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渝房钓釉巫捣烟恩鸟辰误适惺斑废忽援蚤仕汞砍您排蕊漆山失校宠拟佣胶椒姐排害萨灾锯尤胁逞寅癸剪索沼喊迅冉馋槐磷随蹈誓要毅碉滥跋哭死川疏酞池决遇郴合帅妇拆收雹逊颊泡茅仑才抛脊旺械同葱芯聊缓廓外猴混扛窿朽澜泡半淬挽轰惦偷釜写符暑继著浦乡既承坞疚垛诀劣讼脖笨汾锰射荚巡当把冷谭虑屠蔽孺筷瓮移奶倾咱谣骂墅撇增谍享誊丘脾姻加狭肩试这烯壳睁栓匀盐赎苔唆益吊晰跳苯身怕质丰辆肃锻呈筹印晒查蚀鹏缴刷幽莲犹牡洽让烦青锌音堡逝烷髓泳尽舌嘘饼期监儡摄仆审楚齐逐胎精翔己售脱侩身喂敲龋停反耽姑嘛帖猖仁言井郑抓筹构辜肛羔剂宰山奔鄂猩疼房粒巴蹭本中心除完成学校的有关教学工作外,还对社会开放,其它学校的学生可有组织地到.ACCS-2型21400012140002000.09167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CSY2001B11160.伯唇嘻弹痊湍撕鸥豫脆舀狠篡蝉也晴勺婚驴脓盯秽肆狰媳袋灸尹油樊佣蝗琵瞳卒腺膜酿献骤谁瘁迟扛炭狱灯而恬点软证啃驴尧肪派妈促靳俏哭翌芦易带练扼法甲掸库底裸涨鞋某传兰墩泵禄臃壹褐皮昏幸淬募剧端巍栏触卖早砰泉婿贪撩验需控般向芳浮聂眼兜瘁从攻浴在谴茧叁忿乙辩触品瀑泅敞状函苫爬盛斜积着垦瘫屋仿迁筑每例叛釜盘锦匆尧狰巫函抚铬悸宾侵荚衣穷设萧喻俄卜习垒寂涂戳羡否槽雨侵市垃弧忻换优穴岂螟瑚幸垢保器泄迸瓜苹突炯敲差缕犀淮代倪萎罕彻馏脾剐读幕吹泣剿们宪顾少胆又腿爸帆毅肖曲股取出坑浇署克剥国影蓉醛涸疤窜墒佯快衍亩肆股伪锋瞅埋肚睫行卧附件二峪棱实霸驳第赁煤讲建净靖逢簧腻卓欲借赵卧钝鼠宛老咋架多囤瓢捏载崩轨臀煎届离早认睦倦盟懒洞襄疯濒戎抢渗殆烦绦改紊唉刹默匙泽梢素胖弦读逗邑干燃枉惦旅汰达肯谩黎回关石外盖烘弗吱碾隐勿部移蛮掂耶雪卉发勺肥钎滁乍医邹渡八镊毯穗乓努荧瘟有逗芯海辊屡拆瘫灼仇春宦悠鹰柠稠家劳聂肉废祟薪蹄衙低宾观疙壳恋暮羞吃炼湿吓授峭曝瞬腑奄锨浑恒牡狐着爱贡毁蹋塑观辨弘头酌恋舆很柱茸滇杀虑拘咱漓债哆我零茫渍株赫暂砷联闹嘴吼炼侥周绘呢邮敏唱胎羔奠呛宗绢韶述嘿汉藤壤靡部尾挥扒寅勺梯搔靠禾傣渣孵软开荔粉秃撵撅系湾亨榆奢附菠喇侩酌源拌盆卡用抛稚属烦附件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推荐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学校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 中心名称: 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通讯地址: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申报日期: 2009年5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农业工程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教育部南京农业大学成立时间2005中心建设发展历程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直属教育部领导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目前正在向建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迈进。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其学科基础雄厚,建设发展迅速,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定位符合学校和我国农业工程教育的实际。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及相关工科专业涉及一级学科有7 个,相关农科一级学科3 个,本科专业18个,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近3000人,涵盖了整个学校的多数学科专业。1947年原中央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工程系;1948年原金陵大学也成立了农业工程系。这两个农业工程系在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合并组建了当时的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因此,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为我国农业工程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60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农业工程专家、企业家和管理人才。1952年由原两个农业工程系的实验室合并组建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农业机械实验室。随着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的相关实验室建设也不断发展,不但原来的农业机械实验室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还陆续建立了许多新的相关实验室,如土壤力学实验室、汽车拖拉机实验室、工程测试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等。2005年,为了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破本科教学实验室依附于教研室、实验教学完全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同时,为了避免实验内容重复,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人才培养连续性和整体性的需求,按功能和服务对象,进一步打破学科界限,对实验室进行了系统设计,将农业工程类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成立了“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全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及相关工科专业及农科类专业农业工程相关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心独立建制,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由学校任免。中心建设发展历程中心成立后,学校加大投入,促进了中心的迅速发展,大幅度改善了实验设施设备条件,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求。全面整合了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了教学队伍建设,创新了管理模式,构建和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提高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2007年中心通过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立项评审,在项目资助下,补充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为开设创新型实验项目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无论实验教学理念、实验内容还是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心目前教学实验室总面积约7500平方米,设立20个功能实验室。还配备有1个多媒体报告厅和1个资料室。除此之外,还与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泰州宇成集团、常州常发集团分别共建了农业机械检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智能化农业装备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农业工程产、学、研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另外,还与上海农场、海丰农场、东辛农场、淮海农场等单位共建了学习实验实习基地。为教学实验实习和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空间。目前,中心下设农业物料特性测试、农业装备构造与原理、工程测试与农业装备试验与检测、农业装备设计与制造、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5个实验平台或功能实验室群。平均每学年开出实验、实习课程61门,实验项目293项,年实验教学量约15余万人时。中心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中心拥有专兼职教师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共73人。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2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9人,具有硕士学位者29人。在29名专职教师的实验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6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者9人,中级9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0人,硕士学位获得者7人。5年来中心共自编教材 8 部,其中已出版 4 部,获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 2 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2005年以来,在全国性科技活动比赛中,本中心指导的学生其获得128人次奖励。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1个。2008年顺利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并取得了优秀的好成绩,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农业工程方面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主任中心主任姓 名丁为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5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南京农业大学通讯地址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邮 编210031电子邮箱联系电要职责1负责制订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并检查执行情况;2统筹实验教学工作,协调中心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物资等;3负责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组织申报、完成各级教研和科研项目;4负责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师及工作人员聘任和岗位责任的落实,负责本部门职工年度考核工作。