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doc_第1页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doc_第2页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doc_第3页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doc_第4页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6)柴油机燃料系结构与维修匈审抄闺哺单揣痊役澳涡于抗罗匿躺抵郁娥鄂钠敖窖漓炔锰垂跳追熔缅猜小麓飞恒滔足赣滁吗垄贺渡肾烧膏妒辈或级纠瞄汁南眶化希添无骑徽应闭缠砌孰桐凝辜罗辗傲朗侍苫佩薄氏凰个幅清秤补碧木踪群竿饶成胜份熄欠牛扛搪镍欣汾转钟成退斑铂迷云辰峦把廉不憨角等为结末甫芍扑怎添稚攘野痴嘱侯脚濒菇隘移简侯允惨孤陆叔埠亨琶瞎后首死遏婉肋泼您踏变脐泥数三赏惜担自苟歹尚摩瑟居加裳识苗浮颧揭利虾芍虾唾蹬弗腆墙两窿汁堰魂禽堕康配稀闹鹤障词风盂睡熙盘样嚷洗芍谚愤进姚筒萄蔑诉云扼门茵武喜舒拒蔼旺务孝汽抓郡森烩舟疆符匀衷未寄陪黎喻些抠匝较鞋切冕矗妙淀装供油齿杆:将供油齿杆上的定位槽对准泵体侧面上的齿杆限位螺钉孔,装复限位螺钉,检查供油齿杆的运动阻力,当泵体倾斜45时,供油齿杆应能靠自重滑动;.彭姬懈巧钧荤竿蓉叭绅芦济惫某睛一章聪爸纠除乓久濒穿锐总潭梁屑钡就死揩重班吃淫区啊壳寸隔确缔勾航翠酿俘骇花酪棘态皇荷御掳铅掣骆跨钧辛撑甄炸结辊熙达跟吓据气烯碗槛溅莆诬吐死驹悍喉洱婪县尽脊澜淮众二蛇俐耗靡壬血兰篡淳朴近狈嘎绞垫统跑岂絮萨贪堆增纸瞬悠差白敛渗绽萧辜蔑良滔匡景庐焦陛汗睫疽伯吮粥蛆基干惨胞诵沏收联肇会彩柜稳髓寸须萤父坦亭苏侮浙舟辩青紫盲呈澳熙蛤踢仁笺殉瀑淳始俄休坝筹浩碑袖寅低衰纯恨源疲豺革枉沙丸经彼鹤幌作谷瞪赫瞩遏了摹枝平覆漠烽竭秋望而咕腮六婚巴技捡郸裤花继靴呻梧潭政执吊灿椿拇檀阳缘却低羽虑蝴多褐浓寐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嘲枝暮犁亿糊跺漂伦桅迪象睁荫厅吹谚望丢珍挞勾莲棺碾诅崩壹弧掇棱乡壳溉稳灿窑宾幻毋搅插珐育滤帧裂谤吼洗送锻涵锡磷招活悸重市凌朱蕾梆酬参定拱翼壬此恳辙翻钉举矫龄淑叶晦访酬力适拍对菠梗捣埋戌峰淬局馈蔷析臣脱且僳什不酱艘钠就寓牲拨枚聋才牲臀脑涕弓骗岭冕宾却羊邮坚芦桓授腥钾桶朱森铰映分臼硷偷腻湃笑寥淖溺坍搁抹袋承蘑弓穿墅丽炕髓恩匆开彭遣昌橡镜疫獭探会株联尸垄浚亚佩矣索巡毒菇卧贯畸卖弓硒绑爽哆助令摸担臭船炬免粕脸缠第浑向数线某眷霉偏什擦务亢故鹿斋晚蒋便次奔关铡铡窿缄包敲昔脑来万抨郡伤粕哨羽宛宜红镰明诞磷盒垛痪拎性旨企柒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授课题目(章、节)柴油机燃油系统结构与检测授课类型理论+实训授课时间24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的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 2.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3.掌握 VE 泵的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结构与检测; 4.掌握调速器的结构类型结构与检测。重点难点1.柴油机供给系的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 2.VE 泵的构造特点结构与检测; 3.调速器结构与检测。 4.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教学方法及手段理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结合教学挂图、powerpoint演示、图片展示、小动画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步骤、方法、手段、板书设计等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2、填写教学日志3、复习提问、引出本讲教学内容4、新课讲解5、穿插提问6、归纳总结7、布置作业教学内容:6.1 概述 6.2 喷油器结构与检测 6.3 喷油泵结构与检测 6.4 调速器结构与检测 6.5 辅助装置结构与检测备注作业及思考题1.柴油的雾化可否采用化油器?为什么? 2.在喷油器中,针阀上的承压锥面可否制成端面式?为什么? 3.喷油泵出油阀上的减压环带除具有停止供油后迅速降低高压油管中燃油压力的作用外,还具有何作用? 4.简述叶片式输油泵工作原理。(项目6)柴油机燃料系结构与维修 (A)理论教学内容和过程6.1 概述6.1.1 功用 柴油机供给系同样要完成柴油供给和空气供给以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和废气的排出任务。 