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样表) 一级学科名称 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名称 金融学 (是否博士点 是 )二级学科代码 研 究 生 部填表日期:2008年11月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专业:金 融 学二、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认真研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深厚扎实的金融经济基础理论,广博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能力,此外还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研究和实践。三、 研究方向:金融学前沿研究金融工程与公司金融智能金融四、 培养年限:学制为3年。五、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5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得低于40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科研训练8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论文2学分,文献综述与学位论文开题2学分,学位论文4学分)。课程设置计划表(经济类)硕士点名称: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培养环节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学 期周学时授课学院(中心)备注课程学习必修课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3马克思主义学院2选1,3学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33经济学院高级英语(1)33经贸外语学院3选1,3学分。高级英语分层教学,层次划分与选课要求见说明高级英语(2)33高级英语(3)33学科基础课中级微观经济学33经济学院3门必修,9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3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分析33统计学院专业课金融经济学3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3门必修,9学分公司金融3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理论前沿3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金融工程学2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至少选修4门课程,8学分。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新进展2前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公司金融专题研究2前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经典文献选读2后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学2前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银行经济学2后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固定收益证券2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机构管理2后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汇率理论与政策2后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跨国公司金融2后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个人理财研究2前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投资分析2后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2前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计量经济学2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货币经济学2前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公共选修课博奕理论与应用2前前3课程组博奕理论与应用22课程组国际政治经济学2后3国际商学院高级实用英语写作1前前前前2经贸外语学院高级英语视听1前前前前2高级英语口语1前前前前2国际交流英语1后后后后2高级商务英语1后后后后2商务英语翻译1后后后后2英语同声传译1后后后后2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经济类)23经济数学学院宏观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经济类、管理类)23数学建模(经济类、管理类)23金融数学方法(经济类)23经济学中的计算方法(经济类、管理类)23随机过程与经济应用(经济类、管理类)23跨专业选修课见附表跨专业选修课程目说明:1、金融学(含金融电子化方向)、金融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高级英语、其他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高级英语;2、博弈理论与应用实行“8+1”和“全学期上课”方式,“8+1”上课对象为有博弈理论基础是学生,“全学期上课”上课对象为无理论基础的学生;3、注明“必选”课程的为本专业学生必选;选修课程中的“前”、“后”是指前半期或后半期开课;4、必修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选修的,每门计2个学分。六、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1、培养方式中心的金融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严格按照培养目标的需要,一、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适应实际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能够从事进一步理论研究的理论型人才。围绕这两个目标,中心在实际培养中探索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方式:一、导师指导注重培养,注重学科交叉。教师指导是指中心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层次的不同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在夯实专业理论,培养学术规范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发挥学生的特长与潜力,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研究的前沿领域。其次,中心在近年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和积累中,注重学科交叉。针对人才知识结构的现状与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对金融高级人才需求的差距,中心对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了改革,开发了金融工程培养方向,并探索出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每个金融工程方向的学生都由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两位导师联合指导,以便于发挥两种学科的综合优势。二、课程教学跟踪学术前沿。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学习理论的基本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中心教师紧跟学科发展和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开发了“金融经济学”等新课程,并不断根据学科发展和实际中的热点问题更新教学内容。中心还将利用良好的信息平台,继续保持和扩大与国内外经济金融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以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家到访并作学术演讲、举办高层次的金融学术会议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深化学习。三、科研能力训练。科研训练是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文笔能力的培养方式。通过积极让中心的学生参与其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社会调研活动、申报研究生科研项目、撰写学术报告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中心导师将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科研工作方法,并对学生的科研活动提出具体质量要求。四、社会实践。研究生社会实践包括多种方式:一是通过科研实践切实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中心的学生都有机会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参加科研实践;二是中心为学生提供到实际工作部门实践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实务训练。指导教师鼓励并帮助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建立社会实践规划,实现社会实践目标,切实提高从事金融活动以及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金融实务部门的合作,对实务部门进行一些调研活动;为实务部门提供咨询和研究服务2、考核方式(1)课程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考核要求以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考试方式及考试要求的规定为准。课程学习按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考核方式分为课堂闭卷考核和课程论文等。专业必修课以课堂闭卷为考核方式,专业选修课以课程论文考核为主。(2)社会实践及科研考核研究生实践环节分为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两部分。社会实践结合科研课题和毕业论文进行,时间不少于八周。社会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写出调研报告,经审核合格后,获取社会实践的学分。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并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学术杂志上发表本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获取学术交流和学术论文的学分。