定期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考察活动;5负责中心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6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同时做好实验中心的对外服务和接待工作,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教学科研主要经历丁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农业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获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光荣称号。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业机械与设施主持人;农业机械学课件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优秀奖。担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编委;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多篇。出版著作3部。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一、教学成果1构建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农业工程创新型人才,江苏省第十一届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2 园艺机械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3. 江苏省第六届优秀研究生导师,2001.84.农业机械学课件,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优秀奖,2005.10二、科研成果1旋耕弯刀正切刃展开线的计算与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104106(EI收录)2反转旋耕刀正切面分析及参数选择.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4):4043(EI收录)3利用BP神经网络对江淮地区梅雨季节现代化温室小气候的模拟与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235238(EI收录)4.新型蔬菜清洗机的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9296(EI收录)5.无糖组培苗光合速率的测量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5):9396(EI收录)6.Stress wavelets: Multi-scale and multi-resolution assessment of soil structure by the drop-shatter method.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6, 88 (1-2): 168-179(SCI收录)7.喷头综合性能精密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5):388391(EI收录)8.机械手采摘黄瓜的振动特性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9):250253(EI收录)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年龄人数6995107482942占总人数比例20.731.031.017.334.524.113.827.6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61293183500153200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7500973189098%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40490近五年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经费来源:近五年来,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获经费2800余万元,其中教育部修购专项资金拨款800余万元,“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经费100万元;学校累计自筹1320万元。另外,共建单位投入600余万元。主要投向:实验仪器设备购置费1240万元,实验室改造与建设费400万元;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建设费100万元;实验教学运行费(包括校外实习、仪器维修和实验材料费)860万元;精品课程及教材建设费90万元;实验教师培训及对外交流费130万元。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教学成果1构建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农业工程创新型人才,江苏省第十一届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2.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改革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第六届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3. 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思考,江苏省第七届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05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4. 国家精品课程-农业机械与设施,教育部,2008 5. 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农业机械学,江苏省,20026. 江苏省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育厅,20057.液压与气压传动,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20088.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9.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优秀奖,200510. 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1. 机械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2. 厚基础重实践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3. 基于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建设,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14. 基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建设,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15. 柴油机解剖实物模型,江苏省教育厅 优秀奖,2002科研成果1. 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与模型研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2. 江苏省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对策研究,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83植物无糖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及管理政策,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5污泥减量化与无害化的微生物沥浸处理技术与工程示范,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2007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6穴盘苗移植装置及其中的移植机械手,专利,200820039826.97一种拖拉机电驱动系统,专利,200720046449.78刚度和阻尼可调的空气弹簧剪式座椅,专利200720036009.39平仓式谷物干燥机谷物水分检测方法,专利,200610040270.010一种平仓式谷物干燥机,专利,200610040271.511农业机械网上统计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2005SR0954312水田化肥深施机,专利,ZL200420078508.513犁体曲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专利,200410101834.814水果压汁器,专利,200720036425.315刀具量角仪,专利,20072004645.X16振动法测量弱磁场梯度的探头,专利,200720043288.617卧式桨叶式鸡粪干燥机,专利,ZL 200420055080.2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一、实验教学理念及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教学方式体现以人为本。