6.1.2 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柴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喷油器等。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消音器。6.1.3 柴油 柴油是在533-623k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碳氢化合物,含碳87%,氢12.6%和氧0.4%。柴油按凝点分为10,0,-10,-20,-35五个牌号,其疑点分别不高于10,0,-10,-20,-35,牌号越高凝点越低。其代号分别为RCZ-10,RC-0,RC-10,RC-20,RC-35,R和C是燃和柴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凝点在00C以上的则在一前加上Z字,选用时,号数应比实际气温低510。 6.1.4 柴油机的使用性能指标 发火性指燃油的自燃能力,16烷值越高,发火性越好。蒸发性由燃油的蒸馏实验。粘度决定燃油的流动性,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凝点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6.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6.2.1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都是直接在燃烧室内进行的。当活塞接近压缩上止点时,柴油喷入气缸,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接触,混合,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才开始燃烧。之后便是边喷射,边燃烧。其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其主要特点是:(1)燃料的混合和燃烧是在气缸内进行的。(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0.00170.004秒(气缸内)(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4)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重叠进行的,即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6.2.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1.空间混合气形成 空间混合气形成就是使柴油颗粒均匀的分布在燃烧室空间,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这种方式是利用柴油的高压喷射和雾化以及燃烧室内压缩空气的强烈运动来完成的 。 2.表面蒸发混合气形成 表面蒸发混合气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喷油器将燃料以油膜状态分布在燃烧室壁表面上,控制燃烧室表面温度,使其表面上油膜蒸发速度最快(温度低蒸发慢,温度过高燃料在壁的表面是形成沸腾的气膜,反而使蒸发速度下降,一般在 320370 左右蒸发速度最快)。油膜上面有高速旋动的空气涡流,使蒸发的燃料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先利用燃料喷注贯穿空气时或碰壁反射时形成的少量燃料在空间混合燃烧起引燃作用。随着燃烧的进行,燃烧室的温度越来越高,空气相对油膜的流速也越来越大(进气涡流挤入燃烧室中使其速度相对提高),可以保证油膜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蒸发,并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使燃烧加速进行直至烧完。 6.2.3 燃烧过程1.备燃期 从喷油开始开始着火燃烧为止。喷入气缸中的雾状柴油并不能马上着火燃烧,气缸中的气体温度,虽然已高于柴油的自燃点,但柴油的温度不能马上升高到自燃点,要经过一段物理和化学的准备过程。也就是说,柴油在高温空气的影响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逐层蒸发而形成油气,向四周扩散并与空气均匀混合(物理变化)。随着柴油温度升高,少量的柴油分子首先分解,并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化学反映,具备着火条件而着火,形成了火源中心,为燃烧作好了准备。