3、补修课程:货币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七、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应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八、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1、学位论文的时间安排、论文工作量要求:学位论文工作应于课程学习完成,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科研要求后开始;论文工作时间应从资料收集开始至论文定稿止,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8个月。2、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力求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前瞻性。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初,由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并撰写论文。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有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一般在3万字以上。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九、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见附表)十、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经典论文篇名表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社必读或选读备 注1经济研究必读2管理世界必读3金融研究必读4财贸研究必读5中国社会科学必读6世界经济必读7经济学动态必读8经济学家选读9财经科学选读10国际金融选读1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份)必读12国际货币与金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必读13modern central banking:an acacdemics perspectiveCarl E. Walsh必读14货币金融学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必读15金融学Bodie和Mert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必读16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必读17金融工程郑振龙选读18经济解释张五常选读19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赵锡军译选读20Asset pricingJohn H. Cochrane选读其他请见各门课程推荐参考书目。课程简介专业必修一:课程名称金融经济学总学时54周学时3学分3开课时间第1学期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国内外金融体系组成的一般框架和差异比较,金融体系内部不同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经济运行与金融体系运行的一般关系和相互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体系运行的作用和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利率、汇率等变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主要金融工具作用的概念和机理。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和理解经济和金融相互作用的关系,掌握分析经济、金融及经济金融相互关系的一般方法。 本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运用的系统性,强调提高用一般经济学、金融学知识分析具体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强调对经济和金融宏观、中观和微观问题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统计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分析金融环境的概念框架 Robert C. Merton 金融理论和实践未来的可能性 Robert C. Merton秩序辨 哈耶克 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 哈耶克 专业必修二:课程名称 公司金融总学时54周学时3学分3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内容简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算、财务预警、财务规划、投融资决策、项目分析、制定公司分配政策及财务综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及行业分析能力。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练习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以实际案例和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研究为辅;以互动研讨为主,以单向灌输为辅。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面向实务时的思考、判断与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以经典外国教材和案例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使学到的东西本土化、实用化和现实化。 注意事项:课程阅读量大,且有一定难度,要求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要求能较为熟练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财务分析、预算和项目分析工作。每周花在本门课程上的时间,估计约需要8小时左右。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学 金融经济学 管理学主要参考书目论文1. Frank J. Fabozzi.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2. Krishna G. Palepu (Author), Paul M. Healy, Business Analysis and Valuation -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 Text and Cases. South-Western College,. 20073. Martin Fridson, Fernando Alvarez.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A Practitioners Guide Third Edition, Wiley & Sons, Inc,20024. George T. Friedlob, Lydia L. F. Schleifer. Essentials of financial analysi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5. 胡奕明,陈亚民 主编,公司财务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专业必修三:课程名称 金融理论前沿总学时54周学时3学分3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货币理论与政策、资产定价、行为金融和公司金融等领域。教学中主要采用阅读最新的、经典综述性文献,对各个领域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以及结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理论发展的前沿进行展望。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理论对中国当代金融实践中所出现的大量经济学现象进行尝试性解释。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2003,Constantinedes, Harris and Stulz, North-Holland.专业选修一:课程名称 金融工程总学时54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内容简介: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领域中最尖端、最技术性的部分,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从狭义来讲,其主要是组合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从广义来讲,指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宋逢明)。金融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为降低交易成本的新型金融手段的开发;创造性地为解决某些金融问题提供系统完备的解决办法(芬纳蒂)。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风险管理、套利、投机、组合构造(格利茨)。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金融工程的基本方法,并能采用相应工具来实现,进而通过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们理解金融工程在实际中的运用。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绪论 金融工程简介 第一篇 金融工程理论 1.估值理论与市场效率理论 2.组合、分解技术:金融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3.套利、套利定价理论与无套利均衡分析法:金融工程的基本思想与核心技术 4.金融工程的实体工具第二篇 金融工程工具定价 1.静态无套利均衡定价分析 2.动态无套利均衡定价分析 3.风险中性定价分析 4.衍生品定价方法的拓展:鞅及测度 第三篇 金融工程运用1.资产负债管理与套期保值 2.金融工具组合原理与期权组合策略 3.管理利率风险的技术与策略 4.管理汇率风险的技术与策略 5.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6.金融工程技术在中国的运用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1美John C.Hull.Option,Futures,and Other Derivatives(Four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2. 英洛伦兹格利茨.金融工程学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和技巧.唐旭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3.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赛尔.