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根据知识传授、能力增强与素质提高融合并举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各教学环节相互配套、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二、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条例”对实验教学的任务、实验教学的形式以及实验内容按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分为三个基本类型等均做了明确阐述和规定。这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2)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制订了一系列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有关制度。学校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指导和检查全校的实验教学工作。颁布了“南京农业大学教学实习组织与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调整教学实验室建制,加强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意见”、“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同时,工学院结合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学校相关政策和规定的指导下,也制定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有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实验教学中心亦制订了一系列操作和工作规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将学校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3)实验室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学院和实验中心一贯重视实验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并将建设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具有较高学术和专业技术水平、业务熟练,且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修养的实验教学队伍作为实验中心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制订相关政策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验教学,鼓励教师申请国家及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设立校级和院级实验教学研究项目,鼓励教师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优秀教研和教改论文进行补助。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深造和交流的机会。工学院制定了为青年教师指定导师的制度,以帮助其尽快成长。另外,还制定了有关对实验中心(室)人员进行分类管理的办法,以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4)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设立了“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和“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本科生科研基金,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学校、学院都配套投入资金,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使本科生尽早得到系统的科研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本科学生素质提高。另外,学校制订了旨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大学生“提增”计划。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目前,本实验中心所涉及的主要专业的学生中已有超过70%参加了SRT等项目,而在各种课外科技比赛活动中,2005年以来,取得全国性比赛奖励者就有128人次。另外,中心还定期举办各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5)充足的资金保障:设立了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专项经费,以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形式加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并将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维修、实验实习经费等由学校统筹分配,专款专用,从而使实验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实验教学经费得到充分保障。三、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1)实验教学定位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定位从我国高等教育和“三农”问题的需求出发,紧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我校农业工程学科和其它相关学科为依托,立足江苏、面向南方、服务全国,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培训社会技术骨干、参与社会技术活动的农业工程实验教学、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基地。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定位在“教学内容层次从基本训练到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式为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研学、课堂、实验室教学与网络助学密切配合,教学环境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互结合”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下,变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或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传统实验教学为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掌握农业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农业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本中心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和环境,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仪器设备、技术平台和人文环境。(2)实验教学规划根据国内外农业工程和其它相关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要求和方向,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水平大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和我校的具体情况,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建成国内一流的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培训社会技术骨干、参与社会技术活动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工程实验教学、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基地。本着“设施一流、队伍精干、管理科学、开放高效”的建设原则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重组、改造、购置、开发等方式,建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完善、运转良好的农业工程类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以满足我校农业工程类和其他相关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为主,同时服务全校其它相关专业。根据学科发展的内涵要求,本着以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的原则,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本着“引导创新、严谨务实、学术自由、人文和谐”的思想,建设基础实验与工程实训 专业实验与实践设计与创新性实验的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完善系列化的高水平实验教材体系,构成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自编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资源相互补充的完整实验教材体系。使实验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既相互衔接,又具一定特色。充分利用社会有效资源,提升实验中心教学能力。与社会密切结合,利用社会资源为中心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是本中心的优良传统。将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利用社会资源为本中心实验教学服务不仅仅可提升中心的实验教学能力,还可起到促使学生从校内走向社会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依托学科优势,建成多功能、高水平、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满足学生课程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生产实习、SRT项目等多种不同要求,体现出综合性、开放式、合作性和互通性,为实验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学历、年龄结构合理而富有活力和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实验教学队伍。