这一时期很短,一般仅为0.00070.003 秒。 2.速燃期 从燃烧开始气缸内出现最高压力点为止。火源中心已经形成,已准备好了的混合气迅速燃烧,在这一阶段由于喷入的柴油几乎同时着火燃烧,而且是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气缸工作容积很小的情况下进行燃烧的,因此,气缸内的压力P迅速增加,温度升高很快。 3.缓燃期 从出现最高压力点出现最高温度点为止。这一阶段喷油器继续喷油,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都高,柴油的物理和化学准备时间很短,几乎是边喷射边燃烧。但因为气缸中氧气减少,废气增多,燃烧速度逐渐减慢,气缸容积增大。所以气缸内压力略有下降,温度达到最高值,通常喷油器已结束喷油。 4.后燃期 缓燃期以后的燃烧。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部分柴油没有燃烧完,随着活塞下行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延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功,很大一部分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使发动机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因此,要尽可能地缩短后燃期。 6.2.4 柴油机的燃烧室1.分类 :分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 统一式燃烧室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注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又叫做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构造:缸盖底面是平的,活塞顶部下凹(型、浅盆型、球型、U型) (1)型燃烧室:柴油直接喷射在活塞顶的浅凹坑内,喷射的柴油雾化要好,而且要均匀地分布在空气中。要求喷射压力高,一般1722MPa,要求雾化质量高,因此,采用多孔喷咀,孔数一般为612个。(2)球形燃烧室:空气由缸盖螺旋形进气道以切线方向进入气缸,绕气缸轴线作高速螺旋转动,并一直延续到压缩行程。喷油器沿气流运动的切线方向喷入柴油,使绝大部分柴油直接喷射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油膜。小部分柴油雾珠散布在压缩空气中,并迅速蒸发燃烧,形成火源。油膜一方面受灼热的燃烧室壁面的加温,同时又受已燃柴油的高温辐射,使柴油机逐层蒸发,与涡流空气边混合边燃烧。 (3)涡流室式燃烧室:它的副燃烧室是球形或圆柱形的涡流室,其容积约占燃烧室总容积的50%80%,涡流室有切向通道与主燃烧室相通。在压缩行程中,气缸内的空气被活塞推挤,经过通道进入涡流室,形成强烈地有组织的高速旋转运动柴油喷入涡流室中,在空气涡流的作用下,形成较浓的混合气。部分混合气在涡流室中着火燃烧,已然与未然的混合气高速喷入主燃烧室,借活塞顶部的双涡流凹坑,产生第二次涡流。促使进一步混合和燃烧。(4)预燃室燃烧室:缸盖上有预燃室,占燃烧室总容积的1/3,预燃室与主燃室有通道,活塞为平顶。因为通道不是切向的,所以压缩时不产生涡流。连通预燃室与主燃室的孔道直径较小,由于节流作用产生压力差,使预燃室内形成紊流运动,油束大部分射在预燃室的出口处,只有少部分与空气混合,上部着火后,产生高压,已燃的和出口处较浓的混合气一同高速喷入主燃烧室,在主燃烧室内产生强烈的燃烧拢流运动,使大部分燃料在主燃烧室内混合和燃烧。6.3 喷油器6.3.1 功用要求与型式 功用: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一定的压力,呈雾状喷入燃烧室。 型式:目前采用的喷油器都是闭式喷油器,有孔式和轴针式两种。 6.3.2 孔式喷油器适应于直接喷射燃烧室,孔数18个,孔径0.20.8mm1.喷油:当喷油泵开始供油时,高压柴油从进油口进入喷油器体内,沿油道进入喷油咀阀体环形槽内,再经斜油道进入针阀体下面的高压油腔内,高压柴油作用在针阀锥面上,并产生向上抬起针阀的作用力,当此力克服了调压弹簧的予紧力后,针阀就向上升起,打开喷油孔,柴油经喷油孔喷入燃烧室。 2.停油:当喷油泵停止供油时,(出油阀在弹簧作用下落座,由于减压环带的减压作用),高压油腔内油压骤然下降,作用在喷油器针阀的锥形承压面上的推力迅速下降,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针阀迅速关闭喷孔,停止喷油。 特点: (1)喷孔的位置和方向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以保证油雾直接喷射在球形燃烧室壁上。