金融工程.宋逢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4. 基思.卡思伯森,德克.尼奇,金融工程衍生品与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罗伯特 C 默顿等,2001, 金融工程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陈松男 ,金融工程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专业选修二:课程名称金融经典文献选读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选择公司金融和国际金融领域的经典文献,系统的向同学们介绍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经典的理论模型,使同学们能够系统的了解两大领域的经典理论以及发展脉络。同时,本课程还有选择的介绍两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保证本课程的前瞻性,同时结合文章撰写技巧的讲授,以期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本课程旨在提供一个平台,使研究生有机会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为其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科研成果的发表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指定的公司金融和国际金融的相关文献专业选修三:课程名称 货币经济学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门课程主要为跨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旨在介绍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念、框架、理论工具、基本的资产定价原理与货币经济框架。目的在于使同学们建立一个关于现代金融学的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为今后各专业课的学习做一个基础性铺垫。本门课程主要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绪论:金融学科的框架、发展脉络及基本功能二、货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金融运营环境2.利率理论3.金融定价理论基础三、金融机构管理1.金融中介理论2.银行管理的一般原则3.金融机构监管理论四、金融市场理论五、国际金融市场理论六、货币供求理论与货币政策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经济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Bodie和Merton,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艾伦,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专业选修四:课程名称汇率理论与政策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教授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两个主流分析框架,即M-F-D模型和NOEM模型框架,全面地介绍汇率理论的发展,包括PPP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资产市场说(包括货币主义分析方法和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货币替代理论)、NOEM分析范式、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目标区理论和货币危机理论。最后,我们还利用M-F-D分析框架介绍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方面的重要进展和研究成果。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国际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MacDonald, Ronald, 2007. Exchange Rate Economics: Theories and Evidenc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Pentecost, Eric J., Exchange Rate Dynamics: A Modern Analysis of Exchange Rate Theory and Evidence, Edward Elgar, 1993.Sarno, Lucio, and Taylor, Mark, P. The Economics of Exchange Ra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Ghosh, Atish, R., Gulde, Anne-Marie, and Wolf, Holger, C. 2002, Exchange Rate Regimes: Choices and Consequences.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Moosa, Imad A., 2005.Exchange Rate Regimes: Fixed, Flexible or Something in Between? Palgrave Macmillan, New York. Setzer, Ralph, 2006, The Politics of Exchange Ra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tical Cycles and Domestic Institutions. Physica-Verlag, A Springer Company.专业选修五:课程名称个人理财研究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2学期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 个人理财的一般原理2、 金融理财的产品选择3、 银行理财产品原理4、 市场理财产品原理5、 我国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理财产品案例6、 理财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个人理财的理论和实务知识,并理解我国现阶段主要金融理财产品的性质和内容,了解个人理财规划。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货币银行学,银行管理学,证券市场学,国际金融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 个人理财原理 中国个人理财产品年度报告 个人理财产品案例分析 专业选修六:课程名称金融计量经济学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金融中常用的统计和计量工具,以及介绍金融学理论的实证研究。借助于相关的案例与数据,注重向学生介绍实证分析的具体做法,训练和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数据尤其是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练习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以实际案例和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研究为辅;以互动研讨为主,以单向灌输为辅。适当安排上机课。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面向实务时的思考、判断与分析能力。课程分数安排:平时作业30,由几次基于现实数据的实证研究和报告构。课程论文:70,学生可以从平时作业的实证结果上拓展,汇总成一篇课程论文,并且作课程论文报告;也可用重新选择新的现实金融数据,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一篇新的论文,并且作课程论文报告。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初级计量经济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Campbell, MacKinlay, and Lo,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Tsay R., “Analysis of Financial Time Series” (有中译版)初级宏观与微观:Mankiw 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Stiglitz J., “Economics”经济数学:Chiang and Wainwright,“Fundamental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中级宏观与微观:Varian H., “Microeconomic Analysis”Romer 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高级宏观与微观:Mas-Collel, Whinston, and Green, “Microeconomic Theory”Kreps, D. “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Blanchard & Fischer, “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统计和计量:Casella and Berger, “Statistical Inference”Greene W., “Econometric Analysis”Wooldridge J.,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金融计量:Campbell, MacKinlay, and Lo,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Tsay R., “Analysis of Financial Time Series”金融学(MBA Level):Mishkin F.,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Ross, Westerfield, and Jaffe, “Corporate Finance”Bodie, Kane, and Marcus, “Investment”金融学(PHD Level):Ingersoll J., “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Cochrane, J., “Asset Pricing”另外,大学课本中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可以备一本在身边随时作参考。专业选修七:课程名称 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新进展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简介:.20世纪下半叶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过去50年来,货币经济学家从理论与实证中发展起了一组基本的科学原理,现指导着几乎所有的中央银行的思想,解释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大部分成功。