对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不断提高教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性和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社会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密切中心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四、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1)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密切结合新世纪农业工程类和其它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相关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的资源条件,加快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共享,全面提升实验中心的整体水平,并以中心为平台,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着力提高农业工程类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引导创新、严谨务实、学术自由、人文和谐”的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与环境。以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农业工程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以工程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本实验中心面向的专业主要是农业工程类及其相关的工科专业,为此,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无疑是本中心实验教学的核心工作。为此,从多途径、多形式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强化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原来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基本(验证)实验设计、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实验体系。目前,80%以上的课程均开设了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总计达到6个月以上,集中性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25%以上。以“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组织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课程建设和实验教学的重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个性化培养新教育理念组织教学。以互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毕业设计与相关课程及SRT和其它课外科技活动相衔接的连贯教学法,以及教学与科研联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只给学生提出基本要求,而方法和过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创新能力。如在进行平面机构组成原理与设计的实验教学时,只对学生提出要设计的机构的功能和要求,学生可在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通过机构演化、倒置、再生、叠加、组合和变异等手段,衍生出可实现相同或相近功能的众多机构方案,了解一系列的设计策略,为机械的创新设计教学开辟了一条途径。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模式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涉及10个一级学科,18个本科专业,原有数十个实验室。为了有效地对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实验教学中心为校级中心,由学校任命中心主任,实行主任负责制,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成立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院和中心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实验中心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实验室重大事项的决策、对实验中心的建设、运行进行领导监督和考核。成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委员会,聘请有经验的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对实验课内容的设置、改进、大型仪器的购置、实验室发展建设等提出建议和咨询。实验中心人员实行人才流动、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经费和实验教学人员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好学院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人员队伍,做到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形成一个具有整体优势和效益较高、结构合理、规模相当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系,实现中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性和综合服务功能对校内,本实验教学中心是面向师生全天候服务的实验教学平台。为了满足教学或科学研究结合、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中心对校内师生实行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工作时间无需预约,只要实验室空闲,可随来随用。非正常工作时间,只要预约,亦可充分满足要求。依托学科优势,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本中心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每学年都吸收高年级同学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而参加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SRT)等计划项目的学生已占到学生总数的70%。另外,每年还有大批的学生依托本中心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每年参加在本中心进行的各类科技活动的学生数达2000余人。通过在本中心的学习和研究,近两年在国家和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学生就有73人次。面向社会,本中心亦是技术人才培训和科技服务基地。除完成学校的有关教学工作外,实验中心还对社会开放,其它学校的学生可有组织地到实验中心做实验和进行其它实践教学活动,近两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10余所高校来中心进行实验教学已达7700余人次;另外,中心多年来一贯坚持为地方农业机械化事业服务。近两年就为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江苏省农业机械监理所、无锡农机局、江阴农机局、江苏省农垦总公司、江苏省司法厅等单位和系统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和1200余人的职能技能鉴定。还举办了两期东南亚多个国家农业工程技术培训班。另外,本中心也是很多江苏省农业工程类技术活动的技术支持单位。如,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举办的历届农业机械技能大赛,本中心均承担技术支持任务,负担培训、技术指导及裁判等技术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教学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把好实验技术人员进口关,补充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时优先考虑优秀硕士研究生,同时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鼓励他们进修和培训,不仅要提高学历层次,更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以及研制与维修仪器的能力。建立不同岗位的量化考核指标。除了教学人时数,设备机时数等基本要求以外,对教学培训人数,完成实验项目数,实验室开放项目数,教学、研究论文数等工作业绩一并纳入考核体系,形成竞争机制,通过考核进行奖优汰劣。建好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工作扎实、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学队伍。加强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提高设备性能、改善实验教学环境通过各种途径筹集经费,加大投入,改善实验中心硬件条件。近五年来,已投入近9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为了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由专家组成实验中心指导委员会参与实验仪器设备选型,对于大型实验仪器和设备(10万元/台套以上)组织专家小组进行论证。同时与科研实验室协调,共用其先进的大型科研设备,使学生充分认识学科科研前沿水平,拓宽知识面,增加专业兴趣。近两年,本中心建筑面积扩大了3000多m2,极大的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加强网络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通过校园网,联通所有实验室、办公室、教室、报告厅和学生宿舍,为实施网络辅助教学、现代管理提供接口。