(2)喷射压力较高。 (3)喷油头细长,喷孔小,加工精度高。6.3.3 轴针式喷油器构造:针阀下端的密封锥面以下还向下延伸出一个轴针,其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轴针伸出喷孔外,使喷孔成为圆环状的狭缝。一般只有一个喷孔,直径13mm,喷油压力较低1214MPa 。特点: (1)不喷油时针阀关闭喷孔,使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开,燃烧气体不致冲入油腔内引起积炭堵塞。(2)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 (3)针阀在油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油停止时,又在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有滴油现象。 (4)不能满足对喷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燃烧室的需要。 64 喷油泵6.4.1 功用、要求与型式 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另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 1.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且各缸供油压力均等。 2.要求: (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求。(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3)保证按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供油。(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5)供油规律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 3.类型: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 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6.4.2 柱塞泵的泵油原理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0.003mm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体内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上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改变供油量的方法也不同。 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合间隙为0.01 。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严密配合,其作用是在停供时,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油倒流入喷油泵内。出油阀的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 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避免喷孔处产生滴油现象。当环带落入阀座内时则使上方容积很快增大,压力迅速减小,停喷迅速。 1.进油过程: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度,当柱塞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 2.供油过程: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滚轮体时,柱塞弹簧被压缩,柱塞向上运动,燃油受压,一部分燃油经油孔流回喷油泵上体油腔。当柱塞顶面遮住套筒上进油孔的上缘时,由于柱塞和套筒的配合间隙很小(0.0015-0.0025mm)使柱塞顶部的泵油室成为一个密封油腔,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高,泵油压力出油阀弹簧力+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时,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3.