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2010年山东莱芜质检)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判断、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 BC D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土壤肥力下降产生土壤盐碱化洪涝灾害加剧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积扩大A BC D解析:第1题,修建水库一方面可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从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第2题,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的面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答案:1.C2.D(2010年江苏扬州期末)读图,完成34题。3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4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解析:第3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4题,P环节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易分解,形成贫瘠的红壤。答案:3.A4.C风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大类,其中生物在物理和化学风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读图,完成56题。5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到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减弱B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从到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解析:选B。根据图可以判断由到,生物数量增加,所以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不断加强;由到,湿度条件不变,而温度不断降低,所以其化学风化作用不断降低;由到,温度条件不变,而湿度不断减小,所以其化学风化作用在不断减弱;同理可判断由到的化学风化作用不断加强。6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A BC D解析:选B。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应该找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作用最强的地方,所以该题选B。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湿热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酸性土壤B气候干旱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很低的碱性土壤C火山爆发喷出的尘埃在大气中滞留会削弱太阳辐射和降低当地气温D生态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地貌变化答案:D读下图,完成89题。8图中方框分别表示: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降水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图中方框a、b、c、d对应的数码排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选D。根据图中各框之间的关系可知,土壤热容量增大可使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地面蒸发增多会使空气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增强会使空气湿度增大,同时也会使降水量增加;降水量的增加会使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9框图反映的主题是()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选C。该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0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可以推知当时环境特点为()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 B藻类植物繁盛C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D气候湿润、森林密布解析:选D。石炭二叠纪时大量孢子植物繁殖发展,如鳞木、芦木、封印木、大羽羊齿等,并形成万木参天、森林密布的地理环境。(2010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引起图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表形态变化C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1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解析:由图示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该地的大气环流形式没有变化,海陆分布状况没有发生变化,但地表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地形的隆起,使该地出现了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从而导致该地植被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个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1.B12.A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14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15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的是()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解析: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量输送,减少了海洋水汽蒸发,使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形成一个循环圈;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相应减弱;这样就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生物繁盛,光合作用加强,二氧化碳浓度就会降低,又导致气温下降,洋面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这又是一个循环圈。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我们正处在这种平衡关系时常形成的全球变暖状态,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可能是使全球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13.D14.A15.C二、综合题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资源和_资源。(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上游_;中游_;下游_。(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基本原理的应用。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长江流域的1998年洪灾从人为原因分析,主要在于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中游的围湖造田和下游的泄洪不畅。答案:(1)DBCA(2)整体水土地(3)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干流的调节作用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使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下降(4)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17(PK重点线)这是一片备受世人关注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作为考查点,提供了多方面的材料,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分析每个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各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这说明气候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该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试卷(模拟题集)
- 2025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 耳内镜技术改进效果-洞察与解读
- 《一粒-的种子》(2021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4篇附审题指导)
- 矿物颜料高效利用-洞察与解读
- 北海市银海区平阳学校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低空经济「意识投射」操控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风险预警与风险管理技术报告
- 2025年欧洲eVTOL适航认证体系前瞻与中国标准对接挑战报告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小学二年级体育上册教案2班秋
- 周围血管神经损伤护理
- 电子商务专业英语(附全套音频第3版)-总词汇表
-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大一
- 2025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国际私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23答案
- 医疗中心北欧设计理念与实践
- 无人机课程培训大纲
- 高支模监测培训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