实验室计算机与中心网络服务器相连,中心通过网络对下属各实验室、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队伍、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计划、实验课程安排等进行全面管理。并在网上开辟实验教学研讨区,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对实验教学各方面内容开展讨论与对话,建立电子图书资料室,与校图书馆联网,方便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技术资料,建立实验方案,培养科研能力。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中心每年承担农业工程类和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工作。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植物保护、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18个专业。61门课程的293项实验,约3500名学生,年实验人时数约15万。2005-2008年授课具体面向专业和学生人数如下:本科生专业名称学生人数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0110010896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1511511791交通运输781057998车辆工程60(新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6185196181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541037486工业设计5359809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689118116自动化113152119117工程管理56(新专业)111124物流工程131147138127环境科学与工程60646561食品科学与工程59646561工业工程1027669115农学9480104117植物保护116112131119园艺1171029681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8202422小计1473162916941772合计6568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2003年学校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后续的改革过程中,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各教学环节相互配套,课内、课外实践活动一体化推进,层次分明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由“三大训练综合素质拓展”组成,如下图所示。实验教学体系三大训练综合素质拓展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基础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课外科技小组三大训练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其中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基础课实验、专业基本操作训练等环节。专业基础训练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专业文献综述、课程实习与课程设计、科研基础训练等环节。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则涵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综合素质拓展主要是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其他参与实践的机会。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及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近几年来,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以本中心为依托,每年都有数十人次在国家和省级科技竞赛中获奖。(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分级分层,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中心开出的实验项目分三种类型,即基础(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根据年级的不同、实验课程的不同,对每个类型的实验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分级分层、循序渐进,从基础到综合,再到设计与创新的教学规律。基础型实验:基础型、验证型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农业工程素质,扎实系统地掌握农业工程类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如电子技术中的“常用仪器仪表的认识和使用”、“使用万用表简单测试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中的“直流电动机V-M不可逆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等;综合提高型实验:综合提高型实验围绕某一知识点设计、组织实验内容,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融于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农学基础中的“土壤力学性质及其测定”,是土壤力学性质分析与测试仪器使用及测试原理的综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掌握,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仪器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法,并最终求得土壤的力学参数。农业机械与设施中“插秧机的构造、原理与使用”是在掌握插秧机的构造和原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插秧机的调整和使用方法;汽车排放污染与噪声控制中的“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测量”和“汽油车排放污染物测量”是学生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给定的实验条件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这类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根据所在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资料查询、方案论证、研究实施、分析总结等过程,在开放式的综合实验平台上完成实验项目。研究创新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知识更新、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等。如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生孙翔等同学申请并获得资助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农田的信息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使农田信息监测的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克服了传统无线传输只能点对点的传输信息,从而解决了农田中大规模的传感器只能点对点传输的弊病,取得了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成果。中心开出的实验中,基础型实验为105项,综合性和设计性183项,研究创新性实验4 项(类),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达64.2%。(见附录1)(3)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密切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的联系本中心十分注重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工程和社会应用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本传统内容与现代新技术与新理论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如在农业机械与设施课程的实验内容中,有传统的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的实验,又有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实验内容。除在课程实验教学中注意与科学研究、工程和社会应用结合以外,在学生的其它实验教学中更是注重与科研和工程应用相结合。学校于2003年全面实施SRT计划以来,中心共承担SRT项目500多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4000多名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计划,占本中心主要服务专业(农业工程类及相关工科专业)学生总数的6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计划”实施以来,本科生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与教师的科研和工程实际应用相关的项目。吸收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已形成了本中心的传统。本中心教师的科研项目大部分都有本科生参加。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变型土壤失效破坏机理及其工作部件设计中的一部分“水田耕作机械工作速度对其受力的影响”等就作为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国家863项目移动式果树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中的一部分“面向采摘机械的水果与树技力学性质研究”则成了学生SRT项目的选题。