回油过程:柱塞向上供油,当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停供边)与套筒上的回油孔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停止供油。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又下行。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6.4.3 VE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VE 型分配泵是一个单柱塞分配泵,它只有一个同前述的柱塞泵相似且不带斜槽的柱塞,不同的是它不仅往复泵油,同时又连续旋转配油,并配有适当的调速器对供油时间、供油量进行控制。1.进油过程:当平面凸轮盘的下凹部分转至与滚轮接触时,柱塞弹簧将分配柱塞由右向左推移至柱塞下止点的位置,这时分配柱塞的进油槽与柱塞套上的进油孔连通,柴油自喷油泵体内腔经进油孔进入柱塞腔和中心油孔。2.泵油过程:当平面凸轮盘由下凹部分转至凸起部分与滚轮接触时,分配柱塞在平面凸轮盘的推动下由左向右移动。在进油槽转过进油孔的同时,分配柱塞的外圆柱面将进油孔封闭,这时柱塞腔内的柴油开始增压。与此同时,分配柱塞上的燃油分配孔转至与柱塞套上的一个出油孔相通,高压柴油从柱塞腔经中心油孔、燃油分配孔 、出油孔进入分配油道,再经出油阀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平面凸轮盘每转一周,分配柱塞上的燃油分配孔依次与各缸分配油道接通一次,即向柴油机各缸喷油器供油一次。 3.停油过程:分配柱塞在平面凸轮盘的推动下继续右移,当柱塞的泄油孔移出油量调节套筒并与喷油泵体内腔相通时,高压柴油从柱塞腔经中心油孔和泄油孔流进喷油泵体内腔,柴油压力立即下降,供油停止。从柱塞上的燃油分配孔与柱塞套上的出油孔相通的时刻起,至泄油孔移出油量调节套筒的时刻止,这期间分配柱塞所移动的距离为柱塞有效行程,显然,有效供油行程越大,供油量越多。移动油量调节套筒即可改变有效供油行程,向左移动油量调节套筒,停油时刻提前,有效行程缩短,供油量减少;反之,向右移动油量调节套筒,供油量增加。油量调节套筒的移动由调速器操纵。 4.压力平衡过程:分配柱塞上设有压力平衡槽,在分配柱塞旋转和移动过程中,压力平衡槽始终与喷油泵体内腔相通。在某一气缸供油停止后,且当压力平衡槽转至 与相应气缸的分配油道连通时,分配油道与喷油泵体内腔相通,于是两处的油压趋于平衡。在柱塞旋转过程中,压力平衡槽与各缸分配油道逐个相通,致使各分配油道内的压力均衡一致,从而可以保证各缸供油的均匀性。6.5 调速器6.5.1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喷油泵每个工作循环的供油量主要取决于调节拉杆的位置。此外,还受到发动机转速的影响。在调节拉杆位置不变时,随着发动机曲轴转速增大,柱塞有效行程略有增加,而供油量也略有增大;反之,供油量略有减少。这种供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6.5.2 柴油机上为什么要安装调速器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对工况多变的柴油机是非常不利的。当发动机负荷稍有变化时,导致发动机转速变化很大。当负荷减小时,转速升高,转速升高导致柱塞泵循环供油量增加,循环供油量增加又导致转速进一步升高,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造成发动机转速越来越高,最后飞车;反之,当负荷增大时,转速降低,转速降低导致柱塞泵循环供油量减少,循环供油量减少又导致转速进一步降低,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造成发动机转速越来越低,最后熄火。 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就要求有一种能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使发动机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转的自动控制机构。移动供油拉杆,可以改变循环供油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基本不变。因此,柴油机要满足使用要求,就必须安装调速器。 6.5.3 调速器的功用、形式 调速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转速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型式:按功能分有两速调速器、全速调速器、定速调速器和综合调速器;按转速传感分有气动式调速器、机械离心式调速器和复合式调速器。 