有句话:关键时刻,油门比刹车更能救你一命。如果你对自己的车油门下去会有什么表现都不知道,那么当“关键时刻”时,你肯定不会想到油门能救你一命。 练这个,就不是想练就能练了。只能等机会。只有在路况良好、时机合适时才能练一回。尤其是二档冲到60了、三档冲到90了,你就不必再去老老实实的逐级升档了。 更合况,从前面的知识中,我们知道了,在安全的前提下,小飙一下车,对车况是有莫大好处的。 各个档位高转速时升档的操控平顺性、跳档升档的操控平顺性。3000转换档、3500转换档、4000转换档的熟练程度。 这几样都玩熟了,车也就跑到6000公里以上了。.三、6500公里后: 应该安排一次真正的足够距离的高速长途。 当然对那些迷信“拉高速”的车友,这也是安排拉高速的好时候。 这一圈玩回来后,正好该7500公里的首保了。【热车】 我们常说“冷车启动”,所谓的“冷车”,是指点火后水温比最下面的那格白格还低。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空档怠速一定的时间,等水温热一些了再走。.一、热车不足的表现: 低转速时会产生强烈的顿挫感,就算你重踩油门,也会觉得油跟不上去。 有些人建议用走车来代替热车,但事实上,热车不足时,要吭吭吃吃地开上近五钟,车才能基本平顺。而对很多平时上下班的短距离用车车友来说,车还没吭吃顺就到地头,该停车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车肯定会吭吃出很多古怪的毛病出来。.二、适度的热车: 有些车友也热车的过度了一些,本来上班就几公里的路,如果热上五分钟、十分钟的车,那你的车点着火后,一半的时间都在原地烧油,油耗能不高吗?. 一般理论上说,热车最佳是在30秒到一分钟之间最佳。 但是每个车环境温度不一样、加的机油不一样、加的汽油不一样,最基本的热车时间也不一样。养车不能死教条,要更多的结合自己的特定条件去感觉。. 一般说来,点火起步后,一档重带一下油门,再适当的收油,车的反应很平顺,那就是热车时间足够了。【油门】 在开车时,经常会有从转速很低的情况开始提速。.一、错误方式之:暴踩油门 这样去做,除了让发动机狂喷油,而这些大量燃烧不尽的油,除了产生更多的积碳之外,并不会产生你所预期的加速效果。 很多车友会以为快速驾驶、提高行驶转速,就是暴踩油门。 一辆总是喜欢在低转速就暴踩油门的车,比一辆平顺驾驶的车,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发动机积碳。.二、错误方式之:不敢踩油门 有些车友,总是很轻地、很小心地踩踏油门,这样发动机总是在更费油的低转速区运转。不仅仅是开车油耗偏高,而且长时间的低频震动,对整个车身各个紧固件的紧固性,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车友的车,车门啊、尾管啊、备胎啊比别人更容易出现异响的原因之一。.三、渐进式踩踏油门 从低转速开始加速,油门应该是由轻变重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实,渐进式踩踏油门,也是升档后的最基本操作。 这样踩踏油门,不仅仅是更省油,而且使升档操控更平顺,更舒适。.四、自动档的加速误区 很多车友以为自动档的加速很简单,只要踩住油门就行了。 假设你从二档开始加速,踩油门,到2700转自动升三档。这时你的油门已经踩下了三分之一。 但是汽车的车速在升档这一瞬间并没有改变,所以发动机转速会降到1500转左右。 这时,你那踩下的三分之一的油门,对这个转速来说就显得太高了,这么强大的喷油量,和转速降低所带来的扭力下降之间产生了严重背离,从而导致车身非常强烈的顿跳。. 从错误方式一中,我们不难知道,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操控,就是自动档油耗狂高的最大根源。 我们从所有开自动档的车友贴中,都能看到一个现象:凡是说自动档油耗狂高的,就是同时指责自动档顿挫异常强烈的人。. 从“渐进式踩踏油门”中,我们不难知道,正确的方法是在升档的时刻松油门。 很多开自动档的车友会说:捕捉升档点很难。 是,的确很难。 所以想开好自动档,必须要有更细微、更敏锐的油门感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动档开起来容易,想开好,比手动档更难。 自动档开得不好,不仅仅是狂费油,而且那种强烈的顿跳感,让人很受不了。. 很多人买自动档,图的是操作简单。所以绝大多数开自动档的车友,都没有开手动档车友的那种对车技的钻研精神。 这也就是很多的自动档开着很费油根本原因。. 有人会问,开得好坏油耗差距有多大? 我弟的手自一体的小福,在北京市区开,他自己开油耗是9.5,而我弟媳开油耗是13。可以做为一个粗略的参考吧。 也有人会说:自动档的换档顿挫,是档箱造成的。 自动档的换档顿挫是受档箱的一定影响,但是更取决于车手的驾驶技巧。.五、升档不变速 其实万千的技巧变化,原自一条,在升档的操作瞬间,要尽可能的保持车速不变。 同样的车速,前一个档位的转速及油门深度,和你升档后的转速及油门深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想通了这一点,就明白了车的操控平顺的最基本道理。【减档】 和升档一样,减档的万千技巧变化,同样原自一条:在减档的操作瞬间,要尽可能的保持车速不变。 同样的车速,前一个档位的转速及油门深度,和你减档后的转速及油门深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想通了这一点,就明白了车的操控平顺的最基本道理。.一、抢档: 抢档就是强行减档。最常用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降档超车。 正是因为减档不减速,所以在减档最后松离合时,油门要快速的踩下足够的深度。 这时可不能象升档一样渐进油门了,不然车会产生强烈的顿挫、拖档。.二、自动档降档的误区 很多开自动档的车友,常常都是在转速不足时自动降档。 其实,这时的正确操作,应该和手动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