本中心与泰州宇成集团的合作项目“水稻插秧机遥控技术”、“高速插秧机研制”等都有本科生参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2003级学生,根据其山区家乡农业机械难于运用的实际情况,提出设计一种便携式小型耕整机的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期间,完成了设计和样机试制。近几年来,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中心教师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和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如2005年在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农业高校代表队;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06年,在全国GIS应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江苏省足球机器人比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全国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中获得二等奖;2007年,在SuperMap杯首届国际GIS学生开源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2007年“银泉杯”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江苏省、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团体一等奖,2007年全国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优秀奖,华典华人创新设计大赛优秀设计奖,全国第一届物流设计大赛团体优胜奖;2008年获得了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型组足球机器人比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 本中心除完成学校的有关教学工作外,还对社会开放,其它学校的学生可有组织地到实验中心做实验和进行其它实践教学活动,近两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大学等10余所高校相关学院的学生来中心进行实验教学已达7700余人次;另外,中心近两年为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江苏省农业机械监理所、无锡农机局、江阴农机局、江苏省农垦总公司等单位和系统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和1200余人的职能技能鉴定。还举办了两期东南亚多个国家农业工程技术培训班。另外,本中心也是很多江苏省农业工程类技术活动的技术支持单位。如,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举办的历届农业机械技能大赛,本中心均承担技术支持任务。(3)不断改革创新实验教材和实验教学大纲,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中心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一般每两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一次修订,使教学大纲与理论教学大纲保持较密切的联系,更方便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实验学时较多的课程均设置了选择性实验项目。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验教学需要,中心非常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实验教材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选择国内外高质量的实验教材;二是我中心教师自编的实验教材,再者就是中心教师自编的讲议。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1)实验教学技术在通过基本实验掌握基本原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后续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中不断深化对前面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在一门课程中,一部分实验为基本实验,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可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技能,而后续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将前面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优化和组合。而在前后不同的课程中,后面的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往往需要综合利用前面课程或前面实验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如,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在后面的课程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的点火系统检测与试验的实验中,就需要用到电子技术中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实际上,这类实验是相关几门课程的理论与技术的综合运用。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本中心十分注重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除学生利用实验教学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和预约实验外,本中心还将一些设备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一些试验做成多媒体文件放在网络上,供学生在做实验前进行学习。教师在讲解实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学习,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断购置和研制先进设备,满足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为适应科技不断发展和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本中心十分注重先进仪器设备的应用。如过去在进行发动机故诊断的教学时,由于发动机内部运行情况不能直观地观察,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为此,中心特别研制了一种可视化的发动机多媒体测控系统,使学生对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各部分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为了适应学生进创新性机械设计的需要,购置了创新性机械设计装置,使学生能方便利用些装置进行各种机构的组合并可检验其效果。在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同时,注重最新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如不能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贯穿于教学工作之中,势必使学生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的步伐,因此本中心将最新科研成果的运用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前面提到的可视化的“发动机多媒体测控系统”就是本中心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成果研究出来后,立即将它投入到中心的教学工作之中。此外,除了注意将社会上的最新科技成果在教学中运用之外,本中心教师的很多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都转化成为了教学资源。如本中心教师研制的“超声波式蔬菜清洗机”、“树枝粉碎机”、“挖藕机”、“自动对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hp开发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白银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南充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齐齐哈尔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莆田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邮储银行2025长春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云南地区
- 农业银行2025新乡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吴忠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山南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PEP小学英语单词表(3-6年级)
- 2020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忠县介绍课件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保障和改善民生课件
- 教学课件:《新能源材料技术》朱继平
- 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工种)技能人才评价对应表(试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课件
- 实习任务书(标准模版)
- 钢结构加工制造方案(6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