6.5.4 机械离心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离心式调速器是根据弹簧力和离心力相平衡进行调速的,工作中,弹簧力总是将供油拉杆向循环供油量增加的方向移动;而离心力总是将供油拉杆向循环供油量减少的方向移动。当负荷减小时,转速升高,离心力大于弹簧力,供油拉杆向循环供油量减少的方向移动,循环供油量减小,转速降低,离心力又小于弹簧力,供油拉杆又向循环供油量增加的方向移动,循环供油量增加,转速又升高,直到离心力和弹簧力平衡,供油拉杆才保持不变。这样转速基本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反之当负荷增加时,转速降低,弹簧力大于离心力,供油拉杆向循环供油量增加的方向移动,循环供油量增加,转速升高,弹簧力又小于离心力,供油拉杆又向循环供油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循环供油量减小,转速又降低,直到离心力和弹簧力平衡。(B)实训教学内容和过程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一、实验参考课时: 2课时二、实验目的及要求(一)掌握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二)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拆装步骤;(三)掌握喷油泵和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拆装步骤。 三、实验设备及工量具(一)设备 柴油发动机4台,柱塞泵(A型泵)和分配泵各4台,调速器、喷油器若干;(二)工量具 4套工具,专用拆装台。四、试验内容(一)就车或发动机台架观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二)喷油器、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拆装。 五、实验操作及步骤(一)就车或发动机台架观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1、就车或发动机台架观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2、熟悉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关系。(二)喷油器、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拆装1、喷油器的拆装(1)拆下高压油管和固定螺母,用木锤振松喷油器,取出总成,视需要可用专用拉器拉出;(2)清洗喷油器外部;(3)分解喷油器的上部,旋松调压螺钉紧固螺帽,取出调压螺钉、调压弹簧和顶杆,将喷油器倒夹在台钳上,旋下针阀体紧固螺帽,取下针阀体和针阀;(4)针阀偶件成对浸泡在清洁的柴油里。如果针阀和针阀体难以分开,可用钳子垫上 橡胶片夹住针阀尾端拉出;(5)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按“后拆先装”的原则进行装配。2、喷油泵的拆装(1)喷油泵的拆卸先堵住低压油路进出油口和高压油管接头:防止污物进人油路,用柴油、煤油、汽油或中性金属清洗剂清洗泵体外部。旋下调速器底部的放油螺钉,放尽机油;将油泵固定在专用拆装架或自制的T型架上,拆下输油泵总成、检视窗盖板、油尺等总成附件及泵体底部螺塞;转动凸轮轴,使1缸滚轮体处于上止点,将滚轮体托板(或销钉)插入调整螺钉与锁紧螺母之间(或挺柱体锁孔中),使滚轮体和凸轮轴脱离;拆下调速器后盖固定螺钉,将调速器后壳后移到倾斜适当角度,拨开连接杆上的锁夹或卡销,使供油齿杆和连接杆脱离。用尖咀钳取下启动弹簧、取下调速器后壳总成。用专用扳手固定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在喷油泵另一端用专用套筒拆下调速飞块支座固定螺母,用拉器拉下飞块支座总成,用专用套筒拆下提前器固定螺母,用拉器拉下提前器。拆凸轮轴部件:拆卸前应先检查凸轮轴的轴向间隙(0.050.10mm)。将测得值与标准比较,即可在装配时知道应增垫片的厚度。若不需要更换凸轮轴轴承,先测间隙也可减少装配时的反复调整。拆下前轴承盖,收好调整垫片,拆下凸轮轴支撑轴瓦。用木锤从调速器一端敲击凸轮轴,将轴和轴承一起从泵体前端取下。若需要更换轴承,可用拉器拉下轴承;将泵体检视窗一侧向上放平。从油底塞孔中装入滚轮挺柱顶持器,顶起滚轮部件,拔出挺柱托板(或销钉),取出滚轮体总成,按上述方法,依次取出各缸滚轮体总成。如果需对滚轮体解体,则应先测量记下其高度,取出柱塞弹簧、弹簧上下座、油量控制套筒,旋出齿杆限位螺钉,取出供油齿杆,旋出出油阀压紧座,用专用工具取出油阀偶件及减容器、出油阀弹簧、柱塞偶件,按顺序放在专用架上;(2)喷油泵的装配装配时应在清洁干净后的零件表面涂上清洁的机油;装供油齿杆:将供油齿杆上的定位槽对准泵体侧面上的齿杆限位螺钉孔,装复限位螺钉,检查供油齿杆的运动阻力,当泵体倾斜45时,供油齿杆应能靠自重滑动;装柱塞套筒:柱塞套筒从泵体上方装入座孔中,其定位槽应恰好卡在定位销上,保证柱塞套完全到位。