这些原理是:(1)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2)价格稳定有重要的好处;(3)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长期替代关系;(4)预期在通货膨胀决定和货币政策向宏观经济的传递中起关键作用;(5)在较高的通货膨胀下,需要提高实际利率,即Taylor原理;(6)货币政策容易遭遇时间不一致问题;(7)中央银行独立性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8)在产生好的货币政策结果中,对一个强大的名义锚的承诺是核心;(9)在商业周期中,金融摩擦起重要作用。.货币政策理论的新进展(1)DSGE方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具有名义刚性的DSGE的发展是导致研究货币政策设计的兴趣复活的3个因素之一,另一个是实证研究表明的货币因素在解释周期波动中的重要性;还有一个是将利率而不是货币量作为政策工具,这个变化使货币理论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变得重要得多。(2)前瞻性预期与货币传递机制:承诺、透明度(3)政策规则:The Taylor Principle、学习与可学性(learning and learnability)、工具规则对目标制规则(4)不确定性:观测不确定性、模型不确定性、交流不确定性(5)福利与政策目标(6)中央银行:官僚政治机构(7)时间不一致性新观点(8)规则与相机抉择问题新动向. 货币政策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与中国的货币政策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 货币金融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1.美劳伦斯.H.怀特(著);李扬等(译):货币制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美本杰明.M.弗里德曼;英弗兰克.H.哈恩(主编);陈雨露等(译):货币经济学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美 卡尔.E.瓦什(著);陈雨露等(译):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美罗伯特.J.希勒(著);廖理等(译):非理性繁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6.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经济研究2001 年第8 期。7.王广谦,20 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述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 年第1 期。8. Alan S. Blinder;Michael Ehrmann ;Marcel Fratzscher; Jakob De Haan ;David-Jan Jansen,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a Survey of Theory and Evidence,2008.9. Frederic S.Mishkin,Will monetary policy become more of a science?September 2007.10. Carl E. Walsh,The contribu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monetary policy: recent developments,2006.11.Mervyn King, “Monetary policy:practice ahead of theory”, Mais Lecture May17,2005.12. Svensson,L., “Challenges for Monetary Policy”,paper for the Bellagio Group Meeting at the National Bank of Belgium, 2004.13. Michael Woodford,Interest and prices: foundations of a theory of monetary polic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14. Otmar Issing, Communication,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Monetary Poli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004.15. Richard Clarida, Jordi Gal, and Mark Gertler, The Science of Motral banks use Wicksells interest rate approach to ach专业选修八:课程名称公司金融理论专题研究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3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运用代理理论,研究现有公司金融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和主要理论模型,包括金融契约、资本结构、银企关系、公司治理、兼并收购、法和金融等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逻辑一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大量金融学现象进行尝试性解释。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公司理财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Jean Tirole(2006):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张春(2008):公司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专业选修九:课程名称国际金融学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基本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具体来说,学生应该理解国际金融学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大意义。在理解国际金融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开放经济中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政策效力和政策搭配等基本原理。在分析方法上,学生应该理解并熟练使用贯穿本课程和本学科领域始终的分析框架M-F模型来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开放经济问题。本课程主要内容除导论外,包括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和开放经济中的经济政策等三方面内容。国际收支理论主要包括国民收入账户原理和国际收支原理、国际收支理论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三方面内容;汇率决定理论主要包括外汇市场和汇率、汇率决定理论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三个方面;开放经济中的政策主要涵盖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效力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注意联系中国的开放经济现实,提供了大量的图表、案例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理解和分析中国在经济开放过程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机制。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或货币银行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1、贾恩卡洛甘道尔夫2002,靳玉英译.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2、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3、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4、Pentecost, Eric J., Exchange Rate Dynamics: A Modern Analysis of Exchange Rate Theory and Evidence, Edward Elgar, 1993.专业选修十:课程名称银行经济学总学时27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银行理论,包括金融中介理论、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理论、借款人与贷款人关系、信贷配给、金融缺陷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要求学生掌握银行的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学理论对中国银行业改革中出现的大量经济学现象进行尝试性解释。学习本课程应预修课程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货币金融学主要 参考书目、论文微观银行学,刘锡良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专业选修十一:课程名称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总学时60周学时3学分2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简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在利率、期限结构、利率分析、嵌期权复合债务工具、债务衍生工具的收益分析、债券投资组合及其风险分析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练习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以实际案例和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研究为辅;以互动研讨为主,以单向灌输为辅。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面向实务时的思考、判断与分析能力。同时,课程还将以课堂演讲、案例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等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以CFA培训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在内容上充分体现实用性和可扩充性。注意事项:教材为中文教材,但案例课程阅读量大,且有一定难度,要求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要求能较为熟练使用Excel等软件。每周花在本门课程上的时间,估计约需要6小时左右。请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及对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