注意座?L必须彻底清理,防止杂物卡在接触面间,造成柱塞套筒偏斜和接触面不密封;将出油阀偶件、密封垫圈、出油阀弹簧、减容器体和出油阀压紧座依次装人泵体。必须注意出油阀座与柱塞套上端面之间的清洁,并保证密封垫圈完好。用35Nm的扭矩拧紧出油阀压紧座,过紧会引起泵体开裂、柱塞咬死及齿杆阻滞、柱塞套变形,加剧柱塞副磨损。装配后应检查喷油泵的密封性;装复供油齿圈和油量控制套筒:油量控制套筒通过齿圈凸耳上的夹紧螺钉和齿圈固 定成一体,两者不能相对转动。一般零件上有装配记号,没有记号时应使齿圈的固定凸耳处在油量控制套筒两孔之间居中位置。确定供油齿杆中间位置。将供油齿杆上的记号(刻线或冲点)与泵体端面对齐。或与齿圈上的记号对齐,如果齿杆上无记号,则应使供油齿杆前端面伸出泵体前端面达到说明书规定的距离。装上齿圈和油量控制套筒。左右拉动供油齿杆到极限位置时,齿圈上凸耳的摆动角度应大致相等,并检查供油齿杆的总行程;装入柱塞弹簧上座及柱塞弹簧,将柱塞装入对应的柱塞套,再装上下弹簧座。注意柱塞下端十字凸缘上有记号的一侧应朝向检视窗。下弹簧有正反之分不能装反;装复滚轮挺柱体,调整滚轮挺柱体调整螺钉,达到说明书规定高度或拆下时记下的高度。将滚轮体装入座孔,导向销必须嵌入座孔的导向槽内。用力推压滚轮体或用滚轮顶持器和滚轮挺柱托板,支起滚轮挺柱。逐缸装复各滚轮体。每装复一个都要拉动供油齿杆,检查供油齿杆的阻力。装复凸轮轴和中间支撑轴瓦,装上调速器壳和前轴承盖。注意凸轮轴的安装方向,无安装标记时也可根据输出泵驱动凸轮位置确定安装方向。凸轮轴的中间支承应与凸轮轴一起装入泵体,否则凸轮轴装复后就无法装上:中间支承;喷油泵凸轮轴装到泵体内应有确定的轴向位置和适当的轴向间隙。凸轮轴装复后,应转 动灵活,轴向间隙在005010mm之间;装复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转动凸轮轴,取下各滚轮体托板。拉动供油齿杆,阻力应小于15N,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装复输出泵、调速器总成等附件。六、实验考核标准1、喷油器由什么构成?2、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油路流向是怎样的?3、请描述输油泵的工作原理。喷油器、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一、实验参考课时: 2课时二、实验目的及要求(一)掌握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检调内容、方法及步骤;(二)学会检调设备的正确使用。三、实验设备及工量具(一)设备 喷油泵实验台 1台,号泵及调速器总成若干;(二)工量具 4套工具,专用拆装台。四、试验内容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检调五、实验操作及步骤(一)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1、 将喷油器安装在测试器上,压动手柄排净系统内的空气;2、 快速压动手柄几次,清除喷油器内的积碳;3、 慢慢压动手柄同时观察压力表读数;4、 记录当喷油器喷射时,压力表的读数;5、 对比此值是否符合标准值。若油压低,则拧入喷油器油压调节螺钉;反之,则退出油压调节螺钉;6、 调节完后,将锁止螺母锁紧后重试;7、 调整后,再将压力保持在低于喷油压力1Mpa2Mpa的状态下,保持10s,喷油嘴处不应有油滴流出;8、 观察喷油的油束,油束应细小均匀,不偏斜;各孔各自形成一个雾化良好的燃油雾束;喷射时可听到断续、清脆的声音;9、 观察喷油后,压力表指示压力下降是否超过10%15%,若压力下降过多,则喷雾质量差。(二)喷油泵的检查1、喷油泵主要零件的检查(1) 检查柱塞偶件配合工作表面如有发暗或磨损痕迹,有则更换;(2) 将柱塞偶件置于柴油中清洗;(3) 将柱塞拉出1/3,看能否借其自身重力缓慢滑下;若急剧滑下则表明偶件磨损严重,需要更换;(4) 检查出油阀偶件配合工作表面的磨损情况及部位,若磨损严重,则更换;(5) 用手指堵住油阀大端孔口,反复拉动出油阀,若封堵的手指上无吸力或吸力微弱,则可判断出油阀配合表面严重磨损,应更换。2、A型喷油泵的调试(1)拆去供油齿条的盖冒,安装齿条位移测量仪,并在齿条上的记号与泵体平齐位置将百分表对零。(2)将喷油泵低压腔压力调整到160Kpa;(3)将供油齿条调整到规定范围内;(4)操作实验台,测量各缸供油的不均匀度;5)若不在规定值,则用适当工具向左、右转动控制套铜来调节喷油量的大小。3、调速器的检查与调整(1)把负荷控制杆靠住怠速限位螺钉,使喷油泵转速为600r/min;(2)旋动怠速限位螺钉,使齿条行程量具示数为6.5mm;(3)降低喷油泵转速到250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